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教学法(语文教师小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言教学法(语文教师小丛书)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5.74 6.5折 55 全新

库存7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必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0769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5元

货号29296990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语文教师小丛书” 围绕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精选相关领域的大家经典小书,帮助语文教师提升专业知识素养。

无论时代潮流如何变迁,教师始终应当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广泛吸取各类有益的思想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承载这类知识的图书品种十分丰富。那些为语文教师所公认的经典好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知识和学术价值,值得反复阅读。过去,这些书或以单行本印行,或收入其他丛书,从语文教师文化知识积累角度而言,难成系统,不便于收集和查考。为此,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满足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出发,选择语文教育相关领域中为学界所公认和熟知的大家经典,汇编成“语文教师小丛书”,陆续编辑,分辑印行,以期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教师研读查考,又有利于文化积累。

“语文教师小丛书”精选版本,精心编校,前有学者导读、后附编后记。标准32开,小巧精致,方便携带,护封精装,风格素雅,是语文教师个人藏书和馈赠好友的精品。



导语摘要

本书是语文教学名家张必锟先生谈文言教学的文章选粹,按内容分为“文言教学”“实词译解”“虚词随笔”“断句指津”“笔法漫谈”“文化常识”六部分。作者认为:教文言文应当立足于传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参考当代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作适当的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所在。作者从文言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主张用文言诵读为纲统摄文言教学设计。本书内容精要,观点明确,语言上乘,涵盖文言教学法的诸多要点,如文言的特点、诵读教学法的要义、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教法、经典名篇背诵指导、实词教学要点、虚词用法和教法、文言断句窍门、文言笔法和文化常识,等等。



作者简介

张必锟(1927—2017),湖南辰溪人。幼年入私塾读书,博闻强识,1942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945年毕业,1946年同时考上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外语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教育系,同年入复旦大学,两个月后北上入北京大学,前三年读教育系,后三年转读中文系,1952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中南海业余中学(兼职)、北京女五中、北京一四〇中学、北京一三三中学(现并入六十六中)等校。从八十年代起参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有《文言文学习手册》《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



目录

文言教学


谈谈文言文教学 3


文言文教学法 44


谈谈文言文练习的设计(提纲) 68


多读点文言文为好 76


“掘井九仞”说诵读 83


从《卖柑者言》的教学设想谈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 86


《教战守策》教学设想 101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109


  附1:一堂真正的文言文自读课(礼出) 114


  附2:张必锟答礼出信 117


《师说》诵读教学设想 121


  附:《师说》导读 131


《出师表》背诵指导要点 142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背诵指导要点 146


《岳阳楼记》背诵指导要点 149


实词译解


怎样辨析词的本义 155


利用语言环境辨析词义


  —学习文言实词的一个基本方法 158


“荆轲废”怎么解?


  —浅谈词义引申 162


“子曰”的故事 165


“五六”不是“三十”


  —文言文中约数的表示法 167


译文必须“可解” 170


直译和意译不可偏废 174


虚词随笔


虚词为什么又叫“语助”? 181


虚词不虚 183


学文言虚词,要懂得“审辞气” 186


再谈“审辞气” 189


三谈“审辞气” 194


一个有趣的比较


  —介绍一种学习虚词的方法 198


学文言虚词也要“听” 200


文言虚词的模糊分类法 203


“之”的用法漫谈 207


“之”于史文神理何干?


  —说“汉军之楚歌” 211


略说“之”的叠用 214


“矣”有“言外之意”吗? 217


“矣”字值得品味 220


《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223


《醉翁亭记》的二十一个“也”字 226


这个“也”字增不得 229


追加两个“而”字 232


“若夫”解 235


从“夫天地者”说起 237


“多乎哉?不多也”


  —谈文言文中复杂语气的表示 240


“穿井”能“得人”吗?


