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1.58 6.3折 ¥ 50 全新
库存32件
作者彭荣琛,万文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27268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29639657
上书时间2024-11-04
因为对中医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对读者的敬畏,这个愿望(著书)像陈年老酒一样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从医至今虽不过数十年,但却像几辈子以前的事,一直持续酝酿、发酵着,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因而让我久久不敢下笔。
我觉得理想中的状态应该是:在娓娓道来中进行知音般的交流与碰撞,在思想的共鸣中获得醍醐灌顶的顿悟,在酣畅淋漓里共同穿越时光的隧道,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探索临床针灸的神奇与奥秘中,共同成长、共同升华。我的好多同道、海内外学生甚至患者,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议和催促,像淡淡的云彩拂动了秋思、像暖暖的阳光融化了冬雪、像微微的东风催动了春心,在阳光明媚的初夏,飘来草莓的悠悠清香,点燃了沉寂多年的激情,终于让我怦然心动,以思辨的形式写下了如此随笔。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厚实的土壤,是思维方式的根基,既能体现中国人的历史,也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在浩瀚宇宙中的诺亚方舟上,人是渺小的,如天地间的尘埃,与天、地融为一体,和谐地相处着,所以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取类比象,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的生理、解决人的病理,这就给中医带来了一定之难,即在严谨的原则性下,必须兼顾因时、因地、因人的灵活性,所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墨守成规,则无新意。真正的中医临床家,首先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杂家,因临证时需要纵横捭阖之魄力、处乱不惊之定力,故不熟读经书,如无源之水,不历练临床,则为无水之木,否则一己之得、一孔之见是没有生命力的。针灸学是中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既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具有广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技巧性。老百姓生活中一旦患有风、痿、痹、痛等症,一般都会首先想到针灸治疗,可见针灸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针灸临床与其他所有的中医学科一样,追求的目标是获得最佳疗效。但是,怎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呢?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针灸的根基何在?什么是支撑它的基础?临床疗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不停探索的地方,也是我想写此书的初心。
万文蓉
2022 年10 月于厦门
本书以针灸临床为立足点,阐述与针灸(经络、腧穴、手法等)临床直接相关的理论、技巧为主题,结合自身的临床案例,或探究疾病根源,或深刻分析病情之机转,或重点阐述经典理论依据,体现理、法、方、穴丝丝入扣的完美结合,重在强调针灸临床的思路。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针灸临床基础,讲述作者从临证出发,对经络系统、腧穴的体悟心得;中篇为针灸临床技术,阐述作者从临证中体悟出的针灸临床技术之要义;下篇为针灸临床思与辨,详述作者临证运用针灸处方的经验,以及十九则典型验案。
男,1942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熟读经典,通晓《内》《难》,临证常效法古人,方从法随,皆有出处,每取捷效。
上篇针灸临床基础
第一章 经络系统告诉我们什么
一、经络的不解之谜/ 003
二、大、小周天之妙/ 005
三、十二经脉的流注及其临床意义/ 009
四、三阴三阳及其临床意义/ 010
五、经行有时的临床妙用/ 012
六、《灵枢》十二经脉及其临床运用/ 014
(一)十二经脉之共性所在/ 014
(二)十二经脉主病之区别/ 016
(三)阴经主病及其临床/ 017
(四)阳经主病及其临床/ 019
七、肺经“起于中焦”的临床价值/ 024
