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场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6.35 4.1折 88 全新

库存18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浩 主编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23401309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9614293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套“我们时代的历史底稿”,是中国青年报新世纪20年优秀作品的选集,包括《在场》和《底稿》两本书,一横一纵勾画了这20年的历史脉络和人间故

事。《在场》按主题分类,集萃了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深遂的内涵和精良的写作使之超越时效,沉淀为有独立阅读价值的“作品”。而《底稿》则是

“编年体”,采用了年度概述+年度作品+脚注的编排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现场的“原汁原味”,又赋予其历史审视的“上帝视角”。

中国青年报向以“理想主义高地”享誉业界,他们的新闻讲述追求真实、深度和写作技巧,这套书是一种可信可读的“当代志”,从中我们可以一起回想那个伟大时代的宏阔与幽微。



作者简介

毛浩,中国青年报社原总编辑,兼任中青网总编辑。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入选中宣部“文化名人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先后主持了中青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党的十九大”“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战役报道,以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中国农村剩男问题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告”等重要深度调查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目录

001 引 言 当代写志


一  盛事华章


002 历史新方位


010 “强国一代”有我在


019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


033 解 放


二  大道之行


048 我站立的地方


068 中国面壁者


086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095 世博一代


109 洄游中国


三  时代深处


124 瓮安答卷


135 剩下3000万


145 留守一代


161 那些变成石头的肺


四  风起潮涌


176 不可阻挡的价值发现


198 车库咖啡


212 当网红,打工是不可能的


227 拐 点


五  历史背影


240 一百年前这一天


258 胜利日


273 一九四九


292 “最大走资派”的儿子上了大学


298 1997年7月1日:大雨转晴


六  灾难记忆


314 回 家


329 永不抵达的列车


340 牺 牲


348 上海在《圣母颂》中安静下来


354 火车惊魂记


七  世纪疫情


366 命运由人不由天


382 方舱里的两平米


396 毕业前的生死课


410 父亲留在了火神山


418 长夜的尽头


八  人间沉浮


434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447 “探界者”钟扬


458 无声的世界杯


473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488 万家灯火为谁熄灭


九  微观中国


504 这个县只有3万人


517 西二旗迭代


530 寓言镇上的神话中学


545 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


559   后 记



内容摘要

这套“我们时代的历史底稿”,是中国青年报新世纪20年优秀作品的选集,包括《在场》和《底稿》两本书,一横一纵勾画了这20年的历史脉络和人间故


事。《在场》按主题分类,集萃了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深遂的内涵和精良的写作使之超越时效,沉淀为有独立阅读价值的“作品”。而《底稿》则是


“编年体”,采用了年度概述+年度作品+脚注的编排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现场的“原汁原味”,又赋予其历史审视的“上帝视角”。


中国青年报向以“理想主义高地”享誉业界,他们的新闻讲述追求真实、深度和写作技巧,这套书是一种可信可读的“当代志”,从中我们可以一起回想那个伟大时代的宏阔与幽微。



主编推荐

毛浩,中国青年报社原总编辑,兼任中青网总编辑。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入选中宣部“文化名人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先后主持了中青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党的十九大”“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战役报道,以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中国农村剩男问题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告”等重要深度调查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精彩内容
当代写志

2008 年 8 月 8 日晚 10 时,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环节结束,我甩开让人喘不上气的闷热,走到平静如水的街上。

这是一个“万人空巷”的夜晚,大街上没有车,没有人。由于还有组织报道的任务,我决定中途退场,徒步走回 8 公里外的海运仓胡同。

思绪还留在刚才的场景里。在没有空调的鸟巢,狂热的观众营造出巨大的声浪,与强劲的鼓点摩擦,仿佛要把空气点燃。一群身着民族服装的孩子手拉手护送国旗进场,音乐骤起,“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没有人指挥,九万人自发地开始合唱,我不禁心头一热。

偷眼看看周围,这些平时老成矜持的媒体老总也都在大声地唱着,有个头发花白的家伙竟然眼里噙满泪水。的确,大家都太不容易了,大半年来,我们隔三岔五一起开会,见证了太多折腾,火炬传递最艰险的时候,这个流泪的同行跟我嘟囔:“早知道这么难,我们就不该申办!”

