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
  • 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
  • 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
  • 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我成为改变世界的科学家之前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57.23 6.4折 89.9 全新

库存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约翰·布罗克曼 编者,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52259

出版时间2023-0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9元

货号29513294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们的童年时代

约翰·布罗克曼

 

2003 年春天,塔夫茨大学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邀请著名数学家侯世达(Douglas Hofstadter)举办了一场演讲,我有幸参与其中。之后,我在坎布里奇设宴,邀请了一批知名科学家,包括侯世达、丹尼特。那晚大家聊得兴致勃勃,聊天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从直觉、进化生物学、人工智能到认知神经科学、音乐感知等。这是我一生经历过的美好的餐桌对话。

宴会中途某一刻,一位宾客问丹尼特:“你还记得你是何时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吗?当时你多大?为什么你对这些概念情有独钟呢?”丹尼特说他在6岁时,一位长辈告诉他,他提的问题非常有趣,以后可以成为一名哲学家。侯世达表示自己从记事起就对数字很感兴趣,从小就想当一名数学家。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从孩提时代起,就对事物充满好奇,对学习无比热爱。只是有人偏爱某一领域,有人则爱好广泛。一位宾客若有所思地说:“看来,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孩提时代啊。”

本书共有26 篇文章,出自全球26 位首屈一指的科学家。这26 位第三种文化的科学家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知识分子,他们在作品中弥合了科学与人文之间巨大的鸿沟。这些故事基于科学家们的个人经历,字字句句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声,简单易懂,因此不需要读者拥有相关的科学知识背景。

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开始,我向这26 位科学家提出了以下问题:

  • 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为你日后的科学生涯播下了种子?
  • 是什么让你对现在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兴趣,让你成了现在的自己?
  • 你的父母、同龄人、导师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你可以介绍一下你的转折时期、过渡时期、顿悟时刻或者意外事件吗?
  • 你可以谈一谈你产生的影响力、遭受的压力和冲突,以及犯过的错误吗?

这26 位科学家可是地球上有趣的思想家!我希望读者可以进入他们早期的生活一探究竟,并且希望本书可以带给读者动力和启迪。

在阅读这26 位科学家的故事时,我想你一定会备受鼓舞,那样的话我就达到了出版本书的目的了。但我也必须向你指出,这些科学家可能也是一群桀骜不驯的人物,他们不会盲目按照我的要求动笔。有些人只是简单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他们真正想写的是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尽管如此,这些经历都值得一读。因此,本书没有一个固定的主题,准备好接受惊喜吧!如果你想了解这些大人物的经历,本书是个非常好的开始。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写了《怪医杜立德》(The Story of Doctor Dolittle )系列小说对自己的影响。戴维·巴斯(David Buss)写了自己在新泽西汽车服务站打工时感悟到的生活真相。珍娜·莱文(Janna Levin)对宇宙情有独钟,幻想有朝一日能飞向浩瀚的宇宙。尼古拉斯·汉弗莱(Nicholas Humphrey)思考了出生在科学家世家给自己带来的特权。罗伯特·萨波斯基(Robert Sapolsky)在布朗克斯动物园流连忘返,希望成为一只山地大猩猩。然而,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文章中颠覆了本书的论点。他在文中写道,“不是童年经历造就了我们,而是我们影响着童年。”朱迪丝·里奇·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回忆了自己离群索居的生活,描写了自己与同龄人的格格不入。

有些科学家与自然万物相伴成长。例如,蒂姆·怀特(Tim White)描写了自己在南加利福尼亚州农村的生活经历。在幼年的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眼中,纽约市是一片遭到了过度砍伐的铁杉林。丹尼尔·丹尼特、史蒂夫·斯托加茨(Steven Strogatz)和多因·法默(Doyne Farmer)都谈到了改变了自己一生的授业恩师和人生导师。

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和李·斯莫林(Lee Smolin)则回忆了年少时与异性邂逅的经历。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和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4 位科学家的文章主题都与书有关。他们提到了书籍的力量与影响,以及承载的思想。

玛丽·凯瑟琳·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和V.S. 拉马钱德兰(V.S. Ramachandran)写了父母对自己的重要影响。

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和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都提到自己年少时总是想法不断,喜爱动手实验。

