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分级阅读丛书美绘导读版-名人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55
2.1折
¥
16.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钱理群 主编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0965504
出版时间201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3450672
上书时间2024-1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著,本书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有伟大建树的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激情、成功。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但是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大,他们的影响历久弥新,他们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了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道路上,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能够创造出可以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突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20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基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共称《名人传》)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10卷,以贝多芬为原型,围绕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瞄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钱理群,著名教育家、人文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他名列首位。他关注语文教育,其主编的《新语文读本》被认为是:“意味着一种新的语文观——一种有利于开发心智、丰富思想、培养性情、操练想像并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语文观的产生。”
目录
贝多芬传
序言
童年时代
痛苦已在叩门
爱情和痛苦
贝多芬与歌德
孤独
欢乐
悲剧的收场
米开朗琪罗传
序言
伟大的斗争和不幸
上编战斗
一、力
二、力的崩裂
三、绝望
下编舍弃
一、爱情
二、信心
三、孤独
尾声死
托尔斯泰传
作品与家庭
从喀山到高加索
军旅生活
爱情
巨著
生命的尾声
《名人传》读后感
必考知识点自测
内容摘要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所著,本书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作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且有伟大建树的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激情、成功。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但是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大,他们的影响历久弥新,他们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了他们在人生忧患困顿的道路上,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了能够创造出可以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突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赞美了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精彩内容
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仍然在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打算。从1793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直到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歌留下来,放在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去。我们应当注意《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并非今日大家所习用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而且应该有另外一种结束。1823年7月,贝多芬还想给它以一个器乐的结束,这一段结束,他以后用在作品百三十二号的四重奏内。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确言,即在演奏过后r贝多芬还未放弃改用器乐结束的意思。
要在一阕交响曲内引进合唱,有极大的技术上的困难,这是可从贝多芬的稿本上看到的,他做过许多试验,想用别的方式,并在这件作品的别的段落引进合唱。在柔板的第二主题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此可以很适当地开始。”但他不能毅然决然地和他忠诚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看见一个乐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所以他把运用歌唱的时间尽量延宕;甚至先把主题交给器乐来奏出,贝多芬说这一部分“完全好像有歌词在下面”。连“欢乐”的主题亦是如此。
对于这些延宕和忧郁,还可以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因为还有更为深远的原因。这个总是受到忧愁折磨的不幸的人,始终都渴望着讴歌欢乐之美,然而他却年复一年,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旋涡内。
直到生命的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下的抚摸又是那么温柔,令人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声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老李尔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维也纳轻浮的风气,被它震撼了一刹那,这都城当时是完全在罗西尼与意大利歌剧的势力之下的。贝多芬颓丧忧郁之余,正想移居伦敦,到那边去演奏《第九交响曲》。像1809年一样,几个高贵的朋友又来求他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完成了一部新的圣乐——《D调弥撒曲》,表现着您深邃的信心感应给您的情操,渗透着您的心灵的超现实的光明,照耀着这件作品。我们也知道您的伟大的交响曲的王冠上,又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近几年来的沉默,使一切关注您的人为之凄然。大家都悲哀地想到,正当外国音乐移植到我们的土地上,令人遗忘德国艺术的产物之时,我们的天才,在人类中占有那么崇高的地位的,竟默无一言。唯有在您身上,整个的民族期待着新生命,新光荣,不顾时下的风气而建立起真与美的新时代……但愿您能使我们的希望不久即实现……但愿靠了您的天才,将来的春天,对于我们,对于人类,加倍地繁荣!”这封慷慨激昂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国上层阶级中所享有的声誉,不但是艺术方面的,而且是道德方面的。他的崇拜者称颂他的天才时,所想到的个字既非学术,亦非艺术,而是“信仰”。1819年2月1日,贝多芬要求对侄子的监护权时,在维也纳市政府高傲地宣称:“我的道德的品格是大家公认的。”贝多芬被这些言辞感动了,决意留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十分成功。场面之热烈,犹如起了暴动一般。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这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可是胜利是短暂的,对贝多芬毫无经济上的助益。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加,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P24-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