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青诗选(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 艾青诗选(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 艾青诗选(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 艾青诗选(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 艾青诗选(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艾青诗选(名著课程化·整本书阅读丛书)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4.79 4.2折 35 全新

库存27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青 著 吴东 编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59215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9269514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编者的话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金牌节目《经典咏流传》。在2018年播出的第六期中,74岁的台湾老艺人陈彼得在现场朗诵了一首诗——《我爱这土地》。他一度哽咽,当朗诵到“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更是泣不成声,引得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无不起身鼓掌致敬。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各省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陆续离开时,湖北人排数里长街相送,有的挥手鞠躬,有的泣不成声……不到一周,微信相关视频转发超14万次。网友转发时,用到了同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20年,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放映了很多影片。人们发现,新中国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纪录片是1951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抗美援朝》,解说词的执笔人正是这位写出了《我爱这土地》的诗人。

他在监狱里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他在抗战中用诗歌给人民以力量,给民族以希望;他在被冤屈二十一年后,再次歌唱光明——他是艾青,是中国二十世纪的诗坛火炬手。

二十世纪的中国和艾青的全部人生都融汇在他的诗歌里。了解二十世纪的中国、了解艾青的人生是理解艾青诗歌的两把钥匙。

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1910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十七)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的一户地主家里。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两天两夜才把孩子生下来。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只许管父母叫“叔叔”“婶婶”。他是在奶娘家里长大的,直到四岁才被接回自己家中。他的奶娘是大叶荷村人,她是童养媳,没有自己的名字,当地人就用村名“大叶荷”称呼她。艾青在诗中管她叫“大堰河”,因为这两个词在当地方言中读音完全一致。

艾青童年时和乡村生活的接近、和劳苦人民的接近,成为他日后创作的重要的生活源泉和情感基础。中学时代大革命的风暴启发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的诗歌中永远闪耀着对光明世界的追求。

1928年,艾青中学毕业,考入杭州的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年,到法国巴黎学习绘画。在那里他爱上了印象派绘画,也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法国的、俄国的、比利时的。这些先锋派作品让他接触到感知世界、表现情感的独特方式:独特的色彩,独特的意象。艾青喜欢的是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他的诗风雄浑开阔,将大量口语纳入诗歌,这都对艾青诗歌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艾青开始在绘画速写本上,记录偶然闪过脑际的诗句。艾青开始接过了艺术家们传到他手里的火炬。

1932年1月,艾青参加世界反帝大同盟东方支部在巴黎的集会,写了一首题为《会合》的诗记述会议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这首诗发表于同年7月的《北斗》杂志上,是艾青作为诗人发表的首诗。

1932年4月,艾青回到祖国,很快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因为参加进步活动,他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入狱。在三年零三个月的牢狱生活中,艾青翻译了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写了25首狱中诗。他的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诞生在狱中,在这首诗里,他次使用了“艾青”的笔名。从此,艾青告别绘画,开始写作生涯。

1935年10月,艾青被保释出狱。第二年,他的本诗集《大堰河》出版。

全面抗战爆发后,艾青辗转各地。1938年,他到桂林,与戴望舒合办了诗刊《顶点》。这一时期,他除了诗歌创作外,还写了《诗论》,对诗歌的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做了系统且富有见地的评论和阐述。

1941年,艾青离开重庆,奔赴延安,任《诗刊》主编。1942年,艾青发表《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一文,他认为“作家并不是百灵鸟,也不是专门唱歌娱乐人的歌妓。他的竭尽心血的作品,是通过他的心的搏动而完成的”,“作家除了自由写作之外,不要求其他特权”。同年,艾青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言。

1945年,艾青调至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任教,并在此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6月,艾青在北京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任国旗、国徽图案评选组组长。10月1日,艾青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当月《人民文学》创刊,艾青担任副主编。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先后到黑龙江北大荒农垦农场和新疆石河子农垦区劳动,从此沉寂了二十一年。

1979年,艾青得到平反,恢复党籍,恢复名誉。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不少国家。

1996年5月5日,艾青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智利诗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聂鲁达称艾青是“中国诗坛泰斗”。为什么艾青在诗坛上具有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

艾青的诗是丰富的。

艾青现存的首诗《游痕》是1927年在浙江省立第七中学读书时创作的,直到1988年还创作了《无题》等作品。艾青的诗歌创作生涯长达60年,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新诗创作历时久、作品丰的诗人。他的长诗有二十多部,短诗有上千首。无论是战乱岁月,还是和平年代,诗歌创作已成为艾青的生活方式。艾青多次表达:生活着,创造着,生活和创造是他生命的两个轮子。只有生命停止,才能结束创作。

