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氏教育理论精髓)
  •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氏教育理论精髓)
  •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氏教育理论精髓)
  •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氏教育理论精髓)
  •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氏教育理论精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有吸收力的心灵(蒙氏教育理论精髓)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7.15 5.5折 49.8 全新

库存8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515108186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29332086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的封笔之作,也是其教育思想和方法的集大成之作。书中,蒙台梭利阐述了她对于儿童早期阶段细致深入的观察,揭示了儿童强大的吸收力心灵的运行规律;并通过探讨儿童与成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阐述如何利用周围环境,引导孩子积极探索,帮助孩子广泛地获取知识。
有吸收力的心灵,以科学为依据,是对于儿童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成为家长、老师及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教育和研究活动的行为准则,更是儿童激发生命潜力、不断突破发展的精神指引。



作者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二十世纪以来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蒙台梭利教育法基于儿童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对个人权利的信仰。她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并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遵循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的规律,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和推行。
她被称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目录

章 儿童与世界的重建/ 1
第二章 生命教育/ 7
第三章 成长的阶段/ 17
第四章 一个新的方向/ 29
第五章 创造的奇迹/ 40
第六章 一项计划,一种方法/ 50
第七章 成人大学/ 61
第八章 心理胚胎的生命/ 71
第九章 征服独立/ 82
第十章 生命初期的用心对待/ 93
第十一章 关于语言/ 106
第十二章 语言的呼唤/ 114
第十三章 障碍和后果/ 125
第十四章 运动和整体的发展/ 134
第十五章 智慧和手/ 144
第十六章 发展和模仿/ 152
第十七章 从无意识创造到有意识工作/ 160
第十八章 新教师/ 169
第十九章 基于文化和想象力的创造/ 179
第二十章 幼儿的个性和不足/ 190
第二十一章 儿童的社会贡献:标准化/ 199
第二十二章 性格:征服而非防御/ 209
第二十三章 自制力的升华/ 219
第二十四章 社会化发展/ 226
第二十五章 社会凝聚力/ 238
第二十六章 错误及其控制/ 251
第二十七章 服从的三个级别/ 260
第二十八章 蒙台梭利教师/ 272
第二十九章 儿童:爱的源泉/ 283


 


 



内容摘要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的封笔之作,也是其教育思想和方法的集大成之作。书中,蒙台梭利阐述了她对于儿童早期阶段细致深入的观察,揭示了儿童强大的吸收力心灵的运行规律;并通过探讨儿童与成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阐述如何利用周围环境,引导孩子积极探索,帮助孩子广泛地获取知识。
有吸收力的心灵,以科学为依据,是对于儿童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成为家长、老师及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教育和研究活动的行为准则,更是儿童激发生命潜力、不断突破发展的精神指引。



主编推荐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二十世纪以来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蒙台梭利教育法基于儿童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对个人权利的信仰。她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并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遵循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的规律,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和推行。
她被称为“二十世纪伟大的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精彩内容

