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54.79 6.2折 ¥ 8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美]戴维?西蒙/著,周尚意 高慧慧/译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71146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9392252
上书时间2024-11-03
戴维•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一书是关于日常环境体验的现象学研究。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前意识的作用,尤其是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概念,因而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主流的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地理学。
西蒙通过焦点小组的方法收集数据,得到环境体验的三类基本模式——“动”“静”和“相遇”。具体地,“动”表明身体的动作和习惯,“静”蕴含着人对地方的情感依恋,“相遇”则是观察和意识的常态模式。在介绍每个主题时,西蒙以简短的文献回顾作为开头,继而将每个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扩展开来,在结束部分讨论了其对环境理论、教育和设计的潜在影响。书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学基本概念(如自然态度、生活世界、现象学还原),但尚不足以让读者感觉到有阅读压力或破坏作者的整体行文风格。
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增强对环境体验的兴趣,为环境设计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尝试理解和解决现代人之间日益加剧的断裂和疏离。
戴维•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一书是关于日常环境体验的现象学研究。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前意识的作用,尤其是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概念,因而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主流的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地理学。
西蒙通过焦点小组的方法收集数据,得到环境体验的三类基本模式——“动”“静”和“相遇”。具体地,“动”表明身体的动作和习惯,“静”蕴含着人对地方的情感依恋,“相遇”则是观察和意识的常态模式。在介绍每个主题时,西蒙以简短的文献回顾作为开头,继而将每个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扩展开来,在结束部分讨论了其对环境理论、教育和设计的潜在影响。书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学基本概念(如自然态度、生活世界、现象学还原),但尚不足以让读者感觉到有阅读压力或破坏作者的整体行文风格。
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增强对环境体验的兴趣,为环境设计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尝试理解和解决现代人之间日益加剧的断裂和疏离。
戴维•西蒙( David Seamon)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现象学的环境行为、环境美学、地方营造和建筑鉴赏等。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学,并在197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主要思想深受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安•布蒂默(Anne Buttimer),以及哲学家亨利•博尔托夫(Henri Bortoft)和约翰•戈多芬•贝内特(John Godolphin Bennett)等影响。*新著作《一处一生机:现象学、生活世界和地方营造》(LIFE TAKES PLACE: PHENOMENOLOGY, LIFEWORLDS AND PLACE MAKING)是基于本书思想内容的延续性探索。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著有《中国文化地理概说》《中国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学》《文化与地方发展》《天地生民》《中国地学通鉴•文化地理卷》等。
高慧慧: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涉猎人文地理学思想理论、文化地理学、城市研究等。
戴维•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一书是关于日常环境体验的现象学研究。作者在书中特别强调了前意识的作用,尤其是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概念,因而有别于传统意义上主流的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地理学。
西蒙通过焦点小组的方法收集数据,得到环境体验的三类基本模式——“动”“静”和“相遇”。具体地,“动”表明身体的动作和习惯,“静”蕴含着人对地方的情感依恋,“相遇”则是观察和意识的常态模式。在介绍每个主题时,西蒙以简短的文献回顾作为开头,继而将每个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扩展开来,在结束部分讨论了其对环境理论、教育和设计的潜在影响。书中出现了一些现象学基本概念(如自然态度、生活世界、现象学还原),但尚不足以让读者感觉到有阅读压力或破坏作者的整体行文风格。
本书旨在帮助人们增强对环境体验的兴趣,为环境设计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尝试理解和解决现代人之间日益加剧的断裂和疏离。
戴维•西蒙( David Seamon)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建筑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基于现象学的环境行为、环境美学、地方营造和建筑鉴赏等。曾就读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克拉克大学,并在197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主要思想深受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安•布蒂默(Anne Buttimer),以及哲学家亨利•博尔托夫(Henri Bortoft)和约翰•戈多芬•贝内特(John Godolphin Bennett)等影响。*新著作《一处一生机:现象学、生活世界和地方营造》(LIFE TAKES PLACE: PHENOMENOLOGY, LIFEWORLDS AND PLACE MAKING)是基于本书思想内容的延续性探索。
周尚意: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著有《中国文化地理概说》《中国文化地理》《文化地理学》《文化与地方发展》《天地生民》《中国地学通鉴•文化地理卷》等。
高慧慧: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涉猎人文地理学思想理论、文化地理学、城市研究等。
《生活世界地理学》提出了关于环境体验本质的重要问题,并提供了一种现象学的解决方案。本书深信,有价值的生活需要同地方和环境产生深刻的联系,这些联系不仅体现在其自身,还需经由努力而达至。
——爱德华•雷尔夫(Edward Relph),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教授
由于科学技术的滥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彼此的疏离。本书以现象学切入这一重要议题,集中讨论了人与地方之间日益加剧的断裂,或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人地关系,理解人自身与所熟悉的地方和环境之间更多不自觉的关联,并且对这种关联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而为环境设计者和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框架,以打造更加令人满意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约翰•西尔克(John Silk),英国地理教育家
西蒙转向了现象学,用孩童般的好奇观察周身司空见惯的现象,试图找到现代人漂泊无根的解药,以消除这种形而上学的不安。因为对西蒙而言,地球是人类的居所,是体验的地方、意义的源泉和情感的对象。
——乔纳森•史密斯 (Jonathan Smith),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文化历史地理学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