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78.64 4.7折 ¥ 168 全新
库存51件
作者张远山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72179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482185
上书时间2024-11-02
人类早期史,分为三大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新石器时代出
现了陶器、玉器,青铜时代出现了青铜器。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均无系统化的图像,所以也没有图法;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的陶器时代、玉器时代、铜器时代,均有系统化的图像,所以产生了图法。由于系统化的图像是系统化的文字之前身,所以图法也是文法之前身。图法建立了图像体系,文法建立了文字体系。图像体系有图法,正如文字体系有文法。先有图像体系,后有文字体系。先有图像体系之图法,后有文字体系之文法。
华夏区域以符号记录知识的文化史,约为八千年,大致中分为两大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至青铜时代的四千年(前 6000—前 2000),是以纹样记录知识的图像时代。青铜时代至今的四千年(前 2000—2000),是以文字记录知识的文字时代。其间两千年(前 2000—前 221),是图、文并用时代。
我的伏羲学三书,分别解密上古至中古华夏全境陶器纹样之图法、玉器纹样之图法、铜器纹样之图法。《伏羲之道》系统解密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华夏全境陶器纹样之图法,《玉器之道》系统解密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华夏全境玉器纹样之图法,《青铜之道》系统解密青铜时代华夏全境铜器纹样之图法。三书系统解密上古至中古六千年的华夏图像史主要纹样,尝试建立作为华夏文字学之前身和源头的华夏图像学,亦即伏羲学。
伏羲学的研究范围是六千年华夏图像史,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上古,延至青铜时代的中古,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古四千年,分为三大时代:先仰韶时代(前 6000—前 5000),仰韶时代(前 5000—前 3000),龙山时代(前 3000—前 2000)。这是以陶器、玉器为主的图像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古两千年,分为三大王朝:夏代(前 2070—前 1600),商代(前1600—前 1046),周代(前 1046—前 256)。这是以青铜器为主的图像时代。
20 世纪 20 年代对商代晚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的科学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来自殷墟的两大名词,从此成为公共知识:一是属于华夏文字系统的“甲骨文”,二是属于华夏图像系统的“饕餮纹”。然而甲骨文的研究者极多,成果辉煌,“饕餮纹”的研究者极少,乏善可陈。大众仅知“饕餮纹”之名,不知“饕餮纹”的精确内涵。
殷墟发掘的主持者、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并未投身于甲骨文研究,而是独具慧眼地专注于“饕餮纹”研究,著有《殷墟青铜器研究》,认为“饕餮纹”是错误命名,倡导改用《山海经》所言“肥遗纹”,采信者少,影响甚微。容庚是唯一同时研究甲骨文和“饕餮纹”的大家,著有专门研究“饕餮纹”的《商周彝器通考》和《殷周青铜器通论》,也认为“饕餮纹”是错误命名,但是没有提出新名,仍然沿用“饕餮纹”。马承源是李济、容庚之后“饕餮纹”研究的大家,也认为“饕餮纹”是错误命名,倡导改用“兽面纹”,采信者众,影响巨大。然而这一新名比“饕餮纹”更为错误,因为“饕餮纹”并非“兽面”,而是“神面”。总体而言,李、容、马三氏的“饕餮纹”研究虽有拓荒之功,但是尚未揭示“饕餮纹”的真正奥秘。
