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47.08 6.3折 ¥ 75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凌文 程净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6342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5元
货号29322874
上书时间2024-11-02
●《陶行知与徽州》序言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声望的人物。1946 年 7 月 25 日,先生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突发脑溢血辞世,上海人民用“民主之魂、教育之光”八个字将先生的伟大形象定格在历史的星空;同志称之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上海 56 个人民团体将覆盖有“人民导师”的灵柩运抵南京,安葬于先生伟大事业的起点晓庄。
先生生长于崇文重教的徽州,1909 年前往南京求学于汇文书院,一年后升入金陵大学。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一度回到家乡在新成立的徽州议会服务,不久再返南京续完学业。此后30 多年中,先生赴美留学于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回国执教南京高等师范暨东南大学,主持北京中华教育改进社工作,创办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在上海开展工学团运动,赴海外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为抗战建国培养人才,期间数度途经安庆和芜湖,却未能乘便回一趟故里。先生“三过家门而不入”,殚精竭虑,耗力劳神,以教育为工具,致力于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和建立民主的新中国。
徽州人民为先生的学业进步和事业发展,慷慨地给予勖勉和支持。除却早年得到家乡塾师免费启蒙外,1915 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撰写的学术论文《中国运入美国物产大宗之研究》投给安徽省政府主办的《安徽公报》,文章发表时皖省巡按使公署在按语中勖励有加:“该生以平日调查所得,造图制表加以说明,具征留心商务,深堪嘉慰,应即采登本报,俾广流传,而资考镜。”同时表示“俟遇有官费缺额时”,在留学费用上予以资助。1923 年南京安徽会馆董事会、旅宁安徽同学会共同在南京开办安徽公学,以造就旅宁及皖省来宁升学之学子,公推先生担任校长。1927 年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得到安徽人民的鼎力相助,特别是徽州地产商程霖生先生一次捐助学校开办费半数以上,合计两万银元巨款;安徽省教育厅捐建安徽馆和免费学额。1938 年,国民政府为集思广益,团结全国抗战建国力量,特设国民参政会,安徽举荐陶行知、梅光迪、常恒芳和光升为本省参政员,积极建言国是。
先生是徽州之子,虽然长年奔走在外效力国家,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在推行平民教育运动期间,先生于 1923 年 10 月 15 日在上海与旅沪安徽各界领袖会商皖省平民教育进行方法;10 月 18日,抵安庆推动社会各界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历时近半月之久;11 月底,抵芜湖与徽州旅芜同乡共拟徽州推行平民教育办法;1924 年 1 月 20 日,致信歙县知事汪镜人,就该县推行平民教育提出七点建议;2 月 8 日,致信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卢绍刘,就皖省推行平民教育提出十点建议。在普及教育运动期间,先生于 1934 年 6 月起草《歙县旅沪同乡普及歙县教育助成会委员会简章》;1935 年 1 月中旬,派出程本海、黄志成、戴飘、李玉坡、楼展、张一涛和朱泽普七位弟子到安徽,分区担任教育视导主任,辅助教育厅在全省落实教育视导制度,旨在使全省有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
徽州在地理上标志性的是黄山,也寄托着先生深沉的故土之思。1926 年 10 月,先生在泰山脚下读清人方夜的《小游记》,慨然题诗云:“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人生为一大事来,丈夫志在探新地”“屈指三万六千场,归老黄山终有日。”他坚信“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朝立”。19 年后的 1945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了。次日,先生在重庆满怀喜悦地给夫人吴树琴写了一封短信,表示“同游黄山之梦大概半年以内可以做到”!然而,屡经战乱的人民没有迎来片刻的和平,内战的烽火又迅速燃起。先生不得不投身到反抗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建国的政治运动。在 12 月 9 日写给吴树琴的信中悲壮地表示:“也许我们不能再见面,这样的去是不会有痛苦,望你不要悲伤,你有决心、有虚心,望你参加普及教育运动,完成四万万五千万人之启蒙大事,以奠定天下为公之基础。”先生此次虽然“预备死而不死”,然而与夫人同返故里、游览黄山还是梦断于黎明到来前的暗夜中。
先生辞世之时,同乡挚友、艺术家许士骐先生即时做了手模和面模,留供世人瞻仰,复又回到歙县创办全国所以“行知”命名的学校;徽州人民在先生早年就学地崇一学堂旧址辟建规模宏伟的纪念馆,今又编辑出版《陶行知与徽州》一书。先生与国与乡,历历往事,长留天地间。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范,垂教万世! 王文岭
2021 年 8 月 15 日于南京晓庄
2021年10月是陶行知诞辰130周年。陶行知诞生在徽州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徽州度过的。在陶行知55年的生命历程中,在家乡生活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但家乡对陶行知的影响很大。作为徽州之子,虽然长年奔走在外效力国家,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本书是陶行知的纪念文集,内容侧重于他的家世、生平以及开展平民教育活动等事迹,还有有关陶行知的史料挖掘和整理,这些文献资料具有纪念意义和陶学的研究价值。
