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理论
  • 人格理论
  • 人格理论
  • 人格理论
  • 人格理论
  • 人格理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格理论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70.76 6.6折 108 全新

库存1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永玉 刘毅 尤瑾 等著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010347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29322552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出版后,我就开始酝酿一个计划,就是以此书的体系为框架,编写一套人格研究丛书。就是说此书尽管很厚,但就人格心理学这一丰富而宽泛的领域而言,仍然是概略性的。如果将每一章扩展成一本书,就可以讲得更明白而详实一些。但这个计划从酝酿到现在实现,已经十几年过去了。之所以如此“难产”,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的是中青年作者队伍的形成。因为人格心理学虽然在西方是心理学的一个基础性领域,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但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人格心理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的分支。

在那个心理学即使被允许存在的年代,“人格”一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是避免使用的。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有关人格的内容讲的是气质和性格,更奇怪的是,把气质又归结为巴甫洛夫的神经活动类型,把性格归结为对人、对己、对集体、对社会的态度。这些内容与西方的普通心理学或心理学导论课程中的人格章节的内容几乎没有相同之处,是另外一套说辞。总之就是回避“人格”一词。直到现在,我也很难解释这件事,只能笼统地理解为“人格”大概属于“资产阶级的东西,姓资不姓社”。这种情况是“冷战”时代意识形态指导学术的一个很小的例证。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北京大学周先庚先生组织全国同行协作翻译的克雷奇(David Krech)等人编著的《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涉及人格和心理健康的部分是没有被译出的,也就是说该书只是个节译本。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后期才有所改变,周先庚先生主持翻译的希尔加德(E. R. Hilgard)等人编著的《心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就没有整章缺漏的情况了。

人格心理学在中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具体而言就是在心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被作为一门课程,要比其他基础性分支晚得多。就教科书而言,高玉祥的《个性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和叶奕乾、孔克勤的《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是将动机和价值观,以及气质、性格和能力(智力)等都归在“个性”概念之下,将西方心理学中有关人格的知识纳入其中,将人格说成个性或者性格,总之是在“苏联心理学”的概念框架下吸收西方的人格心理学知识,但仍然尽量避免使用“人格”一词。

难能可贵的是,同样在那种背景之下,陈仲庚、张雨新的《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和叶奕乾的《人格心理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则是采用西方心理学的体系,以各大派别的人格理论为主线。黄希庭的《人格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1998年版,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将这种体系加以整合完善。至此,中国的人格心理学教材在体系和内容上才与国际接轨。而此时,“冷战”早已结束,作为特殊话语体系的所谓“苏联心理学”也早就寿终正寝了。当然,单从学术本身而言,人格心理学是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学科,不同国家、地区乃至学术机构和具体学者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论或体系,但这与“冷战”背景下形成的美苏两大学术壁垒或阵营是两回事。

进入21世纪,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也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在黄希庭等教授的倡导下,2005年10月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次常务理事会决定成立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从此,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心理学部分,人格心理学被规定为心理学类专业的核心知识领域。我有幸作为这些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了这一学科发展的若干个里程碑时刻。

尽管如此,整体而言,人格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人员一直很少,招收人格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导师屈指可数。因此,某种意义上,我是在等待愿意并能够承担这套丛书写作任务的中青年学者队伍的形成。直到近五年,时机逐渐成熟了。一批以人格为研究方向的年轻学者成长起来,他们大体在2010年前后五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教学科研骨干。2015年,我觉得丛书编写的计划可以付诸实施了,于是在上海教育出版社谢冬华先生的积极推动下,丛书写作任务开始落实。

丛书的选题依据基本上是以我在本文开始所言的那本书为蓝本,每一章扩展成一本书。为此,这里简要回顾一下那本书的框架。我当年在自序中说:

 

