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角昔称小上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角昔称小上海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8.56 3.3折 56 全新

库存63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元卿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47445846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货号29650355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先通过大量原始资料复原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角英皇道两侧的店铺,通过复原图呈现北角的社区生态。然后梳理英皇道上的餐厅、时装店、旅馆、照相馆等商业设施与上海的历史联系,同时重点勾稽移民至此的民国作家、艺术家、医生、商人等名人在北角的生活状态,由此寻找上海移民在北角“上海化”过程中的作用。北角的“小上海”史虽已成过去,但其潜在的影响仍值得关注。本书配有五十年代英皇道街区复原图和老照片、老广告、老信件等资料。



作者简介

张元卿,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处工作。主要从事清代民国诗史、民国通俗小说与都市文化研究。



目录

目录:


上编 “小上海的兴起与变迁


从关锦鹏的一席话谈起 / 3


北角概说:七姊妹变身“小上海” / 8


王宽诚与北角的“上海化” / 15


丽池花园夜总会与香港小姐选举 / 25


“小上海”的西移与北进 / 40


附录:20 世纪50 年代香港冠名“上海”的 


企业名录 / 43


 


中编 街区与住户


英皇道上的上海学生 / 49


继园台的故事 / 56


从大美华女鞋店到上海礼拜堂 / 63


堡垒街的上海女人 / 66


寻常街巷的不寻常移民 / 70


汪明荃在清华街的读书生活 / 75


林忆莲的明园西街记忆 / 79


附录:香港北角英皇道行号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84


英皇道个人电话用户名录(1955年) / 93


继园台住户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97


北角道住户、商号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98


堡垒街住户、商号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99


建华街住户、商号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101


清华街住户、学校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102


明园西街住户名录(20 世纪50 年代) / 103


 


下编 沪港双城记


月园——海派进驻北角的明显标志 / 107


他把海派作风带入了香港酒楼业 / 113


新都城的两次夜宴 / 118


陈蝶衣与沪港燕云楼 / 123


要吃上海时鲜,请到四五六菜馆 / 131


上海俄式西餐的最后堡垒——皇后饭店 / 137


如影随形的老正兴与五芳斋 / 140


上海“造寸”与香港“造寸” / 146


北角的鸿翔与云裳 / 158


国芳时装公司的沪港接力跑 / 172


上海摄影师创办的中国照相馆 / 178


“华懋”这块牌子是从上海带到香港的 / 182


上海“电池大王”变身香港“玩具大王” / 184


北极公司的沪港双城记 / 189


北角梁新记兴盛于上海 / 195


吴熹升家的北角冻房 / 201


来自上海的香港“烟草大王” / 204


来自上海的名医 / 212


都城戏院的上海评弹 / 218


兼用普通话教书的清华中学 / 225


孙方中与苏浙小学 / 232


袁树珊与润德书局 / 240


马连良皇家公寓收徒 / 244


王岳峰与海角公寓 / 249


宋淇与星都招待所 / 253


夏济安在六国饭店的开销 / 258


张爱玲住在英皇道什么地方? / 265


北角再无黄宝熙 / 272


金庸在北角崛起 / 275


嘉华印刷厂走出两位名导演 / 280


北角的“海角钟声” / 285


北角的上海舞女 / 298


“上海小姐”或隐身北角 / 306


楚珍与兰珍—旭和大厦崩塌后的上海故事 / 311


水月美梦 终断人肠—北角的沪港情事(一) / 319


看我们写了多少信后才能团圆—北角的沪港情事(二) / 322



内容摘要

本书先通过大量原始资料复原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角英皇道两侧的店铺,通过复原图呈现北角的社区生态。然后梳理英皇道上的餐厅、时装店、旅馆、照相馆等商业设施与上海的历史联系,同时重点勾稽移民至此的民国作家、艺术家、医生、商人等名人在北角的生活状态,由此寻找上海移民在北角“上海化”过程中的作用。北角的“小上海”史虽已成过去,但其潜在的影响仍值得关注。本书配有五十年代英皇道街区复原图和老照片、老广告、老信件等资料。



主编推荐

张元卿,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处工作。主要从事清代民国诗史、民国通俗小说与都市文化研究。



精彩内容

国芳时装公司的沪港接力跑

 

20 世纪40 年代上海南京西路有一家国芳时装公司, 50 年代香港英皇道也有一家国芳时装公司。英皇道国芳时装公司的隔壁是云华酒店和燕云楼,它们都是上海人开办的。

