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72.25 6.1折 ¥ 11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钱仓水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23038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18元
货号28490029
上书时间2024-11-03
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中华蟹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力与成果。分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六个部分,用一百九十多个专题来撰述,或考证蟹名,或分析蟹著,或品评蟹味,或再现烹蟹方法,或谈及腌蟹技艺,或评判咏蟹诗词,或汇总蟹医蟹药,或讲述涉蟹人物,或介绍捕蟹工具。另附近一百五十幅精美插图,是一部从文化与历史角度研究中华螃蟹的集大成之作。
钱仓水,江苏太仓人,淮阴师范学院退休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之前专注于文体分类研究,近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华蟹文化研究,先后发表文章百多篇,出版《蟹趣》《说蟹》《〈蟹谱〉〈蟹略〉校注》等。
先秦
概述 / 3
《周易》:把“蟹”归入“刚在外”的甲壳类 / 5
《尚书》:让中原人见识了“一蟹盈车”的“海阳大蟹” / 5
《山海经》里的“大蟹”是“千里之蟹”还是群蟹的结集现象? / 7
《国语》:“稻蟹”成灾及蟹类中早的名称 / 9
《礼记》里的“匡”为蟹的个部件名称 / 12
《周礼》:今称螃蟹以其“仄行” / 15
《庄子》:无意间捎带出了淡水小“蟹” / 18
《荀子》:提出了“蟹用心躁也”说 / 19
《越绝书》里的“海镜”是一个兼及了“蟹”的早期名称 / 22
《尔雅》里的“螖蠌”是哪一种蟹? / 23
先秦人已经吃蟹的旁证 / 25
两汉三国
概述 / 31
《淮南子》揭示了蟹的“与月盛衰” / 35
《神异经》里讲了一个山臊捕食虾蟹的故事 / 36
蟹酱(蟹胥):早吃蟹的记录 / 38
扬雄《太玄》里的“郭索”成了蟹的别名 / 42
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蟹”与“蛫” / 44
《神农本草经》开了以“蟹”为医药的先河 / 46
杨孚《异物志》里起了个“拥剑”的好名称 / 49
《广雅》首及蟹的雄雌及其后续展开 / 51
万震所记“寄居虫”的引领 / 54
沈莹《临海水土志》对认知蟹类的突出贡献 / 56
两晋南北朝
概述 / 65
张华《博物志》捎带出的“石蟹” / 69
山都、山精、山鬼、山臊食蟹的故事 / 71
纬萧·蟹簖·沪 / 75
郭璞:中国大蟹神话的创始人 / 81
《江赋》所言“璅蛣腹蟹”的来龙去脉 / 85
崔豹《古今注》首称“蟛蜞”及其影响 / 88
由蟛蜞又名“长卿”和“彭越”引发出的历史故事 / 90
干宝《搜神记》揭示了“蟹类易壳”和“折其螯足,堕复更生” / 95
蔡谟食蟛蜞后吐下委顿之谜 / 98
葛洪《抱朴子》里的“无肠公子”成了蟹的别称 / 103
蟹神毕卓 / 106
祖台之《志怪》反映了东晋人已经喜食蝤蛑 / 112
祖冲之《述异记》开启了食蟹报应的记录之门 / 115
“糖蟹”及“蜜蟹”探究 / 118
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讲的腌蟹 / 123
北人嘲南人“唼嗍蟹黄” / 125
隋唐五代十国
概述 / 131
隋炀帝以蟹为“食品” / 136
众口交誉的糟蟹 / 138
点燃起了肴馔的薪火 / 141
承前启后的医药学家 / 143
鲁城民歌:早而又特殊的咏蟹诗 / 146
持螯赏菊花 / 148
重阳佳节吃螃蟹 / 151
孙愐《唐韵》的释蟹十七条 / 153
李白拉开了“酒楼把蟹螯”的帷幕 / 155
蟹画初展 / 158
曾经的蟹舍 / 160
丘丹《季冬》始见的“红蟹” / 163
白居易涉蟹诗句反映的“余杭风俗” / 165
