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42.84 6.2折 ¥ 6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陈桂生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001581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29149240
上书时间2024-11-03
序 孔子授业研究旨趣
孔子授业研究的理由实在不少。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了“古为今用”,为了建构所谓“儒家社会主义”,为了跟孔子学当“教育家”,为了讲孔子,为了成为孔子研究的专家,为了写博士论文,以及为了拿孔子说事——说这说那。诸如此类理由,能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所做的研究,至少是打算要做的研究,其对象是一个同真实情况较为接近的孔子。问题在于谁都知道,时隔两千多年,要想恢复孔子授业的原貌,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以《论语》之类较为原始的资料为依据,参照理论研究的规范,尊重授业的常识,或多或少剔除后人加于孔子授业越来越厚的涂抹,拆掉某些在孔子授业上的包装,不能说是做不到的事情。诚然,即使剔除了涂抹,拆去了包装后显露出来的,仍然未必是事情本来的面目。因为这种事情本身早已褪色,又为厚重的历史烟尘所埋没。那么,为什么又去做这种似乎无效的研究呢?
其实,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那些事情,如孔子授业本身,毕竟较为朴素、单纯、简便,也谈不上有序。正如程颐所说,“孔子教人常俯就”(程颐: 《入关语录》)。这不见得有什么可看之处;然而,正由于它较为朴素、单纯、简便,不成系统,它或许更加接近授业原本的性质,即教弟子学,为行而学,因学而教,旨在
使人为善,说其“教学做合一”也不为过。何况尔后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的教育体系、授业制度,正是从这种单纯的授业格局中转化而来。它作为中国授业文化的源头,便可资同中国后来的教育比较,亦可从授业文化源头上同西方授业文化源头比较。所以,如今试图了解孔子授业的真相,其实也还是拿它说事,
说教育历史的辩证法,说史德,说研究历史的态度与方法。
本人原非以教育历史研究为专业,只是一向以历史的逻辑的分析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这才有兴趣参与孔子授业研究。
那么,有什么依据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孔子授业的可能性呢?
话虽如此,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研究成果,还取决于把有关这种研究的观点转化为研究的方法。这就生发出孔子授业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
本人的价值选择为:
(1) 尊重夫子自道和其弟子、再传弟子有关孔子授业的概括性的表述。
(2) 尽可能把相关材料全面展开,互相参证,互相补充。
(3) 凡是可以得出数据的材料,以数据说明问题。
(4) 除了充分运用其中的相关材料以外,还关注其中未给后人某种论断提供佐证的情况(批判性反证)。
关于孔子授业,本人陆续发表了二十余篇文章,作为这种研究取向的验证和进一步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的一种准备。
陈桂生
2011年10月1日
本书分内篇、外篇与孔子授业研究独白三部分,计十九章。主要以《论语》传递的有关孔子授业行为信息为依据,对前人的相关论断进行审慎的辨析,以孔子授业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把握孔子授业的要义,有别于一般孔子教育思想研究,而是从孔子为何授业、授的什么业、如何授业等教育基本要素展开,从而对中国教育文化源头作了一次初步清理。具有“浓浓的教育学味”。这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要义很有参考价值,不仅对教育史专业研究者有启发,对教育学专业相关人员乃至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皆有启迪作用。
陈桂生,1955年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列宁论教育》《斯大林论教育》等,著有《人的全面发展与现时代》《教育原理》《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现代中国的教育魂——与现代中国教育》《普通教育学纲要》《教育学的建构》《学校教育原理》等经典著作多部。
目录
序 孔子授业研究旨趣/1
内篇
章 君子之教[上] / 3
