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8.46 4.4折 ¥ 8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韩可胜 顾霁昀 主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934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27950060
上书时间2024-11-03
当代社会,学习诗词有什么用?
韩可胜
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出版诗词日历了。很多人问我,市场上有很多同类的书籍,为什么你们编辑的诗词日历受读者欢迎?可能我们更加用心吧。大多数人的做法是,挑选365首,塞进一年中的每一天,于是成为“日历”。这样,诗词和日子显然是不能融合的。与这种做法不同的是,我们把时间,包括季节、节气、节日、花信风、纪念日等与诗词做到尽可能精准的对应。除了这些之外,我们尽可能还原创作时间,比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放在3月30日,农历三月七日,正是这首词的创作时间。读着今天的诗,看着窗外的景,想着历史上发生的事,是不是特别能产生一种领悟?承蒙读者评价,这才是“本真正的诗词日历”。诗词日历出版后,很多人问我,今天,孩子为什么要学习诗词?怎么样教孩子学诗词?要注意什么?等等。今天借此机会,集中做个回答。
个问题,学诗词有什么用?
孩子学诗词,既有小用,也有大用,而且终生有用。
小用很简单,提高语文成绩。现在*统一新编的教材,小学124篇,占全部课文的30%。初中124篇,占全部课文的51.7%。得语文者得天下,古诗文学不好,还想有好成绩?不过,我强调的不是小用。把古诗词学好了,获得小用,提高语文成绩,是当下的事情。学习古诗词,我认为更应该看重大用。大用才是根本和长远的事情。
诗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押韵的文体叫韵文,不押韵的文体叫散文。诗词是韵文,精炼好记,譬如“春眠不觉晓,处处有啼鸟”。我们平时说话是散文,同样的意思,你要说“春天真好睡,天亮了都不知道,到处都有鸟叫的声音”,就难记多了,也无法每次都做到准确的复述。所以在锻炼记忆力方面,诗词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记忆力不仅仅是孩子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孩子智力的基石。学习、工作、生活,哪一样离得开记忆力?有好的记忆力,在学习上就有了极大的优势。
诗词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在中国当代小诗人评选中,我有个学生叫陈恩志,获得了“十佳”称号,她的这首诗我很喜欢:“为什么风信子会开花?/是风带着爱的气息/吹拂着花骨朵的脸颊/刷红她们的腮/催促着/开花呀,开花呀,快开花呀/我要拿你交作业啦!”用散文的表达来看,这就有点荒诞不经。只有用诗歌的形式,才显得合理、自然。诗鼓励想象,诗纵容想象。当然,是文学都离不开想象,但与诗相比,散文的想象是有限度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那种想象,只有用诗才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诗词锻炼儿童的表达力。因为押韵,因为短小,所以特别适用于孩子童年阶段的学习和表达。孩子学习说话的时候,说一句很长的完整的话很困难,但说两句乃至四句的诗歌,就相对容易。模仿就够了。清末大师章太炎说:“韵文完具而后有散文,史诗功善而后有戏曲。”从诗词这里,孩子学会的还不仅仅是表达,而且是优美的表达,是有内涵的表达。从网络中经常看到,有些孩子伶牙俐齿的,但说的都是粗话、俗话、无底蕴的俏皮话,这样的孩子其实让人痛心,内涵少而曝光早,在人生长跑中,是走不高也走不远的。
记忆力、想象力、表达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或者生活,都是孩子一生都需要的能力。这些不仅仅是成绩本身,是取得成绩的源动力,是人生成功的源动力。
还有更重要的是,诗词培养人的审美力。诗词让孩子从小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从而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美好。“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人生不会没有挫折,人生不会没有迷茫。无论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创造条件,如何为孩子祝福,但是孩子的人生,考验甚至磨难都会很长时间如影随形。这时候,心里美好的东西,就是黑夜中的星光,沙漠中的甘霖。当孩子翻越山丘,度过黑夜,诗词会更加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第二个问题,多大的孩子可以学诗词?
