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 高校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校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1.41 4.4折 72 全新

库存1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伟,陈宁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8441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2元

货号29467402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价值取向发生了多方面重要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重新确立了立德树人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明确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并且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根本价值尺度。这一重要变化,表明我国高校逐步走出长期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误区,回归人才培养的主责主业。这一重要变化,重申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及其优先性,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指明方向。

但是,如何才能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立德树人的水平和质量,这是需要高教系统管理者和老师们共同探索的问题。不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能就会停留在文件上,而不能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行动自觉。这个问题又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如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重申立德树人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立德树人在实践上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机制和规律是什么?广大教师个体的师德素养能不能胜任立德树人的要求?立德树人如何应对网络时代所带来的诸多挑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当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刘伟教授和陈宁教授合著的《高校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就是一部致力于对上述涉及高校立德树人基础性问题进行研究的力作。

这部著作的研究视角正如其副标题而言,是道德教育心理学。广义上,道德教育心理学属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又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个分支,旨在探索教育活动中师生的个性和团体心理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往,教育心理学、德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小学校,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的心理学研究比较薄弱。这恐怕也是造成高校德育工作经验化有余而专业化不足的一个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部著作本身是高校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而且聚焦的是立德树人这样一个重大的时代主题,因此无论是从研究主题上还是从学科建设上看,该书的出版都具有重要意义。

该著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着高校立德树人这个主题,从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对立德树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这其中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证研究,还有历史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带有高度的综合性。著作总共包括11章,体系比较完整,结构比较清晰。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的主题、内容和方法,体现了比较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为读者了解整个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入门。其中,有关道德教育心理学对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的论述我是非常赞成的,应该引起高校有关老师的注意。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何谓立德”(范畴关系)“所立何德”(目标与内容)“何以立德”(发展规律)“如何立德”(教育模式)等四个方面来探索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理论、科学和实践基础问题。其中,论著把“立德”作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范畴确立下来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立德树人理论框架、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发展生态学理论框架有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第六章到第八章,是几个专题性的实证研究,分别探索了大学生的责任感、高校教师以师爱为基础的育德素养、大学生高校道德氛围感知以及大学生网络道德风尚感知等,是对高校道德教育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有关道德心理特征的描述、解释和分析,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如高校教师育德素质在若干维度上的倒“U”形变化曲线等。第十章属于比较研究,对我国历史上以及欧美和日韩等国家高校德育实践性做出概要的介绍,有助于扩展高校德育的知识视野。第十一章则在以上各章研究基础上就如何把握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特征以及开展路径创新提出意见建议,从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层面回归实践改进的层面,体现了作者科学研究活动中所抱有的强烈实践关怀。

作为一部高校道德教育心理学的探索性著作,我觉得该研究比较好地完成了它的任务。读者们如果有时间系统阅读该书的话,一定可以从中收获很多有益的思想养分和实践启发,有助于改进我们各自所承担的立德树人工作。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工作。对立德树人基本规律的研究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科的协同。我衷心地希望两位研究者能够以此为基础,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征、形成变化规律以及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规律乃至整个的高校立德树人规律等开展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拿出新的精品力作,为推动高校道德教育心理学科建设、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石中英2022年7月于清华大学

 



导语摘要

高校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本书从道德教育心理学这一全新的视角研究新时代的高校立德树人,探索性回答了何谓立德、所立何德、何以立德、如何立德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高校老师和学生两类道德主体的核心素质、高校现实与虚拟空间的道德环境现状等重要现实问题,从道德教育心理学视角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框架、实证依据和实践指南。

 



商品简介

高校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本书从道德教育心理学这一全新的视角研究新时代的高校立德树人,探索性回答了何谓立德、所立何德、何以立德、如何立德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高校老师和学生两类道德主体的核心素质、高校现实与虚拟空间的道德环境现状等重要现实问题,从道德教育心理学视角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框架、实证依据和实践指南。

 

作者简介

刘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陈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情感教育心理、青少年和教师心理。