  —浅谈虚词的省略 242


虚词疑难辨析(一)


  —兼答覃继仁同学 245


虚词疑难辨析(二) 248


断句指津


不要把句子读破 253


夔只有一只脚吗 256


人名不能读破 258


句读和朗读 260


句中停顿 265


断句必先弄清文意 268


谈谈利用虚词断句 272


句例和断句 277


断句也要有方法 279


笔法漫谈


文言文的换字法 287


说“借代” 290


谈“炼字” 292


谈“避讳” 294


文言文的省字法(一) 296


文言文的省字法(二) 298


文言文的省字法(三) 300


谈“微言大义” 302


谈“设喻” 304


改寿联的故事


  —浅说“脱胎” 307


从回文诗说起


  —谈文言文句读的灵活性 310


从“ ”字说起


  —兼谈书信中的称呼 313


文化常识


古代的车战 317


古代的纪年法 321


古代对天区的划分 325


古代占星术趣谈 329


古代的乐律


  —五声、七声、十二律浅说 333


说“妙玉听琴” 337


古代的乐器 340


鸿门宴上的座次 343


异彩纷呈的先秦诸子散文 346


厚重动人的先秦史传 350


编后记 354



内容摘要

本书是语文教学名家张必锟先生谈文言教学的文章选粹,按内容分为“文言教学”“实词译解”“虚词随笔”“断句指津”“笔法漫谈”“文化常识”六部分。作者认为:教文言文应当立足于传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参考当代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作适当的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所在。作者从文言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主张用文言诵读为纲统摄文言教学设计。本书内容精要,观点明确,语言上乘,涵盖文言教学法的诸多要点,如文言的特点、诵读教学法的要义、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教法、经典名篇背诵指导、实词教学要点、虚词用法和教法、文言断句窍门、文言笔法和文化常识,等等。



主编推荐

张必锟(1927—2017),湖南辰溪人。幼年入私塾读书,博闻强识,1942年考入长沙雅礼中学,1945年毕业,1946年同时考上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外语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教育系,同年入复旦大学,两个月后北上入北京大学,前三年读教育系,后三年转读中文系,1952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中南海业余中学(兼职)、北京女五中、北京一四〇中学、北京一三三中学(现并入六十六中)等校。从八十年代起参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在《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出版有《文言文学习手册》《我教语文:张必锟语文教育论集》。



精彩内容

谈谈文言文教学

中央教科所的同志邀我来谈谈文言文教学,我很高兴, 但不一定能说好,要请大家多多批评。

我以为文言文教学是个新问题。

过去教文言文似乎没有问题,大家都是一种教法,两个内容:一个是疏通文意,包括讲解难词难句,归纳段意和主旨,有时关于作者也说几句,但只有几句,决不多说; 二是指导学生诵读,说指导,其实主要是领读。到考试的时候,初中只考解词和默写,高中还要拿出一段没学过的短文让学生译述大意。对这种教学和考法,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争论也有,只是学多学少的问题,但这要由上头决定,教师只是执行,反正不管学多学少,教法和考法都维持不变。这是解放前后大约50年间的情形。那时候的学生读得很认真,尽管有些句子只是模模糊糊地懂了,许多名篇都能背诵,阅读能力也不错。

80年代以后的情形就不同了,有些人认为上面那种教法属于少慢差费。一定要改,怎么改呢?一是要讲讲翻译, 把课文逐句译成现代文,以为这样讲可以立竿见影;二是讲语法,什么意动、使动、宾语提前、定语后置之类的名词,一股脑儿上来了,以为有了这些知识,就可以一通百通。所以教师越讲越多,学生课上没有诵读的时间;再加上考试方法的改变,学生课后大部分时间用于完成所谓“单项练习”,也很少诵读课文。六年下来,能背的课文有限得很;等到课文忘得差不多了,词汇和语法知识也跟着忘掉,所以文言阅读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古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正是当前文言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文言文究竟该怎么教呢?

