• 政治的概念(增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政治的概念(增订本)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9.94 4.3折 69 全新

库存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卡尔·施米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2250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29690433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增订本说明 

 

  在施米特的传世著作中,《政治的概念》 负盛名、 争议, 版本经历也为复杂。 笔者新编订的《政治的概念》 中译本(2015) 尽可能将施米特的相关著作(如《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 附识》 和什克尔的《与施米特谈游击队理论》) 辑在一起,便于学界业内人士研究。 新编订本问世不久就脱销, 加印后又很快脱销。

 

  借再次加印的机会, 笔者增加了四篇附录, 其中两篇是施米特为《政治的概念》 西班牙文版和意大利文版撰写的前言, 分别写于 1941 年和 1971 年——就世界政治情势而言, 都是不寻常的年份。《从囹圄中获救》 西班牙文版前言写于 1960 年, 也就是施米特写作《游击队理论》 之前不久。 这篇短小的前言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从囹圄中获救》, 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贯穿施米特一生思考的何谓“政治” 这一主题。

 

  德国权威的施米特传记专家梅林教授(Reinhard Mehring) 把《政治的概念》 1963 年版的“增补附论” 视为“隐微的” 附论。《政治的概念》 让施米特承受了太多精神压力, 1963 年的“增补附论”若带有“隐微” 笔法, 也并非不可思议。 即便在今天, 谁要是认真研读《政治的概念》 并声称从中获益, 也会遭受除了谩骂就只会谩骂的政治敌人的谩骂。 因此, 新增附录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施米特的处境, 也有助于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

 

刘小枫

2017年12月

于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



导语摘要

《政治的概念》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政治的概念》《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增订本收入《政治的概念》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版前言、《从囹圄中获救》西班牙版前言,以及施米特研究专家梅林教授的“隐微的‘增补附论’”一文,新增附录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施米特的处境, 也有助于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

 

  《政治的概念》乃施米特*标志性也是被讨论得*多的作品,至20世纪末已有15个语种的译本,因为他在此书中提出了极具争议性的观点——政治就是国家之间的生存冲突,就是对敌友关系的划分。《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是《政治的概念》初版时的附录,在1933年的修订版中被取消。1963年重印时,施米特增补了大量注释,撰写新序,附加了三篇“增补附论”,成为《政治的概念》一书的定本。同年,施米特发表《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从19世纪源于西班牙的游击战讲到列宁尤其是*对游击战理论和实践的天才发展,尖锐地提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该书副题表明其对《政治的概念》提供了历史证明。《游击队理论》在“911事件”之后更显意义,现已成为诸多学科的经典文献。



作者简介

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20世纪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施米特的写作生涯长达60余年,在20世纪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20世纪的霍布斯”之称,其思想对20世纪政治哲学、神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决断论为著;并提出了许多公法学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实质法治国,及法律与主权的关系等。施米特与马克斯·韦伯曾有所来往,且深受其影响,部分地继承了韦伯对现代性批判的论题,其中一个明确的倾向就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但称施米特为“反自由主义者”,则失之草率,有学者认为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来自自由主义阵营内部的批判。


 


  刘宗坤,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法学博士,著有《原罪与正义》等书,译有《政治的神学》《政治的概念》等。曾担任《维尔帕莱索大学法学评论》(ValparaisoUniversityLawReview)编辑,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及联邦法院职业律师、独立学者。


  朱雁冰,德语教授,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荣休教授,曾任1986—1992年度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1992—1996年度高等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是国际日耳曼学联合会(IVG)会员。1980年代在德国沃尔芬比特图书馆作儒家思想在德国的接受(至18世纪末)的专题研究,发表论文《耶稣会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莱布尼茨与朱熹》(德文)、《赫尔德、歌德和席勒著作中的儒家思想》(德文)等九篇。译著涉猎哲学、基督教神学和文学等十几种,包括《圣言的倾听者》《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等等。



目录

增订本说明(刘小枫)


  编者说明(刘小枫)


 


  政治的概念[1932](刘宗坤译)


  重版序[1963](吴增定译)


