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49.66 5.1折 ¥ 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唐克扬 编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7937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29571776
上书时间2024-11-04
方法论 024
“此时此地”的美术馆批 026 什么是美术馆 052 城市中的美术馆 100 建筑形象的问题 126 看的议题 166 行动的议题 196 管理的议题 + 功能程序推导 216 可建造的美术馆 256 不同的视角 270 行动指南 280结 语 311
附 录 317
从城市语境、艺术承载、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四个层面,本书详尽讨论了当代美术馆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以期将“世界的”和“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前有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原副馆长谢小凡作序,后有附录和索引。
2011年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主持筹建新馆,新馆国际竞赛的招标文件——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任务书,广泛征求了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意见并屡获好评。本书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的结果。全书结构清晰,条目详实,中英对照,图文并茂,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为更好地体现视觉效果,本书采用5色印刷。对于那些想要在中国策划、建造和运营使用美术馆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基础读物,也可称得上是一本的参考书。
兼具思想性、资料性和工具性,本书要言不烦,独创了一种针对“文化建筑”设计的简明指南体例。在背景部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为美术馆设计提供了基本的语境,中国展览空间与世界美术馆的扼要对比,构成了一部美术馆小史,涵盖从朴茂的古典展示空间到现当代艺术催生的创新型美术馆等诸多案例。从“什么是美术馆”的大问题,本书逐渐过渡到美术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展开对美术馆建筑形象的具体讨论,其中既有“看”的议题,又兼顾到如何“行动”,并涉及美术馆诸如使用和管理等实际问题。
从理论到实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美术馆建设为主题,试图提供如何从无到有地创生出一座美术馆的行动指南,并在一般性规则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在中国营造美术馆的特别之处,即事关当代中国“此时、此地”的话题,涵盖了传统与当代、本土化与他者参照等问题,这是西方艺术理论和通用设计模板所无法概括的。
国内外著名建筑师、文化学者和美术馆人,为本书所持的观点做了生动的阐释和有益的补充。
从城市语境、艺术承载、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四个层面,本书详尽讨论了当代美术馆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以期将“世界的”和“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前有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原副馆长谢小凡作序,后有附录和索引。
2011年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主持筹建新馆,新馆国际竞赛的招标文件——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任务书,广泛征求了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意见并屡获好评。本书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的结果。全书结构清晰,条目详实,中英对照,图文并茂,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为更好地体现视觉效果,本书采用5色印刷。对于那些想要在中国策划、建造和运营使用美术馆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基础读物,也可称得上是一本的参考书。
兼具思想性、资料性和工具性,本书要言不烦,独创了一种针对“文化建筑”设计的简明指南体例。在背景部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为美术馆设计提供了基本的语境,中国展览空间与世界美术馆的扼要对比,构成了一部美术馆小史,涵盖从朴茂的古典展示空间到现当代艺术催生的创新型美术馆等诸多案例。从“什么是美术馆”的大问题,本书逐渐过渡到美术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展开对美术馆建筑形象的具体讨论,其中既有“看”的议题,又兼顾到如何“行动”,并涉及美术馆诸如使用和管理等实际问题。
从理论到实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美术馆建设为主题,试图提供如何从无到有地创生出一座美术馆的行动指南,并在一般性规则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在中国营造美术馆的特别之处,即事关当代中国“此时、此地”的话题,涵盖了传统与当代、本土化与他者参照等问题,这是西方艺术理论和通用设计模板所无法概括的。
