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44.24 4.4折 ¥ 100 全新
库存19件
作者纪录片《中国》创作组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9787548618324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0元
货号29370959
上书时间2024-11-02
为了《中国》
《中国》总制片人、总导演 李东珅
《中国》总导演 周艳
《中国》,以如此沉甸甸的两个字作片名,是一次令人激动也充满挑战的尝试。
所以,这是一部寄托了梦想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充满冒险的纪录片——当我们试图用影像对中国历史进行梳理。
季从春秋到盛唐。
第二季从唐到辛亥革命。
第三季追溯上古三代。
要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创作者无论做多少努力,都是应该的,也都是不够的,
但这是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发。
壹 初心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数千年来,中华文明没有断流,这在世界历史上。这是为什么?隐藏于历史深处的力量之源是什么?
今天,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应该怎么做?中国制度和中国思想的源流从何来?我们想到历史中去,探寻故事、聆听声音、汲取滋养。
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前言中所写:“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对本国历史能“略有所知“的朴素目的,以及对已往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是《中国》一片的创作起点。
中国人历来重视读史明智,历史题材一直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历史的悠久和丰富,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以往多数历史类纪录片,更注重深入某一段历史、某一个主题或者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挖掘其中的故事和细节。但这样的做法,显然无法满足《中国》这样一个选题的需要。
纪录片《中国》,是一部影像化的中国“通史”,是了解历史发展的简明“大纲”。
正是因为深知历史的浩瀚无边,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全面书写和穷尽讲述的野心。我们试图用一个更概括、也更清晰的粗线条,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知。
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从影视创作者的角度,尝试完成的对中国历史的一次读解—伴随着影像叙事带来的优势和限制,也贯穿着个性化、风格化的表达和呈现。那就是:从大脉络看大逻辑,以大写意绘大趋势。
贰 结构
用影像著史,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大结构。
《中国》季,跨越了从春秋到盛唐的千年时间。我们以思想和制度的发展为主线,将 12 集分为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和主题,讲述了中国原生思想的诞生、国家制度的奠基、多民族与多文化的融合,直至全面鼎盛之世的到来。
分集结构取决于总体思路:中国在分、统、乱、治中,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历史时期,都为此在某一个维度建立了深厚积淀。
《中国》第二季接续季,从盛唐开始继续讲述,共 10 集,跨宋、元、明、清多个时代,及至古代帝制结束。
这是又一个千年的中国故事,我们延续了季的叙事和影像风格,依然以思想和制度为主线,内容选取和主题表达上,更加关注家国情怀、民本思想和文化积淀。
唐宋(1—2 集):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期。
诗歌是大唐独特的语言,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双星闪耀。当安史之乱打破盛唐的繁华,儒者杜甫以诗写史,把忧家、忧己和忧国、忧民融为一体;文明程度极高的宋代,不仅有繁荣的商业和城市、开先河的社会福利政策,还创造了漂亮的书画、梦幻般的天青色,决定了后世中国人的审美高度。
