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5.82 4.5折 ¥ 58 全新
库存205件
作者刀尔登 著,汉唐阳光 出品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78930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64678
上书时间2024-11-04
第三版序言
“传统”一词的今义(旧义是传承皇统),在汉语中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是借自日语的同形词,彼人用它来翻译英语的tradition,我们袭用之,但在汉语中,特别是在百年来的激烈辩论中,“传统”含义的范围,早已超过tradition的原义,在其最广义上,几乎等同于“历史”或“旧有的”“古老的”,有时或竟等同于“有碍进步的”,有时则又等同于“有利可图的”。
我们都见过“传统小吃”这样的招牌,听着像是把大词罩在微物之上,然而,此处的用法,其实更符合tradition的原义,既有主动的传递,又有主动的获得之义。艾略特曾替文学中的传统辩护,说传统(tradition)不是天然地降临于我们身上的,而是一种需要学习,且需要辛苦学习的东西,“小吃”不也是这样吗?我们见过某些“传统”的小吃或大吃,招牌虽老,后人若以为靠此招牌便足可愚弄天下人,终将关门大吉。
艾略特谈传统的第一句话便是:在英文写作中,人们很少提及传统。这和我们这里的情形又很不同。如果在哪一天中,我们没有说到或听到“传统”这个词,那一定是个闰日中的闰日。一般来说,“传统”一词在两种时代出现得最密,一种是革命的时代,一种是反革命的时代。假如一个时代同时具有这两种进程呢?那就不消说了。
后人终将鄙视我们为原始人。但有一方面,我打赌他们会羡慕我们。我们可以奢侈地搜罗、存放能找到的一切古老书稿,不论是手写本还是印刷品,甚至片纸以为宝;后人呢,面对山积的故纸(当然多数将是电子化的,称为数据),怕只得硬下心肠,一删了之。当然他们会保留下一小部分,但呜呼,“传统”中的接受之义,终将压过传递之义。
我曾有个熟人,因自己的画不售,怒而发愿道,将来有了钱,买尽天下名画,一把火烧之。可谓替后人担忧,大有远见卓识。烧画的事罕见,烧书的事屡见。我听今天的人或有浩叹的,说当年烧了那么多书,多可惜,不然现在多值钱啊。当今的风气,是以“传统”为天然的“附加值”,不要说三坟五典,百宋千元,便是天球河图,金人玉佛,以及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反正都是宝贝,谁要说个不字,怒目相视如坏他的生意,轻则扣帽,重则举报。不过我发现,某些年间的“打倒旧传统”如烧书者,与某些年间的“最爱传统文化”如卖书者,其实是一类人,或者说,都是某种“传统”中人,彼时如彼,此时如此,因地制宜,精神上都是一样的且不变的。
本书中,作者对近50种古籍进行了深中肯綮的评点,其中既有《论语》《老子》《墨子》等先秦经典,又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通俗读物,还有茶经、酒诫、骗书等普通读者不大想到去读的书。作者观察犀利深刻,文笔精练晓畅,且不乏诙谐幽默,在评介古典著作的同时,对今人如何误解、盲信、歪曲、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了有趣又严肃的思考。
刀尔登
本名邱小刚,现定居石家庄。著有《刀尔登读史:中国好人》《七日谈》《鸢回头》《背面》等作品。
题 记 / 01
不读《山海经》 / 001
不读游记 / 005
不读《左传》 / 009
不读公羊 / 013
不读《老子》 / 017
不读《论语》 / 021
不读《孟子》 / 025
不读《墨子》 / 029
不读《庄子》 / 033
不读《孙子》 / 037
不读图书 / 041
不读《周易》 / 045
不读《太玄》 / 049
不读《命书》 / 053
不读《尧曰》 / 057
不读《论衡》 / 061
不读《贞观政要》 / 065
不读李白 / 069
不读李贺 / 073
不读王维 / 077
不读韩愈 / 081
不读四六 / 085
不读文薮 / 089
不读桐城 / 093
不读袁枚 / 097
不读文言 / 101
不读世说 / 105
不读《二十四诗品》 / 109
不读《古文观止》 / 113
不读西游 / 117
不读三国 / 121
不读水浒 / 125
不读红楼 / 129
不读《儒林外史》 / 133
不读《考工记》 / 137
不读《尔雅》 / 141
不读《内经》 / 145
不读茶经 / 149
不读马经 / 153
不读酒诫 / 157
不读酒经 / 161
不读骗书 / 165
不读樵歌 / 169
不读情书 / 173
不读《笑林》 / 177
不读《三字经》 / 182
不读目录 / 186