国内外著名建筑师、文化学者和美术馆人,为本书所持的观点做了生动的阐释和有益的补充。
唐克扬,现任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教授,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同时也是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建筑设计师。2010年曾出任被誉为“艺术界的奥运会”的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先后在国内外策划了众多建筑和艺术展览,如《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国家收藏馆和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2008—2009年),与故宫博物院、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以及多位著名当代艺术家有过广泛的合作。作为一名美术馆博物馆建筑专家,他在2010—2012期间年主持了中国美术馆新馆建筑的国际招标竞赛的主要技术筹备工作,并陆续担任重要的公益和私立美术馆、艺术机构项目的招标评审、专家组成员和咨询顾问等。在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康奈尔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各类著作多种,在建筑、园林、文化和艺术设计的代表性学术期刊上曾发表过多篇中英文论文。参编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一书,荣获第四届中国政府图书出版奖。
前言一 范迪安 012
前言二 谢小凡
方法论 024
结 语 311
附 录 317
从城市语境、艺术承载、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四个层面,本书详尽讨论了当代美术馆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以期将“世界的”和“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前有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原副馆长谢小凡作序,后有附录和索引。
2011年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主持筹建新馆,新馆国际竞赛的招标文件——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任务书,广泛征求了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意见并屡获好评。本书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的结果。全书结构清晰,条目详实,中英对照,图文并茂,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为更好地体现视觉效果,本书采用5色印刷。对于那些想要在中国策划、建造和运营使用美术馆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基础读物,也可称得上是一本的参考书。
兼具思想性、资料性和工具性,本书要言不烦,独创了一种针对“文化建筑”设计的简明指南体例。在背景部分,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为美术馆设计提供了基本的语境,中国展览空间与世界美术馆的扼要对比,构成了一部美术馆小史,涵盖从朴茂的古典展示空间到现当代艺术催生的创新型美术馆等诸多案例。从“什么是美术馆”的大问题,本书逐渐过渡到美术馆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展开对美术馆建筑形象的具体讨论,其中既有“看”的议题,又兼顾到如何“行动”,并涉及美术馆诸如使用和管理等实际问题。
从理论到实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美术馆建设为主题,试图提供如何从无到有地创生出一座美术馆的行动指南,并在一般性规则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在中国营造美术馆的特别之处,即事关当代中国“此时、此地”的话题,涵盖了传统与当代、本土化与他者参照等问题,这是西方艺术理论和通用设计模板所无法概括的。
国内外著名建筑师、文化学者和美术馆人,为本书所持的观点做了生动的阐释和有益的补充。
唐克扬,现任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教授,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同时也是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建筑设计师。2010年曾出任被誉为“艺术界的奥运会”的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先后在国内外策划了众多建筑和艺术展览,如《活的中国园林》(德国国家收藏馆和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2008—2009年),与故宫博物院、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和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外重要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以及多位著名当代艺术家有过广泛的合作。作为一名美术馆博物馆建筑专家,他在2010—2012期间年主持了中国美术馆新馆建筑的国际招标竞赛的主要技术筹备工作,并陆续担任重要的公益和私立美术馆、艺术机构项目的招标评审、专家组成员和咨询顾问等。在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康奈尔大学出版社曾出版过各类著作多种,在建筑、园林、文化和艺术设计的代表性学术期刊上曾发表过多篇中英文论文。参编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一书,荣获第四届中国政府图书出版奖。