蟹到强时橙也黄 / 168
段成式《酉阳杂俎》始见的“数丸”和“千人捏”及“平原贡蟹” / 170
段公路《北户录》始见的“虎蟹” / 174
天雨虾蟹 / 176
“石蟹(蟹化石)”的种种记录 / 178
皮日休:诗人咏蟹人 / 182
蟹因霜重金膏溢 / 185
陆龟蒙:推开了一扇稻蟹洄游的探索之窗 / 187
唐彦谦《蟹》:艺术与史料价值兼备的诗篇 / 192
扳罾拖网赛取蟹 / 196
就地销售与远途贩运 / 199
吴中稻蟹美张翰误忆鲈 / 203
各地贡蟹与唐帝赐蟹 / 206
唐诗里的涉蟹句选释 / 208
朱贞白《咏蟹》善嘲 / 211
江文蔚《蟹赋(残文)》 / 213
蟹的褒称“含黄伯”、贬称“筴舌虫”及其他 / 215
意味深长的旷世蟹宴 / 217
两宋辽金元
概述 / 225
傅肱《蟹谱》 / 234
傅肱《蟹谱》始见的“鬼状”蟹 / 238
风虫等内脏的揭示 / 240
流传广远的《临海蟹图》 / 243
负簏道人 / 246
大雾中蟹多僵者 / 248
岁旱迎蟹即雨 / 250
以螃蟹为怪物 / 253
探洞捉蟹·以竿钓蟹·火照捕蟹 / 256
专捕蟹的“蟹户”和专营蟹的“蟹市”“蟹行” / 261
蟹价贵贱的记录和轶事 / 264
风味殊隽的酒蟹 / 269
曾经风行的酱蟹 / 274
林洪《山家清供》的“蟹酿橙” / 276
吴自牧《梦粱录》里的种种蟹肴 / 279
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里的蟹肴 / 281
佚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的蟹肴 / 284
肴馔薪火的勃然兴旺 / 286
重蟹螯与重黄膏及二者兼重 / 290
蟹眼茶汤 / 294
张耒作诗为自己的嗜蟹之癖辩解 / 296
食蟹腹痛吐痢医方 / 301
以蟹解漆的故事 / 303
人、犬、鱼食之皆毙的蛇蟹 / 305
钱昆嗜蟹的故事 / 307
螃蟹琐闻十二则 / 310
洪迈《夷坚志》:记录螃蟹故事多的书籍 / 318
诗注里源自印度的故事 / 323
梅尧臣:反映蟹况卓然多新的诗人 / 325
苏轼:开拓蟹文化的大家 / 329
黄庭坚:笃信佛教而酷爱食蟹的诗人 / 336
陆游:广阔地反映蟹况的诗人 / 339
杨万里:以诗以赋赞糟蟹的作家 / 345
高似孙《蟹略》 / 350
苏轼《丁公默送蝤蛑》 / 355
以宋徽宗画蟹为题材的两首咏史诗 / 358
咏蟹诗作二十首及涉蟹句 / 360
螃蟹诗话六则 / 378
四首同调同题的咏蟹词 / 388
咏蟹(涉蟹)词曲述要 / 390
高似孙《松江蟹舍赋》 / 393
姚镕《江淮之蜂蟹》的寓意 / 395
李祁《讯蟹说》 / 396
赋蟹散文提要 / 401
以蟹为喻的活剧 / 402
元杂剧涉蟹琐记 / 404
蟹画的兴盛与衰落 / 407
《埤雅》《尔雅翼》等字书的释“蟹” / 413
明清
概述 / 419
玉蟹与沙钻蟹 / 427
金钱蟹 / 429
和尚蟹·花蟹·卤·山寄居螺 / 430
虱蟹与膏蟹 / 432
待考之蟹 / 435
种种无名大蟹 / 436
明清涉及蟹类的博物著作掠影 / 438
罕见的二则义蟹记录 / 442
屈大均:记录和探索蟹况的作家 / 444
焦循:总结了取蟹之法的作家 / 450
宋诩《宋氏养生部》里的蟹肴 / 452
朱彝尊《食宪鸿秘》里的蟹肴 / 455
顾仲《养小录》早先提倡人道食蟹 / 456
袁枚《随园食单》里的蟹肴 / 458
佚名《调鼎集》里汇集的蟹肴 / 460
肴馔薪火耀然喷发 / 463
红楼吃蟹琐记 / 466
煮蟹与蒸蟹 / 479
“蟹八件”考说 / 481
徐渭:将画换蟹吃的画家 / 485
张岱:与友人兄弟辈立十月蟹会 / 488
蟹仙李渔 / 490
嗜酒好蟹边寿民 / 497
张问陶:蜀人因蟹而客中原 / 500
李瑞清:餐食百蟹被称为“李百蟹” / 502
形形色色的吃蟹达人 / 505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以“蟹”为医药的集成文献 / 510
明宫里的蟹事趣闻 / 515
乾隆帝悠闲赋蟹及慈禧逃难食蟹 / 519
光绪皇帝查办“金爪蟹案” / 521
书生因蟹而中榜 / 522
藩司缘蟹而破案 / 525
放蟹报德的故事 / 527
梦蟹玄解 / 530
刘基《题蟹二首》 / 532
高启《赋得蟹送人之官》 / 533
