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60.83 6.9折 ¥ 8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美]马修·罗思(Matthew Roth)著 刘夙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15947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29517445
上书时间2024-11-03
探寻自然的秩序,重建我们与万物的联系
关注自然,便是关注我们地球和人类自身的未来。所以当 “绿水青山”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国家的主旋律时,我们更需要从思想层面建立对自然的认知,进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未来发展的进路。这便是“自然文库”存在的意义。
具体而言,自然文库关注历史上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方式,注重现实中环境与世界观的相互作用,此外,亦会抛开宏大的叙事,将个人纳入到生命网络中去讲述自然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仰望星空、俯首大地的意义,进而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放,让忙碌的城市生活变得生动而鲜明。只有“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内化为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就自然展开的思辨就会越深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就会越光明。
刚进入20世纪的时候,美国的大豆产量少到没有人费心去统计,而到了2000年,大豆成为这个国家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来自中国的大豆,如何从鲜为人知变得在美国农场、文化和烹饪中无处不在,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探寻了大豆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踪迹,揭示了它出人意料的发展阶段,亚洲移民、美国农业部、制造业大亨、科学家、健康食品爱好者、安息日会、农场主、食品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嬉皮士等都在其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刚进入20世纪的时候,美国的大豆产量少到没有人费心去统计,而到了2000年,大豆成为这个国家最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来自中国的大豆,如何从鲜为人知变得在美国农场、文化和烹饪中无处不在,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探寻了大豆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踪迹,揭示了它出人意料的发展阶段,亚洲移民、美国农业部、制造业大亨、科学家、健康食品爱好者、安息日会、农场主、食品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嬉皮士等都在其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马修·罗思(Matthew Roth),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学士(1991),罗格斯大学历史学博士(2013),研究方向为美国史,目前在费城大学教授环境史课程,担任费城大学安德里亚·米切尔民主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是多家杂志的撰稿人,著有《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2018)。
译者简介:
刘夙,1982年生。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研究员,从事科普编著和科普百科网站建设。已发表科普文章逾百篇,参著或翻译有科普图书《基因的故事》《植物名字的故事》《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稀有地球》等。
插图列表
致谢
序章 注定成功?
章 渡 海
第二章 抢 跑
第三章 扎 根
第四章 探 路
第五章 应 召
第六章 拓 界
第七章 暗 兴
第八章 亮 相
第九章 登 顶
尾声 到此为止?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刚进入20世纪的时候,美国的大豆产量少到没有人费心去统计,而到了2000年,大豆成为这个国家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来自中国的大豆,如何从鲜为人知变得在美国农场、文化和烹饪中无处不在,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故事。在书中,作者探寻了大豆从一个大陆到另一个大陆的踪迹,揭示了它出人意料的发展阶段,亚洲移民、美国农业部、制造业大亨、科学家、健康食品爱好者、安息日会、农场主、食品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嬉皮士等都在其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马修·罗思(Matthew Roth),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学士(1991),罗格斯大学历史学博士(2013),研究方向为美国史,目前在费城大学教授环境史课程,担任费城大学安德里亚·米切尔民主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是多家杂志的撰稿人,著有《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2018)。
译者简介:
刘夙,1982年生。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辰山植物园科普部研究员,从事科普编著和科普百科网站建设。已发表科普文章逾百篇,参著或翻译有科普图书《基因的故事》《植物名字的故事》《醉酒的植物学家:创造了世界名酒的植物》《稀有地球》等。
没有人真正知道,1900年的时候,美国总共有多少土地栽培着大豆,因为那时没有人关注这件事。不过,这个数字很可能接近于零。1907年是有估计数字的早年份,那年大豆还主要用来晒制干草,其总栽培面积大概是5万英亩,分散在全美国3亿英亩的农场之中;相比之下,小麦的栽培面积是4,500万英亩,燕麦则是3,500万英亩。1909年的美国农业普查次把大豆列入豆类作物;按其记录,339个农场总共种植了1,629英亩的大豆,这些农场大多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因为寒冷的天气让更北的州所种的大豆结不出成熟的种子,于是这些农场在那时便为北部州供应着干草大豆的种子。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到2000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已达7,000万英亩,不光仅次于玉米,而且这些土地加起来要比新墨西哥州的总面积还要略大。这么多土地共产出30亿蒲式耳的大豆,为种植它们的农民带来了120亿美元的价值。大豆以及它的两大加工产品—豆油和豆粕的出口总价值达70亿美元,它因此成了美国出口总值的农作物。大部分大豆出口到了中国,这对于美国的贸易平衡来说是难得的一点儿好消息。中国在1900年曾是大豆的生产国,但如今已经降到世界第四。与此同时,美国现在却是大豆的生产国,产量几乎是亚军巴西的两倍。
总而言之,大豆的兴起,是20世纪美国农业值得大书特书的成功故事之一。但与所有的成功故事一样,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大豆的成功是注定的吗?还是说只是侥幸走了好运?
如果说是注定,那么这注定的结局来得未免太晚。在16世纪,世界各大洲之间出现了常规的海洋交通;用环境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琅琅上口的名言来说,探险家和他们之后的航海者成功地“把泛大陆(Pangaea)重新缝合出来”。虽然要到几个世纪之后蒸汽航运以及后来更高效的内燃机的出现,才让人类有了真正的全球市场,连体积庞大的货物也能运遍四方,但是风帆时代已经足以让人类把生物扩散到整个世界。农作物能够以种子或插条之类不起眼的方式旅行,然后在异域扎根。甘蔗和咖啡树就这样抵达美洲,蔗糖和咖啡豆又跨越大洋运回来,支持着一个个帝国,又为启蒙运动和产业革命提供了动力。玉米和马铃薯虽然起先默默地种在欧洲的私家花园里,后来却成为农民阶级的高产粮食作物,逐渐传播开来。辣椒到达印度,很快成为当地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稻子从非洲远赴南卡罗来纳,栽培技艺也随非洲黑奴一同到来。与此同时,欧洲的小麦则占领了英属北美的中部殖民地。然而,虽然大豆能够提供的利益堪与甘蔗或马铃薯媲美,但当所有这些全球化交换轰轰烈烈进行时,大豆却几乎一直在亚洲与世隔绝。
罗思的叙述引人入胜,展现了大豆在科学、农业、环境和技术方面的重要性。
——《中西部评论》(Middle West Review)
一个生动的、调查详尽的故事,讲述了一种鲜为人知的豆科植物如何成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基础。
——《华尔街日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