目录

序1


 


章绪论1


节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1


一、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2


二、 立德树人研究的发展现状5


第二节道德教育心理学与高校立德树人10


一、 道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概览10


二、 道德教育心理学与立德树人16


第三节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


一、 研究内容18


二、 研究方法21


 


第二章何谓立德:道德教育心理学范畴研究23


节立德与树人的关系考辨23


一、 立德树人的内涵阐释23


二、 立德与树人的关系辨析26


第二节道德与立德是道德教育心理学基本范畴29


一、 范畴与学科范畴30


二、 多学科视域下的道德概念体系32


三、 道德教育心理学视域下的道德与立德37


第三节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39


一、 理论与理论建构39


二、 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心理学理论框架构想41


 


第三章所立何德:高校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46


节高校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历史考察46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演进46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发展52


第二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54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德54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57


 


第四章何以立德: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研究62


节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时代特点62


一、 处于始成年期的大学生年龄特征62


二、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64


第二节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心理机制66


一、 道德发展的心理机制与规律67


二、 道德发展心理机制的主要理论69


三、 大学生道德发展现状与心理机制分析73


第三节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建构75


一、 发展生态学理论源流76


二、 发展生态学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生道德发展影响因素77


三、 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发展生态学理论构建80


 


第五章如何立德: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研究82


节教育模式与道德教育模式82


一、 模式、教育模式、道德教育模式82


二、 道德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84


第二节中外道德教育模式考察86


一、 我国主要道德教育模式87


二、 当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模式90


第三节大学生积极道德教育模式理论建构94


一、 积极道德教育模式提出及其理论特征94


二、 大学生积极道德教育方法举隅99


 


第六章以德成才:以责任感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素质研究106


节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理论研究106


一、 道德素质概述106


二、 责任感是大学生的核心道德素质110


三、 责任感的个体发展功能112


四、 责任感的社会发展功能114


五、 责任感的结构116


第二节大学生责任感的特征研究118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119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120


三、 研究结论与启示123


 


第七章以德施教:以师爱为基础的高校教师育德素质研究128


节育德素质的理论研究128


一、 教师育德素质128


二、 师爱是奠基性的教师育德素质133


第二节高校教师师爱的调查研究137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138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140


三、 研究结论与启示147


 


第八章以德立校:高校道德氛围研究154


节高校道德氛围的理论研究154


一、 道德氛围与学校道德文化154


二、 学校道德氛围的结构160


第二节大学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特征研究166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167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168


三、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174


四、 研究结果的启示177


 


第九章以德兴网:网络道德风尚研究180


节网络道德风尚的理论研究180


一、 道德风尚180


二、 网络道德风尚183


三、 网络道德风尚的结构184


第二节大学生网络道德风尚感知的特征研究189


一、 研究方法189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191


三、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197


 


第十章借鉴与超越:中外道德教育实践经验200


节我国道德教育实践经验与审思200


一、 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实践200


二、 我国近现代高校道德教育实践206


第二节发达国家高校道德教育新进展211


一、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践211


二、 欧洲主要国家高校道德教育实践215


三、 日韩高校道德教育实践218


 


第十一章创新与展望:高校立德树人路径创新222


节高校立德树人实践探索及其特征222


一、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典型案例222


二、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特征231


第二节高校立德树人实践的创新路径235


一、 以理论研究为立德树人实践提供学理支撑235


二、 以实证研究为立德树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239


 


后记247



内容摘要



高校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本书从道德教育心理学这一全新的视角研究新时代的高校立德树人,探索性回答了何谓立德、所立何德、何以立德、如何立德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高校老师和学生两类道德主体的核心素质、高校现实与虚拟空间的道德环境现状等重要现实问题,从道德教育心理学视角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理论框架、实证依据和实践指南。







 





主编推荐

刘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陈宁,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情感教育心理、青少年和教师心理。



  • 高校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 高校立德树人:道德教育心理学的视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