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17.36 4.5折 ¥ 39 全新
库存13件
作者[日] 神冢淑子 著,张葹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2184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29328609
上书时间2024-11-02
如果没有《老子》,人类思想史一定与现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张深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欧美和日本。本书以千百年来人们发掘出的有关《老子》成书线索材料为依据,以“道”这一个词为中心,以思辨的态度重读这部经典,试图帮助现代读者剥离众多诠释和解读,重新审视经典,了解如何让经典为自己所用。
如果没有《老子》,人类思想史一定与现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张深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欧美和日本。本书以千百年来人们发掘出的有关《老子》成书线索材料为依据,以“道”这一个词为中心,以思辨的态度重读这部经典,试图帮助现代读者剥离众多诠释和解读,重新审视经典,了解如何让经典为自己所用。
神塚淑子
1953年生,日本兵库县人,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研究的主要兴趣为中国哲学,著有《六朝道教思想的研究》等著作。
张葹
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现于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任教。
序 言
部分
书籍的旅程 作为中国宗教思想的基轴
章 《老子》诞生之谜
第二章 如何解读《老子》
第三章 老子与佛教
第四章 老子与道教
第二部分
解读作品世界 《老子》的话语
—“道”之教诲
第五章 始于“道”
第六章 回归根源之“道”
第七章 对文明的警告
第八章 “圣人”之治
第九章 知足;柔韧地生活
尾 声
参考文献
如果没有《老子》,人类思想史一定与现在完全不同。老子的主张深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欢迎,其中就包括欧美和日本。本书以千百年来人们发掘出的有关《老子》成书线索材料为依据,以“道”这一个词为中心,以思辨的态度重读这部经典,试图帮助现代读者剥离众多诠释和解读,重新审视经典,了解如何让经典为自己所用。
神塚淑子
1953年生,日本兵库县人,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名古屋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研究的主要兴趣为中国哲学,著有《六朝道教思想的研究》等著作。
张葹
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现于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任教。
第七章 │ 对文明的警告
对儒家的批判(《老子》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八章)
老子参透出“复归”(回归到根源)是“道”的运动方式,亦是由“道”生出的万物以及万物衍生出的各种现象的真实理想状态,同时还是“常”的形态。这是老子通过仔细凝视观察宇宙和自然的状态得出的结论。同时,他还认为这是宇宙和自然向人类示范的正确生活方式。《老子》中阐述的各种处世道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的。同时,老子也站在这样的立场对人类创造出的文明、政治和社会做出了根源性的反思。从“道”的视角看来,现实中的社会、政治和文明远离了它们应该有的状态。《老子》中那些对人类文明的警告性言论以及理想的政治论便由此而生。
老子通过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的方式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警告。儒家思想认为,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就必须从亲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各个立场来遵守相应的人伦道德规范,并且还阐述了将其付诸实践的重要性。老子正面反驳了这些观点。老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可见于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三十八章等。
第十八章内容如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当大的“道”衰落时,才会强调仁爱与正义。当人类自作聪明的智慧显现时,才会开始盛行虚伪。当身边的亲族之间产生不和之时,才会提倡子对亲的孝道以及亲对子的慈爱。当国家陷于混乱时,才会出现忠义的贤臣。
虽然篇幅短小,此章却是《老子》中被人们所熟知的章节之一(此处引用的底本中原写作“慧智”,笔者参考诸版本改为了“智慧”。马王堆甲本、乙本中写作“知慧”)。在儒家思想里,“仁义”“孝慈”以及“忠”等是支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君臣关系的重要德目,具有极高的价值。根据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只有“仁义”“孝慈”“忠”正在进行的时候才是“道”得以实现的时候。但老子却说,大“道”荒废,导致“仁义”出现;六亲不和,导致“孝慈”出现;国家混乱,导致“忠臣”出现。对于熟悉儒家阐述的人伦道德思想的人来说,此章的内容实在是出人意料、荒唐至极。
然而,从老子自身的理论来看,此章不过是在说理所当然的道理。老子所言的“大道”与儒家所说的人伦道德的“道”并不相同。此“道”是《老子》章中的“常道”,是孕育出天地万物的始源,同时也是万物终会回归的根源之物。它与宇宙生成的神秘造化相关,是超越人类力量的“自然”之物。因此,“大道”荒废是指通过领悟这种“常道”而具备真正的“德”的人越来越少,遵守“常道”想要以“自然”原本的方式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少,其结果就是世间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老子认为正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才开始强调“仁义”。