本书试图较系统地总结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问题研究成果,特别是体现这一领域从理论流派的纷争到深入的问题研究这一重大转向。我将主要以1990年代以来的文献为依据,以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为基础,整合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而打通各理论派别间的界限,沟通各个研究主题间的联系,将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整合到一种新的架构中,使人格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接近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标准。

 

那本书包括六部分:部分探讨人格的概念及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和历史,回顾传统的人格理论。在本丛书中,《人格理论》和《人格研究方法》就属于这一部分。

第二部分探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分别探讨生物学条件(生理、遗传、进化)和社会文化条件,以及发展历程(年龄阶段)和机制(天性与教养的相互作用)。在本丛书中,包括《人格的生理学维度》《人格的遗传学解释》《进化人格心理学》《人格与社会》《人格与文化》和《人格的毕生发展》。

第三部分是人格的整体功能研究,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即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情绪的反应与适应、行为的动力与目标,以及自我的统合与完善。在本丛书中,包括《认知风格与生活》《人格与情绪》《动机与目标》《自我调节》和《自我》。

第四部分是人格的具体功能研究,分别探讨潜意识、攻击、利他、人格与健康。在本丛书中,包括《人格与健康》《人格障碍》《人格中的恶》《利他主义》《人格与道德》和《人格与创造》。这部分与那本书的章目不完全对应,其间虽有内容上的重叠交叉,但每本书都围绕一个专题展开,各自有其独立成篇的合理性。

第五部分是人格的群体差异研究,包括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这两个的群体差异。在本丛书中,包括《性别与人格》和《中国人的人格》。

第六部分是总结性的,探讨人格测评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后一章探讨人格理论中的人性观、人格理论分歧的维度、人格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及人格心理学的未来走向。在本丛书中,有《人格评鉴》。

这里列的书目是迄今为止已经明确任务的,随着工作的进展,可能会有个别变动,有的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如期完成,有的专题这里没有提及,但内容很好又有合适的作者,可能会新加入进来。但这些变动不会改变这个大的框架。定稿后的书名可能有变化,但内容基本就是这些。

人格心理学是一个丰富、有趣又富于挑战性的领域。我们期待这套丛书能够较完整地展现这一学科的面貌,也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一研究行列。当然,也期待着读者坦率地指出丛书编撰中存在的问题甚至错误。



导语摘要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在体系上突出人格理论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按照特质理论、生物学理论、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现象学理论的顺序来编排,意味着不同人格理论之间的关系,或者它们在解决人格的不同层面的问题上所起的不同作用。特质理论帮助我们描述人,即初步认识一个人的特点。生物学理论帮助我们从生理、遗传甚至进化的方向去解释人的特征。学习理论揭示了环境如何塑造人,其中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精神分析理论挖掘人的潜意识动机,探索心理疾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免于心理疾病的方法。现象学理论则向我们呈现人的意识经验的整体性和主动性,强调人的选择和建构世界的能力,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



作者简介

郭永玉,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兼任*高校心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文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在中英文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及主编、参编学术著作或教材10余部。获得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多项奖励。


刘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格与司法心理学、心理学理论与历史。


尤瑾,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健康心理学、人格的毕生发展和情绪社会性老龄化。



目录

上 册


  1 人格理论概观 1


1.1 人格与人格理论 2


1.1.1 人格的定义 2


1.1.2 人格分析的三种水平 3


1.1.3 人格理论 4


1.1.4 科学理论的建立与检验 5


1.2 人格理论要解决的问题 7


1.3 人格的理论问题 10


1.3.1 人格在多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又在多大程度上受环境影响 10


1.3.2 对人生而言,过去、现在和未来何者更重要 11


1.3.3 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推动的 11


1.3.4 自我概念有多重要 11


1.3.5 潜意识机制有多重要 12


1.3.6 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还是被决定的 12


1.3.7 通过向人们询问,我们能够了解什么 12


1.3.8 独特性还是共同性? 13


1.3.9 人是内控的还是外控的 13


1.3.10 心身之间有何联系 13


1.3.11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14


1.3.12 人的行为有多大的稳定性 15


1.4 主要理论流派 15


 