元代(3—4 集):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形成期。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坚守着一个共同的理想: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立国号为“大元”的忽必烈,让“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历史传统再次得以延续;与此同时,戏剧与小说也在宋、金、元交替的时代兴盛。戏剧承担起了文以载道的使命,下沉到市井乡野的儒家文化,也从此更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明代(5—6 集):政治文化成熟、市民社会发达的时期。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臣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价值判断不同,他们选择了各自的为臣之道,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儒家体系下的“忠君”“爱民”;而借助商业化,明朝的出版业创造了历史的高峰。图书传播着四海八方的讯息,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坚守中绵延不绝,现代科学和技术也如季风般拂面而来。
清代(7—8 集):与世界交流和碰撞的古代后一个全盛期。
14 岁亲政的玄烨,走出了一条远远超过前人的圣君之道。他尊儒教、研西学,从英勇无畏的少年天子,终成长为“君师合一”的千古一帝;乾隆晚年,随着英国使者马嘎尔尼一行访华,一个古老的帝国和一个新兴的强国,在巨大的文化隔膜和相互的不了解中完成了一次对视。几十年后,历史的大变局到来。
清末民初(9—10 集):中华民族自救图强、寻找道路的时期。
晚清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带来的创痛,激发了众多有志之士。状元张謇选择实业救国,但他只能兴一业救一地,并没有取得成功;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帝制,但依然未能真正解决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道路问题。而这个使命,将历史性地落在后来者的肩上。
叁 叙事
用影像著史,叙事必须先“舍”后“取”。确定了全片的总体思路和大结构,也就决定了这部纪录片我们放弃了对历史系统、连贯、全面的介绍,放弃了编年史的记录方式,放弃了纯主题化的讲述方式,放弃了深入挖掘和考据历史细节。
历史是复杂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它简明。
历史是深刻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它普及。
历史是由无数点滴构成的,我们要做的,是去除枝叶,留下主干。
历史是由无数偶然构成的,我们要做的,是越过局部,看到整体。
基本史实都在已有的认知框架内,我们做的工作,只是让它在我们的思路下连接。我们不讲宫斗、权谋,不渲染战争、权变,把社会、生活、经济都作为背景,去探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思想价值和制度价值。
遵循这一原则,在历史进程中,选择对后世深远影响,以及在当时开创性、转折性的重要节点,代表性、时代感、富戏剧性的人和故事,追溯今日中国和中国人如何一路走来。
为此,纪录片的叙事面临着几组必须处理好的关系:
,今天和昨天。
我们拍摄的是历史中国,心中想着的是当下中国。中国为什么是今天的中国,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当我们回望历史,应该看见的是什么?应该记住的是什么?
梳理漫漫来时路,不只是为了了解历史知识,更是为了走好今天和未来的路。
《中国》选择用今天的语言风格、认知体系、遣词造句,将历史娓娓道来。
第二,大脉络和讲故事。
梳理大脉络不等于记流水账,纪录片依然要讲故事。那么,在大脉络下,《中国》一片该怎样去选取故事和人物?
生年不满百。每个人都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但有一些人,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方向,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他们有的创生思想,有的创新制度,有的创造文化,他们将个人命运汇入了历史洪流。
《中国》一片,试图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映照出历史的流变;通过他们的命运感,让历史人格化,而不再是故纸堆里的记载,让今人能更具象地接近那些久远的过去。
第三,文本书写和影像叙事。
数千年来,历史都是以文字的方式记载的,我们习惯了阅读。当文字转变成影像时,话语体系变了,承载的信息量变了。文字的优势在于准确、简约、可抽象;影像的优势在于生动、具体、可感知。但是,把一段史书记载变成一段声画,遭遇的实际是两者的短板:影像的空间有限,如何在有限里涵盖应有的信息?影像有自己的逻辑,如何与文本逻辑协调进而互补?
这是每一次创作都会面临的考验,《中国》因其题材的特殊性,尤其需要找到突破之法。
第四,信息、叙述、观点、情绪的平衡。
仅仅讲故事,是不够的。历史是故事,但历史不仅仅是故事,更需要通过故事有所表达。
仅仅讲人物,也是不够的。历史有情绪,但历史不仅仅是悲欢离合,更需要通过人物有所感悟。
在这样一个浩大的命题下,每一集都要完成基本信息交代、故事的戏剧化、恰当的评点、适度的情感,以及所有这些和历史时代大背景的连接—我们反复调试,努力去找到适合的、独属于《中国》一片的表现手法和表达逻辑。
为逐一解决上述难题,《中国》一片几经历史本、文学本、拍摄本、剪辑本、解说本的数度转换,在策划阶段、文案阶段、拍摄阶段、制作阶段,我们都竭尽全力,目的是让《中国》一片的叙事,程度地形成和保有自我风格。我们希望纪录片《中国》是特别的。
肆 呈现
用影像著史,成败取决于“视”“听”。呈现的过程,我们核心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可视性、艺术性和真实性、准确性之间,如何形成一致?