  一、国家的和政治的


  二、划分敌友是政治的标准


  三、战争是敌对性的显现形式


  四、国家是政治的统一体,因多元论而出问题


  五、决断战争和敌人


  六、世界并非政治的统一体,而是政治的多样体


  七、政治理论的人类学始基


  八、伦理与经济的两极导致的非政治化


  1932年版跋


  增补附论(李秋零译)


 


  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1929](刘宗坤译)


  一、嬗变的中心领域的阶段后果


  二、中立化和非政治化阶段


 


  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1963](朱雁冰译)


  前言


  引论


  理论的发展


  晚近阶段的视角和概念


 


  附录(卢白羽 温玉伟 译)


  与施米特谈游击队理论(什克尔 著 卢白羽 译)


  《政治的概念》 西班牙文版(1941) 前言[1939](施米特 著 温玉伟 译)


  《政治的概念》 意大利文版(1971) 前言(施米特 著 温玉伟 译)


  《从囹圄中获救》 西班牙文版前言(施米特 著 温玉伟 译)


  隐微的“增补附论” ——敌人概念和“人本学信念” 疏解(梅林 著 温玉伟 译)


  人名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政治的概念》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政治的概念》《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增订本收入《政治的概念》西班牙文和意大利文版前言、《从囹圄中获救》西班牙版前言,以及施米特研究专家梅林教授的“隐微的‘增补附论’”一文,新增附录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施米特的处境, 也有助于理解我们阅读施米特的语境。


 


  《政治的概念》乃施米特*标志性也是被讨论得*多的作品,至20世纪末已有15个语种的译本,因为他在此书中提出了极具争议性的观点——政治就是国家之间的生存冲突,就是对敌友关系的划分。《中立化与非政治化的时代》是《政治的概念》初版时的附录,在1933年的修订版中被取消。1963年重印时,施米特增补了大量注释,撰写新序,附加了三篇“增补附论”,成为《政治的概念》一书的定本。同年,施米特发表《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从19世纪源于西班牙的游击战讲到列宁尤其是*对游击战理论和实践的天才发展,尖锐地提出现代国际政治中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问题;该书副题表明其对《政治的概念》提供了历史证明。《游击队理论》在“911事件”之后更显意义,现已成为诸多学科的经典文献。



主编推荐

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20世纪重要的政治思想家,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施米特的写作生涯长达60余年,在20世纪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20世纪的霍布斯”之称,其思想对20世纪政治哲学、神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决断论为著;并提出了许多公法学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实质法治国,及法律与主权的关系等。施米特与马克斯·韦伯曾有所来往,且深受其影响,部分地继承了韦伯对现代性批判的论题,其中一个明确的倾向就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但称施米特为“反自由主义者”,则失之草率,有学者认为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是来自自由主义阵营内部的批判。

 

  刘宗坤,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法学博士,著有《原罪与正义》等书,译有《政治的神学》《政治的概念》等。曾担任《维尔帕莱索大学法学评论》(ValparaisoUniversityLawReview)编辑,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州及联邦法院职业律师、独立学者。

  朱雁冰,德语教授,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四川外语学院德语系荣休教授,曾任1986—1992年度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和1992—1996年度高等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是国际日耳曼学联合会(IVG)会员。1980年代在德国沃尔芬比特图书馆作儒家思想在德国的接受(至18世纪末)的专题研究,发表论文《耶稣会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中文)、《莱布尼茨与朱熹》(德文)、《赫尔德、歌德和席勒著作中的儒家思想》(德文)等九篇。译著涉猎哲学、基督教神学和文学等十几种,包括《圣言的倾听者》《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历史与社会中的信仰》等等。



精彩内容

《游击队理论——“政治的概念”附识》(节选)

 

  从列宁到

 

  据专家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的游击队箝制了约20个德国师,对战争胜负作出了重大贡献。苏联的官方历史记载如捷尔普乔夫斯基(Boris S. Telpuchowski)关于 1941—1945 年伟大卫国战争的书,描述了破坏敌军后方的英勇的游击队员。在俄国广阔的空间和数千公里的漫长战线上,作战的每个德军师都不可或缺。

 