老子这些主张的前提必须是在“常道”运行的时代,人们依照“自然”行动,家庭和国家也自然而然地保持着秩序。关于这一点,河上公注中有详细说明。对于“大道废,有仁义”一句,河上公注曰:“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大道废不用,恶逆生,乃有仁义可传道。”对于“国家昏乱,有忠臣”一句,河上公注解说为:“政令不明,上下相怨,邪僻争权,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大道”运行时,每个人都孝敬父母,忠心诚信,因此没有必要提倡仁义;“大道”荒废时,人们生出了邪恶,反逆之心,因此有必要阐述仁义以传播“道”;当国家发生混乱时,为了匡正君主的行为,于是出现了忠臣。
河上公的注释中还对整章做出了总结:“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大道之世,仁义没,孝慈灭,犹日中盛明,众星失光。”也就是说在“大道”运行的“天下太平”之世,人人不知“仁”,却能自然地保持清廉贞洁。世间充满着远胜于“仁义”“孝慈”的、为明亮的光辉(“大道”),因此没有必要刻意提倡“仁义”“孝慈”等观点。“大道”运行的“天下太平”之世究竟存在于什么年代?这个问题在河上公注中并没有言明。但人们大致能够想到那个淳朴自然的太古时代。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一般认为太古时期存在着一个理想之世,这个观点在道教思想中尤其根深蒂固。老子的“道”是关乎于开天辟地的初时间的概念,前文提到的第二十八章用“婴儿”“朴”来比喻根源之“道”,阐述了万物回归于根源之“道”的运动方式。此处第十八章中“大道废,有仁义”的观点,也是基于太古时代“天下太平”的“大道”之世逐渐衰落,后世的儒家开始提倡“仁义”“孝慈”“忠”的历史背景。从这个观点来看,与其说“大道废,有仁义”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不如说是对由盛及衰的人类历史的叹息。那么要怎样才能解决人世间面临的这种问题呢?其答案写在了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内容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割断圣智,舍去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割断仁爱,舍去正义,人民可以恢复孝行与慈爱。割断巧能小技,舍去对利益的追求,盗贼也就没有了。
以上三点不足以说明我的观点,因此作出以下补充说明:显露毫无修饰的本来面目,保守住内在未经加工的纯朴,抑制私心,减少欲望。
以上三点是老子所列举的将现在的世间恢复到“大道”之世的方法。,舍去“圣”与“智”;第二,舍去“仁”与“义”;第三,舍去“巧”与“利”。此处的“圣”是指世间所认为的睿智,而不是后一章里领悟了《老子》的“道”的“圣人”。“智”字,与第十八章的“智慧出,有大伪”一句相接,是指人类自作聪明的智慧,而“巧”与“利”是指从自作聪明的智慧中衍生出的技巧与利益。“利”字除了利益的意思以外,还有便利的意思。人们为了生活更加丰富,不停地追求技巧、便利的事物,这也可以说是科学技术与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老子却说,舍去这些追求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真是一个大胆的言论。
舍去“仁”和“义”,人们就会回归到“孝慈”。老子用这种看似悖论的表达方式对标榜“仁义”的儒家思想予以强烈的批判。此处的“孝慈”与第十八章中“六亲不和,有孝慈”中的“孝慈”有些许不同的意思。第十八章中的“孝慈”,是儒家倡导的应当实践的德目之一;而第十九章的“孝慈”是指人类本来就具有的孝行与慈爱的本性。老子没有否定孩子对父母的孝行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慈爱,他认为那是人们自然而然的心理表现,更是他所期待的事情。然而,儒家思想却将“孝慈”标榜为德目,将其视为需要向人们灌输的规范。老子认为这样的做法不能让人们自然地回归到“孝慈”之中。自然而然地“自然”才是真实,第十九章的论述也表现出了老子的这种思想。
老子大概认为提出舍去“圣”与“智”、“仁”与“义”、“巧”与“利”的要求,针对的都是政治性、社会性的现实问题,未免显得有点大煞风景。于是他接着提出了“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这句更具普遍意义的话。他说,保持不加修饰的真实状态,减少私心和欲望,这就是回归到“大道”之世的方法。
本书的部分中已经提到,在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的甲本中也有与第十九章相当的内容,只是与现行本的文字表述有不同之处。现行本的“圣”“仁”“义”三字在郭店楚简里被“弁”“伪”“虑”三字取代,因此儒家色彩也略显薄弱。而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中,此处的用字却是和现行本相同。由此可以说明,从郭店楚简成书的战国时代,到马王堆帛书成书的汉代初年之间,《老子》文本中对儒家思想的批判色彩显得越发浓烈起来。
第三十八章,是《老子》对儒家思想批判的总结。其内容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上德”的人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德”,因此是真正地有“德”。具备“下德”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德”而不失德,因此不是真正的“德”。
“上德”之人无心作为而顺应自然,具有高尚的仁爱之心的人有所作为而顺应自然。具有高尚的正义之心的人有心作为而有所为。礼仪上乘之人有所为而无人回应时,就会挽起袖子拉拢对方。
因此,失去了“道”以后,开始提倡“德”;失去“德”以后,开始提倡仁爱,失去仁爱以后,开始提倡正义;失去正义以后,开始提倡礼仪。
礼仪原本就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争乱的开端。拥有比常人预先知道事物的智慧,不过“道”的虚华之花,是愚昧的开端。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之地;置身于“道”的实质,不居于虚华之花。所以要舍弃那些(浅薄的虚华之花)而摘取这些(敦厚的实质)。
