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6.52 4.6折 ¥ 78.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杨培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08741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8.8元
货号29505350
上书时间2024-11-03
序
刘志伟
中国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环抱中国大陆的海域有四五百万平方公里,分布着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有400多个,海洋毫无疑问是许许多多中国人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一大片自然空间。然而,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认知,坚信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之所以这种观念从来几乎被所有人深信不疑,是由于华夏文明的源头——夏商周三代的国家构造,都是在内陆的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秦汉以后,历代统一王朝,也都是以中原为基地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因此,主导华夏文明形成和演进的世界观、意识形态以及由此建立的国家体制,都有非常强的内陆色彩。虽然在沿海区域建立的一些政权,例如齐、越、闽、南汉、南宋等,都或多或少带有海洋因素和性格,但不论什么政权,其立国基础和统治理念,都不能脱离对正统性的追求和对华夏政治文化传统的坚持,陆地国家形态具有主导性。于是,海洋生态和濒海人群的生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与社会性格,在以国家为主体的历史叙述中几乎完全不会出场。对中国这种陆地国家的形象,黑格尔曾经这样论述:
在他们看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大海所引起的活动,是一种很特殊的活动。
这里所说的“他们”,是一种国家或团体性的主体,这种认识,是从国家历史的视角上讲的。在中国历史叙事中,虽然也有关于海洋活动的内容,但王朝国家或者被标签为中国人的人群主体,一般不会与海洋发生积极的关系。自其观之,海洋只是陆地的中断,是同另一陆地连接的通道,因此海洋总是作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出现在历史叙述当中,从唐代的“通海夷道”到当代的“海上丝绸(或陶瓷等)之路”,都体现了这样一种观念。只有以这个角色,海洋才被纳入国家历史。因此,过往的史学研究,虽然对海上交通、海上贸易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丰富的成果,但基本的历史框架,仍然是从一个农业文明稳守自身的内在秩序......
本书从海洋经济的角度理解明清广东、福建乡村社会的变迁,强调以海为主的生产生存方式具有独特的节律和特质;同时,不能简单地将沿海地区视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地带,而应将之视为一个包含了各种不同生计人群的活动区域,主张从水陆互动的观照下重新审视人与海、陆之间的关系。全书试图从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群的户籍身份、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乃至意识观念等方面,探讨从明初到清代前期生活在水陆之交、闽粤之界的地方生民在王朝军事政治和经济社会政策之下,如何缔造其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说明王朝体制转变与沿海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态和社会组织变化之间的关系。
杨培娜,1980年生,2009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海洋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在《历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海洋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绪论/1
章明前期闽粤沿海泛军事化管理与编户体制的建立/14
节明初闽粤沿海地区的归附/18
第二节闽粤海防体系的设立/37
第三节从在营军士到卫所军户:卫所人户管理的演变/62
第四节明初闽粤滨海渔盐管理机构的设立/100
小结/114
第二章多样生计:“渔盐之利”、海上贸易与漳潮海盗/116
节闽粤沿海制盐法的改变及其影响/117
第二节渔课征纳方式的改变与海界圈占/132
第三节“盗寇”与文教并兴/148
小结/177
第三章明代中后期闽粤沿海的军事化与地方组织/179
节闽粤之界与南澳副总兵的设立/180
第二节动乱中的卫所军、澳甲与渔兵/189
第三节谁的堡垒?——沿海卫所的民居化/200
小结/236
第四章乱世争雄:明清鼎革中的闽粤沿海战局/238
节海上竞逐中郑氏之崛起/239
第二节寨堡经济与粤东三总兵的发迹/244
第三节与郑氏抗衡/251
第四节禁海与迁界/260
小结/270
第五章立营废所:清代前期沿海军事格局的调整/272
节绿营之制与清代前期闽粤沿海汛防/273
第二节闽粤沿海卫所的裁撤及所城的演变/282
小结/313
第六章清代海洋商渔船只管理体系与滨海社会/315
节康熙开海与商渔分离/316
第二节商船船税的征收与樑头限制的废除/322
第三节“违式”与“定例”——清代渔船管理规制的演变/329
第四节清代渔盐管理与濒海生活/358
小结/390
结语/392
主要参考文献/400
后记/425
图表目录
图1-1 明代福建沿海卫所分布/53
图1-2 明代广东沿海卫所分布/56
图3-1 柘林湾东界半岛示意/203
图3-2 民国东山县村落示意/224
图5-1 东山岛铜山关帝庙/298
图5-2 大城所城隍庙八大灵签/308
图5-3 大城所内部结构平面/311
表1-1 洪武年间福建、广东府州县城修筑情况/26
表1-2 洪武二十七年之前广东卫所新设及调整情况/32
表1-3 洪武年间福建沿海卫所设置情况/50
表1-4 洪武二十七年之后广东沿海卫所新设及调整情况/54
表1-5 元代潮州盐场/102
表2-1 明天顺年间广东盐场盐课情况/118
表2-2 福建、广东河泊所兴废情况/133
表2-3 漳潮各县建置情况/167
表2-4 嘉靖三十九年至四十五年漳潮边界动乱情况(部分)/171
表3-1 万历年间漳州卫、镇海卫军额/190
表3-2 明代漳潮沿海水寨官兵员额变动情况/191
表3-3 明代铜山所科贡情况/226
表5-1 康熙年间闽南粤东沿海兵防调整情况/279
表6-1 柘林庙宇系统/383
本书从海洋经济的角度理解明清广东、福建乡村社会的变迁,强调以海为主的生产生存方式具有独特的节律和特质;同时,不能简单地将沿海地区视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地带,而应将之视为一个包含了各种不同生计人群的活动区域,主张从水陆互动的观照下重新审视人与海、陆之间的关系。全书试图从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群的户籍身份、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乃至意识观念等方面,探讨从明初到清代前期生活在水陆之交、闽粤之界的地方生民在王朝军事政治和经济社会政策之下,如何缔造其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说明王朝体制转变与沿海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态和社会组织变化之间的关系。
杨培娜,1980年生,2009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海洋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在《历史研究》《清史研究》《中山大学学报》《海洋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