徐子熙《蟹》 / 534
徐渭蕴含寓意的三首题画蟹诗 / 535
王世贞《蓼根蟹》 / 538
咄咄夫《乡人不识蟹歌》 / 539
曹雪芹:各示人物性格的三首《螃蟹咏》 / 540
张士保《题画蟹》 / 542
翁同龢《题蒋文肃得甲图卷(其二)》 / 543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选一)》 / 545
无名氏《螃蟹段儿》 / 546
咏蟹诗作十二首及涉蟹句 / 549
陆次云《减字木兰花·蟹》 / 561
夏言《大江东去·答李蒲汀惠蟹》 / 562
朱彝尊《桂枝香·咏蟹》 / 563
咏蟹词曲述要 / 565
袁翼《湖蟹说》 / 568
夏树芳《放蟹赋》 / 570
郑明选《蟹赋》 / 573
张九嵕《醉蟹赞》 / 575
李渔《蟹赋·序》 / 576
尤侗《蟹赋》 / 578
陈其元《蓄鸭之利弊》 / 580
赋蟹散文提要 / 582
吴承恩《西游记》 / 585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 588
方汝浩《禅真后史》 / 590
古吴金木散人《鼓掌绝尘》 / 592
蒲松龄《聊斋志异》 / 594
白云外史散花居士《后红楼梦》 / 596
朱翊清《荷花公主》 / 597
涉蟹小说举隅 / 599
螃蟹笑话六则 / 604
明清戏曲涉蟹觅踪 / 608
蟹联撷英 / 612
蟹画繁荣 / 618
可供把玩的寄居蟹 / 628
可供赏玩的螃蟹工艺品 / 629
《古今图书集成》“蟹部” / 632
孙之騄《晴川蟹录》 / 636
《字汇》《康熙字典》等字书的释蟹 / 641
附录
历代蟹类名称总揽 / 645
中国蟹灾的文献钩沉 / 710
以“蟹”冠名的镇、山、水、泉之类 / 716
人类初始吃螃蟹的猜想 / 720
《中华蟹史》专题分类索引 / 726
后记 / 733
本书凝结了作者对中华蟹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力与成果。分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六个部分,用一百九十多个专题来撰述,或考证蟹名,或分析蟹著,或品评蟹味,或再现烹蟹方法,或谈及腌蟹技艺,或评判咏蟹诗词,或汇总蟹医蟹药,或讲述涉蟹人物,或介绍捕蟹工具。另附近一百五十幅精美插图,是一部从文化与历史角度研究中华螃蟹的集大成之作。
钱仓水,江苏太仓人,淮阴师范学院退休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之前专注于文体分类研究,近二十多年来致力于中华蟹文化研究,先后发表文章百多篇,出版《蟹趣》《说蟹》《〈蟹谱〉〈蟹略〉校注》等。
蟹神毕卓
古希腊的传说中有个酒神,叫狄奥尼索斯,是一个晚起的小神,并且是后登上神山的,可是他遭遇痛苦,让人同情,他还教人酿造葡萄酒的技术,给人福惠,于是格外受到崇拜。中国没有酒神之说,但如果要确立一个蟹神形象,则非毕卓莫属。
毕卓并不是一个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反,是史有其人的。早提及他的是晋郭澄之《郭子》:“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可了一生哉!’”(见《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之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又复述了一遍,“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寥寥数语,已经点睛。唐房玄龄等根据先前的《晋中兴书》等写成《晋书·毕卓传》:
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父谌,中书郎。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所知。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间,致醉而去。
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及过江,为温峤平南长史,卒官。