艾青的诗是人民的。

艾青的心中充满着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他了解人民,热爱人民,相信人民,愿意和淳朴、善良的人民在一起。他把自己的生命与民族的命运、自己的情感与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他各个时期的作品,都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人民的心声。他的笔下有老人,有孩子,有乞丐,有士兵,有母亲,有洗衣妇,更多的则是农民。他为他们写下真挚的诗篇。他的忧虑来自人民的痛苦,他的振奋来自人民的解放。他和笔下的劳苦者一起,感受旧世界的桎梏,经历抗战的烽火,共享解放的喜悦,畅想祖国的未来。他的诗是可以走进人民心中的。即使动乱年代他的作品成了禁书,甚至被烧毁,很多读者依然冒险保存了艾青的作品。

艾青的诗歌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也是世界人民的。他的诗被翻译成三十多个国家的文字。诗的翻译是不容易的,一位法国学者在法文本《艾青诗选》的序言中说:“在这里请允许我提出一点个人的想法,如果艾青是适于对外介绍的诗人,那是因为这跟他内心的声音、跟他诗的真实和纯朴有关。诗歌达到了这样的内在的程度,就有可能溶化在任何一种语言里。”俄罗斯学者切尔卡斯基认为应该把艾青与希克梅特和聂鲁达并列。1980年,在巴黎召开了中国抗战文学国际研讨会,大会第4天上午的专题是“诗人们:向艾青致敬”。艾青在世界文坛的显赫地位可见一斑。只有那些具有良知、正义、希望和人民性的诗,才具有真正的世界性。

艾青的诗是热烈的。

艾青的诗歌中弥漫着浓重的忧郁和悲哀,但这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他说:“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诗论》)他的忧郁也不是消极的,诗人“把忧郁与悲哀,看成一种力”,来“扫荡这整个古老的世界” (《诗论》)。只有读艾青诗而振奋向上的人,没有读艾青诗而颓废者。

艾青笔下更多的是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没有对光明的追求,便没有艾青的诗。这既是那个时代的反映,也是人类对真善美的渴求。正像他所说:“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诗论》)

艾青的诗是形象的。

“诗人一面形象地理解着世界,一面又通过形象向人解说世界。”(《诗论》)艾青说:“一首没有形象的诗!这是说不通的话。诗没有形象就是花没有光彩、水分与形状,人没有血与肉,一个失去了生命的僵死的形体。诗人是以形象思考着世界,理解着世界,并且说明着世界的。形象产生于我们的对于事物的概括力的准确和联想力与想象力的丰富。”(《我怎样写诗的》)如果说中国古代诗歌为我们呈现的是清风明月、晨钟暮鼓的形象,艾青则为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现代雕塑般的形象——灯、窗、监房、马槽、手推车、驴子、骆驼、水牛、小马、礁石、海浪……特别是太阳、春天、黎明、生命、火焰等代表光明的形象。艾青诗歌中的形象往往是在全诗中孕育起来的,诗的结束便是形象的诞生、形象的升华。他还用他的美术素养为形象勾勒,为形象上色,使形象更为鲜明。

诗人如何具有塑造形象的能力呢?艾青这样回答:“诗人的脑子必须有丰富的储藏:无数的鲜活的形体和它们的静止与活动;无数的光与色彩的变化;无数的坚硬与柔软;无数的温暖与寒冷;无数的愉快与不愉快的感觉。只有储藏丰富了之后,所产生出来的形象才是自然的、生动的。”(《我怎样写诗的》)

诗人将自己主观的思想情感附着在客观事物上,便产生了诗歌中的意象。而有的事物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诗人的主观想象。“我常常唤醒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我常常从这一物体联想到和它类似的所有物体,从这一感觉唤醒和它类似的所有的感觉;我常常从我已有的经验里去组织一些想象。联想和想象应该是从感觉到形象的必经的过程。没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不可能有丰富的形象的。”(《我怎样写诗的》)

后,我想说:艾青的诗是深沉的。

当你一首诗一首诗读过去,当你随诗人一起郁闷,一起愤怒,一起流泪,一起深思,你会触摸到艾青那颗火山喷发般炽烈燃烧的心脏和那颗翻江倒海般思绪万千的头颅。热情、形象与沉思在他的诗歌中融为一体,化为“艾青的诗”。他思考着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自由与禁锢、民主与专制、苦难与解放、压迫与反抗、真诚与虚伪……艾青是真诚的诗人,他真诚地面对读者,也真诚地面对自己。我们面对这样的诗歌,不只是面对文学作品,更是面对艾青,面对我们自己,面对我们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时代。

我们这个时代离诗歌似乎越来越远了,即使是我们称为现代诗的新诗。在物质的世界里,诗歌被赶到角落。但是,诗歌永远不会消亡,人们依然会为一句诗泪流满面。在人们为生活奔波的时候,还会写下“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诗是人类语言的艺术之花,诗是人类灵魂的安放之所,诗是人类情感的喷发之口。让我们用生活理解诗歌,用心灵感受诗歌,用朗诵表现诗歌,从艾青开始。

