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55.5 4.7折 ¥ 118 全新
库存40件
作者赵敦华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8234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9667050
上书时间2024-11-04
西方哲学当然是西方人发明创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人对他们自己的理 论具有优先的、终审性的解释权,更不意味着只能按照西方人的眼光看待西方哲 学。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前辈陈康先生说,如若中国人研究西方哲学的产品“也 能使欧美的专门学者以不通中文为恨(这决非原则上不可能的事,成否只在人 为!),甚至因此欲学习中文,那时中国人在学术方面的能力始真正昭著于全世界; 否则不外乎是往雅典去表现武艺,往斯巴达去表现悲剧,无人可与之竞争,因此也 表现不出自己超过他人的特长来。” 陈康先生的宏愿尚未实现。但是,反观外国 人研究中国哲学和文化所达到的成就,在某些方面却已达到了使中国学者以不懂 外文为憾的地步;比如,日本的佛学本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日本学者对佛学的精 深研究使得各国的佛学研究者都感到有阅读日文研究成果的必要;再如,当今西 方各国汉学家也取得令国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国学研究者再也不能忽视这些英 文、法文和德文的资料了。外国学者之所以能够达到这一成就,就是因为他们用 自己特有的眼光解读了中国古代典籍。这从反面提示和激励中国学者,只有用中 国人的眼光解读西方哲学,才能在西方人称雄的学术领域显示出超过他们的 特长。
我们不仅要在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和西方学者竞争,更重要的是促进中西文 化的相互理解。每一个民族对外来文化和哲学的理解,都离不开自己文化固有价 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的实现和选择。正如西方人总是用他们的眼光看待中国哲学 一样,中国人也应该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西方哲学。只有在哲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中坚持这种平等原则,中西哲学才能开展真正有效的对话,达到真正的相互理解。 反之,盲目地崇拜西方哲学界的学术标准和运行方式,盲目地跟随西方的时髦学 说,趋之若鹜,人云亦云,我们就永远不能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西方人论道辩理,哲学。
事实上,中国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离不开中国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念。语言是思维的媒体,只要你用中文去翻译、理解和表达西方思想,那么你必然 是以中国人的特有方式思维。退一步说,即使你能完全运用外文来理解和表达, 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也仍然会潜移默化地在头脑中起作用。打一个比方,语言好比 是眼镜,思维好比是眼睛,文化传统好比是视网膜,人们可以换一副眼镜,也可以 治疗自己的眼睛,但却不能改换视网膜。身为中国人,却硬要以西方人的眼光看 问题,这无异于弄瞎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指出中国学者不可避免地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中 国学者都在自觉地运用中国人的眼光。“中国人的眼光”作为理论标准包括诸多 方面的要求,运用中国人的眼光是中国文化意识的自觉,用中国人的眼光解读西 方哲学,更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新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以为当 前尤其要注意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用地道的中国话说外国的道理。中国人说中国话本是一个最起码的要 求,但在西方哲学研究中,这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最近一些年来,一些人在翻译 和使用西方哲学概念时,生造硬译,写出的文章玄面又玄,不但别人看不懂,恐怕 作者自己也不知所云。人们把这种文风称作“名词轰炸”。我想,引起大家不满 的,并非新造了一些学术上的术语。随着信息的更新和增长,中文里已经并且必 然还会出现大量的新名词,这本是自然的事。但是,创造出来的词汇和语言新用 法要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语言的约定归根到底是生活方式的约定。只有那 些符合中国人心理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新用法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只有按照中国 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来理解西方哲学的概念,才能创造出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哲学 词汇和语言形式。按照这种方式来丰富中文的词汇,本身就是对中国哲学和文化 的一种贡献。
第二,以中国文化为参照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研究西方哲学当然要通 晓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但作为中国学者,还要以中国文化为参照,才能更好地把 握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西方哲学流派繁多,资料浩翰,观点芜杂。每个研究者都只能依据一定的需要和价值判断,对资料有所取舍,从一个侧面展开研究。应当 明确,当代中国学者在西方哲学里所发现的价值应该是它对于现代中国哲学和文 化建设的价值。按照这一价值标准去选择衡量,就可以区别良莠,去伪存真,判别 是非,改造西方哲学的异己成份,吸收其合理因素和优秀成果。这是创造宏伟博 大的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为此目的,需要积极、深入地开展中 西哲学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是西方哲学界的薄弱环节,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 段。我们要认识到中国人在这领域的优势,尽快走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前列。 宗白华先生七十年前说过,中国人理解西方文化,要比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更容 易,因此更适合于担负融汇中西文化以建设世界新文化的重任。按照这个观点, 以中国文化为参照来研究西方哲学,不但不会陷入狭隘性和片面性,反而可以扩 展西方哲学研究的视野,并使西方哲学的精华融汇到未来的世界新文化之中。
