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秘的人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2022年卷)
  • 隐秘的人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2022年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隐秘的人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2022年卷)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8.07 5.8折 48 全新

仅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俊玲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20056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9493171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黄 玲

 

 

李俊玲的散文集《隐秘的人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22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项目,值得祝贺!这个项目旨在发现、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中青年作家,推出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力作,持续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发展。这是一项卓有成效的工程,对各民族文学工作者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俊玲是布朗族作家,布朗族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布朗族还是跨境民族,其在境外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布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诗和抒情叙事诗,题材广泛。布朗族还是世界上早驯化、栽培和种植茶的民族,有“古老茶农”之美称。但是布朗族的作家文学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一些50后写作者,李俊玲这批70后写作者属于布朗族第二代书面文学作家。她毕业于“211”大学,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是新一代布朗族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她因为热爱文学而走上创作之路,多年来,她写诗,也写散文,以自己的创作实力很快成长为布朗族作家群的中坚力量。

我“认识”李俊玲,是从她的获奖散文《怒江,原来我属于你》开始的,那一年,我应邀担任云南省滇西文学奖的评委,在众多作品中对这一篇留下深刻印象:散文以潞江坝为起点,沿着怒江之水一路向北逆流而上,追溯着这条搅动作者思绪的著名江流的浪花,写出了作者的灵魂和怒江之间密切而深刻的缠绕,文风朴素而又灵动。我后来才知道这位70后的布朗族写作者,2005年就开始发表汉语文学作品,其诗歌、散文已经走出云南,在全国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过几十万字的作品,出版有诗集《流水飞花》,作品多次获过各种文学奖项。而且她是布朗族为数不多的几名中国作协会员中的一名,鲁迅文学院第37届高研班学员,施甸县作家协会主席。如此成绩,来自她对文学的热爱,对故土的深情。她的散文多以施甸这个小县城的民族风情、风土人文为写作背景。以小见大,开掘出丰富的人文地理内涵;切入时代,对人生世态有深入透视,使她的散文体现出独特的文风。

几年前,我参加施甸举办的一次采风活动,终于在施甸见到李俊玲。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皮肤白净的女子,面相端庄,性格温婉,当时印象就是她身上有一种属于散文的婉约气质。记得那一次简短的交谈,谈的也是她的散文写作,我建议她多写她的民族和故乡,期望读到更多她的新作。她说她正在写,不久会出版一部散文集。那几年我在研究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文学,对布朗族作家也多有关注。一个人口只有十二万的民族作家要在文学上出成绩,多出作品才是关键。之后听到她先后出版散文集《另一种抵达》和《跳跃的河山》,很是高兴。现在她又出版了《隐秘的人间》,可以让喜欢她散文的读者大饱眼福。

李俊玲的故乡施甸,其实是一座有故事的边地小城,它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保山市南部、怒江东岸,与缅甸相距二百六十公里。八千多年前,“姚关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元初,契丹人南下至此定居。著名的“永镇驿道”穿境而过,滇缅公路从北部过境六十五公里,历史上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滇西抗战,这里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与日军对抗的前沿阵地,无数抗战英烈长眠于此。这块土地上的二十四个民族水乳交融,谱写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如此悠久的历史,如此厚重的人文地理,理应有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记录和展示,这是本土作家身负的重任。好在有李俊玲携她的散文新作《隐秘的人间》向我们走来,正好满足了读者对这块土地的期待心理。

《隐秘的人间》收录李俊玲近三年来所创作的二十五篇散文,书名便透露了作家的文学审美追求,她希望从个人经历与感受出发,书写出滇西小城施甸特有的乡俗民情,体现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形态。作家力图通过时代变迁中的个体命运,去反映地域的总体风貌和全景气象。每个作家笔下都有自己不能忘怀的故乡,这是作家生命成长的摇篮,也是散文写作的基点。同时,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也可以通过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描写,实现对精神原乡的追求和建构。让地理意义上的故乡,升华为精神之境的家园,这样的散文才具有审美的价值和意义。