不读书目 / 190
不读方志 / 194
本书中,作者对近50种古籍进行了深中肯綮的评点,其中既有《论语》《老子》《墨子》等先秦经典,又有《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等通俗读物,还有茶经、酒诫、骗书等普通读者不大想到去读的书。作者观察犀利深刻,文笔精练晓畅,且不乏诙谐幽默,在评介古典著作的同时,对今人如何误解、盲信、歪曲、利用传统文化进行了有趣又严肃的思考。
刀尔登
本名邱小刚,现定居石家庄。著有《刀尔登读史:中国好人》《七日谈》《鸢回头》《背面》等作品。
不读茶经
这里说的茶经,并不特指陆羽《茶经》。陆羽《茶经》是务实的文章,可以与《齐民要术》对读的。《茶经》之后的古代茶书,流传下来的,大约百种,虽然说得悬乎一些,多数篇幅不大,再扣去散佚,一个人把这批书全读一遍,也用不了几天。我是很鼓励这种读书事业的,几天时间,就能成某一领域的专家,怎么想也划算。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小时候上学念书,有冠冕堂皇的说法,叫“学文化”。那时认得字,就是有文化,乡下干部常说的“那个妇女没文化”,是在说她文盲,今天的门槛高了,干部再说这句话,不再是说她不识字,而是指她觉悟低,不理解乡镇发展观,连拆个房子也舍不得。现在大家都知道文化是好东西,你也要,我也要,与其打破头,不如学猪八戒,大家分了吧。中国人多,所以分得细,小区门口,有对夫妇,是卖臭豆腐干儿的,近日打出横幅,上书“复兴臭文化”,我想向他们说,恭喜,您也分到了。臭文化之外,还有酒文化、水文化、卧文化、跪文化、饮食文化、厕所文化、打灯谜文化、踢毽子文化,你能想到的,别人早已想到了。
别忘了香喷喷的茶文化。有一次被绑去品尝普洱,在座的都是茶文化大师,其中一位,能喝出茶树的海拔,另一位,分辨出茶工用洋胰子洗过手,发脾气说:“我一再告诉他们用皂角,用皂角。”轮到我时,只能支吾几声,不知所云。人家以为我深沉,连换三四样,最后急了,泡上压箱底的绝妙好茶,我只好如实赞美:“这个最烫。”我的舌苔厚,喝不出许多妙处,但我对喝茶,敬重有加,而且一向支持雕琢生活的细节,赞美精致的趣味。
南北朝划江各立的时候,南方士族发展了一种“精致文化”,北人嘴里骂岛夷,心里还是嫉妒的,特别是隋唐时天下太平,该享受生活了,以前的堕落分子,都请来当老师。陆羽《茶经》,未尝不是给北人写的教科书,北人一见心折,原来喝树叶子有这许多讲究,南蛮子硬是要得哩。
茶工虽巧,奈少文化何,等文人爱上茶事,茶文化才有文化。那有点儿像一种竞赛,你说妙味,我说无上妙味,你讲究火,我就来说水,汤分贼魔,水别灵异,山泉如何,古井如何,高峡是什么样,长滩是什么样,南零第一,还是庐山第一,东坡之雨果胜于陶谷之雪乎? “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所以懂行的人“子问水,不问茶”,一听说你用的是自来水,立刻笑倒在地。
又如煮茶的燃料,如今用电,是不得已。《茶经》是提倡用炭的,诗人摇头笑道,陆鸿渐毕竟出身不高,博则博矣,不如我辈知雅啊。一种讲究,是用竹子来烧火,还要用绿竹、枯竹,单听名字,烧的不是竹木,竟是诗意。更讲究的,用鸟窝,特别是鹊巢。“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你去给摘下来,多不好意思,所以捡落下来的,所谓“烹茶拾堕巢”,落巢是少见的,但我估计,派孩子爬上树捅下,再捡起来,大概也算数。这也是没办法,《茶录》里说,煮茶不能用柴薪、烟煤、麸炭,还不能用恶木、弊器、木桶等,能点着的东西,可用的实在不多了。
荀子说:“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我是特别反对这话的。想当年如果不是人类有了农业,使有人可以闲下来,哪里会有文明呢?社会里必须有闲人,琢磨一点和生计无关的闲事,比如造航天飞机,也比如喝茶。中国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方,其一便是发展了许多种精致的生活趣味,茶事乃其大端,还有更细致的,如养蛐蛐用的小罐,有人就可以玩一辈子呢。古代文人不唯手闲,而且心闲,若说读书写诗吧,就那些书,就那些诗意,写着写着就没了。清代的贤人,比起两千年前主张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圣人,其知识,多不到哪里去。这么多聪明人,剩余的精力和智力,无处扩张,便向细节发展,用在斗酒喝茶上,也算个出路,至少比整天琢磨教导别人的生活强,自娱自乐,也算不给人民添麻烦吧。
何况暧昧能挡住空洞。什么也不懂,又要像大彻大悟,最好的办法是不落言筌,或者只云缠雾绕地说些“嗯嗯嗯”之类莫测其高深的话。我被问及茶事,总是嗯嗯嗯的,因为确实不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