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0.64 3.0折 ¥ 68 全新
库存47件
作者远人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ISBN9787523100899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517755
上书时间2024-11-03
《应是飞鸿:苏东坡的诗旅人生》是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传记作品。本书完全以古籍史料为本源,以苏东坡的诗词为脉络,以其仕途变换为节点,以其人际交往为线索,详尽书写苏东坡从出仕到逝世的整个仕宦历程,深刻分析其屡遭贬谪、频繁变迁但依然积极处理政事、豁达面对人生的根源,同时也展现了北宋中期的官场政治和社会风貌。作者梳理了苏东坡人生中的每段高峰与低谷的所有细节,重点勾勒了苏东坡在其间的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并将地理、生活、思想三者相结合,清晰呈现了苏东坡的三种不同人生路径——官宦人生、流放人生、地理人生,彰显了苏东坡因地理、生活与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却又不变的一生。
《应是飞鸿:苏东坡的诗旅人生》是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传记作品。本书完全以古籍史料为本源,以苏东坡的诗词为脉络,以其仕途变换为节点,以其人际交往为线索,详尽书写苏东坡从出仕到逝世的整个仕宦历程,深刻分析其屡遭贬谪、频繁变迁但依然积极处理政事、豁达面对人生的根源,同时也展现了北宋中期的官场政治和社会风貌。作者梳理了苏东坡人生中的每段高峰与低谷的所有细节,重点勾勒了苏东坡在其间的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并将地理、生活、思想三者相结合,清晰呈现了苏东坡的三种不同人生路径——官宦人生、流放人生、地理人生,彰显了苏东坡因地理、生活与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却又不变的一生。
远人,本名胡辉,1970年生于湖南长沙,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千余篇,文章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随笔》《天涯》《芙蓉》《文艺报》等海内外报刊。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预感》《沧海蛮荒》《长虹贯日》,中短篇小说集《兜了个圈子》,历史小说《卫青》《霍去病》《夏完淳》《史可法》《祖逖》《文天祥》,散文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寻找光明记忆·岁月祠堂》,评论集《河床上的大地》《曾与先生相遇》,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画》《有画要说》《画廊札记》,人物研究《梵高艺术发现之旅》,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我走过一条隐秘的小径》《还原为石头的月亮》等,并主编有《21世纪的中国诗歌》、《浪淘沙诗库》(三卷)、《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二十卷)
引 言 / 001
章 京师之路 / 007
——浩浩长江赴沧海, 纷纷过客似浮萍
第二章 凤翔初仕 / 033
——御风归汗漫, 阅世似蜉蝣
第三章 开封沉浮 / 059
——翁今自憔悴, 子去亦宜然
第四章 西湖三载 / 087
——浅深随所得, 谁能识其全
第五章 壮岁密州 / 105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第六章 寂寞徐州 / 129
——悟此人间世, 何者为真宅
第七章 乌台诗案 / 155
——平生文字为吾累, 此去声名不厌低
第八章 赤壁三咏 / 177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第九章 汴京归途 / 199
——来往一虚舟, 聊随物外游
第十章 再度京城 / 221
——当时无限人, 毁誉即墨阿
第十一章 钱塘江上 / 249
——谁似东坡老, 白首忘机
第十二章 颍州悲欢 / 273
——愿言指松柏, 永与霜雪期
第十三章 半载扬州 / 293
——俯仰四十年, 始知此生浮
第十四章 千里岭南 / 315
——天涯未觉远, 处处各樵渔
第十五章 天涯海角 / 337
——平生生死梦, 三者无劣优
附 录 苏东坡年表 / 364
参考文献 / 369
后 记 / 373