翻开《隐秘的人间》这部散文集,滇西小城丰富的人间万象扑面而来。这是一个地处边境、多民族共居的小城,这就注定了它的人文地理和民风民情的与众不同。在李俊玲笔下,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小城。因为这里的一切都与她的生命成长有关,“一种风俗以不同的方位烙印在我的喜怒哀乐里”,那些记录着她生命过往的人和事,带着回忆进入文字,犹如干花在温水中一点点复活,缓缓绽放出动人光彩。在《小城人物》中,那些穿过时间迷雾向读者走来的,都是在作者心灵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和事,李俊玲把自己和小城的关系生动地比喻成植物与土地的关系,她说:“一个人在一座城待久了,便会成为这个地方的一株植物,知晓着这方土地的温度、湿度、酸碱度,以及风向、水位、日照时长,以自身特有的姿态融入在这些看似恒久却不断变幻的指数中,成为它细微而不易察觉的一部分。”作为一名70后作家,李俊玲为我们展现的是80年代的成长记忆,一座小城的历史通过她的记忆在文字中复活,鲜活而生动。照相馆的马师傅,老中医赵医生,“叫客的”老朱丸,身带巫性的钳婆,送报纸的老张头……李俊玲以一个成长中女孩的眼光,透视人世间来来去去的人影,写出了一座城的时代面貌,一群人的丰富多姿,笔触真诚,文风朴素,温情而不失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的感受和思考、淳厚的亲情、深刻的生命体验,构成了这部散文集丰富的内容,为读者打开一扇扇独特的窗户。

散文需要哲理的思考,它可以让读者透过事物的表象,抵达作家心灵深处洞见她灵魂的波澜。充满智慧的思辨,可以为散文增加内涵和深度。《有龙在侧》中展示了边地小城丰富多姿的龙文化,也思考着人与自然与生俱有的默契,对民间智慧进行礼赞。《大地之子》写出了边境文化的独特,作家坦陈自己的美学理想,就是希望看到“人充满劳绩,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像虫鱼,像草木,始于大地,终究归于大地。我们都是大地的孩子”。《人在深秋》是一篇写意式的散文,看似散漫的思绪,却渗透了作家对人生世事的体悟。从北京到边城,从自己的童年到女儿的成长,作家用水墨画式的笔法勾勒出了一幅广袤的人世秋景图。而生活的琐碎与具体,则冲淡了自古以来秋的萧杀之气,染上了几许尘世的温馨。它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心灵世界的起伏跌宕。

如何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接通一个更为广阔的现实世界,这是近年来散文写作界许多作家正在思考的问题。李俊玲在《隐秘的世界》中,也在进行思考和探索。她的很多篇章中,都是以自己的主体视角切入对世界的观照,对生命存在的思考。布朗族相信万物有灵,民间信仰对李俊玲的写作有潜在的影响。她相信除了红尘人间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人间,还有一个看不见的人间存在,比如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民间才会有“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这大约就是她选择其中一篇书写鬼神的文章《隐秘的人间》作为这部散文集标题的理由。她还想通过书写,传达出一个写作者对文学的崇拜。她认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对身处的生存处境永怀好奇之心和敬畏之意,为乡土赋形,为众生代言。这样的写作理念决定了她的散文是有温度的写作,她是怀着对故土和亲人的热爱,去书写这块土地上的芸芸众生的。

李俊玲的散文以细腻、深刻而见长,体现了一位女性作家对于人生世事的温馨的情怀。在她的散文中,边地生活的诸多物象携带着某种陌生气息进入读者的视野,既生动、新鲜,又充满阅读的吸引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适当的距离可以创造更好的阅读效果。散文中纷繁的物象,还体现了作家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作为边地小城的施甸具有丰富广袤的自然特色,它已经与作家的生命形成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也是一名写作者可贵的地理和精神意义上的家园。通过诸多边地风情的生动描绘,李俊玲的散文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精神原乡,呈现出独特的文学

风貌。

我写故我在,这是李俊玲散文所追求的目标。如她在散文中所言:“当我的脚再次踩到乡间松软的泥土时,仿若自己也是一株稻米,把生命中每个特别的瞬间都一一呈现给了这个纷繁的人间。”同时,她的散文也丰富了布朗族当代作家文学,为文坛奉献了一束美丽的花朵。祝愿她在散文的道路上一路畅行,佳作连连。

是为序。

 

(作者为云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云南民族大学教授)

 

 

 



导语摘要

  