  斯大林关于游击队的基本观念如下:游击队必须始终战斗在敌后,其著名口号是——在敌后是游击队,在前线是兄弟般的合作。斯大林成功地将全国和地区性的巨大抵抗潜力——基本上为防守性的、依托乡土抗击外来征服者的爱国主义力量——与国际共产主义世界革命的攻击性结合起来。这两个异质值的结合,主宰着今天全球的游击斗争。其中,由于其坚定的目的性并以莫斯科或北京为靠山,共产主义因素大都占据优势。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抗击德国人的波兰游击队,被斯大林以残酷方式作了献祭。1941—1945 年间南斯拉夫的游击战不仅是全国共同抗击外国征服者的战争,也是共产党和专制王朝的游击队之间惨烈的内部斗争。在这种兄弟阋墙之中,铁托借助斯大林和英国战胜并消灭了自己的南斯拉夫国内敌人——英国人支持的米哈依洛维奇(Mihailovitch)将军。

 

  是当代革命战争伟大的实践者,同时也是革命战争著名的理论家。他的某些作品“在今天是西方军事学校的物”(亨勒[Hans Henle]语)。自1927年以来便积累了共产党的行动经验,随后利用 1932 年日本人的入侵,系统地阐发了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内战的所有现代方法。始于 1934 年 11 月的“长征”,跋涉 12000 多公里,损失惨重,从华南直抵蒙古边界,积累了一系列游击战战绩和游击队经验。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组合成为一个以游击队员为核心的农民和士兵政党。具有重大意义的巧合是,〔关于游击战〕重要的文章是在 1936—1938 年间写成的,当时,西班牙正通过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抵抗国际共产主义的控制。在这场西班牙内战中,游击队没有起重大作用。相反,取得对其国内敌人——国民党和蒋介石将军的胜利,完全仰赖抗击日本人和国民党的游击战经验。

 

  对我们的论题重要性的表述,在 1938 年的一篇文章里,这就是《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不过,为一睹这位新的克劳塞维茨战争学说的全貌,必须引用的其他文章。 事实上,〔的游击战论〕连贯而系统地自觉延续了普鲁士总参谋部军官的概念。只不过,拿破仑一世的同时代人克劳塞维茨,还不可能料到今天对共产党中国人的革命战争成为理所当然的那种整体程度(Grad der Totalität)。的典型观点来自下面的比喻:“在我们的战争中,一方面是武装的人民和游击队的游击战,一方面是红军,这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臂膀,或者说得更实际一些——民气即全民皆兵的士气。敌人就害怕这个。”

 

  众所周知,“全民皆兵”也是组织抵抗拿破仑的战争的普鲁士总参谋部职业军官们的用语。克劳塞维茨便属于这些军官之列。我们看到,当时正规军接纳了某一特定教育阶层的强大的民族能量。那时即便激进的军事思想家也区别战争与和平,将战争看成可以与和平清楚区分开来的非常状态。克劳塞维茨是一支正规军的职业军官,他本来不大可能像列宁和一类职业革命家可能做的那样,如此系统地将游击战逻辑贯彻到底。在涉及游击战时,还有一个具体的因素,使他比列宁更接近事物深层的内核,获得限度地完成其思想的可能性。一言以蔽之,的革命比列宁的革命更植根于本土。与1917年11月列宁领导的在俄国夺得政权的布尔什维克前辈们相比,中国共产党人有很大的不同,后者经历了20多年战争,直到1949年才控制中国。差别不仅表现于〔共产党人〕内在的群体结构,而且表现在共产党人与所控制的国土和人民的关系。鉴于受依托乡土的游击战所规定的巨大现实,关于宣传的是否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或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论辩,几乎是次要问题,正如古代中国哲人是否表达过与类似的见解的论辩是次要问题。这是一群具体的、经游击战洗礼的“红色精英”。费舍尔(R. Fischer)一语中的,他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在1917年是少数,“其领导是多由流亡者组合而成的理论家”;至1949年,以规模浩大的游击战为基础,及其战友们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与本国的敌人国民党战斗了20年之久。从出身来看,也许像来自彼得堡和莫斯科的俄国布尔什维克一样,中国共产党人是城市无产者;但当掌握权力之时,中国共产党人便带来经受过沉重挫折的深刻经验和组织能力及其原则:“转移到农村环境,在那里以崭新的、不曾预见的方式发展”。这是苏俄和中国共产党人之间“意识形态”差别深层的起因所在。不过,的环境本身也有一个内在矛盾,这个矛盾将一个无空间限制的全球共同的的世界敌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敌人与一个可划分地域的、中国和亚洲在抗击资本主义的殖民主义时的实际敌人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世界(One World),即一个地球、一个人类与一个在其自身和相互间理性地达致平衡的多数大空间(Groβräume)的对立。在一首题为《昆仑》的词里表达了对一个新的大地法(Nomos der Erde)的多元论观念,其中说(据施奈德[Rolf Schneider]的德译文) :

