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41.86 7.2折 ¥ 19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 著 倪梁康 编 李云飞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1308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98元
货号29417858
上书时间2024-11-03
随着胡塞尔1900年发表《逻辑研究》以来,现象学自始创至今已百年有余。“面对实事本身”的治学态度、本质直观的方法原则以及“工作哲学”的操作方法赋予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以一种特殊的气质。“现象学”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二十世纪欧洲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或思潮的称号,由胡塞尔首创,而后扩展至以德法哲学为代表的欧陆哲学,进而再遍及整个世界哲学领域;而是应当在留意作为哲学流派的“现象学”的同时也关注“现象学”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含义:作为思维方式的现象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如今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但由于他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而且也因为他所给出的意识现象学的研究结果极为丰富,所以当代人仍然在不断地向他的思想回溯,一再地尝试从中获得新的启示。
胡塞尔著作等身,除生前出版的著作外,由于他长期的研究中始终以笔思维,以速记稿的方式几乎记下了他毕生所思,因此他去世后留下了四万页的速记手稿。出于对当时纳粹统治者的担心,这些手稿随后被人秘密带至比利时鲁汶隐藏起来,二次大战后才由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胡塞尔文库陆续编辑整理,作为考证版《胡塞尔全集》(Husserliana)于1950年出版了卷,现已刊行四十多卷。而另一包含十卷本《胡塞尔书信集》以及《胡塞尔年谱》等文献在内的《胡塞尔全集-文献编》(Husserliana-Dokumente)至此也已出版十多卷。此外,胡塞尔的另外一些讲稿和手稿还被收到《胡塞尔全集-资料编》(Husserliana-Materialien)中,这个系列目前也已出版了八卷。如今还有多卷胡塞尔的文稿正在编辑之中。伽达默尔认为:“正是这一系列伟大著作的出版使得人们对胡塞尔思想的哲学兴趣经久不衰。”可以预见,胡塞尔研究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都会成为国际-国内哲学界所关注的一个课题。
汉语领域对胡塞尔思想的介绍由来已久,尤其是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大陆和台湾陆续出版了一批胡塞尔的译著和关于胡塞尔思想的研究著作。近几年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关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完成和发表,而且许多迹象表明,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对此,胡塞尔文字的中译已经提供了并且还应当进一步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2012年,由中山大学现象学研究所组织实施、由笔者担任首席专家的“《胡塞尔文集》中译”项目被立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这里陆续出版的胡塞尔主要著作集便是这个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相信并祝愿这些著作的出版可以对汉语学界的现象学研究起到实实在在的推进作用!
本书是对胡塞尔著名的“发生学的逻辑”讲座的选编,其核心课题是探讨感知、再回忆和期待等直观的意识方式。通过对被动综合的交织物的分析,胡塞尔在被动性内确认了一种低级形态的明见性。但是,在被动性领域内不仅有明见性被给予,而且同样也有变式被给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自身给予都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而这些其他自身给予重又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真理无疑终有效性,而由于经验可能与经验发生争执,自身给予可能出现变式,似乎“绝不会达到一种终有效性”,因此,真理现在成了问题。在我们谈论一个真实的自身和一个终得到证实的表象的地方,我们通过再回忆超出瞬间的意识。因此,为了获得绝然的明见性,亦即作为终有效性的真理,胡塞尔诉诸对再回忆的分析。但问题是,再回忆也可能弄错,事后摆明是幻觉。因此,分析被引向再回忆的自在的构造问题,即再回忆如何辨明自身,它在何种程度上能成为终有效性的一个源泉。通过对联想现象的描述,尤其是对唤起的分析和对搭叠、融合和再回忆领域内的争执的说明,胡塞尔得以解决意识过去的问题,即指明“内在的曾在系统的真实存在”。终,《被动综合分析》可归结为关于“真理的起源”问题的发生现象学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对胡塞尔著名的“发生学的逻辑”讲座的选编,其核心课题是探讨感知、再回忆和期待等直观的意识方式。通过对被动综合的交织物的分析,胡塞尔在被动性内确认了一种低级形态的明见性。但是,在被动性领域内不仅有明见性被给予,而且同样也有变式被给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自身给予都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而这些其他自身给予重又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真理无疑最终有效性,而由于经验可能与经验发生争执,自身给予可能出现变式,似乎“绝不会达到一种最终有效性”,因此,真理现在成了问题。