凌文,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副秘书长。先后在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主编《陶馆通讯》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参编《陶行知廉政文化教育读本》 《陶行知家书》,著有陶研论文30余万字。
程净,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现任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专心潜研陶行知思想与徽州地域文化,先后在《时代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
陶行知的父亲——陶位朝
附:陶行知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陶位朝)
陶行知母亲——曹翠仂
附:追悼慈母歌(陶行知)
陶行知妻子——汪纯宜
陶行知续弦——吴树琴
儿子心目中的父亲——陶行知 陶 宏
附:我的学历及终生志愿——致 J.E. 罗素(陶文濬)
陶行知的妹妹与妹夫张枝一
附:文渼指导之遗志(陶行知)
行知友人
陶行知与胡适 徐明聪
附:到庐山去——给胡适之先生信(陶行知)
陶行知的大弟子——方与严 程 净
陶行知与姚文采患难与共数十年 姚启安
陶行知和汪达之的新安情缘 顾学让
附:长途旅行宣言告知书
陶行知同乡挚友许士骐 许唯物
陶行知与柯庆施父子的情谊 汪太戈
20 世纪初期汪镜人与陶行知的交往 汪太戈
附: 希望于县知事的——给歙县知事汪镜人先生的信
(陶行知)
陶行知与国学大师吴承仕 凌 文
陶行知与“地皮大王”程霖生 邵宝振
陶行知与“新安画派”山水画巨匠汪采白 洪振秋
陶行知与图书馆拓荒者洪范五 曹呈锋
陶行知与教育厅厅长江彤侯 张卫民
陶行知与程修兹的师生情 张卫民
陶行知与茶商世家谢育华 郑 毅
陶行知与小朋友吴立邦之间的忘年交 凌 文
附:徽州土货——答吴立邦小友的信(陶行知)
陶行知与同乡同学张国良二三事 鲍义来
行知研究
新安《陶氏族谱》 凌 文
附:有关陶行知使用过名字的史料汇编
新安《陶氏族谱》谱叙 凌 文
陶行知系陶渊明后裔 凌 文
附:新安陶氏族谱新式简图
圣人诞生地黄潭源游记 凌 衍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林文胜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家境状况初探 程 净
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的老师 张奇珍
陶行知少年就读处——崇一学堂 张夏敏
水蓝桥码头是陶行知离开徽州的起航处 凌 文
陶行知与安徽公学 汪 勤
附: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
陶行知与《微音》月刊
2021年10月是陶行知诞辰130周年。陶行知诞生在徽州歙县西乡的黄潭源村,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徽州度过的。在陶行知55年的生命历程中,在家乡生活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但家乡对陶行知的影响很大。作为徽州之子,虽然长年奔走在外效力国家,但对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著。本书是陶行知的纪念文集,内容侧重于他的家世、生平以及开展平民教育活动等事迹,还有有关陶行知的史料挖掘和整理,这些文献资料具有纪念意义和陶学的研究价值。
凌文,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分会副秘书长。先后在刊物发表文章几十篇,主编《陶馆通讯》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参编《陶行知廉政文化教育读本》 《陶行知家书》,著有陶研论文30余万字。
程净,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人,现任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副馆长。专心潜研陶行知思想与徽州地域文化,先后在《时代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
圣人诞生地黄潭源游记
凌 衍
题记
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
——董必武
庚子岁末,暮色苍茫。出古城向西,过五里栏杆,跨百花大桥,至丰乐河南岸,来到圣人故里——歙西黄潭源。陶行知先生出生于此地一户农家,先祖曾为州县的官吏。历经仕途倾轧,厌恶宦海风波,遂弃官归田,效法陶渊明,在黄潭源村东建起一座“五柳堂”。然战乱不止,国运衰败,陶氏家族也日渐式微。当年热闹纷繁的陶家巷与五柳堂早已淹没在岁月里,仅存村口石碑祖坟,见证黄潭源的浮云万变,沧海桑田。村口古桥旧巷、枯藤老树、溪水卵石,粗壮的古槐和紫色花朵的梧桐点缀其间。不远处鸡鸣狗吠声不绝于耳,在周边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却也自成一景。桥下小溪淙淙,连接丰乐,河水潺潺,汇于浦口,奔向富春江,终汇入大海。行知先生是小溪,故乡徽州是他的发源地。从徽州走出去的游子,辗转求学,心系家乡,为家乡教育殚精竭虑,不吝劳苦。他的思想和精神早已与黄潭源,与徽州融为一体。行知先生是大海,他以大海般广阔的胸襟,开创平民教育之先河,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用自己的赤子之忱,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点亮了无数人的人生,也用自己的一生温润过中华,海纳百川,厚德载物。行知精神早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生根发芽,主席亦以&ldqu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