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克立论著集(全七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方克立论著集(全七卷)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111.62 6.5折 1698 全新

库存8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克立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16398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98元

货号29604721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方克立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中国哲学史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三大潮流交融互动说,到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说,再到马魂中体西用说,体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三大潮流持续的关注和思考,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他主持下的现代新儒家研究,也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于目前国内各种思潮的关注和批判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尽量全地搜集了方克立先生生前的论著、序跋、书信等,按照方先生关注的主题以及理论创建分为七卷,分别是《第一卷: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第二卷:中国哲学论稿》《第三卷:现代新儒学研究》《第四卷:马魂中体西用论》《第五卷:忆往与教育》《第六卷:序跋•书评》《第七卷:书信•附录》。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推动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方克立(1938年6月-2020年4月21日),男,汉族,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196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大学。哲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哲学专家组成员。学术专长为中国哲学。南开大学首批杰出校友。


 



目录

第一卷


 


重印前言 /  1


 


第一章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古代朴素的知行观 /  1


 


第二章  先秦诸子的知行学说 /  10


一 儒家学派 /  11


甲 孔丘 /  11


乙 孟轲 / 24


丙  荀况 / 30


二 墨家学派  / 45


甲 墨翟 / 45


乙 后期墨家 /  53


三 道家学派 / 61


甲 《老子》  /  61


乙 庄周 / 68


四 法家学派  / 79


小  结  / 87


 


第三章  汉唐时期的知行学说 /  91


一 董仲舒 /  92


二 王充 /  101


三 佛教诸宗 /  116


甲 天台宗 /  118


乙 法相宗 /  122


丙  华严宗 /  126


丁 禅宗 /  130


小 结  /  135


 


第四章  宋代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说 /  138


一 程颐 /  141


知吾固有 /  141


致知在格物 /  144


知先行后 /  149


行难知亦难 /  156


二 朱熹  /  159


格物致知 /  160


知先行后 /  170


行重知轻 /  179


知行相须互发 /  183


 


第五章 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  190


心即理 /  197


知行合一 / 205


致良知 /  214


 


第六章  清初王夫之、颜元等人的行先知后说 /  224


一 反道学的先行者 /  225


甲 陈亮、叶适  / 225


乙  王廷相 / 234


二 王夫之 /  243


能与所 /  245


致知之途 /  250


 


行先知后 /  257


行可兼知 / 264


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 / 272


三 颜元  / 283


小  结 /  306


 


第七章  近代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的知行学说 /  311


一 魏源  /  312


二  谭嗣同 /  321


三  章太炎 /  331


 


第八章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  345


行易知难十证 /  350


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 /  357


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  367


知行分任  /  376


 


结束语 《实践论》


 中国哲学史上知行问题的科学总结 /  387


 


第二卷


 


中国哲学史研究


研究《周易》不能援《传》于《经》  / 3


坚持哲学史中的严格的历史性 / 9


关于孔子“仁”的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 28


实质的分歧是什么?  / 48


无产阶级思想也具有“普遍性形式”吗?  / 74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84


谭嗣同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 93


论程颐的知行学说 /  103


儒、道两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  122


中国哲学的五大问题 /  123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


关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范畴问题的讨论 /  143


开展中国哲学史范畴的研究 /  153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现实意义 /  158


 


 


 


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 / 161


“理”与“气” /  189


 


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条


先秦哲学 /  199


秦汉哲学 / 203


魏晋南北朝哲学 / 206


隋唐五代哲学 / 209


体 用 / 212


本 末 / 217


理与气 / 219


践 履 / 225


知 行 / 227


知先行后 / 232


行先知后 / 233


知难行易 / 235


知行合一 / 237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


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座谈会上的发言 / 241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244


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 252


 


应该重视李约瑟的真知灼见 / 266


中国哲学的革命变革 / 273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278


中国哲学史研究50年  / 283


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  / 288


正确对待孔夫子、孙中山、毛泽东三位历史人物 / 298


为“刘泽华学派”赞一个  / 307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全国少数民族哲学会议上的致辞 / 319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 321


青海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 / 344


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 351


"文明以止":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精神 / 365


关于儒家的精华 / 387


儒学给人智慧 / 393


 


船山学与湘学研究


船山学的回顾与展望 / 399


关于建立和发展船山学问题 / 402


王船山道器论浅析  / 404


湘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 435


 


 


千年湘学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 449


王船山:从古代湘学过渡到近代湘学的关键人物 / 463 《现代性问题与湘学研究之“论”的维度》读后 / 479


湘学研究什么 / 483


 