毕卓是新蔡鲖阳(今安徽临泉)人,出身于官宦家庭,他在东晋太兴(318—321)末年做过吏部郎,以后又在温峤(288—329)手下做过平南长史,官职不算高,却始终吃着俸禄。对其业绩,史书一字未提,说明在哪个时期的群僚中,毕卓可能等因奉此、无所作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色。
要说给人一点印象的话,就是毕卓嗜酒。魏晋时期,饮酒乃至纵酒是一种风气,相沿成习,很多名士闹了一出又一出的酗酒趣闻。比如三国东吴的太中大夫郑泉,嗜酒到了生死以之的程度,临死前还留下遗嘱说,把我葬在制陶器的作坊旁边,以求有幸死后化为泥土后被制成酒壶。比如东晋那个写过《酒德颂》的刘伶,他常常乘着一辆鹿车,带着一个壶酒,边行边饮,并派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对他说:“我一旦酒醉在哪里死了,那里就是我的归宿,便可草草就地埋葬。”比如那个赏识少年毕卓的胡毋辅之,被人称为“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绝”的后进清谈领袖,就是一个“昼夜酣饮,不视郡事”的放达狂饮之人。毕卓自小仰慕狂傲任诞的名士,因此,即使当了吏部郎,仍“常饮酒废职”,以致耽误正事。一次,他的邻家才酿了酒,夜间,毕卓喝得醉醺醺地归来,闻到酒香,又不由自主地拐了进去盗饮,结果被看管的人发现,将他捆绑了起来。第二天早晨,主人一看,发现原来是毕吏部,于是赶快松绑。毕卓竟毫不介意,反邀了主人就在酒瓮间相对喝了起来,直到醉了才走。宋陆游在《对酒戏咏》里说:“凭谁为画毕吏部,缚着邻家春瓮边。”后来画家还真有以此为画画题材的,比如清张问陶就为人作过题画诗:“君不见画中毕吏部,烂醉眠瓮间。”比如现代丹青宗师齐白石曾对此一画再画三画,《毕卓盗酒》《盗瓮》《开瓮图》等都是。但给人的印象,似乎毕卓在那个酒话众多的时代里,只是给后人增添了一桩盗饮的趣闻而已。
毕卓之被尊为蟹神,那是因为他说了这样一番被人津津乐道的话:“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假使追根究底,那个在吴蜀夷陵之战后被孙权派往西蜀修复邦交的使节——郑泉早就说过类似的话。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韦昭《吴书》云:“郑泉博学有异志,性嗜酒,其闲居每曰:‘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复没饮之,惫即往而啖肴膳,酒有斗升减,随即益之,不亦乐乎!’”可以说,毕卓的话就是由此拷贝而来的。不过,毕卓又有突破,那就是把“肴膳”换成“蟹螯”,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说“便足了一生矣”。肴膳泛指饭菜,包括了鸡鱼肉蛋、瓜果蔬菜之类,蟹螯代指螃蟹,说明了毕卓遍尝各种菜肴,挑出了螃蟹,给予其特别的赏识和青睐。说明了毕卓是中国有史记载的位嗜蟹者,他以吃蟹为乐,认为螃蟹是食物中的美味,吃蟹是他人生中的快事。《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国人吃蟹很早,少说也有了3000多年历史,可是长久以来,皆为果腹、下饭之需,并没有吃出蟹的滋味,毕卓成了个蟹味的发现者、推崇者、倡导者,这是很了不起的。进一步说,毕卓不仅是中国早的螃蟹知味人,而且是早把蟹和酒联结在一起的美食家。酒在我国的源起很早,中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酒,那么喝酒就着什么菜好、雅、合适、可口呢?味觉特别灵敏、情致特别风雅的毕卓,看中了螃蟹,让其与酒匹配,“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一右一左,一酒一蟹,从此就被中国人,特别是中国文人视为享受之一。
毕卓的言行激起了历代许许多多文人的反响和共鸣:
毕卓持螯,须尽一生之兴。(唐·李显《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诗序)
蟹螯今在左,欲拍酒船浮。(宋·晏殊诗逸句,见宋·高似孙《蟹略》卷三)
壮心付与东流水,霜螯何妨左手持。(宋&m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