八、阳经行于阴之意义/ 025
(一)与阳明为十二经脉之长有关/ 025
(二)与胃为五脏之本有关/ 026
(三)与胃体阳而用阴有关/ 027
(四)与开合枢有关/ 028
九、从经络论治临床疾病/ 029
(一)头痛/ 029
(二)嗌干/ 030
(三)耳疾/ 031
(四)腰腿痛/ 032
第二章 什么是腧穴及其特性
一、腧穴的概念/ 034
二、特定穴探秘/ 037
(一)五输穴/ 037
(二)原穴/ 039
(三)络穴/ 041
(四)俞、募穴/ 041
(五)郄穴/ 042
(六)八会穴/ 043
(七)八脉交会穴/ 044
(八)下合穴/ 045
三、腧穴的特性/ 046
(一)内涵性/ 047
(二)遥联性/ 049
(三)双向性/ 050
(四)全息性/ 050
(五)特异性/ 051
(六)层次性/ 055
(七)协同性/ 056
(八)整体性/ 056
(九)放大性/ 057
(十)时间性/ 058
第三章 临床疗效最大化的因素
一、建立“三得”观念很重要/ 064
(一)得神为根/ 064
(二)得气为本/ 065
(三)得道为要/ 066
二、针灸处方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068
(一)严密合理的组方架构/ 068
(二)熟练的腧穴配伍技巧/ 069
(三)准确的选穴思路/ 071
三、针灸之“术”的实用性/ 074
(一)从一个病例谈起/ 074
中篇针灸临床技术
(二)针术中的针法/ 076
(三)针术中的手法/ 079
四、针灸刺激与疗效的关联性/ 081
(一)针灸刺激量的问题/ 081
(二)针灸刺激时间的问题/ 082
(三)针灸刺激顺序的问题/ 082
五、古代针刺方法及其内涵/ 084
(一)刺法/ 085
(二)手法/ 088
(三)东垣针法/ 090
六、灸法探秘/ 094
(一)灸法的内涵/ 094
(二)灸法的补泻法/ 097
(三)灸疗的壮数/ 098
(四)热证用灸论/ 099
(五)特殊部位施灸/ 100
第四章 常见病的临床新疗法
一、大接经全息疗法治中风偏瘫/ 101
二、四步法治面瘫/ 106
三、动静结合长短刺治肩周炎/ 110
四、四法论治截瘫/ 111
五、变化针灸主方治失眠/ 114
六、散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118
七、针灸为主治腰痛/ 121
第五章 临证读书笔记
一、阳明潮热之时辰与脾胃主令的区别/ 127
二、阿是穴与“以痛为输”的区别/ 128
三、经穴、奇穴、阿是穴三者之间的关系/ 129
四、关于阴井起于木、阳井起于金之缘由/ 129
五、五输穴为什么向心性排列/ 130
六、有关俞募穴的新认识/ 131
七、天牖五部、天字穴与人体阳气带/ 131
八、关于阳三针/ 132
九、刺络放血/ 133
十、针刺进针方法/ 134
十一、关于左右捻转手法之补泻/ 134
十二、针刺补泻的要点/ 134
十三、留针时间的判定/ 135
十四、关于针灸疗程的长短/ 135
十五、常用十六穴的刺灸方法/ 136
十六、中风的先兆/ 138
十七、关于口眼?斜/ 138
十八、痿躄的治疗/ 139
十九、关于治痿者独取阳明/ 140
二十、《灵枢》束四末治痿厥/ 140
二十一、关于冬病夏治/ 141
下篇针灸临床思与辨
第六章 针灸处方临证运用
一、温阳护卫方治疗感冒反复发作案/ 142
二、温阳通窍方治疗过敏性鼻炎案/ 143
三、平喘止哮方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案/ 146
四、通阳宣痹方治疗胸痹案/ 147
五、祛湿化痰方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案/ 148
六、泻火利咽方治疗EB 病毒感染案/ 150
七、清热化痰方治疗咽干案/ 151
八、化湿方治疗湿浊案/ 152
九、固表敛汗方治疗多汗案/ 154
十、安眠方治疗失眠案/ 155
十一、益肾通窍方治疗耳鸣案/ 156
十二、升阳补益方治疗眼睑下垂案/ 158
十三、治痿方治疗重症肌无力案/ 159
十四、补元方针刺治疗痿躄案/ 161
十五、行气通窍方治疗老年性癃闭案/ 163
十六、补肝柔筋方治疗握拳不能案/ 165
十七、通经行气方治疗急性腰扭伤案/ 166
十八、益气活血方治疗老年人腰腿痛案/ 168
十九、理气通络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案/ 169
本书以针灸临床为立足点,阐述与针灸(经络、腧穴、手法等)临床直接相关的理论、技巧为主题,结合自身的临床案例,或探究疾病根源,或深刻分析病情之机转,或重点阐述经典理论依据,体现理、法、方、穴丝丝入扣的完美结合,重在强调针灸临床的思路。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针灸临床基础,讲述作者从临证出发,对经络系统、腧穴的体悟心得;中篇为针灸临床技术,阐述作者从临证中体悟出的针灸临床技术之要义;下篇为针灸临床思与辨,详述作者临证运用针灸处方的经验,以及十九则典型验案。
男,1942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30余年,熟读经典,通晓《内》《难》,临证常效法古人,方从法随,皆有出处,每取捷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