此章是《老子道德经》下篇的初章节。下篇被称为“德经”是因为此章始于“上德不德”,“德”成为了讨论的主题。如前文所见,老子阐述的“德”与天地万物的根源之“道”密切相关,悟“道”之人或是守“道”之人都是真正的有“德”之人。真正的有“德”之人,在此章中被称为“上德”。“上德”之人,身上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德”,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德”。这就等同于“道”孕育出天地万物而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与之相对的是,不具备真正的“德”的“下德”之人,意识到自己的“德”而努力不失去它。
根据此章引用的底本,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之间,还插入了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然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中也是“为之而有以为”,那就意味着“下德”与“上义”相同。从整段话来看,意思也显得表述不明、难以理解,故而笔者引用此章内容时删除了这句话。况且,在马王堆帛书的甲本、乙本中也没有这句话。郭店楚简中更没有与第三十八章相应的内容。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一段,依次按照“上德”“上仁”“上义”“上礼”的顺序进行了论述。如果将这段内容与开头段落“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的内容相对应的话,那么“上仁”“上义”“上礼”就相当于“下德”。“仁”“义”“礼”是儒家一直倡导的重要德目。老子对“仁”“义”“礼”划分了等级,认为“仁”高于“义”,“义”高于“礼”。他的划分依据是三者脱离“无为”之“道”的程度。关于“礼”,儒家经典《礼记·曲礼上》中写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儒家圣人制定了礼,将其教授于人,并且告知世人,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了“礼”。可见,礼是儒家经典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同时,“礼教”也是“儒教”的别称之一,这也反映了礼的重要地位。然而,老子却对“礼”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礼记·曲礼上》中写到:“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也就是说,礼并非一种单向行为,它重视的是双方的应酬。从儒家的思维方式来看,礼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在老子看来,当一方不履行应该履行的应酬时,“礼”就成为了争执产生的原因。因此,他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道”运行的时代,尚有很多人具备真正的“德”,人们自然而然地笃守“忠信”(真心),故而没有提倡“礼”的必要。当人心逐渐变得浮躁与轻薄以后,才渐渐地开始倡导“礼”。接着,后文写到:“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此处的“前识”是指比常人预先了解事物,相当于“智”。于是孟子倡导的“仁”“义”“礼”“智”四德并列,这段话更加显示出对儒家思想批判的鲜明色彩。
此章对“道”—“德”—“仁”—“义”—“礼”—(“智”)进行了从上到下的排序。这个过程与阐述“大道废、有仁义”的第十八章相同,均可以解读为人类历史从充满了“道”的纯朴自然的太古时代开始逐渐沉沦的过程。人类无法回到过去,重新改写历史。但是老子认为从现在起重拾“道”,或者回归于“道”是具有可能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舍去“礼”“智”等轻薄虚华的花朵,而摘取“道”厚重坚实的果实。老子对立志回归于“道”的“大丈夫”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与其通过教育、学问亦或是强制性的外力来获得外在的美,还不如觉醒每个人深处蕴含着的自然的“道”,坚持一种实在的纯朴的生活方式。
小国寡民(《老子》第八十章)
“道”运行的理想时代在老子心中具体是怎样的光景呢?我们可以在第八十章中找到答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家小且国民少。军队拥有武器却没有使用的机会,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不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列阵示威的必要。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时代那样结绳记事,让人们觉得自己的食物美味,自己的衣服美丽,在自己的住所住得安适,能够乐享自己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以上是《老子》中以阐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有名章节。在小小的村落共同体中,即使拥有文明的利器也不去使用,重视生命,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在自己的出生地安稳地度过一生。老子的理想就是这种安于自然的全然朴素的生活。老子说在这里就连使用文字的必要也没有。在文字被创造出之前,“结绳”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手段。据儒家经典《易经·系辞下》记载,“结绳”始于古代的包牺氏,“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书契”。此处的圣人,自然是指儒家的圣人。文字的发明者,一般认为是黄帝的臣下苍颉。由于文字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很多书籍,通过阅读书籍就可以学习知识,儒家思想认为这些都是人类值得夸耀的文化并予以了很高的评价。老子的想法却与之相反,他认为“结绳”的时代更好。
老子之所以对太古时代抱有强烈的憧憬,是因为他的目光凝聚在了人类文化、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上。文明的利器使人们劳动工作,从而让人们迷失了原本的生存方式—生活;儒家总是用烦琐的道德规范教导人们“应该这样做”,这样的约束让人们忘记了鲜活的生活方式带给生命的光辉。老子无法忽视人类文化、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战争。阐述“小国寡民”的第八十章中就明确地表现出他对战争的反对。此章中出现了“什伯之器”“甲兵”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