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中国艺术史入门,牛津、耶鲁、普林斯顿沿用四十余年,迈克尔·苏立文生前最终修订版,译文、插图全新升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中国艺术史入门,牛津、耶鲁、普林斯顿沿用四十余年,迈克尔·苏立文生前最终修订版,译文、插图全新升级)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52.92 4.5折 118 全新

库存264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迈克尔·苏立文 著; 徐坚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6393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9432102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马熙乐(Shelagh Vainker)

 

2013年9月,即将迎来97岁寿诞的苏立文溘然长逝,《中国艺术史》第六版的修订工作几近告成。这些工作,连同若干内容增补、插图的新增或者替换,以及经过修订的参考文献都呈现在本书之中。苏立文饱含热忱地为之奋斗,这既是他的活力和投入,又是他对终生事业—中国艺术矢志不渝的明证。数年前,他的志业已经成为中国美术馆的展览主题,那次展览不仅有图录流传于世,还有一卷论文集向他致敬。为了推广著作的新译本,苏立文足迹遍及上海、台北和香港。在他逝后,这些讲座、访谈、展览和图书,都被援引,以示缅怀和景仰。特别是在中国,苏立文被尊为学者和朋友。他在艺术圈中极具人气,历经内战、革命、经济转型数十载,始终不辍。对苏立文作品的推崇集中在他对现代中国艺术领域的贡献上。他于1959年出版的《20世纪的中国艺术》(Chinese Art in Twentieth Century)率先关注这个主题, 他的20世纪绘画收藏是东亚之外显赫的私人收藏。

初次面世于1961年的《中国艺术史》展现了苏立文在中国文明的历史概览上鞭辟入里的理解。这毕竟是贯穿他在新加坡、伦敦和斯坦福大学的执教生涯里的主要内容。1939—1946 年,当他首度常驻中国时,苏立文就结识艺术家,参加一座9世纪王陵的发掘,并在考古博物馆中工作。初次出版以来,

《中国艺术史》一直是大学课程教材,对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也是值得信赖的中国艺术和文明入门之书。由于持续不懈地借鉴新发现和新理论加以完善,以及作者在研究取向上的一以贯之,本书远胜于其他概论。

只有保持敏锐和自信,才能确保作品内涵丰富、字句精准和朗朗上口。本书进一步强调了书法的地位,也增加了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知识分子在近代早期的贡献。后,末章对现代艺术的观察延及当下。

本书和此前数版一脉相承:言简意赅,大部分内容来自作者对中国的山水、人物、建筑和艺术作品的直接经验。这并不是说,苏立文没有意识到艺术史领域已经从鉴定学过渡到经济或者社会史,毫无疑问,他对这一转变了如指掌。然而,他相信,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一手材料。这个观点,在他对待20世纪和21世纪绘画艺术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诚如谢柏轲(Jerome Silbergeld)在苏立文早年对现代绘画研究上所言: 

 

如同摄影术出现之前的中国收藏家,他们只写亲眼所见,也只见自己或者朋友或绘或藏的一样,苏立文只写亲身结识的数位画家。和中国过去的作者一样,这将令艺术史和艺术评论之别随风而逝,了无痕迹。

 

毕竟,苏立文是开创性学者,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考古工作也是西方在亚洲的考古学活动的先声。这并不是说,他的文字仅是一家之言——对于资深学者而言也许并不为过——而是说作者与材料的私人纽带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即使博闻强记也远不能与之相比拟。2005年,在一次未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艺术研究的发展及自身定位的访谈中,苏立文谈及这些问题。那些优雅而迷人的片段点缀了他的学术生涯,透露出在写作如此精深研究、与时俱进的关键文献背后的深思熟虑。 

2017年于牛津

 



导语摘要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作者简介

[英] 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


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


1940年代来到中国,并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被称为“艺术界的马可·波罗”。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译者简介丨徐坚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和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部学习。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曾担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理教授、法国高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基金会爱马仕学人、日本创价大学访问教授和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东亚和东南亚青铜时代考古学和艺术史、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新博物馆学、物质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研究。著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等,译有《理解早期文明》《第五次开始》《阅读过去》和《现在的过去》等。



