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目的
  • 教育的目的
  • 教育的目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的目的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6.1 6.8折 68 全新

库存7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怀特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26639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626056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是20世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学界公认的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宇宙论、认识论、宗教学说三个方面超越了前人。他的《过程与实在》一书,堪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媲美。21世纪,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影响遍及全球:他的万物皆有物质极和精神极的理论成为现代生态学的哲理基础;物理学中的量子论印证了他的学说。


 


译者简介:


 


周邦宪,翻译家。1996年开始致力于翻译、介绍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先后译有怀特海的《观念的冒险》《过程与实在》《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美国过程哲学家罗伯特•梅斯勒的《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美国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的《解开世界之死结》《复魅何须超自然主义》《怀特海的另类后现代哲学》《空前的生态危机》,当今最著名的过程哲学家小约翰•柯布院士的自传《柯布自传》,以及《怀特海谈话录》等。



目录

I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其人……菲利克斯·弗兰克弗特


V 前 言


1 第一章 教育的目的


21 第二章 教育的节奏


41 第三章 对自由和纪律的要求应有一定的节奏


59 第四章 技术教育及其与科学、文学的关系


81 第五章 经典在教育中的地位


101 第六章 数学课程


117 第七章 大学及其职能


131 第八章 思想的组织


155 第九章 剖析一些科学概念


201 第十章 空间、时间和相对性


217 译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怀特海有关教育的演讲论文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念。他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认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经常目睹伟大崇高,道德教育便无从谈起”。



主编推荐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是20世纪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学界公认的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宇宙论、认识论、宗教学说三个方面超越了前人。他的《过程与实在》一书,堪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媲美。21世纪,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影响遍及全球:他的万物皆有物质极和精神极的理论成为现代生态学的哲理基础;物理学中的量子论印证了他的学说。

 

译者简介:

 

周邦宪,翻译家。1996年开始致力于翻译、介绍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先后译有怀特海的《观念的冒险》《过程与实在》《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美国过程哲学家罗伯特•梅斯勒的《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美国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大卫•雷•格里芬的《解开世界之死结》《复魅何须超自然主义》《怀特海的另类后现代哲学》《空前的生态危机》,当今最著名的过程哲学家小约翰•柯布院士的自传《柯布自传》,以及《怀特海谈话录》等。



精彩内容

教育的目的

 

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人道情感的接纳。片段的知识与它毫无关系。食书不化的人在这个星球上最无用且最令人生厌。我们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在某一特别领域有专业知识的人。专业知识会给他们起步的基础,文化则会使之有哲学之深邃,艺术之高雅。我们须知,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即自我发展,通常发生在16—30岁之间。至于培养,最重要的部分是12岁前由母亲给予的。大主教坦普尔的一句名言可诠释我的意思。有个人,孩童时在拉格比公学表现平平,成年后却出了名,人们对此惊讶不已。对此,大主教答道:“重要的不在于他们18岁时怎么样,重要的在于他们在那之后发展得怎么样。”

教育是让人学会运用知识的艺术。但这是一门很难传授的艺术每当一本关于真正的教育的价值的书写成,你几乎可以肯定,某位书评家会说,很难依照此书去教学。当然,依照它去教学会很难。如果不难,该书就应付诸一炬了。因为若不难,它就不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了。在教育这个领域,正如在其他行当,芳草铺就的享乐之路不会通向妙境,而会通向绝境。通向绝境之路可能是一本书,或一系列讲座,它们让学生记住下次校外考试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我顺便说一下,除非每一次考试中向学生提的问题都直接由该生的该科任课教师设计或改定,否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可能确保学生考试获胜。那样一来,外部的评估者只可对课程或学生的表现做出报告,但决不应被允许向学生提出未经实际任课教师严格监督的问题,或并非与任课教师长时间商量后而产生的问题。这条规则下有一些例外,但它们毕竟是例外,容易在一般规则下被谅解。

 

 

教育的节奏

 

所谓教育的节奏,我指的是凡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熟知其实际应用的某种原则。我首先要用一种最直接的说法来说明我所谓的教育的节奏,这个说法明确地表明了这一讲演的要点。我所谓的原则不过就是——当学生的智力达到一定阶段,他们应在适当的时间以不同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学科。你会与我有同感,这不过是人人皆知、从未遭到过质疑的老生常谈呀。我真的是急于强调我的讲演的基本思想的这一明显特点,理由之一是,我的这些听众显然自己也会发现它。但另一个理由,即我何以选择它作为讲演的主题,却是因为,我并不认为,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应用这一明显的真理时,适当地注意了学生的心理。

人们常将学生的进步想象为一种一致而稳定的前进,不因类型的变化或步伐的更迭而有所区别。比如,人们会设想一个男孩从10岁起学拉丁语,到18岁或20岁时一帆风顺地成长为一位古典型学者。我认为,这一教育观立足于一种错误的心理认识,即误解了学生精神发展的过程。这一错误认识严重地妨碍了我们有效地施行我们的教育方法。生命在本质上是周期性的。它包括日常的周期,即工作和玩耍,活动与睡眠的更替;季节的周期,它决定了我们的学期和假期;还包括以年划分的明显的周期。这些都是明显的周期,谁也不能忽视。也存在着精神成长的更微妙的周期,这些周期会反复再现,但每一阶段都有所不同,尽管从属的阶段在每一周期中都会再现。这就是我选择“节奏性的”一语的理由,其本质的意思是,在重复的框架内传递不同。不关注精神成长的节奏和特点,是导致在教育上呆板行事而徒劳无功的主要原因。我认为黑格尔把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是对的,那三个阶段被他称为正题、反题、合题。不过,若把他的思想应用于教育理论,我并不认为他所提供的这些术语能引起悦人的联想。对于智力发展,我愿把它划分为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