礼花再次绽放夜空,我边走边想,我们应该怎样记录,才会让后世人不忘今晚?回头来看,这场开幕式是空前绝后的。在此之前,中国没有足够的国力,在此之后,不必如此铺陈。无疑,北京夏季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要时刻。NBC 主持人马特·劳厄尔对开幕式中“梦回大唐”的环节印象深刻,他评论说:中国人是在暗示,在过去的十个世纪中,他们九个世纪都是 GDP 世界

第一,现在他们又在梦想他们的复兴。

在本书中,北京奥运会也是一个关键节点,你在书中可以看到,它是 21世纪前 20 年的一个分号,在它的前后,时代的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作为断代史观察,我们试图记录下这 20 年中国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和加速崛起下的历史脉络。

20 年间,我们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步,开始一波发展周期,由高速增长的狂飙突进,到步疾蹄稳的常态发展:用 10 年左右时间,快速追赶到 GDP世界第二位置,再用 10 年左右时间,调整步伐,全面协调,来到复兴目标的山脚前。至 2020 年春,全球新冠疫情暴发,给下一个十年增添重大变数,复兴历程又进入新阶段。

2000 年,我国 GDP 是 1.21 万亿美元,占全球 GDP 总量的 3.5%左右,列世界第六位;人均 GDP 为 959 美元,列全球第 133 位。20 年过去,2020 年,我国 GDP 总量已达 14.7 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 17%,居世界第二位;而人均 GDP 则突破 1 万美元,追赶到世界第 63 位。实际上,此前四年,人民币作为四种储备货币之一,已进入国际货币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中国还成为缴纳联合国会费和国际维和摊款的第二大户。拉长景深不难看到,这 20 年,是国家崛起的主升期。

但如果缩小焦距,你也会发现一个发展中大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你会看到,我们行走的脚步有时不免踉跄,有些个体不免进退失据。这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有时甚至互为因果——都被我们记录留存。

据统计公报,2020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835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131 元,分别是 2000 年的约 7 倍和 7.6 倍。但这期间,大米约涨了 5 倍,猪肉涨了 6 倍,北京的房价涨了约 20 倍,而家电、汽车和手机,可比价格则基本持平,有的还有下降。还有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众多变量反复加入,算法不断校正,让算式变得复杂无比。实际上,我们报道定格的时代表情十分丰富,豪迈、愉悦、焦虑、痛楚等等,图景斑驳,是为历史的底稿。

中国崛起是 21 世纪最重大的事件,如此宏大、剧烈、深刻的运动,其推动的引擎大概有四个:

——市场化改革,使资源配置得到优化,生产者积极性得到激发,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全球化开放,充分发挥了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释放出强大一体化能量;

——城市化改造,提供了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和溢出效应,尤其是数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转化为巨大人口红利;

——信息化革命,尤其是搭上互联网技术快车,以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给经济带来新动能。

20 年的发展脱不开这四个大方面,而我们的全部报道或直接或间接,或事件或人物,或庙堂之高或江湖之远,都可关联到这四个方面上。作为一家有恒定价值观的大报,编辑记者各自的独立写作,订成一册,浑然构成了我们自己对 20 年历程的系统叙事和逻辑自洽。

20 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时段,很少有人拿它做断代的观察。认真想来,这很可能是人们认识角度的一个疏漏。

20 年,足以让一个婴儿成年,让一个壮年老去。以这样的理念来看,新世纪 20 年已然是一个独立周期,自加入世贸起势,经北京奥运冲顶,以新冠疫情收官,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具备了质的规定性。让我们兴奋的是,对它的断代系统记录,还是一个空白。