《隐秘的人间》收录了作者近三年来所创作的二十五篇散文。共分为四辑:一、故园风脉,二、眼中世象,三、生命道场,四、栖身生活。本书依从个人经历与感受,书写出滇西小城施甸特有的乡俗民情,体现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人居形态。从一棵树到一片丛林,从一瓢一饮到人间万象,作者着力于时代变迁中的个人感受,从个体命运中去反映地域的总体风貌和全景气象。一座城、一群人、一种风俗以不同的方位烙印在作者的喜怒哀乐里。作者之所以用其中一篇书写鬼神的文章《隐秘的人间》作为文集的标题,是因为她觉得我们所处的红尘人间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人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比如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作者想以这个标题作为这么多年来对写作的一种敬拜。



商品简介

 

 

《隐秘的人间》收录了作者近三年来所创作的二十五篇散文。共分为四辑:一、故园风脉,二、眼中世象,三、生命道场,四、栖身生活。本书依从个人经历与感受,书写出滇西小城施甸特有的乡俗民情,体现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人居形态。从一棵树到一片丛林,从一瓢一饮到人间万象,作者着力于时代变迁中的个人感受,从个体命运中去反映地域的总体风貌和全景气象。一座城、一群人、一种风俗以不同的方位烙印在作者的喜怒哀乐里。作者之所以用其中一篇书写鬼神的文章《隐秘的人间》作为文集的标题,是因为她觉得我们所处的红尘人间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人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比如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作者想以这个标题作为这么多年来对写作的一种敬拜。



作者简介

李俊玲,女,布朗族,70后,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7届高研班学员。出版诗集《流水飞花》,散文集《另一种抵达》《跳跃的河山》。



目录

序     黄玲     /1


 


辑  故园风脉


 


小城人物     /3


面相     /19


有龙在侧     /28


祭忆贴     /40


人间炊米     /48


 


第二辑  眼中世象


 


大地之子     /59


人在深秋     /76


地球上纯净的一滴水     /81


院落的世界     /89


隐秘的人间     /96


秋风恸     /108


 


第三辑  生命道场


 


宝藏丛林     /121


火语者     /131


食事记     /140


夏至     /151


庙宇 庙语     /158


 


第四辑  栖身生活


 


素时光     /173


尘世的隔离     /182


李劳动的幸福     /188


你好,黑豆!     /197


距离     /204


父亲的习惯     /210


在心内科的日子     /214


见字如面     /225


小恙小记     /229



内容摘要

  


《隐秘的人间》收录了作者近三年来所创作的二十五篇散文。共分为四辑:一、故园风脉,二、眼中世象,三、生命道场,四、栖身生活。本书依从个人经历与感受,书写出滇西小城施甸特有的乡俗民情,体现了具有丰富内涵的人居形态。从一棵树到一片丛林,从一瓢一饮到人间万象,作者着力于时代变迁中的个人感受,从个体命运中去反映地域的总体风貌和全景气象。一座城、一群人、一种风俗以不同的方位烙印在作者的喜怒哀乐里。作者之所以用其中一篇书写鬼神的文章《隐秘的人间》作为文集的标题,是因为她觉得我们所处的红尘人间是看得见摸得到的人间,还有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比如我们的内心世界,比如“举头三尺有神明”。作者想以这个标题作为这么多年来对写作的一种敬拜。



主编推荐

李俊玲,女,布朗族,70后,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7届高研班学员。出版诗集《流水飞花》,散文集《另一种抵达》《跳跃的河山》。



精彩内容

 

故园风脉

 

 

 

 

 

小城人物

 

 

 

 

 

一个人在一座城待久了,便会成为这个地方的一株植物,知晓着这方土地的温度、湿度、酸碱度,以及风向、水位、日照时长,以自身特有的姿态融入在这些看似恒久却不断变幻的指数中,成为它细微而不易察觉的一部分。

说是一座城,勉强得很,城池城墙皆无,那些依附于一座城上该有的冷硬与守护毫无可寻,尊贵、抵御、拒之门外皆坍塌一片,“城”便丧失了历史应有的印证与筋脉。四通八达的包容,毫无戒备的进出,显得质朴而平民化。当然,这个像被弄丢在丛山之中的、面积不过十多平方公里的施甸坝子,本不应是版图之上被锁定的关隘与要道,仅仅是偏远地域人们休养生息的家园而已。远离富庶,自然远离纷争,天赐的便是坦然与随意,这座城的人也与他的附属物一般,与世无争,惯于接纳,善于付出,地域的闭塞使得人性相对简单纯善。