中医哲学研究


中医哲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 491


《中华医藏》编纂工作应适时提上日程 / 497


关于中医思维模式研究之我见  / 500


中医哲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 508


要重视研究钱学森的中医哲学思想 / 518


 


“中华思想通史”项目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华思想通史》第一卷《绪论》的设想 / 527


中国当代思想史怎样写,建议专门开会讨论一次  / 531 要从国史、党史的思路调整到思想史的思路上来 / 537


《绪论》要独立成卷 / 544


资料长编与思想史的关系需要梳理清楚 / 547


《绪论》写作的四点建议 / 550


原始社会卷资料长编的两点想法 / 558


当代部分资料长编的几个问题 / 560


要反映六经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 563


 


《绪论》要明确体现核心概念和主流精神  /  565


要重视思想史研究中的思想史观和方法论问题 /  567


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史学派的渊源 / 572


当代思想史要处理好政治领袖、思想家和人民群众


思想的关系 /  575


创建中国思想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学派 /  578


宗教文艺两卷与整个通史的整合问题 /  584


建议提纲讨论通过后再写作 /  587


《绪论》要体现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  /  589


关于《绪论》第五章“导论”的两个问题 /  593


应该写成《中华宗教思想通史》  /  598


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贯彻大思想史和通史的思路 /  600


不必强求撰写体例、写作模式完全一致 /  603


 


第三卷


 


现代新儒学总论


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 /  3


关于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几个问题 /  15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  29


略论现代新儒家之得失 /  38


第三代新儒家掠影  / 44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  51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  71


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开新及其理论困限  /  121


展望儒学的未来前景必须正视的两个问题 /  134


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自我回省 /  148


现代新儒学的意识形态特征 /  162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逻辑与趋向 /  173


现代新儒学研究在中国 /  190


现代新儒家 /  202


 


儒学第三期发展 / 204


儒家资本主义 / 206


 


二 现代新儒家个案研究


梁漱溟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述评 / 209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宏篇巨制 / 249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 267


杜维明新儒家思想述评 / 280


成中英新儒学思想述评 / 296


全面评价冯友兰 / 311


熊十力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中的地位和作用 / 323


 


三 大陆新儒学评议


评第二次文化热的“话语转换” / 337


要注意研究9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 341


评大陆新儒家推出的两本书 / 358


评大陆新儒家“复兴儒学”的纲领  / 372


世纪之交儒学研究的若干观察与感受 / 389


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 / 401


当代中国大陆新儒学思潮评析 / 422


大陆新儒学思潮平议 / 444


四  学术访谈


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关  东 /  457


现代新儒学研究与文化讨论  汪先全  崔海教  /  468


现代新儒学研究十年回顾 邵汉明 /  477


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本刊记者 /  489


 


第四卷


 


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  /  1


在国际中国哲学会第五届大会的发言提纲  /  14


大力宣传我们的文化主张—— “综合创新”论  /  17


“文化中国”概念小议 /  22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  28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审视 /  34


二十一世纪与东西方文化  /  43


"综合创新"实已内涵有“辩证发展”的精神 /  48


儒家文化与未来世界 /  51


在“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  61


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  /  66


经济全球化情势下的中华文化走向  /  79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开幕辞  /  99


 


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 /  105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 /  116


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之路  /  133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  136


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  157


费孝通与“和而不同”文化观  /  181


 


关于文化的体用问题 /  190


综合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前瞻 /  207


提倡和谐文化就是向传统文化回归吗?  / 222


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  22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  / 235


学习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与品格 /  242


“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  251


 “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由来、涵义及理论意义 /  258


开创二张研究新局面 /  290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族之福 /  29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  313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体”、"用"关系 /  325


从曲高和寡到主流话语 /  341


充分发挥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支援意识作用 /  359


人间正道是沧桑 /  363


冯契研究与冯契学派 /  368


青年张岱年的哲学睿识 /  388


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 /  407


 


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  415


铸马学之魂 立中学之体  明西学之用 /  420


擎旗引领综合创新路 /  438


方克立主任致函程恩富主编 /  450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魂中体西用”的方针 /  453


五四百年的思想史意义 /  458


附 录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王伟华  /  475


深化对“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  本刊记者 /  481


 


探索中、西、马三“学”的综合创新之道 本刊记者/ 490


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 本刊记者/ 511


“马魂、中体、西用”是我们的文化旗帜 本报记者/ 529


“马魂中体西用”与文化体用问题纵横谈


张小平  杨俊峰  /  538


从“三大思潮对立互动”说到“马魂中体西用”论


杜运辉 /  569


“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迟成勇 /  59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