文摘之一
序言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馆原馆长 范迪安
我于2006—2015年担任中国美术馆馆长,期间,国家美术馆新建项目得到政府支持立项,我们着手招标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以了解和投入美术馆建筑设计的过程。我任职的近十年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美术馆的时代”,以“井喷”方式涌现的各种各样的新美术馆,既有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推动的重点工程,也有私人和企业投入建设的特色空间,甚至还有一些难以用传统艺术史观念概括的“另类”美术馆。美术馆建设的实践迫切需要比照国际的经验,也需要批判性思想的注入,对于现状的反思和总结,以及适时跟进的专业知识的“充电”。
我深切地认识到一座美术馆的“建设”包含至少三个不同的层面:首先,在今天,一个新颖的艺术空间需要优异而富于创新的“硬件”,在这方面,空前发展的当代建筑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各种新技术、新思想的撞击令人目不暇接;其次,这样的“硬件”又难以脱离它的功能而独立存在,美术馆原本是种单一的展示、宣教的空间,而今它已经成了当代文化生活中活跃的一部分,兼有学习、娱乐、陶冶性情、社会交往的各种功能,它是一部文化生产的机器;后,当代美术馆的“建设”将经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漫长“实验期”,不像其他功能程序相对稳定的文化建筑,美术馆的“模型”并未成熟,有待当代的艺术实践和社会生活去检验,这既是向“下”看,即在中国情境中脚踏实地,又是向“前"看,毕竟,美术馆不是一类既已有之的事物,我们是在为中国艺术和中国文化的明天而建设。
经由2010年以来的国家美术馆新馆项目,我和几位老朋友——谢小凡副馆长、唐克扬博士结成了稳固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遍访世界各大美术馆,和国内外秀的建筑师和艺术工作者深度切磋和磨砺。在充满挑战和收获的合作中,团队为美术馆建设工作积累了设计建造美术馆的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们的思想成果,今天终于成就了这一本小中见大的《美术馆指南》,这并非一份官方结论的“白皮书”,而是一份有分量的田野报告,凝聚了漫长时间以来的智慧、体会和思考。我向诸位读者诚挚地推荐这本书,希望它可以成为下一个阶段有关中国美术馆建设思想热潮的起点。
2016年6月
文摘之二
序言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谢小凡
从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到承担国家美术馆新馆的筹建花了我十年的时间,这十年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在208年我把前一座美术馆的建设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叫《展览美术馆》,它成了建馆者们的一本工作手册,二次重印,也都卖光了。这次建国家美术馆首先面临国际招标,于是写一本让外国建筑师能看明白的设计任务书就成了步。翻开可资借鉴的经验才觉得过去的想法太简单了,虽明白大致方向,但缺思考路径成了我当时的现实问题。好在范迪安馆长、朱青生教授一再向我推荐青年才俊唐克扬,他后来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有力助手。七年前,克扬刚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回来,做了201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有很多好的想法,带着经验和能力加入了我们这个团队,承担起编写设计任务书的具体任务。设计任务书的纲要是我草拟的,初他还未加入。后来我去参加过一次高层会议。研究国家美术馆新馆建设之事。回来后在众多意见中我总结出四条会议要求:一是要体现中国元素,在中国为中国而设计,二是具有时代特征,三是实用大方,四是做到节能环保。如何把这四条融入设计任务书中,那就全靠克扬的本事。
朱熹讲求“格物致知”,但近百年中没能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主导,说大概、讲模糊,玄之又玄,成了做学问的风潮,而克扬不属这类,他的办法是细分又细分,务求理性与逻辑,把“美术馆”和“中国的”美术馆用各种方法进行剖析,把抽象的概念尽量变成具体的问题,从形态、色彩、空间、流线等方面阐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从美术馆的哲学、功能、管理、建造等各方面,给建筑师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防止建筑设计不受任何约束的天马行空,这样,业主不知表达自己的诉求,由建筑师牵着业主的鼻子走的乱象才能有所纾解。
我们的招标分两阶段:阶段是概念性方案征集,放开让大家去设想,这一阶段沿用我写的招标人纳。阶段是在远出五名优胜者前提下进行邀请招标,这一阶段就使用了克扬主编的(国家美术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它的出台不仅得到了各界的肯定,而且还得到了参赛选手扎哈·哈迪德的赞誉“(它)是一本美术馆的教科书”。那时编写这样一本书要花一大笔钱,还得找外国的专业机构帮忙,而我的胆大在于我不相信别人能代替我们业主的头脑与责任,于是乎遵循自力更生的法则自己动手,基于有限的资源和困难的条件,这在我们的同行看来仍属土法上马,实属一件稀罕事。