选择了通篇真实再现的手法后,我们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是纪录片式再现。《河西走廊》和很多历史类纪录片采用的就是这一方式,但我们并不想重复。
二是剧情化再现。但我们绝不想把纪录片拍成一部三流电视剧,所以反复强调的就是“去剧情化”。
事实上,无论怎样努力,我们都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更无法还原那些事、那些人,无法还原他们的语言,更无法还原他们的情绪和想法。
再逼真的模拟,都还是假的,甚至可能是错的。
所以我们决定放弃,放弃搭建宫殿楼宇,放弃表现细节,放弃特写,放弃对白。
用大量全景画面,重点去表现无论古今人们都共通的状态:吃饭,喝水,饮酒;读书,写字,思考;聚会,争论,出行;悲伤,喜悦,兴奋;徘徊,震惊,愤怒……
我们希望历史像一幅画卷那样,慢慢展开,令人怀想。
在摄影指导罗攀的视觉设计下,《中国》打通了纪录片与影视剧的试听语言壁垒,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建立起鲜明的、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
用假定性来表现真实感:
一堵高墙,就是一座城池。
一扇大门,就是一座宫殿。
一面壁画,代表了敦煌盛况。
一座屏风,隐喻着一个盛唐。
用不合理来表达合理性:
秦王磨刀——秦王不可能亲自磨刀,但秦王确实在“磨刀”向六国。
始皇看海——宫内墙壁不可能出现大海,但始皇胸中应是波涛汹涌。
汉武帝和贾谊隔空对话——这不可能,但他们的思想交流的确穿越时空。
所有人物汇聚于大唐的盛宴——这不可能,但盛唐之魂正是包容天下。
用超现实来隐喻人物与时代精神:
杜甫与李白后的相见——洛阳一别后,实际上他们再没见过面,片中却在两人去世后安排了一次相会:两人并肩而立,仰望着长安城上空漫天的烟花。我们想以此来表达“无论少了哪一个,大唐的天空都将黯然失色”。
宋徽宗腾空而起以及行走在天青色上——宋徽宗不会飞,更不可能行走在天青色上,但如果不把它当作现实空间而是艺术空间的话,一切都很好理解。他是神游在自己想象和创作出的艺术世界里。
关汉卿目睹朱熹与张栻对谈——关汉卿和他们不在一个时代,但这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精神上的相聚。某种程度上,关汉卿是向往那个尚未走远的时代的。
张居正和海瑞交错而过—历史上海瑞和张居正并没有交集,但他们的为臣之道和处世方式却犹如相向而行。
而《中国》在影像上胆的尝试,是全片五十格的拍摄。所有镜头放慢一倍的速度,在已有的假定性上又加了笼罩的一层。这让全片的视觉呈现实现了彻底的写意风格。
声音系统也在实践同样的美学追求。电影音乐的创作是以画面为基础的,而纪录片需要用音乐先行,引导画面节奏,升华出画面情绪,所以音乐的旋律感至关重要。
《中国》的音乐,既需要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需要一定的间离感、国际性。
我们希望用音乐作为主线,让一幕一幕的场景连成一部历史大戏。
《中国》的音乐创作不像电影,也不像纪录片,更像是一部音乐剧、舞剧的创作方式:时代不同,故事不同,但人的情感是古今共通的。由此全片拟定了五个音乐主题:忧伤,欢乐,悲伤,爱情,希望。这五个主题贯穿全片,用以表达共通的情感,此外又为每一集的人物和故事单独做了自己的音乐主题,更具体,也更具功能性。
仅仅使用音乐的效果,更像一部散文诗,还缺少能为影像营造环境、氛围的声音。为此我们尝试了全电影化的声音制作模式。不同于写实的环境声,《中国》一片的拟音和音效以抽象、象征为诉求,它由画面元素出发,但更寓意着画面背后隐藏的情绪。
我们希望写意的美学风格贯彻《中国》全片。
伍 未尽
正如开篇所说,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题目,我们今天所完成的纪录片,只可能是其中一种表达方式。
博大丰厚的中国历史,是永远值得珍视的宝藏,值得我们用“温情和敬意”,去追寻,去探求,去展现,去传播。
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好奇心。
中国从哪里来?如何走到今天?它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模样?
祖先在缔造国家的同时,如何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精神气质?
我们信仰的理想,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思想和观念,是怎么来的?
