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3.37 4.7折 50 全新

库存6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国风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1274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28474695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很喜欢《聊斋志异》,尤其是其中的那些名篇。一是文笔的优美;二是作者蒲松龄构思的细腻;三是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聊斋志异》的文字非常美,经得起一遍遍的阅读。蒲松龄的诗歌功底很深厚,影响到小说对人物,尤其是对女子的描写,影响到小说中意境的渲染。与此有关,他的骈文写得很漂亮,文采飞扬,兼有诗歌的美丽和散文的流畅。《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除了文言的精炼之外,又从日常口语中吸收了很多灵感,加以提炼。不是口语,胜似口语。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刻画得非常传神。蒲松龄的构思非常巧妙,不管情节如何离奇,他也要让它合情合理,不让它有一点勉强的地方。这是蒲松龄非常坚持的地方。他的构思非常的细腻,我们必须仔细地阅读,才能体会到他的匠心独运。虽然蒲松龄从史传文学中汲取了很多的营养,譬如说,他写人物,往往笔头跟住人物的命运不放,使读者对人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再如他对人物的刻画,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这也是受了史传的影响。但是,蒲松龄的写法与史传又很不一样,譬如他在故事的开头常常并不对人物作全面的介绍,而是简单地点出几处,在情节的展开中再逐步地进行深入的描写,并与开头的强调进行呼应。《聊斋志异》对弱势群体的呵护同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点无需多说,人们从《席方平》《促织》《梦狼》等作品中可以体会得到。

蒲松龄在科举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怀有绝世之才的蒲松龄,竟以秀才终身。他的坎坷,超过了吴敬梓笔下的周进和范进。这是蒲松龄一生的屈辱和痛苦。这一点在《叶生》《司文郎》等作品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抒发。这位天才的小说家把的轻蔑送给了科场的试官。

读古代的名著,就是与古人,与古代文化的优秀代表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我们不但获知了很多有关古代的历史知识,而且被他们的痛苦和不幸所感动,被他们的思想所启发,被他们的气质所熏染。

本书是我阅读《聊斋志异》的点滴体会,不一定准确,不一定高明,愿与同样喜欢这部名著的读者交流共勉。

 



导语摘要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作者简介

张国风,江苏无锡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太平广记会校》《话说金瓶梅》《话说红楼》《话说西游》《传统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明清小说解读》《中国古代小说史话》等著作。



目录

目 录


 


序 001


 


孝可感天 001


 


恐怖小说 006


 


轻薄之戒 010


 


幻由人生 014


 


化腐朽为神奇 019


 


魔术之 024


 


娇惰不能作苦 027


 


山野的呼唤 031


 


并非少年维特之故事 036


 


文章憎命达 041


 


死缠烂打 045


 


化作美女的恶鬼 050


 


千姿百态的笑 054


 


侠骨柔肠 060


 


多情狐仙 066


 


弥留之际 071


 


复仇女郎 074


 


三角恋爱 080


 


用心良苦 085


 


惜乎击之不中 088


 


爱的极致 094


 


是不是欺骗,已经不太重要 099


 


不意《牡丹亭》后,复有此人 102


 


才、识互补 106


 


识英雄于未遇之时 109


 


不吐不快的悲愤 114


 


人不如虫 119


 


地位未变而思想已变 125


 


阳光的两个女鬼 129


 


短篇而有长篇之容量 133


 


无心之善,涌泉相报 137


 


帘中人并鼻盲矣 147


 


一个“在逃犯”的悲欢离合 152


 


迷狂的心态 158


 


螺旋式的结构 162


 


公案加爱情 167


 


万生真天下之快人也 174


 


天下之宝,当归爱惜之人 178


 


人间百态 182


 


除了爱,什么都不要 186


 


亦真亦幻 193


 


鬼的逻辑 198


 


视觉以外 201


 


纤足和绣花鞋 205


 


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 208


 


妓尽狐也 21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14


 


无往而不在的恩报观念 218


 


《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之异同 221


 


文章虽美,贱则弗传 224


 


青林黑塞有知音 229


 


辞赋气和小说气 234


 


诗笔和史笔 239


 


结局种种 242


 


小说史上的奇迹 244



内容摘要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主编推荐

张国风,江苏无锡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太平广记会校》《话说金瓶梅》《话说红楼》《话说西游》《传统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明清小说解读》《中国古代小说史话》等著作。



精彩内容

小说史上的奇迹

 

《聊斋志异》的出现,堪称奇迹。如果我们视六朝志怪为古典小说的雏形,那么,唐代传奇便是文言小说的个高峰。汪辟疆先生所辑《唐人小说》,网罗了唐代传奇中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唐代小说家的成就和贡献。唐代以后,文言小说一蹶不振,历经宋元明三朝的漫长历史时期,直至清代康熙年间蒲氏的《聊斋志异》出现,才迎来文言小说的第二个高峰。明代的《剪灯新话》,虽然影响很大,但是,它的思想艺术成就,依然无法和《聊斋志异》相比。也没有超过唐代小说的那些优秀之作。而《聊斋志异》简直就是文言小说的绝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聊斋志异》足以和唐代传奇的总体成就相媲美。《聊斋志异》的异军突起,充分体现了作者蒲松龄的创作天才。唐传奇是一批作家支撑着一个时代的高峰,其中的优秀之作,大约有一百多篇,且大部分集中在中唐。而《聊斋志异》却是蒲松龄一个人的创作,蒲松龄以一人之功,一生之心血,撑起了文言小说的一个高峰,正如屈原一人撑起了一个诗歌的高峰一样。《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之作,也有近五十篇。《聊斋志