第三,加强西方哲学研究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联系 和合作。现代中国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外国哲学,这是 当代中国的现实。中国人的眼光当然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和中国哲 学的历史眼光;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西方哲学,不仅是西方哲学专业研究者的任 务,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者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者的任务。围绕 这一共同任务,哲学各专业的研究者可以相互沟通,加强合作。比如,中西哲学比 较研究需要学贯中西的人才,中西哲学史教学内容和学科建设的配合将为培养这 样的人才创造条件。再如,西方哲学专业研究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者联 手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能够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突破 性进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勇于创新,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和外 国哲学的优秀成果,用学术研究的第一流成果,迎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 中国哲学工作者就一定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还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在世界哲学 的舞台上担负“第一小提琴手”的角色。
本书基于文化自信的宗旨,提出如何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合理部分,使之与中国现代化文化相融合。所谓中国式解读,指的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理论标准,它决定着我们观察问题的角度、解释模式和表达方式,以及选择素材和审视结论的价值取向。具体有以下三点:1.用地道的中国话说外国的道理;2.以中国文化为参照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3.加强西方哲学研究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联系和合作。基于此,全书分五篇:西方哲学总论;西方哲学史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西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大哲学”的观念。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圣经历史哲学》、《马克思哲学要义》、《中世纪哲学长编》和《我思故我道》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研究”,jy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早期近代哲学的起源和形态”“西方哲学经典著作解读”。获得北京大学2020年度教学成就奖(终身)。
前言:用中国人的眼光解读西方哲学
第一编 西方哲学总论
20世纪西方哲学的危机和出路
作为文化学的哲学
“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
第二编 西方哲学史研究
《西方哲学简史》前言
希腊哲学的精神和特点
柏拉图《巴门尼德篇》释义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的逻辑意义和物理意义
透视神圣光圈笼罩下的哲学 ——《基督教哲学1500年》前言
基督教哲学的意义
大阿尔伯特和德国哲学的起源
莫把康德当休谟 ——从《实践理性批判》的一段译文谈起
西方哲学研究领域史论关系的三种模式
第三编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现代西方哲学的范围和类别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前言
维特根斯坦Ⅰ到维特根斯坦Ⅱ转变的逻辑理由
存在意义之澄明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前11节(导言和第一章)解读
海德格尔和维特斯根坦论哲学的“终极”
波普论科学与民主的统一
罗尔斯的自由主义哲学和政治自由主义
法西斯主义引起的哲学反思
批判理论与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之争
后现代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
第四编 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比较
中西形而上学的有无之辨
中西传统人性论的公度性
儒家道统与基督宗教的自然律
史实与学说之间:儒家政治哲学之起点 ——兼论墨道法的“上古之世”之说
古史研究中的“帕斯卡猜想”
走向多神教之路
第五编 “大哲学”的观念
“大哲学”的观念和比较哲学的方法 ——答《哲学动态》记者问
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
作为人学的文化学
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基督教哲学
什么是基督教知识论
也谈“全球伦理”,兼论宗教比较的方法论 ——从孔汉思的《全球责任》谈起
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
从宗教学研究角度谈宗教本质
宗教对象的客观性问题
本书基于文化自信的宗旨,提出如何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合理部分,使之与中国现代化文化相融合。所谓中国式解读,指的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理论标准,它决定着我们观察问题的角度、解释模式和表达方式,以及选择素材和审视结论的价值取向。具体有以下三点:1.用地道的中国话说外国的道理;2.以中国文化为参照开展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3.加强西方哲学研究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联系和合作。基于此,全书分五篇:西方哲学总论;西方哲学史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西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大哲学”的观念。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第七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基督教哲学。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古代中世纪部分)、《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圣经历史哲学》、《马克思哲学要义》、《中世纪哲学长编》和《我思故我道》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关系研究”,jy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方早期近代哲学的起源和形态”“西方哲学经典著作解读”。获得北京大学2020年度教学成就奖(终身)。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