同样是 20世纪 20年代,瑞典学者安特生发现了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于是中国文明的史前史也进入了公众视野。此后百年,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百年。尤其是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四十多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房地产开发地,华夏全境被掘地三尺挖了一遍,深埋地下的无数宝藏浮出地表,中国考古学走向鼎盛。甘肃的大地湾文化(旧称老官台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内蒙古东、辽宁以西的红山文化,山东、安徽的大汶口文化和凌家滩文化,江浙的良渚文化,湖北的石家河文化,湖南的高庙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陕北的石峁先夏文化等等上古遗存,夏代早期的河南新砦文化,夏代晚期的河南二里头文化,与夏代平行的内蒙古夏家店下层先商文化,商代早期的河南二里岗文化,与商代平行的四川三星堆文化,湖北盘龙城文化、江西吴城文化等等中古遗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上古四千年的华夏文化谱系和中古两千年的夏商周文化谱系日益完整,上古至中古的六千年华夏图像史日益清晰,精确解密“饕餮纹”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学者们发现,很多上古陶器、上古玉器的天帝造型或神像造型,酷似商周铜器的“饕餮纹”。比如湖南高庙文化、内蒙古红山文化、江浙良渚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陕北石峁先夏文化、内蒙古夏家店下层先商文化,均有酷似“饕餮纹”的神徽,都是夏商周“饕餮纹”的雏形或源头。于是张光直、俞伟超等学者逐渐倾向于认为:商周“饕餮纹”不是兽面纹,而是神面纹、天帝纹。但是论证尚不系统,有待补充完善。
本书绪论,分为两篇。绪论一《“饕餮纹”天帝的两千年正名史》,梳理北宋至今的“饕餮纹”研究史,辨析前人的研究得失,把“饕餮纹”正名为“天帝纹”。绪论二《“饕餮纹”天帝的六千年演变史》,总览上古至中古六千年的天帝造型演变史,作为解密“饕餮纹”的背景。
本书正编,分为三编。上编三章,解密商周“饕餮纹”的图法,论证商周“饕餮纹”是“天帝乘龙巡天图”,即《山海经》所言“天帝乘两龙”。中编三章,解密商周“饕餮纹”衍生纹样的图法。下编三章,解密商周青铜图法之变以及西周窃曲纹之图法,解密春秋青铜图法之变以及春秋蟠螭纹之图法,解密战国青铜图法之变以及战国蟠虺纹之图法。
全书解密了上古陶器、上古玉器之天帝纹演变为商周铜器之“饕餮纹”的全过程,论证了商周铜器的“饕餮纹”植根于华夏天文三大要素(北极帝星、北斗七星、苍龙七宿),是华夏宗教三大神像(北极天帝、北斗星君、东方龙神)的复合图像,是源于华夏万舞舞姿的“天帝乘龙巡天图”,亦即《山海经》所言“天帝乘两龙”。
上古至中古的“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天文体系、华夏宗教体系、华夏神话体系、华夏祭祀体系、华夏万舞体系的最高结晶,也是上古至中古六千年华夏图像学的终极密码。
2020 年 11 月 18 日
后记 欲读中国书,先识中国图
华夏八千年文化史,分为三大阶段。
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的上古四千年(前 6000—前 2000),华夏区域主要有四大族群:伏羲族的彩陶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总基因(详见《伏羲之道》);黄帝族、东夷族、南蛮族的玉器文化,成为中国文明的源代码(详见《玉器之道》)。四大族群的彩陶文化和玉器文化相互影响,华夏区域初步形成了全球最大文化共同体的雏形。这是华夏文化共同体的第一阶段,亦即初级阶段。
上古中古之交“炎黄之战”以后的中古两千年(前 2000—前 221),华夏区域经历了黄帝族统治农耕三族的夏商周三大王朝。黄河中游的中原区域出现了成熟的国家形式,正式跨入了文明的门槛。夏商周国家的青铜文明,通过国家制度的建设,国家权力的推进,进一步融合上古华夏四族的文化要素,又从中原区域辐射华夏全境,华夏文化共同体的同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是华夏文化共同体的第二阶段,亦即中级阶段。