南京西路的国芳时装公司是当时的绒线编织师鲍国芳开办的。关于鲍国芳及其开办这家公司的情况,1947 年《海潮周报》刊登的《海上“ 编结”名女人鲍国芳终身有靠》这样写道:

 

上海以编结绒线,而致著名之女人,计有三人。资望最富,享誉最盛者,为黄培英;善于投机而名气小溢者,为冯秋萍;自称编结大王其最殷实而名不如前者,为鲍国芳。鲍为黄培英之女弟子,冯秋萍之表姊妹,极工心机,又擅交际之术, 因教导闺房编结法与海上著名药铺胡善积堂发生关系,每日跑进跑出。胡善积堂老板,向有寡人之疾,以鲍之不时下降,日子一久,忽时常与鲍谈谈, 十分亲善,十分投机。鲍完全是宾主关系,不及其他,但善积堂之主人则心怀叵测,鲍也明知有此一点,乃赖胡为进展之路,做做生意经,竟小获财富, 于是开起国芳时装公司。以鲍之经营得法,生意甚好,胡药材空具一番心机,付之流水。……鲍开国芳与胡丝毫无关系,而其得发,胡实为之代奠基础, 这点手腕,上海妇人中,千中难觅其一。鲍目前还是孑然一身,看上去来日要变女哈同。女人有了钱,

终身有靠,也不必嫁人矣。

 

鲍国芳生平资料很少,30 年代主要从事绒线编结, 是海派编结的代表人物,照片曾在《北洋画报》头版、《礼拜六》封面刊出,被称为海上名媛。1933 年在静安寺大生绒线店工作,工余出版了《毛绒线手工编结法》系列丛书,1934 年至1941 年间先后出版了七集。1935 年成立国芳编结社。1936 年结识胡善积堂老板。胡老板名叫胡积安,又名胡善卿,是沦陷时期伪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卢英门生。从《海上“ 编结”名女人鲍国芳终身有靠》可知,鲍国芳是依靠胡积安做生意“ 小获财富”后开办国芳时装公司的。鲍国芳能在沦陷时期的上海开办国芳时装公司,显然与胡积安是伪警察局局长的门生有关, 这就是她的“ 基础”。实际上,胡积安正是她公司的保证人。

1942 年10 月9 日,《申报》刊有国芳时装公司的广告,以“ 新开店、新货色、新花样,诚实无欺,跌过限价,并非虚伪”为号召。从这则广告看,当时国芳时装公司刚开业不久。国芳时装公司既标榜“ 贵族化”,又特辟半价部,附设的国芳编结社还有“ 代客定结衣衫” 的服务,确实“经营得法”。1944 年5 月后《申报》上很难看到国芳时装公司的广告,可能公司就结束于这一年。

据福利营业股份有限公司1947 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册记载,40 年代后期国芳时装公司原址南京西路985 号已变成北极公司,可知国芳时装公司结束后是北极公司进驻了985 号。

1949 年11 月,鲍国芳在永祥印书馆出版了《国芳挑花范本》,版权页显示总发行是南京西路1255 号国芳编结社。这说明在结束国芳时装公司后,鲍国芳又继续以国芳编结社的名义从事编结业务。

董水淼在《海派编结的先驱—鲍国芳》(《上海工艺美术》2011 年第4 期)中称50 年代初上海无线广播电台私营台还有鲍国芳指导编结学习的广播节目,又说“ 进入五十年代,不知何故鲍国芳便淡出了海派编结舞台, 直至销声蹑迹”。我觉得50 年代后鲍国芳可能移居香港了,英皇道的国芳时装公司可能就是她开办的。现在还不知道这家国芳时装公司是何时结束的,但它显然是接续了40 年代上海国芳时装公司的血脉。当年上海国芳时装公司依托汪伪势力做靠山,是它在抗战结束后没能继续在上海营业的重要原因。50 年代的香港时空皆不同于上海,在香港复业没有历史包袱,是国芳时装公司能重新出世的主要原因。至于鲍国芳是怎么从上海到香港的, 也许永远是个谜了。

1955 年香港电话簿显示英皇道449 号的个人用户是鲍国。英皇道308 号是国芳时装公司,离鲍国的住处很近,这个鲍国或许就是“极工心计”的鲍国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