这本《艾青诗选》选取了艾青在1932年到1983年间创作的100首诗,按年代分为四个专辑,囊括了艾青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每一个专辑后面附有“归纳探究”,部分诗歌附有鉴赏文字,补白则使相关阅读更为丰富。本书还设有“阅读任务”“梳理拓展”“阅读链接”等专栏,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作品。

诗歌是要朗读的。三分诗,七分读。艾青的诗歌特别适合朗读,朗读的基础是对作品的理解。从上述艾青诗歌的特点来把握艾青诗歌的情感基调、语言风格,然后用自己的体验再造诗歌形象,用抑扬顿挫、轻重停连的声音呈现给听众,才能使听众和朗读者一起激动,一起落泪,一起沉思,一起进入艾青的诗歌世界。

 

吴东于2021年3月27日,艾青诞辰111周年



导语摘要

本书选入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艾青脍炙人口的诗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鱼化石》等100余首,以期使中学生读者对艾青各时期的的诗歌创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颐养性情,陶冶情操。青少年读者读之,对自己的视野拓展和价值培育,均颇有裨益。为更好地满足中学生的阅读需求,本书在课程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既有贴合读者知识背景的导读和知识链接,也有层次井然、趣味十足的阅读任务,既注重思想性,也照顾了青少年读者的接受程度。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主修绘画。1932年回国即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但不久后入狱,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战爆发后,辗转于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目录

目  次


编者的话


 


辑芦笛


1932年22岁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阳光在远处


那边


聆听


 


1933—1935年23—25岁


大堰河——我的保姆


叫喊


芦笛


监房的夜


病监


一个拿撒勒人的死


铁窗里


老人


古宅的造访


我的季候


黎明


泡影




 


1936年26岁


常州



卖艺者


小黑手


马槽


第二辑我爱这土地


 


1937年27岁


春雨


太阳


煤的对话



生命




黎明


复活的土地


他起来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8年28岁


我们要战争——直到我们自由了


手推车


风陵渡


北方


驴子


骆驼


补衣妇


乞丐


车过武胜关


向太阳


黄昏


斜坡


秋晨


我爱这土地


 


1939年29岁


除夕


冬日的林子


吹号者


他死在第二次


出发



秋晨


水牛


 


1940年30岁


旷野



解冻


小马


鞍鞯店


火把



刈草的孩子


 


1941年31岁


雪里钻


 


第三辑 黎明的通知


1942年32岁


风的歌


黎明的通知


 


1954年 44岁


年轻的母亲


维也纳


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


礁石


海带


 


1956年46岁


启明星


鸽哨


下雪的早晨


 


1958年48岁


帐篷


 


第四辑归来的歌


1978年68岁


鱼化石


小泽征尔



镜子


光的赞歌


 


1979年69岁


盆景


“神秘果”


盼望


希望


回声


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听,有一个声音……


山核桃


失去的岁月


关于眼睛


知了歌


彩色的诗


无题


 


1980年70岁


窗外的争吵


女射手



雪莲


 


1981年71岁


对话


 


1983年73岁


我的思念是圆的


 


阅读评估


阅读链接


我的创作生涯


我怎样写诗的


中学生拟物诗习作



内容摘要

本书选入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享有盛誉的著名诗人艾青脍炙人口的诗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鱼化石》等100余首,以期使中学生读者对艾青各时期的的诗歌创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颐养性情,陶冶情操。青少年读者读之,对自己的视野拓展和价值培育,均颇有裨益。为更好地满足中学生的阅读需求,本书在课程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既有贴合读者知识背景的导读和知识链接,也有层次井然、趣味十足的阅读任务,既注重思想性,也照顾了青少年读者的接受程度。


 



主编推荐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主修绘画。1932年回国即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但不久后入狱,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抗战爆发后,辗转于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 



精彩内容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导读】

我以悲哀浸融在那些冰凉的碎片一起,写下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而我更使自己知道战争的路给谁走是艰苦的,而且也只有他们才会真的走到战争的尽头,才会真的从自己手里建造起和平。

——艾青《为了胜利》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晚上,我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我是以悲哀的心情写的,因为在战争到了危险的时候,国民党内投降派又主张和谈了。

……

第二天,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我对一个朋友说:“今天这场雪是为我下的。”这个朋友说:“你这个人自我中心太厉害了,连天都听你指挥的。”他不知道,人是有预感的。

——艾青《我的创作生涯》

 

1937年的冬天,日寇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山河,正像风雪在肆虐着中国的大地。艾青离开浙江老家前往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都市武汉,却没有看到全民积极组织抗战的景象,反而到处是无家可归的难民。诗人把赶着马车的农夫、蓬头垢面的少妇、年老的母亲放置于北方冰封的大地上,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反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