近,我在圣塔菲(Santa Fe)和粒子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聊了一个下午。盖尔曼是诺贝尔奖得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其实在过去10 年里,我曾与他有过数次长谈。我们谈论的大多是科学话题,从夸克到复杂自适应系统。但这一次,我想了解他的童年,想知道他当初为何对物理学产生兴趣,想了解他是如何造就了自己漫长、光辉的科学生涯,而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1951 年,21 岁的盖尔曼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进行博士后研究。那时,他经常在去研究院的路上遇到爱因斯坦。盖尔曼说:“爱因斯坦是我父亲心目中的英雄。我本来可以和他说说话的。但那时,我特别看不惯那些跑到大人物面前自我介绍,刻意制造聊天机会的人。”凑巧的是,爱因斯坦在建立统一场论时,试图排除量子力学中的强核力与弱核力,这正是盖尔曼所无法苟同的。“其实我当时完全有正当的理由和他聊天,但我居然没聊……”而今,盖尔曼告诉我他非常遗憾没有问问爱因斯坦在20 世纪早期的想法,因为那时他正从事自牛顿以来伟大的物理研究。如果能开口,那该有多好啊!

和当今文化语境中的其他人一样,我似乎也拥有“特权”,能够与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学家交流对话,请他们写下自己的早期经历,以及各自世界观、职业观的发展历程。能与世界上伟大的头脑对话真是三生有幸,但我可不是盖尔曼,我不会让这个天赐良机白白溜走。



导语摘要
  • 当代蕞伟大思想家史蒂芬平克
  • “心流”之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 人类行为学家罗伯特萨波斯基
  • 新时代的爱因斯坦李斯莫林
  • 量子电动力学巨擘弗里曼戴森
  • 诺贝尔奖获得者默里盖尔曼
  • 文化人类学家玛丽凯瑟琳·贝特森
  • 世界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
  •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

…………

这些与我们同时代的伟大科学家,正在改变世界。他们有人出身科学世家,有人的父母甚至没念过什么书,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从孩提时代起,就对事物充满好奇,对世间万物求知若渴。那么,在他们童年时,是什么让他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找到了一生的事业,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是一次旅行、一本书、一次辩论、几次顿悟?还是父母的全力支持、导师的指点迷津?

26位科学家聚在一起,亲自讲述影响他们职业选择以及带来研究灵感的关键时刻。聆听当代蕞伟大科学家们的句句心声,透视科学家们的童年经历,为孩子的成长插上科学的翅膀,找到科学思维萌芽的土壤。



作者简介


 


约翰·布罗克曼



  • 美国知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 “世界上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目录

引   言 我们的童年时代


生物学家


0不喜欢出门玩,却喜欢偷偷读《怪医杜立德》 003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0情景喜剧埋下的科学种子 015


神经生物学家|罗伯特·萨波斯基(Robert Sapolsky)


03 人生的意义在于好学不倦 025


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Lynn Margulis)


物理学家


04 被迫弃文从理 039


粒子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


0因痴迷计算投身科学 051


数学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


06 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 063


理论物理学家|李·斯莫林(Lee Smolin)


0做一个执着、灵敏的宇宙聆听者 075


天体物理学家|珍娜·莱文(Janna Levin)


0使命的召唤 085


理论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


0科学应该是一种信仰 095


物理学家|多因·法默(Doyne Farmer)


社会学家


1父亲的痕迹 109


社会学家|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


1思考和分析比考察和实验更重要 119


文化人类学家|玛丽·凯瑟琳·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


1深山里走出的科学家 129


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Tim White)


哲学家


1成为科学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141


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


计算机科学家


1穿梭于不同现实之间的童年 153


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


1创意塑造我,改变我 165


发明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


1志向也可以没那么远大 175


机器人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


神经科学家


1半路出家也能抵达终点 185


神经科学家|约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


1极致的好奇是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191


神经科学家| V. S. 拉马钱德兰(V. S. Ramachandran)


数学家


1真实世界的数学 203


应用数学家|史蒂夫·斯托加茨(Steven Strogatz)


心理学家


2不相信数字,但崇尚科学 217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2学习是我的氧气 227


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2先想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再选择职业 239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


2戴维,买单的永远是男性 249


进化心理学家|戴维·巴斯(David Buss)