我想文言文是个土生土长的东西,外国没有,也不会有。教文言文,应当立足于尊重传统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参考当代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作适当的改革,才是真正的出路所在;如果不顾传统经验而刻意求新,以至盲目套用外国的经验,其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为此,我打算谈以下四个问题:

一、文言文的性质和特点。

二、文言诵读教学法。

三、文言诵读课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法类型。

四、文言词语教学。

一、文言文的性质和特点

今天先讲个问题:文言文的性质和特点。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文言文的传统教学法是把诵读放在所有教学环节的中心位置上,要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用宋人朱熹的话来说,就是“使其言若出己之口”,而这种教法正是适应着文言文的性质和特点产生的。必须首先了解文言文的性质和特点,才能认识这种教法的实质。我们采用新的教学法,提倡百花齐放,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要使花儿开得鲜艳,须有好的土壤。这土壤就是文言文的性质和特点,离开这个土壤,花是放不起来的。

就性质来说,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用文字写出来供人们阅读的。书面语体跟口语是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就是它既来自口语,又跟口语相分离。古代的口语我们虽没听过,但读过的一例为《红楼梦》,就是用口语, 那是雍正乾隆时代的口语,已经跟现在比较接近了。再远一点我们还可以看宋人的话本,例如《大宋宣和遗事》里头有一段,记宋江从九天玄女殿后出来,看见香案上放着一本天书,打开一看,里头有一首诗,写的是:“破国因山木,兵刀用水工。一朝充将领,海内耸威风。”接着又写道:“宋江读了,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这四句分明是说了我里姓名。’”你看,宋江这句潜台词就是很地道的口语, 如果用文言来表述,那就应该是“此明言我姓名也”,比原话少五个字。还有一段记宋徽宗微服到了李师师家,开头谎称是殿试秀才,可是一见李师师的面就忘乎所以,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李师师吓了一大跳,以为他搞讹诈,连忙出去告诉她娘:“娘,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恐带累咱们!”这也是口语,如用文言表述,只需七个字:“娘急告官,免累及!”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文言和口语是不相同的。

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文,有两大特色:是简洁; 第二是典雅。下面分开来讲。

先说简洁。简洁并不是文言文所专有,现代书面语也讲求简洁,行文不拖泥带水,不说废话,但文言文要求更高,要用极少的字眼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概括地说,叫作“文约而意丰”。分三点讲:

首先讲用字。文言文很讲究用字,这是孔夫子留下来的传统,正式的说法叫“微言大义”,通俗地讲,叫“一字褒贬”。例如《春秋经·鲁隐公元年》有这样的记载: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段”,是郑伯的亲弟弟共叔段,有夺取政权的野心,郑伯趁他起兵造反之机杀了他,孔子就用“克”这个字来揭露郑伯兄的罪过,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如同对立的两国。后来,这个传统扩大到无论写什么都讲究把许多意思浓缩在一两个字眼里。例如孟子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原义是划定区域,用在这句话里又多出“防止外流”一层意思, 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征兵的需要和人口流动频繁的状况。又如韩愈说的“人其人”(《原道》),前一个“人” 字,语法家们好讲名词活用为动词,还有区分意动还是使动,这有什么用?这个“人”字就反映了他反对佛道的坚定立场—在他看来,佛道之人无父无君,不能算作人, 所以要使他们变回来,成为真正的人;如果把这句话改成“使其人还俗为民”,他的立场就被淡化了。范仲淹有一篇《严先生祠堂记》,严先生就是严光,东汉开国皇帝年轻时的朋友,诗句“观鱼胜过富春江”就是指他说,这篇文章的结尾是一首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改过了的,“风”,原作“德”,是个抽象字眼,跟下句“山高水长”不相配;而“风”有“风范”“风采”等义,一字之易,使严光超尘脱俗的形象宛然长存于山水之间。

其次说语汇。文言语汇也大多有丰富的内涵,有许多一直保存到今天,例如“居安思危”,讲治国的道理;“谦受益,满招损”,讲对人的态度;“厚积薄发”,讲治学的道理;如此等等,都足以警动人心,发人深思。附带说说, 文言的造语简练对现代语也是有影响的,例如我们现在说的“抓纲带目”“南水北调”等都是仿文言造出来的,如果把这类语汇都改写成当代的口语,例如“使南方水流到北方来”,既费事,又不易记住。这方面的现象我们看得很多,不需要多讲。