孩子学诗词好在十五岁之前,某种意义上是越早越好。但是,低龄阶段主要靠父母自己教,如果父母不能系统教,可以结合学话,零零星星教一些。到了快要入学的年龄,或者入学了,要靠专业老师来教,但是家长也有责任。
学语言是人生初几年的事情。在这期间,孩子靠观察,靠模仿,靠记忆,逐步学习。语言从短到长,先是一个一个吐字,然后冒出一些词,然后组成一些简单的句子,然后句子越来越复杂,长短结合,随心所欲。两句之间,如果韵律相同,就是韵文;如果韵律不同,就是散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韵文;“我早晨吃饭,傍晚会下雨”,是散文。毫无疑问,韵文比散文好记,好复述,同样十个字,韵文容易记得多,说了上句,容易想起下句。所以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小孩,只要启蒙早,会念诗是可能的。容易记,是因为押韵。
古人总结出“三字经”、“千字文”,这是活生生“编”出来的,其实也是努力把一些要学习的东西转化成韵文,同样也是符合教学规律。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念那些连大人都觉得枯燥的经书,我个人是不赞成的。只背一本《论语》也就罢了,还要背《孟子》《老子》《庄子》,真是咄咄怪事。
有人问我,孩子小,不懂得诗歌的意思,怎么办?一方面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力,孩子学诗词绝大部分情况都是模模糊糊的懂了一些,只是不会表达而已。一方面,我们要教那些浅显易懂的,与身边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的诗歌。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的诗歌,怎么会一点不懂呢?在公园里看到鹅,再念“鹅鹅鹅”会一点不懂吗?在水边看到杨柳,“万条垂下绿丝绦”会一点不懂吗?通过念诗,可以启发小孩子去感知大自然。然后通过对大自然的感知又促进对诗歌的了解。这个过程,也是观察、学习和开发智力的过程。
有人问,小时背了很多诗歌,长大了忘记了怎么办?很多人念了诗歌,长大后大部分都会忘记。这是教育的问题,往往教了一遍,当时背熟了,后面就忘记了。我教孩子,总是在学会一首诗词后,一周后,一月后,一年后,让孩子反复复习到这首诗词,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而且我选的都是名诗,经常在不同的地方,会不经意的重新遇到,让孩子有一种老朋友相见的惊喜,也会使得记忆更加巩固。我教孩子学习诗词,是有要求的,孩子必须学会自己抄写,必须学会背诵,必须学会使用。多复习,多应用,就永远不会忘记,诗词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第三个问题,孩子好学习什么样的诗歌?
孩子念的诗,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短小。二是浅显。好结合生活,很优美,很好懂。我们编辑的诗词日历,尽可能回避自己的个人偏好,不显摆自己的诗词量,尽量选择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那些必须背诵的诗词,尽可能覆盖了中小学教材上的诗词,给大家特别是学生创造一个重复学习、加深理解的机会。在选诗时,我们以弘扬精气神为指导,没有选那些哀怨的、愁苦的诗,而倾向于选择那些积极的、阳光的、阳刚的、有格局的诗,考虑到很多读者是孩子,或者是年轻的父母,这些有格局的诗歌扩展孩子的心胸,为孩子的人生打下基础。
第四个问题,教孩子学习诗词,有没有好的方法?
因人而异。可能没有好的方法,但是有合适的方法。我自己的方法先是胎教,每天固定时间声情并茂地念给TA听,每次十五分钟——其实那时候,还不知道是女儿是儿子呢。出生后,我自己经常在家里大声念,反复念,经常念,很快女儿就听懂了。然后你一句,我一句,就会了。有人结合音乐、动画、书法、故事片都可以给孩子念诗,用不同形式引出诗词。有的人鼓励孩子用涂鸦方式表达他们对诗词的理解。这些方法都很好。
上海江东书院首创了中国诗词地理游,也是一种办法。比如“跟着李白游徽州”。在敬亭山背诵“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桃花潭背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天门山背诵“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古人说,“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什么时节,念什么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这是有道理的。顺应天时,用好地利,不要逆反天时,违背地利。
第五个问题,教孩子念诗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吗?
一是忌讳填鸭,短时间让孩子念太多。低幼龄儿童会个十首二十首就可以了,会个几首也行。学习诗词在坚持,不在快,坚持两三年必有成效。二是忌讳一劳永逸。孩子记得很容易,忘记更容易,经常复习,在睡前、路上、闲聊时,都可以复习。我教给孩子的诗词,父母好也经常念念,孩子听在耳朵里,也是复习。三是忌讳为了炫耀而背诗词。但是经常鼓励,经常表扬,让孩子有表演的场合,以便得到更多的鼓励,却是有益而且必要的。
本书按照全年的节气和时序,从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选取了365首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词,一日一首。全书所选诗词以自然为主旋律,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爱国为主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借助言简意赅的“注释”栏目,帮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作者”一栏简要介绍了诗作作者的生平年代、籍贯、字号、艺术特色等。同时,“金句”一栏因诗词有感而发,每首一句、每日一句,或谈人生,或品生活;或赏草木,或鉴人物;或抒己怀,或达他情;或讽世,或劝世,以期能与读者有所契合,对读者有所启发。
韩可胜,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作家,复旦大学、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特聘教授,人民网十大博主。曾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浦东新区文广影视局副局长。
顾霁昀,上海市香山中学校长。
本书按照全年的节气和时序,从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选取了365首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词,一日一首。全书所选诗词以自然为主旋律,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爱国为主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借助言简意赅的“注释”栏目,帮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作者”一栏简要介绍了诗作作者的生平年代、籍贯、字号、艺术特色等。同时,“金句”一栏因诗词有感而发,每首一句、每日一句,或谈人生,或品生活;或赏草木,或鉴人物;或抒己怀,或达他情;或讽世,或劝世,以期能与读者有所契合,对读者有所启发。
韩可胜,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作家,复旦大学、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特聘教授,人民网十大博主。曾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浦东新区文广影视局副局长。
顾霁昀,上海市香山中学校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