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服:沟通中的认知偏见与群体认同(你越觉得自己洞悉了一切,你就越可能落入陷阱)
  • 说服:沟通中的认知偏见与群体认同(你越觉得自己洞悉了一切,你就越可能落入陷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说服:沟通中的认知偏见与群体认同(你越觉得自己洞悉了一切,你就越可能落入陷阱)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1.42 6.1折 68 全新

库存17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西]拉蒙·诺格拉斯 著,刘鹏飞 译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6007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558127

上书时间2024-11-04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不会上当受骗(当然会,小伙子)

      “科学”的首要原则是不要欺骗你自己……而你是容易被欺骗的人。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传奇物理学家

      2006年5月9日,全西班牙人被一条新闻惊醒了,这条新闻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家审计署搜查了集邮论坛(Fórum Filatélico)和西班牙收藏品公司(Afinsa)这两家邮票贸易公司的总部。为什么?他们已经经营了30多年,有成千上万的客户。这两家公司看起来非常强大,我身边至少有两三个朋友都是这两家公司的员工,他们甚至有一个名为巴利亚多利德论坛的篮球队。这两家公司通过赞助国家高层主持的活动和基金会进行诈骗,它们因其商业管理能力[1]而获奖,其董事与西班牙知名政治家和企业家有来往。

      这是西班牙历大的金字塔骗局,国家审计署对其进行了干预,这可不是小事。用埃斯佩兰萨·阿吉雷(Esperanza Aguirre)这样的专家的话说,考虑到骗局、腐败、客户关系网和其他“肥差”的“辉煌纪录”,这并不是一起简单的诈骗案。据记者克里斯蒂娜·卡瓦列罗(Cristina Caballero)称:“这些骗子签署了约40万份合同,造成的财务损失约为36亿欧元,影响了约27万人,这比我的出生地格拉纳达的人口还要多。”

      这个骗局和一般的骗局一样,背后的原理相当简单。假设你会购买随着时间推移而升值的邮票, 当你把钱投进去之后并不会收到邮票:它们会由机构保管,在市场上进行投资行为。然而该诈骗机构却将已售出的邮票倒卖给新客户。机构还鼓励这些“投资者”宣传从而为他们招募更多的客户。虽然机构会告诉你,你可以随时看邮票,但几乎没有人这样做。购买了邮票的人保留着他们的收据,确信他们的邮票在诈骗机构不断升值。事实上,正如克里斯蒂娜·卡瓦列罗说的那样,一些顾客得到的只是纸片而不是邮票。

      在西班牙是禁止成立传销公司的,因为它们往往是一种骗局,将每个参与的人都困在其中。之前已经有过很多案例了,然而每天还是有新的案例出现。人们一直在上当受骗。

      集邮论坛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向客户出售邮票,称这是一种投资。终,根据合同,客户将以比他们买邮票时多很多的钱把邮票卖回给集邮论坛,并“拿回他们的钱”。这是因为,该公司称在原则上邮票总是涨价。但这是个谎言。请记住:大多数客户都没有机会看到邮票本身。该公司留住了老客户,因为它总是凭借看起来很美好的条件找到新的客户,新客户用他们的钱支付了老客户收到的利息,并不得不招募更多新的人,以获得属于他们的份额,这就是金字塔骗局。

      关键是,除了财政部发现的一堆违规行为外,其诈骗的基本思路也有漏洞:邮票和房子一样,不可能一直涨价。它们的价格是有周期的,有时会上升,有时会下降。[1]但没有人想知道这件事,每个人都更愿意相信它们可以一直涨价。而当谎言被揭开后,许多人一生的积蓄都化为乌有,因为没有人可以为其做担保。

      如果我们提到银行,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泡沫,其中银行里的大部分资金并不存在。但集邮论坛、西班牙收藏品公司与银行不一样,它们是贸易公司,而不是金融公司。客户的储蓄投资不是为了与其他公司交换,而是换取所谓的实物并保存在贸易公司内部。客户为这些邮票支付的价格比它们在外面的价值高11倍,而且从不把它们带出集邮市场,因为把它们卖回给集邮论坛是使它们盈利的途径。这些邮票在骗局之外一文不值(而且,这还是在它们存在的时候)。许多买家相信邮票的价值,让实体公司把它们放在保险箱里,一个想象中的保险箱。

      然而后来发生的情况越来越不受控制, 国家干预被舆论指责,因为受集邮论坛和西班牙收藏品公司影响的人失去了他们的储蓄。不过这不是骗子的错, 而是戳穿骗局的人的错, 因为在此之前, 受害者购买邮票的钱总是有回报的, 甚至在马德里的费拉兹街西班牙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总部前, 每周都有民众的示威活动。然而,现实是,干预措施持续的时间越长,受影响的人就越多。它会影响更多的人,更多的钱,造成更多的损失。我希望骗局能更早地被发现,但是没有。在这种类型的骗局中,首先隐瞒的是受害者,其原因我们将在后面看到。



导语摘要
     说服的力量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其背后的一系列心理机制使我们倾向于对某些事情深信不疑——对比原则、内省错觉、一致性原则、权威暗示效应……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是理性且见多识广的人,任何人都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容易被有心者操纵。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事实和论据明明就摆在眼前,众人却还是不愿意相信。

      在本书中,作者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结合或大或小的“惊天骗局”、心理学实验、真实案例,分析了为什么人们如此容易被他人说服,那些“说服者”又是通过什么机制、运用了哪些技巧来说服人们去做他们本不想做的事情,提醒读者注意蛛丝马迹以避免被有心者利用。