文言文的简洁还表现在行文上常省略某些不言而喻的意思。例如孟子“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这句话,意思是有作为的人做事, 就像挖井一样,要不停地掘下去,直至看到泉水为止;如果挖了九仞深没有见到泉水就停下来,就等于挖了一口废井。但文中却没有“必及泉而后止”一类的话,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省略跟语法省略不同,如“君与俱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有这样一段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初读,往往以为答语中多出“自谓”二字;其实这句话妙就妙在“自谓”二字上,因为上文已指出亭名叫“醉翁”, 所以“名之者谁”一问中还暗含“醉翁者云何”一问,答语正是兼顾这二句的,先说“名之者”,后用“自谓”说出命名用意,往下再说自己以“醉翁”为号的缘故,更显得顺理成章。若将两问一一写出,则失之繁冗。又如《三峡》中“清荣峻茂”四字,形似一语,而实为四个独词句,即“水清,树荣,山峻,草茂”。这种简洁的行文方式在现代文中是找不到的。

此外,用典也是文约而意丰的一种表现,但用典的主要功能是使行文显得典雅,这一条要放到下面讲。

再说文言文的第二大特色:典雅。“典雅”的通俗解释是优美,不粗俗;说得确切些,是“文辞有典据而雅驯”—这是《辞海》里的注文,我们就依此分两点 来讲。

有典据,习惯上也叫“有出处”,意思是文中用语出自前代的典籍。杜甫可算是这个方面的模范,由于“读书破万卷”的缘故,在他的诗文中,除常用词语外,都是有出处的。试以《兵车行》段为例:

“车辚辚”,“辚辚”出自《诗经·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

“马萧萧”,“萧萧”出自《诗经·小雅·车政》:“萧萧马鸣,悠悠旆旌。”

“耶娘”,出自古乐府:“不闻耶娘唤女声。” “尘埃”,出自《楚辞·渔父》:“而蒙世之尘埃乎。”

“牵衣”,出自曹丕诗句:“妻子牵衣袂。”

“干云霄”,出自孔稚珪《北山移文》:“干青云而 直上。”

这一类典据限于词语的运用,词语有出处,才显得庄重、优美。

还有一类典据,叫典故,有的出自历史上著名的故事, 叫事典,也叫用事;有的是著名典籍上现成的话,叫语典。语典入文一般要指明来源,例如“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孔子云:何陋之有”;有时也可以化入文章,不指明出处,如“圣人无常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这些话都出自《论语》,却不是孔子说的,无须指明出处。事典本身就是史实的高度概括,如“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无须指明出处;大多用于比拟或烘托,其韵味全凭读者自己去领会。如《石钟山记》中用“周景王之无射”和“魏献子(庄子)之歌钟”比拟水石相搏之声:“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 音高仅次于“应钟”,比喻声音的洪大、嘹亮;“歌钟”可使人产生五音繁会的想象。在《滕王阁序》里,“望长安于日下”用晋明帝答元帝问事,有“日近长安远”之意,“奉宣室以何年”则是作者以贾谊比喻自己,都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逐客之悲。

用语典,可使行文显得庄重,能以理服人;用事典, 可使行文显得含蓄有致,能以情动人。

再说雅驯。雅驯,就是有文明人的风度,出语庄重得体,含蓄委婉,彬彬有礼。这方面的例子,在课文里比比皆是,如: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这是齐宣王对孟子说的话。孟子当时已70多岁,齐宣王却很年轻,如果说“齐桓晋文之事,愿先生为寡人言之”,就显得对长者不够尊敬。

“诺,恣君之所使之。”这是赵太后对触龙说的话,表明她改变了早先的僵硬立场,同意让长安君为质于齐,以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