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9.13 4.3折 ¥ 45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华瑛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532586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9502365
上书时间2024-11-03
序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使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以绿色发展模式引领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们党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由此可见,绿色低碳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行动指南。走乡村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发展是追求经济健康增长,阻止环境恶化、物种多样性减少和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的科学发展模式。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加快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是探索乡村绿色发展现代化道路的要求。本著作以乡村绿色发展相关问题展开探究和测度,深挖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和统一规律,对于指导当前我国乡村面临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华瑛博士的著作《乡村绿色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力图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数理统计基础方法论述乡村绿色发展的基本规律、运行机理、作用机制,进而揭示乡村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要素变化消长的制约条件、限制因子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耦合关系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经济度量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乡村绿色发展的经济理论见解。本著作在对前人关于乡村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文献研读、归纳、比较和评析,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内涵、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建模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运用系统论、协同论、整体论、循环论等一系列唯物辩证观点,构建了以生态理念贯穿物质资料生产、维持、提质、创新全过程的经济运行规律、生态测度体系和管理运作机制。同时,以陕西县域乡村为例,探寻了影响县域乡村绿色发展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及内生关联关系,并针对乡村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指导乡村绿色发展实践提供了信息参考和决策依据,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的建议和指导。
作者尽可能地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来阐述,并在影响乡村绿色发展复杂因子和关联关系的甄别、筛选、分类和排序的科学问题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但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绝非易事,作者已从自己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下更大工夫领会国家有关乡村绿色发展的政策的同时,也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了经验。作者具有严谨的治学精神,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并能认真学习借鉴全国有关知名专家学者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尽管作者在撰写这部专著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结合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论据充足,立意新颖,方法得当,但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在此,我作为作者的博士生导师,在作序的同时,也感谢大家对作者的关爱和包容。
张治河
2022年6月7日
(本文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乡村绿色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相关文献归纳梳理评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内涵,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建模以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以陕西县域乡村为例,探寻了影响县域乡村绿色发展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及内生关联关系。
《乡村绿色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相关文献归纳梳理评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内涵,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建模以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以陕西县域乡村为例,探寻了影响县域乡村绿色发展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及内生关联关系。
华瑛,经济学博士,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创新经济、复杂经济关系建模和算力分析等。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教育规划,西安市科技创新基金文理专项等课题七项,并在《宏观经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2
1.1.3问题的提出/2
1.2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4
1.2.1研究思路/4
1.2.2研究内容/4
1.2.3研究方法/7
1.3创新之处/8
1.4本章小结/9
第2章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0
2.1乡村绿色发展研究/10
2.1.1乡村发展特点及需要研究/10
2.1.2乡村绿色发展含义及演化研究/17
2.1.3乡村绿色发展相关理论研究/20
2.2乡村绿色发展测度研究/25
2.2.1测度视角与测度内容研究/25
2.2.2综合指数测度研究/36
2.2.3关联关系距离测度研究 /37
2.2.4全要素生产比率测度研究
2.3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3.1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40
2.3.2环境、碳排放的影响 /41