异》和唐传奇相比,显然带有更加自觉的文学意识,从这一点上来看,在中国的文言小说史上,蒲氏的《聊斋志异》带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性质。

一部文言小说集能够具有这种的地位,必定同时具备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但是,要把这两方面的条件说清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蒲氏的天才,这是毫无疑问的,蒲氏确实是难得的天才。但是,我们要把这种天才的性质说清楚,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去具体地探讨这种天才的具体特点,找到他的与众不同之处,那么,所谓“天才”便只是一个抽象的贫乏的空洞。

如果我们把《聊斋志异》放到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雅文化和俗文化互相渗透激荡的长河中去,或许可以解释文言小说的马鞍型发展,从而看出蒲松龄的天才性质。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的不同,首先是语言的不同。中国的语言自魏晋以后,因为骈文的兴起,使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小说的发展要求更加地贴近生活,而贴近生活的口语显然比文言更加擅长描摹生活,尤其是生活中的细节。口语的活力是文言所无法比拟的,这就决定了白话小说必然战胜文言小说的历史趋势。从另一方面来看,白话小说需要吸收文言小说的创作经验和接受其各方面的积累。明清小说中一流的作品,无不体现出雅俗合流、雅俗共赏的特点。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它说明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之取长补短是古典小说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宋初的时候,文言小说的各类题材出现定型化的趋势,这一点从《太平广记》看得很清楚。我们不难从中感觉到文言小说的危机,感受到文人想象力的拘谨。文言小说是文人所写,也为文人所欣赏的作品,它反映的是雅文化的审美趣味和人生追求,所以它有意无意地和世俗的生活拉开距离。而小说的发展却是要求大踏步地走向世俗的生活,从文人的琴棋书画走向百姓的油盐柴米,从更为广阔的生活中去获得素材、汲取灵感。世界正由俗人所组成,不去写他们,又有多少事和人可写呢!小说要描摹一切,要把世俗的一切揽在自己的怀里,生活的深刻的秘密正隐藏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文言文却无法胜任这一任务。由此看来,宋以后文言小说的衰落绝非偶然。可是,为什么清代的《聊斋志异》却能在历经宋元明三朝之后,在唐传奇的群山峻岭之后再现峰峦叠嶂之美呢?我们将《聊斋志异》和唐人传奇中的代表作相互比较,就可以发现《聊斋志异》是文言写成的生活化的小说。虽然其中精怪迭出,但处处充满日常的生活情景,日常的人情世故,日常的生活情趣,日常的生活细节。《聊斋志异》中的对话非常精彩,有口吻,有语气,有神态,是文言中的口语口语化的文言,这是一般作家做不到的。《聊斋志异》中的很多作品取材于民间故事,他所喜欢的《搜神记》就包含了很多民间的故事和传说。在文言的范围以内,民间的故事和传说比较适合用接近口语的文言来表达。但是,用文言来描摹日常的生活情景毕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能够出现蒲松龄这样的天才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只要想想,散文从先秦发展到明代,才出现了归有光那种描写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的散文,也就不难明白,用文言来细致地描摹世俗人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里那种非常生活化的描摹,如果编进故事,不是和《聊斋志异》的文字有异曲同工之美吗?蒲松龄以后,又有写闺房之乐的《浮生六记》,都是非常少见的作品。俗文化并不讳言对于雅文化的学习,宋元的说话艺人自称“幼习《太平广记》”,“《夷坚志》无有不览”,就是一个证明。但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吸收却比较隐蔽而且非常的缓慢。宋元明清的文言小说,从总体上看,明显地在向白话小说学习技巧,表现出通俗化、世俗化的特征。由此可见,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合流不但体现在白话小说中,也体现在文言小说的创作中,只是不太引人注目而已。《聊斋志异》正是这种吸收成功的例子,其所体现的情趣,价值观念,审美观念,语言风格,无不显示出雅俗合流的特征。

 

 



媒体评论

“漫”也者,似漫不经心而实精心,似非着力而又着力,似谐而庄,笑中有泪,“正经学问”外又一独立王国也。“画”之有 “漫”, “有插科打诨”,武术之有 “猴拳”“醉拳”,凡此种种,无不是的。若著述之 “漫”,则又纵横开阖,无格可循。换言之,古典小说的漫话,既非金圣叹式的评点,而又具有评点的趣味;绝非胡适式的考证,而又带上考证的深度;不同于王国维式的评论,而又处处显出评论的力量。按人物之头颅而制帽,视事件之是非而予夺,有《春秋》之微言,无腐儒之缪柱,浅者自见其浅,而深者则自见其深。至于文字形式,则更不拘一格,谓之小品也,谓之“野狐禅”亦可,或如师友晤对,或似书礼往来,平凡之中,偶有警语,闲扯之际,忽现闪光:此便是所谓“漫话”。

——诗词评鉴*人 刘逸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