编 特质理论


2 奥尔波特:探寻独一无二的人 21


2.1 奥尔波特传略 22


2.2 人格的本质和结构 25


2.2.1 人格的定义 25


2.2.2 人格的结构 27


2.2.3 人格的基本单元——特质 28


2.3 人格的动力系统 33


2.3.1 前动性动机理论 33


2.3.2 人格的动力:机能自主 35


2.4 人格的发展 38


2.4.1 两种不同的人格 39


2.4.2 统我的发展阶段 41


2.4.3 人格发展中的其他基本问题 43


2.5 人格研究和测量 44


2.5.1 人格研究和测量中的方法论问题 44


2.5.2 奥尔波特对人格特质的研究和测量 46


2.5.3 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其他构成的测量和研究 47


2.6 对奥尔波特人格理论的评论 49


3 卡特尔和艾森克:勾画人格地图的概貌 52


3.1 卡特尔的人格理论 53


3.1.1 卡特尔传略 53


3.1.2 卡特尔的方法学 55


3.1.3 卡特尔的特质心理学思想 59


3.1.4 卡特尔对特质的研究与测量 65


3.2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70


3.2.1 艾森克传略 70


3.2.2 艾森克的层次特质观 72


3.2.3 艾森克的人格发展观 77


3.3 对卡特尔和艾森克理论的评价 79


4 麦克雷和科斯塔:建构人格的元理论框架 82


4.1 人物传略 83


4.2 人格分类系统的共识 84


4.2.1 词汇学取向的探索 85


4.2.2 理论取向的支持 87


4.2.3 原型取向的界定 89


4.3 五因素模型的发展 91


4.3.1 五因素模型的真实性 91


4.3.2 五因素模型的综合性 93


4.3.3 五因素模型的跨文化普适性 95


4.3.4 五因素模型的生物学根源 96


4.4 五因素人格理论的提出 98


4.4.1 五因素人格理论的人性假设 98


4.4.2 五因素人格理论的基本构成元素 100


4.4.3 五因素人格系统的运作过程 102


4.4.4 五因素人格理论的合理性 105


4.5 五因素人格理论简评 106


第二编 生物学理论


5 巴甫洛夫、艾森克和格雷:“唤醒”人格的生理基础 111


5.1 人格的生理类型论 111


5.1.1 巴甫洛夫传略 111


5.1.2 四液说 113


5.1.3 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114


5.1.4 体型说 116


5.2 唤醒与人格 117


5.2.1 内外向的生理基础 118


5.2.2 神经质的生理基础 120


5.2.3 精神质的生理基础 121


5.3 敏感性强化理论 121


5.3.1 格雷传略 121


5.3.2 敏感性强化理论 122


5.3.3 行为激活系统与行为抑制系统对人格变量的解释 123


5.3.4 格雷敏感性强化理论的应用研究 126


5.4 感觉寻求 127


5.4.1 克洛宁格的三维人格模型 127


5.4.2 朱克曼的研究 131


5.5 大脑不对称性和神经递质 133


5.5.1 大脑功能模块化 134


5.5.2 大脑不对称性及其个体差异 135


5.5.3 神经递质 137


6 从高尔顿到普洛明:行为遗传学 142


6.1 高尔顿的遗传理论 143


6.1.1 高尔顿传略 143


6.1.2 遗传血统论 145


6.1.3 遗传决定论 147


6.1.4 祖先遗传律 148


6.1.5 优生学 148


6.1.6 高尔顿遗传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149


6.2 经典行为遗传学理论 150


6.2.1 普洛明传略 151


6.2.2 遗传学基础 153


6.2.3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及发现 154


6.2.4 对遗传率的解释 160


6.3 分子遗传学 162


6.4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天性与教养之争 165


6.4.1 环境:人格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165


6.4.2 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68


6.5 行为遗传学理论评价 172


7 以巴斯为代表:进化人格心理学 174


7.1 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174


7.1.1 心理机制是进化选择的结果 174


7.1.2 心理机制的形成过程 175


7.1.3 心理机制的特性 176