2.3.3现代化乡村社区生态企业的积极影响 /43
2.4文献研究述评/43
2.5本章小结 /44
第3章 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45
3.1乡村绿色发展的学理理论/45
3.1.1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理论/45
3.1.2人文发展理论/47
3.1.3复杂巨系统理论
3.2乡村绿色发展的含义和特征 /50
3.2.1绿色转型与乡村内涵发展/50
3.2.2乡村绿色发展概念的界定/51
3.2.3乡村绿色发展的基本特征/55
3.3乡村绿色发展的模式分类/58
3.3.1资源节约模式/59
3.3.2精准设施模式/61
3.3.3生态循环模式/63
3.3.4高技术实施模式/65
3.4主要概念与基本逻辑/67
3.4.1机会成本/67
3.4.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70
3.5本章小结/73
第4章乡村绿色发展的经济机理/754.1乡村发展系统的绿色特质解析 /75
4.1.1乡村空间区位系统/75
4.1.2绿色特质解析/76
4.1.3重要性与价值/77
4.2乡村绿色发展系统的循环运行机理/79
4.2.1内循环绿色运行/81
4.2.2外循环绿色运行/82
4.3乡村绿色发展系统的作用机制/84
4.3.1资源集约利用/85
4.3.2生态福利增加/86
4.3.3绿色效益提升 /88
4.3.4创新机会增长 /90
4.4主要概念与基本逻辑/92
4.4.1边际成本/93
4.4.2输入输出良性循环关系/95
4.5本章小结/97
第5章乡村绿色发展测度指标的构建/99
5.1乡村绿色发展的衡量维度/99
5.1.1乡村绿色发展的本真目标/99
5.1.2乡村绿色发展的概念模型/102
5.1.3乡村绿色发展的测量维度/105
5.2乡村绿色发展核心测度指标的提取/112
5.2.1核心要素的主观筛选/112
5.2.2核心要素的系统聚类分析/114
5.2.3核心测度指标的要素构成/116
5.3乡村绿色发展核心测度指标的矩阵架构/121
5.3.1标准选择/121
5.3.2权重赋值/122
5.3.3矩阵结构/124
5.3.4测度指标释义/126
5.4主要概念与基本逻辑/131
5.4.1熵概念/132
5.4.2存量与服务的均衡/133
5.5本章小结/135
第6章乡村绿色发展的测度/137
6.1乡村绿色发展的动态度量关系/137
6.1.1纵向度量区间/137
6.1.2横向度量尺度/138
6.1.3面板数据的选择:陕西县域乡村/138
6.2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测度/140
6.2.1几何加权投入产出比率指数模型/140
6.2.2P值相关性检验/142
6.2.3陕西县域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144
6.3乡村绿色发展效率的测度/158
6.3.1偏微分数理模型/158
6.3.2数学逻辑推导验证/160
6.3.3陕西县域乡村绿色发展效率的时空差异/161
6.4乡村绿色发展潜力的测度/170
6.4.1数值拟合预测模型/170
6.4.2收敛性检验/171
6.4.3陕西县域乡村绿色发展潜力的时空差异/174
6.5主要概念与基本逻辑/178
6.5.1距离概念/179
6.5.2统计描述/180
6.6本章小结/183
第7章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185
7.1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185
7.1.1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185
7.1.2描述性统计分析/188
7.1.3空间相关性检验/188
7.2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关系分析/189
7.2.1基于C-D生产函数的内生结构关系拓展/189
7.2.2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建模求解/195
7.2.3有效性检验/196
7.3乡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影响因素分析/203
7.3.1能源消耗强度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影响/203
7.3.2互联网普及度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影响 /207
7.3.3公路密度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影响/212
7.4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216
7.4.1碳排放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分析/216
7.4.2本土知识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分析 /219
7.4.3安全、分散、健康的新需求对乡村绿色发展的影响分析/222
7.5主要概念和基本逻辑 /224
7.5.1稀缺性/225
7.5.2供给和需求弹性/227
7.6本章小结/232
第8章结论、反思与展望/233
8.1结论与建议/233
8.1.1主要结论/233
8.1.2对策建议/236
8.2反思 /249
8.2.1贫困与乡村经济发展/250
8.2.2贫困原因与反贫困/252
8.2.3碳排放与乡村经济发展的关系/255
8.2.4碳排放空间的稀缺性/256
8.3进一步研究的展望/258
8.4本章小结/259
参考文献/260
后记/273
《乡村绿色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相关文献归纳梳理评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内涵,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建模以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以陕西县域乡村为例,探寻了影响县域乡村绿色发展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及内生关联关系。
华瑛,经济学博士,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创新经济、复杂经济关系建模和算力分析等。主持完成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教育规划,西安市科技创新基金文理专项等课题七项,并在《宏观经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乡村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而衡量和识别乡村绿色发展的理想差距、进程效度和影响因素,对解决乡村发展瓶颈问题和生态文明短板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在相关文献归纳梳理评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机理机制内涵,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建模以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尤其以陕西县域乡村为例,探寻了影响县域乡村绿色发展的动力因素、阻力因素及内生关联关系,以期为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华瑛博士的著作《乡村绿色发展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力图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数理统计基础方法论述乡村绿色发展的基本规律、运行机理、作用机制,进而揭示乡村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等要素变化消长的制约条件、限制因子以及它们之间复杂耦合关系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经济度量问题,系统地提出了乡村绿色发展的经济理论见解。
张治河(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