不了解历史,就无法认知当下。我们正是怀着这样的好奇心和同样强烈的敬畏心,走过了长达五年的学习、摸索和创作的过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试图用一部纪录片,去认识自己,更理解中国;去了解历史,更热爱中国。—这也是向所有观众介绍这部纪录片时,想说的一句话。
本片季集《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理想主义者孔子用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理想,这远远超出了成败本身的意义。”
本片第二季集《惊变》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盛唐过去了,但盛唐的精神不灭。它不仅是在盛世之中的昂扬与激越,更重要的,是在乱世之中对社会理想的坚持和守护。”
创作《中国》,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用了近乎固执的行动,去实践这个理想。
已然竭尽全力,依然诚惶诚恐。
《中国:从天宝惊变到辛亥革命》是一部全新视角的中国历史纸上纪录片,继《中国:从春秋到盛唐》之后,以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的内容为基础,配以数百幅精美插图,再现了中国历史的动人细节。全书共分为10集:从唐代天宝年间讲起,到五代乱局与元明清的大一统,直至近代辛亥革命为止,选取历朝历代的经典人物,从“人”的角度讲述千年历史演变,用细腻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中华文明磅礴大气的发展脉络。
纪录片《中国》创作组包含了国内一流的导演、撰稿人、摄影指导和学术顾问。其中总制片人、总导演李东珅,曾导演过著名高分纪录片《河西走廊》,被评选为“中国影响力纪录片制作人”。总导演周艳曾执导《大国崛起》。总撰稿邓建永曾任央视《探索·发现》和《河西走廊》总撰稿。视觉总监、摄影指导罗攀,代表作《芳华》荣获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摄影奖。学术统筹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冯立君。此外还有王小甫、钱乘旦等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张龙、李华瑞等专家担任分集顾问。
序
为了《中国》
《中国》总制片人、总导演 李东珅
《中国》总导演 周 艳
一 惊变
二 梦境
三 大都
四 市井
五 臣子
六 季风
七 大帝
八 觐见
九 实业
十 革命
后记
《中国:从天宝惊变到辛亥革命》是一部全新视角的中国历史纸上纪录片,继《中国:从春秋到盛唐》之后,以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的内容为基础,配以数百幅精美插图,再现了中国历史的动人细节。全书共分为10集:从唐代天宝年间讲起,到五代乱局与元明清的大一统,直至近代辛亥革命为止,选取历朝历代的经典人物,从“人”的角度讲述千年历史演变,用细腻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中华文明磅礴大气的发展脉络。
纪录片《中国》创作组包含了国内一流的导演、撰稿人、摄影指导和学术顾问。其中总制片人、总导演李东珅,曾导演过著名高分纪录片《河西走廊》,被评选为“中国影响力纪录片制作人”。总导演周艳曾执导《大国崛起》。总撰稿邓建永曾任央视《探索·发现》和《河西走廊》总撰稿。视觉总监、摄影指导罗攀,代表作《芳华》荣获第九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摄影奖。学术统筹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冯立君。此外还有王小甫、钱乘旦等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张龙、李华瑞等专家担任分集顾问。
这是一部从纸上文字升腾而成的纪录片,也可以说是一场图文并茂的视觉盛宴。千年诗意流淌而成的文字,融汇成对称饱满的构图,含蓄留白的意境,处处力求彰显纯正的中国古典美学,令人心潮起伏,欲罢不能,回省红尘往事,理解今日与未来。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陈尚君
《中国》一书平易近人,没有难懂的考据,没有繁杂的叙述,只有飞扬的诗意和精彩的故事,是一部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历史普及性著作。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方笑一
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命运跌宕来揭示主题,犹如以诗证史,极为高明,发人深思,诚所谓:天宝末年,盛世不再。诗仙诗圣,何苦哀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 王小甫
纪录片为大众科普历史知识,越来越受观众所喜爱。新时代的史学工作者应肩负起正确引导大众,客观地认识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元史研究室主任 乌云高娃
明代的社会垂死与方生并存,腐朽与神奇共生,有机遇,有挑战。照耀着这时代的,不是一轮赫然当空的太阳,而是许多道光彩纷披的明霞,它们异彩纷呈,多姿多彩。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彭勇
在形形色色的历史剧中,《中国》把握住了那个时代有张力的历史画面,并以精彩的叙事方式传达给了大众。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 鱼宏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