在我们谈论一个真实的自身和一个最终得到证实的表象的地方,我们通过再回忆超出瞬间的意识。因此,为了获得绝然的明见性,亦即作为最终有效性的真理,胡塞尔诉诸对再回忆的分析。但问题是,再回忆也可能弄错,事后摆明是幻觉。因此,分析被引向再回忆的自在的构造问题,即再回忆如何辨明自身,它在何种程度上能成为最终有效性的一个源泉。通过对联想现象的描述,尤其是对唤起的分析和对搭叠、融合和再回忆领域内的争执的说明,胡塞尔得以解决意识过去的问题,即指明“内在的曾在系统的真实存在”。最终,《被动综合分析》可归结为关于“真理的起源”问题的发生现象学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其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走向。曾任教于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与弗莱堡大学。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等。
译者简介:
李云飞,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
本书是对胡塞尔著名的“发生学的逻辑”讲座的选编,其核心课题是探讨感知、再回忆和期待等直观的意识方式。通过对被动综合的交织物的分析,胡塞尔在被动性内确认了一种低级形态的明见性。但是,在被动性领域内不仅有明见性被给予,而且同样也有变式被给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自身给予都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而这些其他自身给予重又可能由于与其它自身给予的冲突而失效。真理无疑终有效性,而由于经验可能与经验发生争执,自身给予可能出现变式,似乎“绝不会达到一种终有效性”,因此,真理现在成了问题。在我们谈论一个真实的自身和一个终得到证实的表象的地方,我们通过再回忆超出瞬间的意识。因此,为了获得绝然的明见性,亦即作为终有效性的真理,胡塞尔诉诸对再回忆的分析。但问题是,再回忆也可能弄错,事后摆明是幻觉。因此,分析被引向再回忆的自在的构造问题,即再回忆如何辨明自身,它在何种程度上能成为终有效性的一个源泉。通过对联想现象的描述,尤其是对唤起的分析和对搭叠、融合和再回忆领域内的争执的说明,胡塞尔得以解决意识过去的问题,即指明“内在的曾在系统的真实存在”。终,《被动综合分析》可归结为关于“真理的起源”问题的发生现象学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著名德国哲学家,其开创的现象学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欧陆哲学的走向。曾任教于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与弗莱堡大学。主要著作有《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等。
译者简介:
李云飞,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
《胡塞尔文集:被动综合分析(1918—1926年讲座稿和研究稿)》:
严格说来,我们通过迄今为止的考察尚未获得终的和纯粹的结果。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直观——根据它们是自身给予的还是非自身给予的——具有本质的区别,因而,综合——根据它是转变成自身给予的直观,还是转变成非自身给予的直观,而且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另外还转变成单纯描绘性的直观——具有极其不同的特征。但是现在,一个如此一致地被考虑的综合所统一起来的东西不只是对象意义的相配或相合,而是在相应的综合及其成分中居支配地位的意向——在我们已清晰地析取出的意义上的意向——的相配或相合。透过空乏的期待意识(Erwartungsbewußtsein)的意向在向自身给予或感知的转变过程中得到充实,它在自身给予的直观中可以说是满足了的意向,在这里被标识为被证验了的意向。而且在一切类似的情况下也是这样。尽管在感知的进展过程中,感知与感知,亦即原本的自身给予与原本的自身给予达到综合的统一性,我们在各种显现中却具有各种由动感所引发的意指射束(Meinungsstrahlen),而且这些被引发出来的前意指、前期待似乎在连续新出现的显现中得到满足。但是,当我们严格考虑各种现象时,在意向的射束(Strahl)与其所进入的直观之间的区别凸显出来。此外,从总体看来,在当时的“意识到”——即使它是一个空乏意识——与那种贯穿这个意识的瞄准的意向或射中的意向之间的区别凸显出来。例如,紧随僵固的被动性而来的滞留是一种空乏意识,就像我们表明的那样,从活的当下而来的联想意向在把意向回射进刚才的曾在时可能沉入这种空乏意识中。如果那时再造的唤起由于一个相应的再回忆的来临而产生的话,那么这个直观已经将意指射束接纳入自身,而且这个意指射束在这里具有那种在自身被给予的过去之物中终结性的充实的样式。
同样,在被期待物之描绘性的表象中,起描绘作用的直观本身将有别于进入它之中的意向,但意向在这里没有终结于其已成为直观性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实。这种对象性的意义只有在这里才具有被意指物之所是的特征,具有澄清者、直观化者和描绘者的特征。但是,意向仍作为未充实的意向贯穿这个“图像”。只有当相应的经验,亦即自身给予的经验发生时,意向才得到满足,呈现出已射中目标的意向的特征,看到目标的特征。
但是,我们现在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步骤。就像我们在空乏的滞留那里区分空乏意识和意向那样,我们在空乏的前期待那里也做这样的区分,而且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在感知时朝这或朝那转动目光的话,那么意向的射束就从这些以一定方式进行的动感中射出。但不只是射束,仅仅这些射束当然什么也不是,而只是表象中的指向。被唤起的是空乏表象,而透过空乏表象的则是那些指向空乏地被表象的对象意义的期待射束(Erwartungsstrahlen)。空乏是那种在相应的直观和揭示的综合中得以现时化之物的潜能性。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