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0.88 4.6折 89 全新

库存10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乔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98258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29375768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我有幸与门宁格诊所的一群同事共同开发针对创伤的住院治疗方案,我们称之为创伤康复项目。这个项目的研究对象都有着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他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早期的依恋关系创伤造成的。我组建了一个心理教育团体,它是这个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后来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和实习生加入进来。我们以一种类似研讨会的形式和患者每周见两次面。我在教授患者的同时,也和他们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我意外地发现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是 好的治疗途径。在很多同事的热情带动下,这个创伤康复项目在整个医院传播开来,不仅被用于所有成年人住院治疗项目,也被用于青少年治疗项目以及部分住院(partial hospital)和门诊项目,这令我感到十分欣慰。我们都在一起学习,我也在学习怎么样更好地教授。
我在着手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依恋理论。在此前的教育和培训中,我没有接触过鲍尔比的任何著作,直到有一天偶然翻到一本言简意赅的小书《安全基地》(A Secure Base)。那时,我正和一位有严重解离性障碍的患者一起工作,感到非常棘手,因为我所学的任何理论都无法精准地描述她的问题,而依恋理论却能帮助我理解,我一下就被这个理论吸引住了。因此,我将依恋理论作为我撰写的本书《应对创伤》(Coping with Trauma)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对创伤的研究逐步深入,幸运之神再次眷顾我。在我的本书出版的时候,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受邀加盟门宁格诊所,以发展精神病理学为中心重构我们的研究项目。多年间,在和彼得及其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我掌握了更多关于依恋理论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我被彼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心智化(指人理解和解读行为与心理状态的关联的能力)所吸引。心智化是如何在依恋关系中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是如何在依恋关系里走向异常的?还有什么比彻底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更有趣、对临床工作者更重要呢?随着对这一理论的领会逐渐深入,我发现心智化的异常发展是依恋创伤的症结所在。
在此前的几本书里,我一直引用依恋理论和心智化理论,以此作为理解创伤和相关障碍的基础。在彼得的鼓励下,我写了整本关于这一基础的书,并加入了一章关于临床治疗的内容。我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也许是自我中心意识):我渴望解释清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关于依恋的知识,其中包括对心智化的全面理解。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不局限于专业人士,我发现患者也很热衷于学习有关依恋的理论和研究,他们可以很快领会这些知识与他们自己问题的关联,正如我一开始阅读鲍尔比的著作时那样。相应地,为了使好奇的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本书的内容,我用聊天的口吻来撰写这本书,这也符合我的临床教育背景。
如果没有门宁格诊所提供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本书。门宁格诊所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可以将临床工作和学术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诊所进行的治疗都是长程的住院和门诊治疗,长程治疗的设置对于实施这项雄心勃勃的全面教育项目来说,意义重大。这一教育项目让我得以发展出一套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话语体系,现在“心智化”也被纳入其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临床实践模式的改变,我的工作开始聚焦于历时几周的集中性住院治疗—时长长于美国医院惯常采用的几天住院时间。我们也不再开设细分的治疗项目,整个诊所都致力于治疗创伤。本书引用了一些过去十年间临床实践模式改变后的临床案例,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我隐去了关键信息,将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融合在一起。
非常感谢我们的前办公室主任—迪克·慕尼克(Dick Munich)。在诊所从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迁移到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以与贝勒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之际,是他鼓励我一起到休斯敦工作。他为我提供了一个职位,使我得以继续致力于写作。我也非常感谢现任办公室主任约翰·奥尔德姆(John Oldham),还有伊恩·艾特肯(Ian Aitken)、休·哈德斯蒂(Sue Hardesty)、汤姆·埃利斯(Tom Ellis),他们在行政方面的支持给了我继续写作的空间,这些支持至关重要。我还要感谢一些读了这本书并给出修改意见的同事:克里斯·福勒(Chris Fowler)、汤姆·埃利斯、约翰·哈特(John Hart)、利兹·纽林(Liz Newlin)、拉米罗·萨拉斯(Ramiro Salas)、莱恩·斯特拉森(Lane Strathearn)、罗杰·弗登(Roger Verdon)。感谢史蒂夫·赫雷拉(Steve Herrera)在文献方面给我提供的帮助。 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苏珊(Susan),是她在我全神贯注地写作时给了我极大的包容和支持。她也阅读了整本书的手稿,使得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

