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7.43 3.5折 ¥ 7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奥]赖纳·温特 著,肖伟胜 编,肖伟胜等 译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41484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29610339
上书时间2024-11-04
编者前言
本书是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Klagenfurt University)教授赖纳·温特关于当前文化研究的讲演集。 赖纳·温特教授是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传媒研究所所长,社会学家,文化理论家,“Transcript文化研究” 丛书主编,他曾在德国、美国的多所著名大学任教。撰有《任性的艺术:文化研究作为权力的批判(第 2 版)》(2013)、《作为文化生产的观众 (第 2 版)》(2010)、《文化和电影》(1992)等学术专著 9 部。另有编著25部,负责编辑4套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在世界各地各级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是德语世界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
我跟温特教授的初次相识是在2015年由西南大学文学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美国纽约提洛斯(Telos)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 这场会议的主旨是讨论 “消费社会和文学生产与传播” 的问题。 温特教授提交的会议论文是《消费、媒介和 “人民” 的创造性:斯图亚特·霍尔和文化研究传统》,尽管只看到了论文的摘要,但从中也得以窥见其偏重于文化研究的学术志趣。而我提交的论文《炫耀性消费与商品美学批判》显然引起了他的兴趣,不管是在会议间隙还是在餐桌上,我们不时会对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 或许正是学术兴趣上的相契,无疑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心灵距离。会议结束后,可以说我们已经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都很珍视这种学术上的友谊,后来我又邀请他作为客座教授来我校讲学,我也受邀到他所在的克拉根福大学讲授了一门“图像与文化”的研究生课程。如此你来我往更是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谊,这本选集的编辑出版无疑是这种深厚友谊的有力见证。
从本书所选的文章来看,主要是他在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杭州的多所大学所做的演讲,还有一些是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在这里要感谢《文化研究》《后学衡》《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江西社会科学》《英语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的授权,同时感谢温特先生授权这些文章的中文版权。 这些文章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从内容上看,大致分为三大块:
上编所讨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文化研究本身的源流和方法论。其中《文化研究的政治学:新左派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和对霍尔的访谈,聚焦于对文化研究的 “前世今生” 做一个较为详尽的钩沉,让我们重回文化研究这一极具左派色彩的文化思潮当初衍生的历史情境。其他三篇则主要对文化研究本身的要旨和方法论进行了探究。在前面对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后,温特教授提出从文化研究的早期衍生到发展成形,其旨趣就是平等、民主和解放。 它不是去分析孤立的实践或事件,而是试图彻底还原文化过程,这缘于文化过程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关系特性,它想要生产出政治上的有效知识以便理解事态的难题和问题,并希望帮助人们反对和改变权力结构,以促成激进民主关系得以实现。因此,在他看来,经验、实践和文本是文化研究的三重聚焦点,因此为了分析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和文化表征等,文化研究必须采用批判性方法、质性研究法和分析数据等跨学科方法。由此可见,即便在质性探究中也蕴含着政治性,既然如此,那么质性调查方法应有助于当今世界的积极变化,使其变得更加民主和公正。此外,温特教授还从政治性角度探讨了主体性的形塑问题。 在他看来,要开启一个阐释性的自我形塑过程,个体就必须批判地反思自身、自我的起源及自我所处身的社会语境。也就是说,行动者应了解自身的处境,质疑那些隐藏的、含蓄的、前结构化的阐释模式;同时,他们必须培养各项技能,扩大实践范围,以便提升自主决断力。
从中编选取的篇什来看,不难看出温特教授从事文化研究所借重的一些理论思想资源,它们不仅包括英国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斯图亚特·霍尔和雷蒙·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也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乌托邦思想,以及以米歇尔·德·塞托和亨利·列斐伏尔为代表的法国日常生活理论。我们知道 “文化研究” 与以前的文化研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祛除了对文化持有的精英主义态度,而转向主要研究大众文化和大众社会,将文化视为一种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雷蒙·威廉斯那句“文化是日常的”可以说是 “文化研究” 最为鲜明的徽标。正因为如此,温特教授总是一贯地基于这种价值立场来选择性地借鉴、挪用这些文化理论家的思想资源,既强调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日常生活激进变革的可能性进行了严肃探索,因而他对亨利·列斐伏尔提出的日常生活的辩证法予以特别关注。温特教授指出,列斐伏尔认为尽管科层化、消费主义和物化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化的主流,但超越性与越界性的因素仍然隐匿于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日常生活应该成为文化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其目的是批判、质疑并挑战社会的分化倾向、原子化倾向和(学术的)专门化倾向。换言之,这种文化批判理论意在当下的社会变革,并指向未来。