一、何谓君子[4]——二、君子与小人之别[5]——三、君子真伪之辨[7]——四、君子学说的性质[9]——五、今古势易话伦理之教[10]
第二章 君子之教[下] / 14
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4]——二、“四教”的伦理价值[25]——三、君子之规[28]——四、致君子“三理”[29]——五、今古势易话伦理之教[32]
第三章 以礼乐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君子儒”之教 / 34
一、“六艺”传说[35]——二、《论语》中的诗、书、礼、乐信息[38]——三、传说中的孔门礼教数例[57]
第四章 学之价值判断——学程型授业的立论依据/ 66
一、学为修身之本[66]——二、学无常师[73]
第五章 师—弟子问对[上]——孔门所授之业 / 82
一、弟子为求学而发问[82]——二、夫子施教中提问[98]——三、学程型授业的本色[100]
第六章 师—弟子问对[下]——学程型授业对话过程先例/ 101
一、发问主体[102]——二、孔子审题、辨惑与专对[103]——三、弟子认同、重问、追问与反问[107]——四、夫子评答[113]——五、孔子告白与提问[115]
第七章 因材施教——学程型授业的先例/ 119
一、例证[119]——二、“人材”观念[120]——三、因“由”施教[122]——四、因“赐”施教[128]——五、因“求”施教[132]——六、诸例同理[133]——七、不必要的误解[135]——八、今古势易话因材施教[138]
第八章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程型授业的先例/ 141
一、“愤”“悱”辨析[142]——二、因“愤”而“启”、因“悱”而“发”示例[143]——三、“启”“发”即善喻[146]——四、因学而教,教无常法[149]——五、今古势易话启发[150]
第九章 为学与出仕/ 153
一、对政事的关注[153]——二、荐才[159]——三、关于出仕的实证与反证[160]——四、以君子之教为根本[162]——五、今古势易话“出仕”与“焉用稼”[163]
第十章 师表/ 167
一、以授业为天职[167]——二、身教[171]——三、今古势易话“人师”[179]——四、博学的孔子“无以成名”别解[180]
外篇
第十一章 孔门弟子传说/ 189
一、孔门何其杂也[189]——二、孔门弟子知多少[192]——三、有
若之言何以似夫子[200]——四、孔门弟子“知”“仁”见识传说[204]
第十二章 先秦儒家先教说 / 210
一、“教而后刑、教而后兵”的先教说[210]——二、先教说立论[211]
——三、因时因势而行[212]
第十三章 孟子教育说 / 215
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215]——二、“五教”说[219]
第十四章 孔孟授业比较 / 225
一、授业价值取向比较[225]——二、师—弟子问对比较[233]
第十五章 荀子教育说 / 248
一、教化说[248]——二、学之终始说[254]——三、师说[263]
第十六章 荀子主外说与孟子主内说 / 277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277]——二、孟、荀授业价值观念比较[281]
孔子授业研究独白
第十七章 孔子授业研究的心路历程 / 287
一[287]——二[289]
第十八章 孔子授业研究的价值取向 / 291
一[291]——二[292]——三[295]
第十九章 孔子授业要义 / 298
一、师门的形成[298]——二、君子之教[302]——三、诗书礼乐之教[303]——四、为用而学,因学而教[306]——五、结论[309]
后 记 / 311
本书分内篇、外篇与孔子授业研究独白三部分,计十九章。主要以《论语》传递的有关孔子授业行为信息为依据,对前人的相关论断进行审慎的辨析,以孔子授业行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上把握孔子授业的要义,有别于一般孔子教育思想研究,而是从孔子为何授业、授的什么业、如何授业等教育基本要素展开,从而对中国教育文化源头作了一次初步清理。具有“浓浓的教育学味”。这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要义很有参考价值,不仅对教育史专业研究者有启发,对教育学专业相关人员乃至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皆有启迪作用。
陈桂生,1955年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方向的研究。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列宁论教育》《斯大林论教育》等,著有《人的全面发展与现时代》《教育原理》《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研究》《现代中国的教育魂——与现代中国教育》《普通教育学纲要》《教育学的建构》《学校教育原理》等经典著作多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