第八章  心理胚胎的生命
让我们重申一下,儿童出生就有了心灵生命。如果是这样,心灵生命可能并不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如果存在,那就早已经建构好了,不然怎么会存在呢?同样,胚胎也有心灵生命。当一个人产生这种想法时,他就会想知道心灵的生命是从胚胎的哪个时期开始。让我们考虑某些情况。我们知道会有一些情况,比如有的婴儿7 个月就出生了,而不是9 个月,但7 个月的婴儿也已经发育得很完整,足以生存。因此,他的心灵生命已经可以跟9 个月出生的婴儿一样发挥功能了。我不想强调这个问题,但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我的意思,我假设所有的生命都是心灵生命,甚至在胚胎时期,儿童就被赋予了一种心理。事实上,无论生命形式多么原始,每种类型的生命都有一定的心理能量,一种特殊的个体心理。即便我们讨论的是单细胞个体,我们都会发现它们存在一种心理,它们会远离危险,趋向食物。举个例子,有一种单细胞生物,在水中的所有植物中,以一种特殊的杂草为食。为了完成摄食这项活动,它只选择这种植物,是因为一种特殊的心理。也就是说,它一出生便拥有一种特殊的行为。
每一种生命形式,特别是每一种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不可抗拒的生活方式,这表明它们的行动是由一种特殊形式的心理所指导的。如果我们离开严格的科学领域,我们可能会说,有一位心灵导师分配着地球上不同类型生命的所有活动。换句话说,生命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其中一种是宇宙的创造力。因此,如果一个新生儿出生就有心灵生命,我们为何要对此感到惊讶呢?事实上,如果不是这样,他又如何生存呢?
这个结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以前人们认为儿童是没有心灵生命的。后来许多人开始研究和思考这样一个事实:儿童甚至在出生前就被赋予了一种心灵生命。
如果一个人出生就拥有了心灵生命,儿童出生时将受到极大的震惊。这是一个新的观点,让思想家们去思考出生的事实,心灵生命的事实,即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从一个环境被扔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如果考虑新生儿所处的环境,就会发现这种环境的突然转变更加令人印象深刻。新生儿并没有完全发育好,事实上,当人们研究得越多,他们就更加意识到新生儿的发育是如此的不完整,尤其是在生理上。所有发育都没有完成。他们在地上走路但用以入侵世界的双腿还处于软骨状。头盖骨也是如此,它包裹着需要被强有力保护着的大脑,但是新生儿的头部还没有硬化,只有一部分骨头发育了。另外,更重要的是神经自身也没完成,因此缺乏了中枢指挥,缺乏了统一协调各器官的功能。因此,这个骨头还未发育完全的个体,还不能遵从运动的冲动,因为冲动都是通过神经传递的,而此时神经尚未完全发育。因此人类的新生儿几乎是没有运动的,而动物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几乎同时就能行走。结论是这样的:刚出生的新生儿仍处于胚胎时期。因此,我们认为幼儿拥有的胚胎生命,在出生前后都处于延续状态。我们可以说,这个胚胎生命被他出生的这个大事件、大冒险给打断了,由此,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内在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就好像从地球到月球一样。但这还不是全部,为了实现这一巨大的跨越,儿童的身体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通常情况下,儿童如此困难的经历并不被关注到。当一个新生儿出生,人们关注的仅仅是母亲,她将面临多大的困难。然而,比母亲经历更大考验的新生儿,尤其是在人们认为新生儿还未发育完全,但却被赋予了心灵生命的时候。因此,让我们记住,新生儿并不具备发达的心理能力,因为他还没有创造这些能力,即使身体上还不完整,这个心理胚胎仍必须创造它自己的功能。
让我们沿着这条线继续探讨。这个生下来就没有力量、静止不动的生命,必须有一种引导它走向运动的行为。那些不存在而必须被创造的人类能力的形成,代表了胚胎生命的另一个阶段:心理—胚胎生命。身体还不完整的新生儿必须使复杂的人变得完整:他必须创造人的心理能力。
出生后,心理发育是按照行为所决定的路线进行的,换句话说,是心理的发展塑造了运动。其他动物的本能似乎一出生就被唤醒了,就在动物与环境接触的瞬间。而人必须由心灵来建构,心灵必须构建人类的能力,以及与这些功能相对应的运动。胚胎的身体完成了它的部分发育时,神经开始强化,颅骨骨化。这就好像人类胚胎生来就是不完整的,因为它的终形态和功能都要等到心灵建构完成后才能实现。
小鸡从鸡蛋中被孵化出来时,只要母鸡引导它如何啄取食物,它立刻就可以像所有其他鸡一样行动。现在如此,以前也是如此,估计到将来也一直都会是如此。可对人类来说就不一样了,因为人类在学会行动之前必须完成心灵的建构。因此,他出生时是无法运动的。心灵的建构必须与人的进化相适应,要符合人所处的环境,要符合人所处的周围的条件,因为他所塑造的人,必须适应他的时代和环境。
这些运动是和心灵一起建构的,比如,心灵在建构它自身功能的同时,也发展了表达这些功能的运动,由此建构为一个适应它所处的时代和环境的人。对环境的个主动体验必须等到心灵功能建构完成。
根据这个事实会得出一系列的结论。一个是自出生开始,人生命中重要的一面就是心灵生命,而不是运动,因为运动必须按照心灵生命的指引和指示来创造。智慧是人类和所有动物的区别。因此,人类生命的个行为就应该是建构智慧。然而,骨骼和神经系统在等待智慧建构的过程中,身体仍然处于惰性状态。他还要等待,因为在行为发展之前的并不是身体的发展。大自然已经有了预防措施,它剥夺了人类的行动能力,使其身体骨骼柔软,因为在他开始体验环境之前,他必须等到他获得巨大的心灵能力。如果心灵生命通过投入环境来建构,那么智慧必须先进行观察和研究,汇聚众多印象,就像生物胚胎在建构之前要先由众多的细胞积累形成特殊的器官一样。

 



媒体评论

我认为没有比蒙台梭利教育法更好的方法,能够提高孩子对美的敏感度,并唤醒他们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百年孤独》作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