《应是飞鸿:苏东坡的诗旅人生》是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传记作品。本书完全以古籍史料为本源,以苏东坡的诗词为脉络,以其仕途变换为节点,以其人际交往为线索,详尽书写苏东坡从出仕到逝世的整个仕宦历程,深刻分析其屡遭贬谪、频繁变迁但依然积极处理政事、豁达面对人生的根源,同时也展现了北宋中期的官场政治和社会风貌。作者梳理了苏东坡人生中的每段高峰与低谷的所有细节,重点勾勒了苏东坡在其间的思想变化和人生态度,并将地理、生活、思想三者相结合,清晰呈现了苏东坡的三种不同人生路径——官宦人生、流放人生、地理人生,彰显了苏东坡因地理、生活与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却又不变的一生。
远人,本名胡辉,1970年生于湖南长沙,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千余篇,文章散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随笔》《天涯》《芙蓉》《文艺报》等海内外报刊。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伤害》《秘道》《预感》《沧海蛮荒》《长虹贯日》,中短篇小说集《兜了个圈子》,历史小说《卫青》《霍去病》《夏完淳》《史可法》《祖逖》《文天祥》,散文集《真实与戏拟》《新疆纪行》《寻找光明记忆·岁月祠堂》,评论集《河床上的大地》《曾与先生相遇》,艺术随笔集《怎样读一幅画》《有画要说》《画廊札记》,人物研究《梵高艺术发现之旅》,诗集《你交给我一个远方》《我走过一条隐秘的小径》《还原为石头的月亮》等,并主编有《21世纪的中国诗歌》、《浪淘沙诗库》(三卷)、《当代中国生态文学读本》(二十卷)
引 言
在四川成都平原西南部的岷江中流之畔,有一座丘陵起伏名为眉山的城市。眉山的行政位置如何姑且不论,文化地位却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在距今近千年的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十二月十九日,眉山县纱缐街上有一男婴出生了,其父苏洵将其取名为苏轼,字子瞻。
在历史上,大凡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出世,史书上总有一些奇特的记载。北宋诗僧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载有一事,说苏辙被贬谪筠州(今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时,与洞山僧人云庵和圣寿寺聪禅师颇多往来。某日,云庵梦见自己与苏辙和聪禅师同迎五祖戒禅师,当他对苏辙和聪禅师说起后,居然发现“三人同梦”。其时,苏轼恰好来寺,三人遂出寺二十里相迎,果然迎得苏轼。回寺后说起梦时,苏轼说道:“轼年八九岁时,尝梦其身是僧,往来陕右。又先妣方孕时,梦一僧来托宿,记其颀然而眇一目。”云庵听后大惊,屈指一算,“眇一目”的戒禅师恰好去世五十年,当年苏轼四十九岁,颇有戒禅师是苏轼前生之感。另外, 金末太学生刘祁在《归潜志》 中则说得更为离奇,“昔东坡生,一夕眉山草木尽死”。凡此种种,似暗喻苏轼出世时便有不同凡响的天地反应。
当然,戒禅师的投胎转世和一夕眉山草木尽死的离奇之说不能当真。苏轼出生后,其母程氏请刚刚哺育完三女苏八娘的乳母任采莲继续哺喂襁褓中的婴儿。对这位居苏门奉献三十五年人生的乳母,苏轼终生相敬。 当她于元丰三年(1080)八月去世于黄州临皋亭后,苏轼亲笔为其写下墓志铭,其中“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也。死有以葬之,不必其里也。我祭其从与享之,其魂气无不之也”句,能见出苏轼对乳母的情感之深和当时的内心之痛。至于苏轼出生时的苏门境况,可从日后苏辙的“我家初无负郭田,茅庐半破蜀江边”诗句可见, 不论苏门祖上有过怎样的显赫,到苏洵为一家之主时恐怕连小康也算不上了。
关于苏轼的童年,值得记叙的有三件事。件事是苏轼四岁时即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弟弟苏辙出生。苏洵父子三人后虽同列“唐宋八大家”,但在苏辙眼里,苏轼始终是自己幼年开始就“志气虽同,以不逮惭”的兄长兼师友。后来,苏辙在散文《武昌九曲亭记》中对二人的童年生活有极为动人的描写,“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 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 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这段话表明苏轼的“适意”性格不无先天因素。苏辙自小就受苏轼性格吸引,但兄弟虽为手足骨肉,终究个体有异,以至于苏辙始终无法像苏轼那样在面对人生的打击时抱有天生的豁达态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