导语摘要
本书汇集了依恋研究和神经科学的新知识,为不同专业和理论背景的心理治疗师提供治疗创伤的新方法。
创伤与多种精神疾病相关,十分复杂,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临床方法来治疗创伤。作者指出了创伤治疗中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指出处于痛苦的情感状态中却得不到共鸣而只能独自面对,是依恋创伤的核心。这种创伤是由于心智化失败——缺乏对情感困扰的共情调节造成的,而恢复心智化提供了治愈的机会。也就是说,治疗需要患者在安全依恋的背景下培养心理调节机制,包括在心理治疗关系和其他依恋关系中。
该书对儿童期和成年期的常见依恋模式进行了独特的概述,为深入理解依恋创伤奠定了基础。

目录
推荐序:精神分析的发展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  1
第1章 早期依恋 ┆  5
人格发展的两条主线 ┆  7
依恋理论和研究的早期发展 ┆  8
基本概念 ┆  15
依恋的发展 ┆  25
安全依恋 ┆  29
矛盾-对抗型依恋 ┆  33
回避型依恋 ┆  36
儿童气质 ┆  39
依恋安全性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  47
依恋安全性和适应 ┆  50
临床意义 ┆  56
第2章 成人依恋 ┆  57
恋爱关系中的依恋 ┆  58
安全依恋 ┆  66
矛盾型依恋 ┆  73
回避型依恋 ┆  79
伴侣匹配 ┆  84
依恋安全性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  86
依恋安全性的代际传递 ┆  87
依恋原型:条件和限制 ┆  97
临床意义 ┆  99
第3章 在头脑中抱持想法 ┆  103
正念 ┆  105
依恋关系中的心智化 ┆  123
整合正念和心智化 ┆  141
临床意义 ┆  147
第4章 依恋创伤 ┆  150
早期紊乱型依恋 ┆  152
依恋创伤的代际传递 ┆  161
紊乱型依恋的发展性影响 ┆  170
儿童依恋创伤的种类 ┆  178
成年依恋创伤 ┆  189
临床意义 ┆  192
第5章 神经生物学基础 ┆  194
依恋 ┆  194
正念 ┆  212
心智化 ┆  215
有意识调节与前额叶皮层 ┆  220
临床意义 ┆  229
第6章 治疗 ┆  231
我们在治疗什么 ┆  232
现有的创伤治疗 ┆  241
对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的研究 ┆  246
心智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方式 ┆  248
心智化创伤体验 ┆  256
总结性思考 ┆  262
参考文献 ┆  264

内容摘要
本书汇集了依恋研究和神经科学的新知识,为不同专业和理论背景的心理治疗师提供治疗创伤的新方法。
创伤与多种精神疾病相关,十分复杂,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临床方法来治疗创伤。作者指出了创伤治疗中的主要问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指出处于痛苦的情感状态中却得不到共鸣而只能独自面对,是依恋创伤的核心。这种创伤是由于心智化失败——缺乏对情感困扰的共情调节造成的,而恢复心智化提供了治愈的机会。也就是说,治疗需要患者在安全依恋的背景下培养心理调节机制,包括在心理治疗关系和其他依恋关系中。
该书对儿童期和成年期的常见依恋模式进行了独特的概述,为深入理解依恋创伤奠定了基础。

主编推荐
1.学会在创伤中理解自己并创建安全的依恋关系,是内心安全的基石2.美国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美国门宁格诊所高级心理学家扛鼎之作3.本书对依恋和心智化进行了全面阐述,指出心智化是理解依恋关系发展的支点,可以有效改善依恋安全和情感调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