商品简介

 说服的力量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其背后的一系列心理机制使我们倾向于对某些事情深信不疑——对比原则、内省错觉、一致性原则、权威暗示效应……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是理性且见多识广的人,任何人都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容易被有心者操纵。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事实和论据明明就摆在眼前,众人却还是不愿意相信。

 

 在本书中,作者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结合或大或小的“惊天骗局”、心理学实验、真实案例,分析了为什么人们如此容易被他人说服,那些“说服者”又是通过什么机制、运用了哪些技巧来说服人们去做他们本不想做的事情,提醒读者注意蛛丝马迹以避免被有心者利用。



作者简介
      拉蒙.诺格拉斯


      西班牙知名心理学家,心理学讲师,毕业于“欧洲常青藤”名校格拉纳达大学。


      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播与普及心理学知识,并破除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伪科学和谣言。


      他是西班牙的广播电台一一卡迪那塞的特约撰稿人。


      著有《我们为什么相信废话》(Pro quecreemos en mierdas )等多部畅销作品。



目录

前言 我不会上当受骗(当然会,小伙子)/1


 


第1部分 说服六原则/1


第1章 说服中的启发式方法/3


第2章 原则一:互惠与让步/17


第3章 原则二:一致性/41


第4章 原则三:社会证明/65


第5章 原则四:爱屋及乌/85


第6章 原则五:权威的奴隶/97


第7章 原则六:稀缺性/111


 


第二部分 如何消除障碍,说服对方/131


第8章 要消除的障碍/133


第9章 未战先胜:说服在提出请求之前/165


第10章 六原则之外的强大原则:我们都是自己人/191


 


第三部分 诈骗和谎言/205


第11章 探测谎言/213


第12章 你锁定目标:如何识别和接近目标/223


第13章 你上钩了:用故事来吸引我们/231


第14章 你慢慢撒网:保持信心/239


第15章 你抓住这个人:


如何结束这个故事,并转到下一个目标/247


 


尾声 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254


后记/257


致谢/260



内容摘要
     说服的力量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其背后的一系列心理机制使我们倾向于对某些事情深信不疑——对比原则、内省错觉、一致性原则、权威暗示效应……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是理性且见多识广的人,任何人都很难改变自己的想法,但这只会让他们更容易被有心者操纵。这就是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事实和论据明明就摆在眼前,众人却还是不愿意相信。


      在本书中,作者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结合或大或小的“惊天骗局”、心理学实验、真实案例,分析了为什么人们如此容易被他人说服,那些“说服者”又是通过什么机制、运用了哪些技巧来说服人们去做他们本不想做的事情,提醒读者注意蛛丝马迹以避免被有心者利用。



主编推荐
      拉蒙.诺格拉斯

      西班牙知名心理学家,心理学讲师,毕业于“欧洲常青藤”名校格拉纳达大学。

      十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播与普及心理学知识,并破除心理学相关领域的伪科学和谣言。

      他是西班牙的广播电台一一卡迪那塞的特约撰稿人。

      著有《我们为什么相信废话》(Pro quecreemos en mierdas )等多部畅销作品。



精彩内容
《欠人情比被人喜欢更重要》      欠别人债是很多人一辈子困扰的事,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很烦人,我们通常希望尽快还人情,摆脱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意识到该原则正在起作用,或者我们是否喜欢这个人,都不重要。

      丹尼斯·雷根(Dennis Regan)做过一个实验,我在课堂上经常用这个实验来说明该原则的力量。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参加一项关于艺术欣赏的研究,并对各种画作进行点评。除了受试者之外,研究者的助手乔也想成为研究的参与者。实验会出现两种情况:在个情况中,乔主动向受试者示好。趁着休息间隙,他离开了大厅,回来的时候拿着两瓶饮料,他拿出一瓶饮料给自己,并拿出一瓶饮料询问受试者是否需要。在第二种情况中,乔离开了两分钟,但回来时什么都没有拿。除了这一区别,乔在实验中被要求表现得完全一样。

      所谓的点评画作任务结束,研究者离开房间后,乔会询问受试者能否帮一个忙。他解释说,他正在卖抽奖券(一辆汽车的抽奖券),如果他卖得多,他将获得现金奖励50美元。乔提出,受试者可以以每张抽奖券25美分的价格购买,前提是“任何金额都能帮助我,越多越好”。收到饮料的受试者购买的抽奖券数量,是没有收到饮料的受试者的两倍,所花的钱也远远超过了乔买饮料所花的钱。即使是那些不喜欢饮料,没有接受乔买的饮料的受试者也是如此。

      这没什么好惊讶的,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有趣的是,在我们求人办事前给别人一点小恩小惠,就能让对方答应我们的概率更高,或者得到更大的帮助。雷根想知道,我们对他人的好感度是如何影响他们求人办事的结果的。因此,在实验结束后,雷根要求受试者填写各种表格,测试他们喜欢乔的程度。果然,他们对乔的好感度与他们购买的抽奖券数量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这也不奇怪:他们越是喜欢乔,就越有可能花更多钱。

      有趣的是,这种好感和购买之间的关系只发生在乔给对方饮料的情况下。收到饮料的受试者买了更多的抽奖券,即使他们觉得乔很傻。互惠原则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即使你面对对方时非常痛苦,你也不能表现,因为你觉得亏欠对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