2在科学世家成长意味着什么 257


理论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Nicholas Humphrey)


2独处的时光成就现在的我 269


心理学家|朱迪丝·里奇·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


2不是童年经历造就了我们,而是我们影响着童年 281


实验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致谢 293


译者后记 295



内容摘要

  • 当代蕞伟大思想家史蒂芬平克

  • “心流”之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 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

  • 人类行为学家罗伯特萨波斯基

  • 新时代的爱因斯坦李斯莫林

  • 量子电动力学巨擘弗里曼戴森

  • 诺贝尔奖获得者默里盖尔曼

  • 文化人类学家玛丽凯瑟琳·贝特森

  • 世界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

  •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


…………


这些与我们同时代的伟大科学家,正在改变世界。他们有人出身科学世家,有人的父母甚至没念过什么书,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从孩提时代起,就对事物充满好奇,对世间万物求知若渴。那么,在他们童年时,是什么让他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找到了一生的事业,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是一次旅行、一本书、一次辩论、几次顿悟?还是父母的全力支持、导师的指点迷津?


26位科学家聚在一起,亲自讲述影响他们职业选择以及带来研究灵感的关键时刻。聆听当代蕞伟大科学家们的句句心声,透视科学家们的童年经历,为孩子的成长插上科学的翅膀,找到科学思维萌芽的土壤。



主编推荐

 

约翰·布罗克曼

  • 美国知名的文化推动者、出版人,“第三种文化”领军人。
  • “世界上聪明的网站”(《卫报》赞誉)Edge的创始人。
  • 他旗下汇集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每年就同一话题进行跨学科讨论。


精彩内容

不喜欢出门玩,却喜欢偷偷读《怪医杜立德》

进化生物学家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进化生物学家,“无神论四骑士”之一,“第三种文化”推动者。

道金斯是英国著名科学作家,一生致力于让复杂的科学表达变得通俗易懂,他所著的大部分书都是畅销书,并经常在各大媒体引起轰动。1976 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The Extended Selfish Gene )是他重要的代表作,他的基因观念颠覆了我们对自身的幻觉,深刻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这本书没有使用任何公式,却把科学问题阐述得非常透彻,道金斯因此被赞叹是用散文的方式进行科学思考。

 

 

 

承认无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科学品质。——理查德·道金斯

 

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告诉你们,我孩提时代在东非的生活经历让我对博物学,尤其是人类的演化史,产生了兴趣。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接触科学的时间相对较晚,而且是通过书本了解的。

我7 岁才被送去寄宿学校,因此我的童年就如田园牧歌般美好。寄宿学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我还是成功地熬出了头,当然也并非毫无悲惨的经历,只是相比之下实在无足轻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我终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向往已久的牛津大学。我先在肯尼亚,之后是尼亚萨兰①,然后是英国牛津的家庭农场度过了恬静美好的家庭生活。我们家算不上富裕,但也谈不上贫困。我们没有电视机,并不是买不起,而是父母认为读书是一种比看电视更好的娱乐方式。他们这么想不无道理。

尽管非洲和英格兰有着魅力非常的乡村大自然风光,我的家庭也赋予我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但是可惜的是,这些并没有引领我成为一名生物学家。我父母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无论是康尔沃的山径还是阿尔卑斯山的茫茫草原,那漫山遍野的野花,几乎没有他们叫不出名字的。父亲为了逗我和妹妹开心,还会把这些野花的拉丁学名一并告诉我们。但我对博物学全无天赋,为此我常感遗憾。我还记得8 岁时,祖父在窗外看到了一只蓝山雀,问我知不知道它是什么鸟。我并不知道,只能结结巴巴、可怜兮兮地小声说道:“是不是苍头燕雀啊?”我的孤陋寡闻让祖父目瞪口呆。要知道,祖父来自一个品位不俗的家族,他们热爱走进自然,用望远镜观察生态万物。不仅如此,他们个个生得玉树临风,还经营着家族生意。对祖父来说,连蓝山雀都认不出来简直和不知道莎士比亚是谁没有什么区别。我永远忘不了祖父望着我:“我的老天哪,你说你啊……”我也忘不了略显窘迫的父亲在一旁努力为我打圆场:“蓝山雀原来长这样子啊?”但是我喜欢动物,并不是因为我经常观察它们,也不是因为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