几百年前踏入这里都得需要有被遗弃的勇气,明代时的戍边者大多是不得志的军士与被贬的官员,流放在这些山高皇帝远、无价值可取的地域方能让当朝权贵安心。所以,我所住的地方只能称之为小县而已,这里曾经有一个傣语的称谓——“勐底坝”,意为温暖的地方,因傣族先祖白夷踏足这里的感受而得名。这里也因热气和水草丰茂而瘴气肆虐,“如要下坝,尸骨先放”说的就是曾有瘴气密布坝中,使得人们不敢轻易涉足,唯恐尸骨无存,下坝就意味着赴死,让人胆战。大自然总会用它的双手对入侵的人类制造追魂索命的魔障,我无法想象脚下这块生机盎然的土地,曾充斥着魔鬼般的凶险,是祖先们的梦魇之所,远古在我们眼中总是那么鬼魅,神秘,魔性十足。直到后来,植被的砍伐,自然的改变,人迹的踏入与开辟,才使得勐底坝有了人气。炊烟是号角,吹响了这块土地的所属权,早的人类生存痕迹是八千年前,姚关智人头骨化石的发掘,把怒江边这块蛮荒之地的文明史推高了一个高度。这块土地,因早有人类活动而彰显出它的宜居性。的确,历经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我依然觉得施甸坝子是如此地四季如春,舒适安逸,冬天没有凛冽之感,夏天也无酷热之苦,以至于来这里工作的北方朋友对季节有种不信任感,怀疑时间是凝固的,感知不到它们该有的更迭。我把自己半生的时光奢侈地抛在了这里,这对于生命个体而言,是多么巨大的消耗,而对于八千年来说,却是瞬息之事。我与这块土地上的那一茬又一茬的庄稼一样,抽穗,拔节,灌浆,随即成熟,低垂,

死去……

 

 

对它的描述,那些留存的遗迹,印刷的史志是冰冷和疏离的,资料在我心中仅仅是图片和数字而已,触及不到该有的质感和温度。我必须凭借着自身的感官,从一个孩童有记忆那天起,搜索与它依赖相处的点滴,掏空我的内心,描摹出它该有的姿态和容颜,这样安静地细细回想,我熟悉它竟胜于熟悉自己,熟知一座城,其实是熟知城里的那些

人和事。

这座小县城四十年前仅有一条街,街两边都是重要的店铺和单位,百货公司,公安局,供销社,理发室,商业局,印刷厂,大食堂……街道是这座城的生活命脉,民居如大树延伸出的枝丫般顺着这条命脉四散开来,生发出许多的巷道,马篮巷,米糠巷,菜秧巷,猪羊巷……名字里充溢着生活原汁的味道。我的家就在国营照相馆后面的一个大杂院子里,这个院子属于饮食服务公司的家属区,在街道的中心,地理位置较为显著。80年代初时,前来拍照的人总能排成长龙般的队伍。每到赶集天,照相馆就挤满了许多山上乡下来的大姑娘、小媳妇,小马师傅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他是国营照相馆的摄影师,那时,摄影师这个词似乎还没有流行,我们都称这些能操持相机的人为师傅。师傅,这个称呼不轻易落在一个人身上,得身怀普通人没有的技艺、富含技术的重量、引领时代滚动潮流的人才可担当。印刷厂、机械厂、制糖厂是师傅们云集的地方,其次便是理发馆、食堂、照相馆,各种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马师傅便是照相馆的一张招牌,进入照相馆的大厅,他的那张自拍特写就摆放在醒目的位置。用手拄着下巴,侧脸以45度角朝上作远眺之势。俊朗的眉宇之间透出非凡的自信,虽然是黑白照片,你仍能看得出那皮肤的润泽和衬衫的质地。高端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吸引着诸多女人发亮的眼光。他相片下的那块水泥地,总是大厅干净的地方。

