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选)沈坤荣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选)沈坤荣自选集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21.64 7.2折 168 全新

库存1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坤荣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69370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605577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围绕中国的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展开研究。首先,从一般性技术分析入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经济的增长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其次,从制度变迁和体制转型入手,系统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发展、资本市场开放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演变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特机制。最后,在国际经验的比较中拓展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的视野,在历史进程的演变中寻找中国经济特有的发展特征。



作者简介

沈坤荣


江苏省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6)、南京大学商学院(199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1996),并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曾在荷兰蒂尔堡(TILBURG)大学经济学系从事访问研究(1997)。2002-2003年,在斯坦福(STANFORD)大学经济学系任高级研究学者。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曾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宏观经济首席专家,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务院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YU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特邀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获得者,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



目录

上篇


01增长理论的演进、比较与评述3


02江苏乡镇工业增长因素研究36


03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47


04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58


05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76


06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101


07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120


08中国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影响机制的经验研究133


09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151


10大规模劳动力转移条件下的经济收敛性分析170


11税收竞争、地区博弈及其增长绩效192


12企业间技术外溢的测度212


13外资技术转移与内资经济增长质量236


14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255


15是何因素制约着中国居民消费273


16政府干预、经济集聚与能源效率292


17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321


18税制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动力重构345


19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与增长效率提升362


20中国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政策效应376


21土地功能异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408


22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基础、能力结构及其推进机制427


23中国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与经济增长质量443


下篇


24如何应对国际经济格局新变化471


25在适应新常态中培育增长新动力476


2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481


27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中国经济增长基础487


28依托城市群建设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493


29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497


30加快落实改革举措稳定市场主体预期502


31将湾区城市群发展理念融入江苏功能区战略504


32如何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508


33以城市群建设提升长三角区域竞争力514


34以城市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517


35打造世界级人才集聚高地522


36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525


37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助力产业“智改数转”527


38释放数据要素潜力赋能经济社会发展531


39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535



内容摘要

本书围绕中国的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展开研究。首先,从一般性技术分析入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经济的增长绩效进行科学评估。其次,从制度变迁和体制转型入手,系统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发展、资本市场开放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演变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独特机制。最后,在国际经验的比较中拓展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的视野,在历史进程的演变中寻找中国经济特有的发展特征。



主编推荐

沈坤荣

江苏省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6)、南京大学商学院(199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1996),并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经济学硕士学位、经济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曾在荷兰蒂尔堡(TILBURG)大学经济学系从事访问研究(1997)。2002-2003年,在斯坦福(STANFORD)大学经济学系任高级研究学者。

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曾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宏观经济首席专家,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务院理论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YU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苏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特邀理事。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首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获得者,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获得者,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



精彩内容

试读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逐渐加大。同时,主要发达国家复苏乏力,国际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多重风险和困难相互交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任务更加艰巨。

宏观环境不稳致使市场主体的预期产生波动。走向深水区的改革已很难再做到帕累托最优,部分利益群体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会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成为一种常态,这就使得很多改革举措在推进落实过程中经常出现“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现象。当前特别要关注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失位”问题:一方面,基于传统增长模式下形成的增长导向的激励机制尚未完全被新的激励机制所替代,少数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通过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的改革举措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在新情况、新问题面前,发力失准,进退失据,对落实国家稳增长和改革创新政策“不积极”、搞“软拒绝”,致使政令不畅;另一方面,对新常态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还缺乏足够的准备,在改革举措的落实过程中“等、靠、要”倾向愈发明显,改革创新的主动精神不足,甚至有的官员为了避免“担责任”“受牵连”,对市场主体的需要视而不见,贻误改革良机。

需要指出,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离不开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市场主体形成正面预期。改革创新是慢变量,着眼于解决长期增长动力问题;经济下行压力则是快变量,最先被市场所感知。在完成动力的转换之前,市场主体看到的可能只是经济的不断下滑以及风险因素的逐渐释放,一旦宏观环境无法传递利好消息,企业和民众对未来增长的预期也将随之恶化,从而抵消改革的正向激励。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预期管理。

加快信息公开,形成正确的改革预期。鉴于现阶段改革举措存在时滞效应和协同效应问题,我们一方面不能因为改革短期效应不足而放慢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加快信息公开的步伐,形成强大的改革声势,促进全社会形成正确的改革预期。要加强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做好改革创新政策的解释说明。特别是当前社会中仍然存在将改革与刺激相对立的错误观点,已经对政府在必要情况下刺激经济造成舆论压力,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预期。中央有关部门有必要对涉及面广、存有争议和理解不全面的改革创新政策进行更加清晰的解读。

调整宏观调控力度,稳定微观主体预期。宏观调控政策以稳增长、稳就业为主要目标,密切注意通货紧缩风险,防止出现经济全面下滑。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的预判,在坚持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在经济增速逼近下限前提早应对。协调稳增长与全面深化改革同步推进、平衡推进,不能让政策储备成为摆设,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建议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财政政策作为主要手段着力结构调整,货币政策在理顺机制、降低融资成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数量宽松,调动民资投资的积极性。

重视改革协同和试点推广,完善社会保障。继续做好对制约我国改革发展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的顶层设计,针对不同改革创新政策做好整体推进和分类试点,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尽早推进。重视基层探索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鼓励探索和创新,为顶层设计提供脚本、积累经验。尽快推动成效显著的改革实践的复制和推广,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积极向纵深发展。要下更大力气来推进简政放权,继续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落实,通过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理流程,公开办事指南,以及平台建设和协同监管机制建设来提高简政放权的质量。针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低收入阶层的利益群体受损现象,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功能,强化地方政府社会保障职责,保证各项改革的平稳有序推进。

完善各级政府激励考核问责机制。抛弃狭隘的政绩观,真正确立以增长促发展、以发展促增长的发展理念。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保持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恰当关系。明确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权责,完善干部管理、考察、惩治制度。加强对已出台重大方案的督查、跟踪、评估、落实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整改。以更快更多的简政放权,减少懒政和不作为问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