 

  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

  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在的具体处境中,各种类型的敌对关系交汇在一起,上升为一种的敌对关系。与白人殖民剥削者的种族性敌对关系、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敌对关系、与同一人种的日本入侵者的敌对关系、在长期的激烈内战中日益增长的与自己民族弟兄的敌对关系,并没有相互抵消或者制约,而是在具体情况下得到证实和加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成功地将植根于民族乡土的游击战与国际共产主义的阶级敌对关系联系起来。在这一点上,已领先斯大林许多年。以其理论的自觉性,也超越了列宁提出的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公式。

  的游击队理论的思想基础简洁有力。战争的意义就在敌对关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所以,政治始终包含着——至少从可能性上看——敌对关系的成分;如果和平本身包含着战争的可能性——可惜从经验看正是如此,那么,便也包含着潜在性敌对关系的因素。问题只在于,敌对关系是否可能受到限制和规范,即敌对关系是相对的还是的。这只能由战争指挥者本人自己冒险作出决断。对于从游击队方面思考问题的而言,今天的和平只是一种实际的敌对关系的表现形式。即便在所谓冷战中,也仍然存在敌对关系。因此,冷战并非半战半和,而是实际的敌对关系以不同于公开暴力的另类手段进行的与事态相适应的活动。只有软骨头和幻想家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隐微的“增补附论”—— 敌人概念和“人本学信念”疏解》(节选) 

 

  (一)作品的形式问题

 

  施米特不仅是一位多产、睿智、敏锐的作家,也是一位不可多 得的风格学家。他不仅能够驾驭品质迥异的学科,还可以轻松自如 地游走于极其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他写过冷静的概念性分析作品 如《论罪责与罪责类型》和《宪法学说》,理想型论说作品如《国家的价值与个人的意义》,讽刺文如《剪影》和《布里邦柯人》,阐释性文本如《论多伯勒的长篇叙事诗〈北极光〉》,博学的概念史作 品如《论专政》,精彩的随笔如《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冷静的 宪法法分析文章《论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政治小册子如《国家、运动、人民》,书评论文如《蔑视性战争概念的转向》,实时性的历 史反思,以及不可胜数的报告和文章,不一而足。

 

  施米特的视野和形式的丰富性不仅常常使他的同时代人,而且也使后世研究者深感怀疑。有人从“精美的”表象看到一种幻象,有人用他的浪漫派批判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评他的“雄辩”,并臆想他作品多样性的措辞背后是毫无思想、肆无忌惮的理论缺陷。有人将“决断论”解读为“机缘性的”恣意而为,并怀疑他道德上的随便和没有节*。他就好似一件艺术品,既可以激进地间断、决裂以及转变范式,也可以一以贯之地持有不同的政治性概念和终极的秩序概念。施米特的形式意志(Formwille)在晚近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积极评价和进一步研究。夸里奇将施米特的“审美主义”—在天主教主义、国家至上主义、民族主义之外—看作其“基本特征”,与解释上的片面化和化相反,在他看来,这些特征相互处在张力之中,并且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权重。因此,夸里奇的说法削弱了老生常谈的“施米特的机缘性决断论”(洛维特)观点。

 

  施米特作品的形成阶段可以上溯至其《宪法学说》,并且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阶段以《国家的价值与个人的意义》教职论文为界,该作品写作的立场仍具有理想型的抽象性,但作者有关法权与国家的历史神学观在其中已然依稀可见。第二阶段,《多伯勒的〈北极光〉》《政治的浪漫派》以及《论专政》让人们看到了思想史和历史性的差异。早期作品的第三也是后一个阶段,从对专政的历史性观察中得出理论和系统性的结论,并表述了宪法学说的范畴框架。因此,施米特早期作品的目的即是营构宪法理论,而 19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