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1.47 5.2折 22 全新

库存3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少红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34584

出版时间2009-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2元

货号20590632

上书时间2024-11-03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为分析工具,立足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实践,将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专业大户能人带动型、政府职能部门带动型、供销社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四大类型统称为福建普通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而将得益于两岸农业合作成果的推动,由台农(商)在福建创办的,以生产农户合作模式为特点的农民产销合作社,作为福建特殊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围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特征、产权安排、所有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通过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分析与比较,得出福建普通型农民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存在产权模糊、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民主管理、运作分配机制不规范、普通农户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并揭示其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台农在闽创办的产销合作社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实证分析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即强调社员惠顾者的剩余索取权、有利于交易费用节约的产权制度以及合理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台农在闽创办的产销合作社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目前还未能够在福建迅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后,通过理论假说的检验和证实,强调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并提出更好地规范促进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该书结构由以下九个章节组成。
    章“导论”,主要介绍本书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并阐明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第三章“农民合作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对农民合作组织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围绕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产权安排、所有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第四章“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概述”,主要介绍台湾农会、农业合作社、农业产销班等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情况,重点阐述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体系的构架、功能和运行特征,以及台湾农产品运销机制;研究认为,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与创新,以及农会、合作社、产销班的实践做法和农产品运销的成功经验,对推动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第五章“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类型与问题”,通过福建普通型与特殊型合作组织的分类,对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概括。
    第六章“福建农民合作组织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实证分析”,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分析与比较,揭示福建普通型农民合作组织内部制度缺陷,凸显由台农创办的特殊型合作组织制度的经济合理性;通过产销班在闽与在台发展的差异比较,论述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因缺乏外部组织体系保障而难以有效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福建特殊型合作组织激励机制与适应性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台农在闽创办的锦信青果产销合作社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分析评价其内部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同时,通过分析锦信青果产销合作社成长的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说明其制度安排的适应性。
    第八章“福建特殊型合作组织发展与政府扶持的实证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阐明由台农(商)创办的特殊型合作组织,其外部由于缺乏来自政府的法律支持、制度保障、资金补助、政策优惠而遇到的障碍,进一步揭示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未能够在福建推广和普及起来的根本原因。
    第九章“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概括归纳本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据此提出规范促进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郑少红,1965年1月生,福建三明人。200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12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合作经

目录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1.1.2 “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复杂性
    1.1.3 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更加凸显
    1.1.4 农民合作组织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若干概念界定
    1.3.1 农民
    1.3.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1.3.3 制度与组织
  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的研究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进一步的研究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有关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观点
  2.2 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研究
    2.2.1 西方农业合作社理论综述
    2.2.2 简要评论
  2.3 国内农民合作组织理论研究
    2.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3.2 简要评论
3.农民合作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前提假设与理论假说
  3.2 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
    3.2.1 合作社原则
    3.2.2 传统合作社原则是对合作社本质的规定
    3.2.3 合作社与其他相关组织形式的区别
  3.3 农民合作组织的产权制度安排
    3.3.1 产权的基本理论
    3.3.2 农业合作社界定清晰产权的发展创新
  3.4 农民合作组织的所有权关系
    3.4.1 企业所有权分配的理论解释
    3.4.2 农业合作社状态依存的所有权结构模型
  3.5 农民合作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
    3.5.1 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问题
    3.5.2 传统农业合作社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
  3.6 政府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
    3.6.1 国内外政府扶持农业合作社的主要理由
    3.6.2 社会资本理论:政府扶持农业合作社的新视角
    3.6.3 政府在农民合作组织中的作用
4.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概述
  4.1 台湾农会
    4.1.1 台湾农会的形成及发展
  ……
5.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类型与问题
6.福建农民合作组织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实证分析
7.福建特殊型合作组织激励机制与适应性的实证分析
8.福建特殊型合作组织发展与政府扶持的实证分析
9.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为分析工具,立足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实践,将福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专业大户能人带动型、政府职能部门带动型、供销社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四大类型统称为福建普通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而将得益于两岸农业合作成果的推动,由台农(商)在福建创办的,以生产农户合作模式为特点的农民产销合作社,作为福建特殊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一定解释力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围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特征、产权安排、所有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有:通过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分析与比较,得出福建普通型农民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存在产权模糊、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民主管理、运作分配机制不规范、普通农户权益未能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并揭示其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台农在闽创办的产销合作社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实证分析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即强调社员惠顾者的剩余索取权、有利于交易费用节约的产权制度以及合理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揭示台农在闽创办的产销合作社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目前还未能够在福建迅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后,通过理论假说的检验和证实,强调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并提出更好地规范促进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该书结构由以下九个章节组成。
    章“导论”,主要介绍本书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并阐明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第三章“农民合作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一个对农民合作组织具有一定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围绕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特征、产权安排、所有权结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第四章“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概述”,主要介绍台湾农会、农业合作社、农业产销班等农民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情况,重点阐述台湾农民合作组织体系的构架、功能和运行特征,以及台湾农产品运销机制;研究认为,台湾农民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与创新,以及农会、合作社、产销班的实践做法和农产品运销的成功经验,对推动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第五章“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类型与问题”,通过福建普通型与特殊型合作组织的分类,对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概括。
    第六章“福建农民合作组织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实证分析”,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分析与比较,揭示福建普通型农民合作组织内部制度缺陷,凸显由台农创办的特殊型合作组织制度的经济合理性;通过产销班在闽与在台发展的差异比较,论述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因缺乏外部组织体系保障而难以有效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福建特殊型合作组织激励机制与适应性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台农在闽创办的锦信青果产销合作社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分析评价其内部制度安排的优越性;同时,通过分析锦信青果产销合作社成长的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说明其制度安排的适应性。
    第八章“福建特殊型合作组织发展与政府扶持的实证分析”,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阐明由台农(商)创办的特殊型合作组织,其外部由于缺乏来自政府的法律支持、制度保障、资金补助、政策优惠而遇到的障碍,进一步揭示这种特殊型合作组织未能够在福建推广和普及起来的根本原因。
    第九章“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概括归纳本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并据此提出规范促进福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主编推荐
郑少红,1965年1月生,福建三明人。200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12月,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合作经

精彩内容
1.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以工补农”、“以工带农”、“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文件还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以上说明,当现代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之际,必须及时调整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反,进人转折时期若不及时调整或调整失误,都将使农业陷于困境,从而制约和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