编出《国家美术馆建筑设计任务书》花了半年时间,克扬打主力,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程启明教授的研究生刘伟、刘兰婷、付海,北京大学建筑系研究生韩德泉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学生姜山负责专业方面的工作,我做后盾,再加上邵菁菁提供素材,杨济瑜做帮手,基建处长李汉鹏提供了行政保障,所以能集中精力做成这件事。通过这次编写,我们新馆建设团队基本上就训练成熟而搭建起来了。由于饶权、王玮先生对我们这本设计任务书的推介,再加上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的赏识,给我们增添了出版这本书的信心。我琢磨能把这本工作手册像“哈佛案例”一样介绍给大家,以起到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作用。因为在中国各地建美术馆的大气候下,也引来了很多的征询者,更坚定了我们出版此书的信心。在此过程中有赖平面设计师王学军的主持设计,Jacob Dreyer和美籍华裔青年王莉荔进行英文翻译和审校,使得这本书的面貌更加精致与完善。
书稿沉淀了两年,其间我们经历了无数次与世界著名建筑师的交流和碰撞,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撑,丰满了书的内容。当然也有对此书提出不同意见者,例如我的好友建筑师齐欣,他认为没有必要用这些基础的问题来教育建筑师,因为成熟的建筑师应该熟悉了这些问题。针对这些意见,我还是谨慎认为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基于国家美术馆建设而提出问题的行动手册,它不是“教”别人的书,更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对于没有全面思考过在中国兴建美术馆所涉及问题的人们而言,这本书至少是对于相关议题的梳理,一个交流的平台——可能也会导致真的答案。所以我们坚持了出版的初衷、再加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鼎力支持,这就促成了这本书的终落地。
对上述我提及的那些参与编写工作的同事,我要在此向你们表示歉意,因编写这本书时严厉地批评过你们,给你们带来的工作压力、现在想来就像黄世仁一般。同时,对那些以各种方式为编写工作出过力而没能提到名字的同事们,我要郑重表示深深的谢意,正是有你们的支持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
2014年12月26日
文摘之三
一点哲学/唐克扬
美术馆设计需要一本什么样的“设计手册”?这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技术速查手册”。它的首要任务是明示、分解乃至厘清美术馆设计需要面对的议题——因为,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确实感受到,一个项目的起点有时甚至比它的解决之道更加重要。为什么要建美术馆?美术馆到底有什么用?怎样使一座美术馆的功用在当下中国的情境里化?这些都是美术馆建筑设计启动前就要考虑的问题。
美术馆设计不是一个纯技术活,它的文化前提难以一概而论,但是又不得不寻求某种共识和依据。因此,这本书一方面希望尽可能地打开思路,另一方面又尽量避免太过“个性”的话题。它确立了四个由大到小的思路:城市、艺术、建筑设计和技术。这里的顺序并非褒此贬彼,既然实践领域中尚没有一种可靠的理论和准则,我们只好着眼“起点”的问题,先在读者中普及某些重要的话题,并不奢望以一个答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但是本书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观点,它源自于我们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艺术。艺术是什么?和人类文化的其他门类不一样,当代的艺术实践不是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某个问题而是着重“打开”很多问题。在过去20年内一直在持续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艺术”其实并没有“定案”,中国当代的美术馆设计,也得为这尚未落定的艺术实践留下点面对未来的空间。如今美术馆的设计多是讨论外部形象和内部风格,建筑师就算偶有“创意”,也挤不出可以深谈的道理。如此地准备不足,我们却迎来了美术馆的“大跃进”……建筑不理解艺术,艺术不满意建筑,城市有时对艺术、建筑两者都不“感冒”,更不用说很多技术的硬伤——风险和遗憾可想而知。
本书的写作编辑正是针对这样的语境。它不再是百科全书式甲乙丙丁、1234的流水账,它试图确立更合理的结构和层级。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当下的中国的情境,它是我们过论面对现实的基础;其次本书试图简要回顾中国的和西方的展览空间的历史和类型,接下来,我们抓住的是美术馆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观看与行动,通过艺术史的梳理我们才能建立起美术馆设计的前提。按照实际项目发生的需求,在不过多涉及建筑师主观个性的情况下,本书将演示如问将各种美木馆的(基本的和创新性的)功能诉求,一步一步地具体化与结构化,终转化为成功建筑设计的雏形。至此,我们并不能告诉读者他们所希望看到的美术馆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们至少对这个话题褐示的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将多样化的美术馆需求转化为僵化的设计标准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大可能,很难说,本书罗列的事项和观点会不会互相冲突。每个问题的提出可能基于不同的文化假设,所以不能指望本书中的观点成一大封闭的“体系”;要知道美术馆的服务对象千变万化,照顾了“古典”,就有可能忽略了“摩登”。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往往来源于“意外”,过分追求清晰和理性,美术馆设计这件事儿也许就不好玩儿了。
作为一本全面覆盖美术馆设计议题的参考书,本书并不想把对具体问题的答案整合成一整套万应灵药式的解决方案。对那些有志于美术馆建筑设计的人士,它只想建立起适合当下实际的设计方法论,一种有益于实践的“演习地图”,它是一堂美术馆设计入门课的“教学大纲”——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唤起专业人土对于本专题的注意,中国的建设大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