在镜头前,马师傅就是统帅,让你做什么动作,穿什么衣服,拿什么表情,他说了算。你可以做主的就是选取背景图,可他也能按照你的衣服款式和色调告诉你,这个背景不搭,需要重换。我总记得他钻到摄影机的黑布里,调好焦距,又伸出头来,像一个将军,指着对方交代着:头左侧一点点,手自然下垂,对了,微微一笑,不要眨眼!语调霸气侧漏。有时遇到局促不安的顾客,怎么摆都显得动作僵硬,马师傅会走过去,做个示范,或者捏雕塑一般,给他们归置手脚,抬高下巴。腼腆的姑娘们总是推推搡搡,不愿意个去照相。这时,马师傅就说:赶快了,个站在我镜头前的人,我就好好地拍啊。有时插科打诨:好呢,笑起一点,想着这块表是你对象买的啊,看着镜头,想着你对象正向你走过来!哦,露出羞涩的微笑,对了!咔嚓一声,一道白光闪过,那些镜头下的姑娘们都笑成一片灿烂的山花。一块上海表,被不同的“主人”佩戴着,千篇一律地展现在搭于窗沿的手腕上,在无数的手腕穿梭和取戴下,它是繁忙的道具。那时候,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就是能拥有一块手表,哪怕这样的场景是虚拟的,也能满足人们短暂的快乐。马师傅交代,挽起袖管,露出表来,还有微笑。每个人都是春风满面,一脸富足的表情,我不知道这样的场景有多少次在同样的背景下反复地上演、定格。在那个年代里,相同是大众一致的追求,相同的表情和姿势,相同的审美取向,相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被一一封存在那张张相同的黑白影像中。

马师傅有着一双白皙的手,纤细的手指注定是为艺术而生的。他总会在歇息时,到水管边用肥皂细心地清洗指缝,一洗就是半晌,仿佛手刚刚触碰了不洁之物,洗得血丝全无,苍白脱皮。院里的老奶奶们总说他有心魔,其实就是洁癖。他的房间我只进去过一次,有人等着照相,央我跑去喊他。房间在楼的尽头,门开后,一股雪花膏的香气迎面而来,涂着红色油漆的木地板干净得泛光刺目,让人晕眩。他的床头有一张女人的照片,细瞧,是山口百惠,美得不可方物。我匆匆一瞥,心里暗叹,这哪是男人的房间啊,和电影里那些水袖飞舞的小姐闺阁一样整洁。有一次,我无意中把那张女人的照片告诉隔壁阿婆,她为此担忧了好多天:唉,喜欢一个东洋女人,造孽啊。

马师傅是照相馆的一张招牌,他在,顾客蜂拥而至;他休息,顾客也莫名消失了。他的颜值和手艺让他成为这条街上的人物,只要提到照相,谁都会想起马师傅来。县里有位很严肃的领导,有一天去照相馆,点名要马师傅拍照,马师傅正准备洗手,同事催促,快点,别让领导久等。马师傅依然不紧不慢,按部就班,把他那双苍白的手反复揉搓、冲洗。同事催了三次,马师傅才洗完。照相时,领导的头老是偏朝一边,马师傅上前去,习惯地用手扳正,不想,这一幕让街上的王走嘴看到,一下子,传遍了大街小巷——马师傅真有胆,敢随便摆弄领导的脑袋。这话传的,像马师傅在领导头上拉屎一样。马师傅的“英名”一时激起千重浪,佩服的,戏谑的,打击的,惊讶的,中伤的,人们的情绪被这样的一句流言一时激荡。以至于单位领导找到马师傅特意交代,让他以后给领导照相时,不能动手动脚,以免让领导威信扫地。马师傅傲气一来,从此拒绝给领导拍照,这又掀起一轮风波,人们茶余饭后新增了一项谈资。而单位领导终还是在他的拍照水平之下妥协了,谁让马师傅有能耐呢。岁月总会淘汰掉许多英雄好汉,随着相机的普及,摄影行业的日益兴起,拍照成为人人皆可为的一种技能。马师傅的手艺自然也被这样的时代大潮所冲淡和淹没。当我再见到他时,是在县城较为偏僻的一条巷道,一间逼仄的小铺面,门楣上那块陈旧的“老马相馆”的牌子被挤在各种广告牌间,落寞而固执。年过半百的他也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