7.1.4 进化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 177


7.2 图比和科斯米德斯的进化人格心理观 177


7.2.1 人物传略 178


7.2.2 人的共性 179


7.2.3 从进化观看个体差异 181


7.2.4 从进化观看群体差异 185


7.3 巴斯的进化人格心理观 187


7.3.1 巴斯传略 187


7.3.2 个体差异是解决社会适应问题的关键 188


7.3.3 策略促进和策略干扰 189


7.3.4 人格五因素在解释适应问题中的作用 192


7.3.5 人格的性别差异 193


7.3.6 人格一致性与行为多样性 195


7.4 麦克唐纳和内特尔的人格心理学 196


7.4.1 人物传略 196


7.4.2 麦克唐纳的人格心理学观点 197


7.4.3 内特尔的人格心理学观点 200


7.5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评价 203


7.5.1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贡献 203


7.5.2 进化人格心理学的局限 205


第三编 学习理论


8 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 209


8.1 华生的人格理论 209


8.1.1 华生传略 209


8.1.2 人格界定 211


8.1.3 人格形成与改变 212


8.1.4 如何研究人格 214


8.1.5 情绪 215


8.1.6 病态人格 216


8.1.7 理论评价 217


8.2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218


8.2.1 斯金纳传略 219


8.2.2 人格结构 221


8.2.3 人格动力 224


8.2.4 人格发展 231


8.2.5 理论评价 234


9 多拉德和米勒:基于“驱力”的行为理论 237


9.1 人物传略 237


9.2 人格结构 240


9.3 人格动力 240


9.3.1 学习原理 240


9.3.2 习得性恐惧 248


9.3.3 挫折与攻击 249


9.3.4 冲突 250


9.4 人格发展 252


9.4.1 人格发展路径 252


9.4.2 异常人格的发展 255


9.5 理论评价 257


10 罗特和米歇尔:社会学习理论 259


10.1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260


10.1.1 罗特传略 260


10.1.2 人格结构 262


10.1.3 人格动力 266


10.1.4 人格发展 269


10.2 米歇尔的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 271


10.2.1 米歇尔传略 272


10.2.2 人格结构 273


10.2.3 人格动力 278


10.2.4 人格发展 280


10.3 对罗特与米歇尔理论的评价 286


11 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 288


11.1 班杜拉传略 288


11.2 人格的本质和结构 290


11.3 人格动力 291


11.3.1 观察学习 291


11.3.2 三元交互决定论 296


11.3.3 自我效能论 299


11.3.4 自我调节 304


11.4 人格发展 308


11.5 理论应用:行为失调与治疗 311


11.5.1 机能失调行为 311


11.5.2 心理治疗 312


11.6 理论评价 313


 


下 册


第四编 精神分析理论


12 弗洛伊德:创建精神分析 319


12.1 弗洛伊德传略 319


12.2 人格结构 321


12.3 人格动力 325


12.4 人格发展 328


12.5 焦虑与防御机制 331


12.6 理论评价 338


12.6.1 贡献 339


12.6.2 局限 340


13 荣格和阿德勒:挑战弗洛伊德 343


13.1 荣格的人格理论 343


13.1.1 荣格传略 343


13.1.2 人格结构 345


13.1.3 人格类型 349


13.1.4 人格动力 351


13.1.5 人格发展 352


13.1.6 人格评估 356


13.1.7 荣格理论的评价 356


13.2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358


13.2.1 阿德勒传略 358


13.2.2 人格结构 360


13.2.3 人格动力 363


13.2.4 人格发展 366


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