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0.03 4.0折 ¥ 50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王晓玮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63097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29445858
上书时间2024-11-02
这是一部关于《老子》的译注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老子》原文、拼音、注释、译文、延伸阅读(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苏辙《老子解》)。
老子其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史记》记载,老子见周王室衰落而辞官,归隐途中,受关令尹喜所邀而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故《老子》又名《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是自然之道和修行之道的统一;“德”是修行者所应具备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这是一部关于《老子》的译注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老子》原文、拼音、注释、译文、延伸阅读(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苏辙《老子解》)。
老子其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史记》记载,老子见周王室衰落而辞官,归隐途中,受关令尹喜所邀而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故《老子》又名《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是自然之道和修行之道的统一;“德”是修行者所应具备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王晓玮,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先生的关门弟子戚晓杰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对古汉语也有较多探索和研究,其硕士论文《<聊斋俚曲>量词研究》开创了《聊斋俚曲》量词研究的先河,其论证的系统性、逻辑性、严谨性、创新性获得多位专家的认可与好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多年,曾任教于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负责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后又任职于国家汉办外研社培训基地,负责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和管理工作;现为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编辑,负责语文素养类图书策划和出版。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汉语语言类的文章,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关于海外汉语教学的文章《“校长班”的校长们》,已经出版的作品有《注音全译四书》《注音全译论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
这是一部关于《老子》的译注作品,主要内容包括《老子》原文、拼音、注释、译文、延伸阅读(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和苏辙《老子解》)。
老子其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史记》记载,老子见周王室衰落而辞官,归隐途中,受关令尹喜所邀而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故《老子》又名《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是自然之道和修行之道的统一;“德”是修行者所应具备的方法论和世界观。
王晓玮,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先生的关门弟子戚晓杰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对古汉语也有较多探索和研究,其硕士论文《<聊斋俚曲>量词研究》开创了《聊斋俚曲》量词研究的先河,其论证的系统性、逻辑性、严谨性、创新性获得多位专家的认可与好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多年,曾任教于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负责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后又任职于国家汉办外研社培训基地,负责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和管理工作;现为外研社中国语言文化出版分社编辑,负责语文素养类图书策划和出版。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汉语语言类的文章,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关于海外汉语教学的文章《“校长班”的校长们》,已经出版的作品有《注音全译四书》《注音全译论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
导 言
老子其人,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据司马迁《史记》所记,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庄子则称老子为“老聃”“老子”。《礼记》《庄子》《史记》《孔子家语》《吕氏春秋》等书均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由《论语》我们可知,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很多贤人都做了隐士。《史记》记载,老子见周王室衰落而辞官,归隐途中,受关令尹喜所邀而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故《老子》又名《道德经》。
《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与智慧,全书仅有五千多字,却形成了对中国哲学具有深刻影响的老子哲学:一为涵括宇宙万物、自然法则、人生规则的“道”;二为万事万物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对立转化”;三为个人安身立命的“不与人争”;四为政治权力顺应规律、不妄作为的“无为而治”。
《老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世流传的版本改为37 章《道经》在前,44 章《德经》在后,共计81 章。
《老子》传世以来,版本众多,古今中外,皆有流传。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除了《圣经》以外,《老子》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多的文化名著。
在唐朝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典籍的传承主要是以手工誊抄为主,因誊抄而出现的文字增减情况和因避讳而出现的文字替换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造成了传世版本众多,各种版本或多或少都有区别。例如,通行本《老子》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将“邦”字改为“国”字,王弼本第五十四章“修之于国”,在帛书甲本则为“修之于邦”。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将“恒”字改为“常”字,王弼本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书甲本则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本书编写体例为:原文标注拼音;原文有疑问或者分歧的,标注波浪线并在注释部分予以单独说明;通假字、异体字予以灰底标示;《老子》全书予以白话文翻译;重要字词予以注解;延伸阅读(一)为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延伸阅读(二)为苏辙《老子解》。
历代注释和传承的《老子》版本众多,此处仅列举若干: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唐朝傅奕《老子注》,唐朝景龙碑本《老子》,北宋苏辙《老子解》,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今人蒋锡昌《老子校诂》,今人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今人汤漳平和王朝华所译注的《老子》。另外,随着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的发展,《老子》版本又有新的扩充:1973 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1993 年出土的湖北郭店楚墓竹简本《老子》,2009 年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简本《老子》。这些版本为我们研究《老子》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值得被后人铭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