但我们并不寻求做“全传”,甚至我们只定位自己是一份未完工的底稿。埋头在时效要求的写作,指向是纷乱的,需要足够的数量规模和时间长度,才能理出深潜其中持续已久的头绪,这就像勃兰兑斯评论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在烟雾腾腾的湿柴缝隙中,偶尔才会闪现出刺眼的烈焰。

更何况,隔代写史是学界不成文的约定。刚刚过去的 20 年,因格外的复杂多变而面目模糊,我们对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心怀畏惧。所谓面目模糊,是说那些报道过的事实还相互分离着,虽然自身个个纤毫毕现,但看不见与他物的关联,以及所有关联建立起的系统,这妨碍了我们的评判。例如“矛盾凸现期”的一些社会现象,单独看只有放大的污秽,拿到过程中观察,许多却滋生着进步的因子,而一些曾建立奇功的应急之举,则带着与生俱来的遗症,只有透过时间的滤镜,才能穿越历史的迷雾。

霍布斯鲍姆在写作《极端年代》时曾说:“任何一个当代人欲写作 20 世纪历史,都与他处理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不同,不为别的,单单就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对共同经历的这段历史,我们也饱含深情,难以自拔。也许作为新闻从业者,在当时的编采中恪守了专业操守,对具体事实秉持了理性和克制,但当把它们串联起来,赋予评价和逻辑的时候,我们必须保持谦卑,这只是有限时间内局部的单体的描述,它不是“史”,很大程度上,它更像“志”,是编年或分类的新闻记录。

在新闻记录的诸多版本中,中青版本是无可替代的一种。对大时代的正面叙事无疑是媒体最重要的工作,所有媒体都参与传播,它们最终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常识。通常它们是宏大和严肃的。我们这个版本选取的是“通稿”之外的记录,未必是宏大叙事,或者直接的正面视角,更多是时代的侧影、背影,甚至倒影,主角则是时代交叉点上一个个的个案或个体,它们通常具象、生动,充满戏剧性。

不要低估这个版本的价值。人们大多偏好科学的认知方式,即找到某一事物所在因果关联的系统,却忽略了这个事物本身。闵斯特堡曾有一个妙喻:面对海水,当我们见到了蒸发出来的盐分,收集了电解出来的气体之时,海水却不见了,我们再看不见堆银卷雪似的波浪,听不到鼙鼓雷鸣似的涛声。大时代有毕竟东流的趋势,也有百转千回的曲折,有不可阻挡的国家崛起,也有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中青版本”的使命,便是以平民视角和专业精神,去探究时代与人性的宏阔或幽微。

从事新闻工作的好处,便是可以身在时代前线,或亲历历史现场。能够出版这套 20 年选本,除了以上的“大事因缘”,还有一点个人的机缘巧合。我自 1984 年大学毕业即供职中国青年报,迄今已 38 年。1999 年底,我从记者站调回编辑部,开始参与重大报道的组织策划工作,在这里我完整经历了新世纪的 20 年。

14 年前,从“鸟巢”走回海运仓的那个良夜,我曾许下心愿,要在退休前编出一个记录中国新世纪 20 年崛起的“中青版本”,从那时起,这个念头就一直折磨我。几届编委会带领下一茬一茬的编辑记者同心戮力,如今这个“中青版本”已然成型。我渴望可以做一个编选者。14 年间,我对纸媒未来的疑虑日重,魔鬼梅菲斯特的呓语在耳边不时响起:这就是文字的黄金时代,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但传媒是个以分秒计的职业,时间永远向前,新闻川流不息,容不得人稍作停留。

2022 年 6 月,我卸任中青报总编辑,我知道那一刻到来了。感谢“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感谢编选团队,让我第一时间得偿所愿。

中国崛起,是 21 世纪最重大的事件,它配得上足够丰富的记录版本。下面是我们的讲述。

                                                                                                                                                   毛 浩

2022 年 10 月 9 日于中青大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