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6.55 5.3折 ¥ 49.8 全新
库存22件
作者叶鸿羽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99859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152401
上书时间2024-11-03
前言
共情力与同理心相辅相成。共情力让我们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同理心让我们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将心比心。与人性中自利的一面相对,共情力与同理心构成了人性中利他的一面,两者对立统一,才是完整的人性。自利让我们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与他人竞争;利他则促使我们互惠互助,彼此合作,在他人陷入困境时施以援手。没有自利的驱动力,人类社会就失去了竞争的活力和进步的源泉;没有共情力与同理心,人们便无法共处与合作,人类社会便会瓦解,我们就会陷入生存危机。
培养自己的共情力与同理心,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一个缺失共情力与同理心的人,无法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想法、需求,或者虽然能够理解这些,却无动于衷。这样的人无法与人正常交往、和睦相处,更无法与人建立融洽、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在他的世界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要么是自己前进
道路上的绊脚石,要么是供自己踩踏的垫脚石,是为自己服务的工具。他的人格是不完整的,人性是残缺的。
人际交往是互惠互助的。缺乏共情力与同理心的人从不给予他人关爱和支持,又如何能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理解、支持与帮助呢?他的人生道路必然是坎坷不平、荆棘密布的,他承受的挫折和打击共情力与同理心也会比常人更多,即便侥幸成功,他也是形单影只,生活在情感荒芜的孤岛上,表面的成功无法掩盖其内心深处的孤独,幸福对他来说遥不可及。
没有共情力和同理心的人会受到身心健康问题的困扰,因为我们的快乐主要来自人与人的交往,来自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这些,成功的快乐我们就无法与人分享,失败的痛苦也没人帮我们分担,负面情绪积聚在内心,无处宣泄,心理障碍随之而来,健康问题因之而生,幸福、快乐又从何谈起?
培养共情力与同理心,为的是让我们自己体会到生命中更多的美好,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帮助身边的每个人做起。
在生活压力凸显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不囿于自我的痛苦,去打开心态,体会他人的悲欢,与他人建立融洽而持久的关系,这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课,需要我们动自身共情力与同理心的天赋。
本书中,作者立足于社会现实,并参考众多经典理论、研究与调查,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现,为我们全方位地深入解读共情力与同理心的含义、表现、作用、类型、实施方法和错误应用,旨在激发我们的共情天赋,增强我们的情感力量和沟通优势,让我们与整个世界产生连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
叶鸿羽
知名心理作家,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心理学科普读物创作,尤其对大众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怪癖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学与心理暗示》等,其作品长期占据心理学图书畅销榜,深受读者喜爱。
章 增强我们的感知能力——共情力
共情是天赋,也是能力 002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008
共情力让爱更长久 014
用共情力去读懂他人的心思 021
第二章 了解自己的共情天赋——共情类型
可传递的身体疼痛 026
深度交流带来的孤独感 032
带着理性与他人产生共情 038
敏锐地感受自然界 046
第三章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共情式倾听
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 052
走出自我为中心的视角 057
走进他人的感受 063
倾听的四个层次 066
心理上互换位置 074
第四章 错误的人际互动更易使人陷入压力中——共情障碍
共情力过强带来的烦恼 082
情感连接与共情力发展 090
没有情感的共情力 094
将他人视为物品 100
过山车般的情绪 104
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110
警惕共情力被恶意利用 116
当共情力遭遇偏见 122
第五章 让我们彼此相连——同理心
根植于人性之中 130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137
与他人心灵相通的能力 141
同理心让自己感觉更好 147
后天训练出的同理心 154
权威下的服从心理 159
阻断情感反应的距离 165
同理心的局限 174
第六章 挑战错误的认知——同理心的疗愈作用
打开自我察觉之门 182
竞争观念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 192
社会支持的强大疗愈力 200
第七章 走出自我,走进他人内心——改变人际关系
情绪强大的裹挟力 212
你对我敞开心扉,我对你坦诚相待 219
拒绝迅速评判的认知倾向 230
在生活压力凸显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不囿于自我的痛苦,去打开心态,体会他人的悲欢,与他人建立融洽而持久的关系,这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课,需要我们动自身共情力与同理心的天赋。
本书中,作者立足于社会现实,并参考众多经典理论、研究与调查,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现,为我们全方位地深入解读共情力与同理心的含义、表现、作用、类型、实施方法和错误应用,旨在激发我们的共情天赋,增强我们的情感力量和沟通优势,让我们与整个世界产生连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力量。
叶鸿羽
知名心理作家,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心理学科普读物创作,尤其对大众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品有《怪癖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学与心理暗示》等,其作品长期占据心理学图书畅销榜,深受读者喜爱。
走进他人的感受
赵晓是一名高三学生,近她妈妈发现她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发呆不说话,妈妈很担心赵晓的情况,就问她是不是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压抑了好几天的赵晓在妈妈的询问下,忍不住将心中的苦闷倾诉了出来。原来,赵晓近和好朋友闹了点小别扭,心里很烦。赵晓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劝慰,或者妈妈给自己出个主意,可妈妈的反应却很不屑。在赵晓妈妈看来,高三学生应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根本不应该为这点儿小事烦恼。表达完自己的不屑后,妈妈还叮嘱赵晓不要因为这点儿小事影响学习。
赵晓遇到的情况十分常见,许多家长都与孩子存在交流问题,因为大多数家长无法听进去孩子的话,每当孩子表达自己的烦恼时,家长总是心不在焉地听,一些家长甚至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打断,然后对孩子进行评论。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而在他们看来这些小事根本算不上烦恼。所以当孩子倾诉自己的烦恼时,家长通常三言两语就把孩子打发了,还会特别交代孩子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如果想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就必须学会共情式倾听。共情式倾听能使家长和孩子相互理解,如果家长都像赵晓的妈妈一样,孩子就会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的心思,甚至会觉得家长根本不关心自己。在沟通过程中,倾诉很容易做到,倾听也较为容易,可真正的共情式倾听却很困难。
共情式倾听意味着自己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倾听者不仅要理解对方的意思和想法,还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对方产生共情,深入对方的内心,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情感。
在亲子交流中,家长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共情式倾听者,就必须向孩子传达一个信号,即自己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所说的话,去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这对于许多家长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通常会只顾自己说,用自己的想法去评判孩子的言行,而不是放低姿态,多听孩子表达、倾诉。家长除了要通过孩子的表达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例如在上述案例中,赵晓的妈妈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只是女儿在和好朋友闹矛盾,可她没有注意到女儿的情绪,她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闹矛盾这件事情,所以她觉得这只是件不值得在意的小事,可正是这件所谓的小事让赵晓苦闷了好几天。只有在倾听中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家长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
我们如果想要做到共情式倾听,就需要在倾听的时候时刻与对方保持眼神交流,身体前倾,而且在对方表达完毕后,重述一下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以确定自己是否理解有误,也让对方确认自己是否正确理解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例如家长在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好不要躺在沙发上,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家长高高在上,不利于沟通的进行,而且等孩子说完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后,家长要确认一下他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评判或斥责。
共情式倾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走进他人的感受,了解对方。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充分表达的机会,而这恰恰是我们了解对方、调整自己视角的机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