目录

序 马熙乐 1 


再版序言 4


章 历史文明的曙光 9 


石器时代的中国 11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明 12


玉器 22 


书写 24


第二章 早期青铜时代:商和西周 25 


商代 38


西周 54


第三章 东周和战国时代艺术 67 


青铜艺术风格的衍化 72 


陶瓷 80 


楚国艺术 82


图像艺术 86 


铜镜 88 


玉器 89


第四章 秦汉艺术 93 


建筑 100 


雕塑和装饰艺术 105 


绘画 115 


书法 119 


漆器和相关艺术 120


青铜器 123 


铜镜 126 


玉器 130 


织物 132 


日用和墓葬陶器 135


第五章 三国六朝艺术 139 


道教 141 


美学的诞生 142 


书法 144 


山水画的诞生 147 


佛教 155


佛教艺术进入中国 157 


北魏佛教石刻艺术 161 


佛教绘画 172 


墓葬石刻 175 


陶瓷 177


第七章 五代与两宋艺术 227 


建筑 231 


雕刻 234 


五代时期的禅画 239 


五代晚期和北宋的宫廷画 241 


鉴赏 244 


书法 244 


山水画 246 


文人画 257


徽宗与画院 261 


花鸟画 262 


李唐 264 


马远和夏珪 267 


两宋的禅画 269 


龙 272 


陶瓷 273


第八章 元代艺术 287 


建筑 289 


蒙古统治下的艺术 292 


书法 295 


赵孟頫 298


山水画四大家 301 


墨竹 307 


瓷器 310


第九章 明代艺术 315 


彩版印刷 320 


明代宫廷和职业绘画 323 


文人画 327 


女性画家 337 


肖像画 338


雕刻 341 


织物 342 


漆器 346 


景泰蓝 347 


瓷器 349


第十章 清代艺术 357 


建筑 360 


宫廷艺术的欧洲影响 363 


文人画 367


瓷器 386 


装饰艺术:玉器、漆器和玻璃器 395


第十一章 20 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 399 


建筑 399 


绘画 404 


现代运动 411


雕塑 423 


装饰艺术和瓷器 425 


20 世纪60 年代之后的中国艺术 426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441



内容摘要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主编推荐

[英] 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

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

1940年代来到中国,并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被称为“艺术界的马可·波罗”。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译者简介丨徐坚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后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和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部学习。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曾担任美国巴德学院访问助理教授、法国高等人文和社会科学基金会爱马仕学人、日本创价大学访问教授和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东亚和东南亚青铜时代考古学和艺术史、考古学史和考古学理论、新博物馆学、物质文化研究和文化遗产研究。著有《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名山:作为思想史的早期中国博物馆史》等,译有《理解早期文明》《第五次开始》《阅读过去》和《现在的过去》等。



媒体评论

三十多年来《中国艺术史》一直是我的课堂教材,是好的中国艺术史著述。除了苏立文,没有任何中国艺术史家能拥有如此广泛的知识。 

——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耶鲁大学艺术史教授)

 

苏立文《中国艺术史》一书表述之清晰、内容之均衡,对主题把握之熟稔,几乎无出其右者。它为所有的中国艺术初习者提供了极好的途径。 

——谢柏轲(Jerome Silbergeld,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教授)

 

苏立文先生的《中国艺术史》是介绍中国艺术的经典著作,在世界上广为流行并被许多知名院校选为教科书,且随着时间的推延不断地扩展完善。目前这个版本是作者对既往版本继续修订的结果,也是著者去世前推出的后一版,不但包括了一些重要考古新发现,增益了与书法、女性画家和现当代艺术有关的内容,而且对图版进行了升级处理。实为学习中国艺术历史过程的全面而精炼的入门读物。

——巫鸿(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