下编的四篇文章主要是运用文化研究的理论方法对具体文本的精细分析。 这些文本既包括当前时兴的品质电视剧,也包括像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王家卫等导演的经典电影,还有当前数字网络媒介中的传播热点等。 毋庸置疑, 这些文本都依赖于大众媒介,因而都具有大众文化的属性,不管是精神分析在好莱坞电影和美剧中的表现,还是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影像制作中的美学政治,抑或是作为品质电视剧代表的《黑道家族》与21世纪的电视文化,以及对数字网络时代主体化新方式的分析,可以说温特教授将自己提出的“生产性观众”的说法贯穿到这些文本的分析过程中。在他看来,所谓“生产性观众”,就是指观众在和媒介文本的交互中,基于自身教育和生活的历史能够生产性、创造性地创建多种阐释,也就是在接受过程中,观众不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阐释者。按照这种说法的思路,这些文本可以说都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可写文本”。这些文本通过读者的激活,实现了它们在书写文字或影像中被悬搁起来的非形式化的生活的、生命的、历史的、文化的世界,与此相应,读者也通过参与这些文本找到自身、丰富自身,甚至改变自身,从而实现新的主体性的生成。
从赖纳·温特教授这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文化研究既结合了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统,又汲取了伯明翰学派受众研究的路径,在朗西埃政治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力图对这两大传统进行批判和超越。概言之,不管是对文化研究理论、方法的反思,抑或是对其他文化理论资源的借重,还是对大众媒介文本的具体分析,温特教授文化研究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文化研究的主要旨趣在于对权力关系的批判性分析,这种权力关系经由文化来进行生产、维系和改变。同时,这种文化分析首要关注当下文化现象:它想要把握个别“事态”和权力关系的当下分布,以便接下来通过批判性知识的生产来促成它的改变。如此一来,理论就不再是纯粹的学术关切,而是批判理论意义上的一种知识实践的表达,这种实践可以干预和促进民主变革及社会进步!
目录
编者前言
上编
1 文化研究的政治学:新左派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转向
2 任性、反抗与政治性:关于主体化和民主政治的关系
3 文化研究的过去和现在:斯图亚特·霍尔访谈
4 反思文化研究
5 平等理念与质性探究
中编
6 文化研究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抵抗社会性”
7 斯图亚特·霍尔的异类智识实践:文化研究与解放的政治
8 雷蒙·威廉斯的著作及其对当今批判理论的意义
9 单向度及乌托邦的可能性:赫伯特·马尔库塞对当代转型的贡献
10 日常生活的神秘性:米歇尔·德·塞托和文化分析
下编
11 分析你自己:精神分析在好莱坞电影和美剧中的表现
12 “幸福的家庭”:《黑道家族》与21世纪的电视文化
13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影像制作中的美学政治:以雅克·朗西埃的分析视角
14 从社会互动到数字网络:媒介化过程和自我的嬗变
附录:新中国七十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
★ 德语区传媒社会学领军人物逾十年研究精华,聚焦当前文化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 精选作者近几年在北京、重庆、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多所大学所做的演讲,以及他在一些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 文化研究跨越文学、美学、传播学、电影、美术、社会学等领域的跨学科性质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特别能够引起那些关注当前热门社会话题和审美文化现象的人文学科爱好者的兴趣。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广州
¥ 32.58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广州
¥ 32.57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广州
¥ 32.63
批判与超越: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成都
¥ 28.93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广州
¥ 32.56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广州
¥ 32.60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北京
¥ 34.82
批判与超越: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泰安
¥ 45.86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北京
¥ 40.03
批判与超越 反思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全新北京
¥ 34.8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