秦汉以降的近古两千年(前 221 至今),华夏国家的统治范围又从中原区域向华夏四裔不断扩张,逐渐覆盖华夏全境,形成了语言、文字、文化、饮食、风俗等大量要素高度同质的全球最大文化共同体。这是华夏文化共同体的第三阶段,亦即高级阶段。
第三阶段的近古两千年中国文明,已为中国人和全世界所熟知。
第二阶段的中古两千年夏商周文明,中国人和全世界都了解有限,还有大量谜团。
第一阶段的上古四千年华夏文化,夏代至今四千年一直深埋于地层之下,为尧舜禹以后的绝大多数人所陌生,包括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博学的老子、孔子、庄子、司马迁、扬雄、蔡邕、郑玄等人,也知之有限。因为直到最近百年的考古成果大量出现,上古华夏文化才初露真容。
解密中古夏商周的文化谜团,必须回到上古华夏的文化源头。贯通华夏八千年文化史,必须解密上古至中古六千年的文化总基因和文明源代码。
我把研究上古陶器纹样、上古玉器纹样、中古铜器纹样的华夏图像学,命名为“伏羲学”。伏羲学的基本宗旨是:贯通华夏八千年史,复原华夏知识总图。
华夏八千年文化史,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夏代以前的四千年图像史(前6000—前 2000),第二阶段是夏代至今的四千年文字史。第二阶段又分为两大时期:夏商周两千年是图文并存史,秦汉至今是纯文字史。所以我把华夏八千年史分为三大时代:夏代以前的上古四千年,夏商周的中古两千年,秦汉至今的近古两千年。
伏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上古陶器纹样、上古玉器纹样、中古铜器纹样,即上古至中古的陶玉铜三大器物之纹样。华夏图像主要见于七种器物,我概括为两句十四字:华夏器物七个字,陶玉铜漆金银瓷。
伏羲学三书,每书解密一种器物纹样的图法。《伏羲之道》系统解密了上古四千年华夏陶器纹样的图法,并且认为伏羲族的陶器图法是华夏文化的总基因。《玉器之道》系统解密了上古四千年华夏玉器纹样的图法,并且认为玉器三族的玉器图法是中国文明的源代码。《青铜之道》系统解密了中古两千年铜器纹样的图法,并且认为“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图像的终极密码。
伏羲学三书对华夏陶器纹样、华夏玉器纹样、华夏铜器纹样的图法解密,是解密华夏漆器纹样、华夏金器纹样、华夏银器纹样、华夏瓷器纹样之图法的基础。全面解密上古、中古、近古七大材质之器物的华夏图像,就能建立华夏图像学。华夏图像学和华夏文字学的知识总和,就是华夏知识总图。
理解华夏知识总图,可从两个关键词入手,一是“图书”,二是“图法”。
“图书”二字提示我们,华夏知识总图包括图像和文字两大系统,而且是先有上古之图,后有中古之书。中古文字系统成熟之前的上古四千年,有图无书,一切图像都有类似文字的记录功能、思想功能、精确内涵,很多功能属于文字无法替代、文字无法覆盖的独特功能。中古两千年,图与书长期并存,一切图像仍有记录功能、思想功能、精确内涵,很多功能仍然属于文字无法替代、文字无法覆盖的独特功能。秦汉至今的近古两千年,文字中心主义日益强化,于是上古四千年至中古两千年的六千年图像逐渐亡佚,后人不再了解残存上古图像和残存中古图像的记录功能、思想功能、精确内涵,全都视为仅有美学功能的“装饰纹样”,华夏知识总图因此而极度残缺,无数上古之谜、中古之谜难以索解。
伏羲学三书根据中古文献的相关文字,研究上古、中古的六千年陶、玉、铜纹样,解密其记录功能、思想功能、精确内涵,并与秦汉至今的近古两千年华夏知识体系全面接轨,致力于贯通华夏八千年史,复原华夏知识总图。
中古夏商周两千年的图像系统,源头是上古四千年的图像系统,比如《伏羲之道》解密的伏羲六十四卦和伏羲太极图,即从上古传承至中古、近古。《玉器之道》解密的华夏万字符,也从上古传承至中古、近古。《青铜之道》解密的华夏“饕餮纹”天帝,也从上古传承至中古、近古。
由于华夏图像系统是华夏文字系统的前身和源头,所以很多中古图像亦图亦文,很多中古文字亦文亦图,置于华夏图像系统即属图像,置于华夏文字系统即属文字。
商周铜器的大量铭文,并非纯文字,而是兼为图像。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则是图文并存,而且图像(即卦象)居于主体地位,文字(即卦辞、爻辞)居于附属地位。《山海经》的前身《山海图》,同样是图文并存,也是图像居于主体地位,文字(即图像内的注释文字)居于附属地位。
正因中古夏商周两千年是图文并存时代,而且图像居于主体地位,文字居于附属地位,所以两者才会合称“图书”。秦汉以后,文字中心主义不断强化,上古至中古的华夏图像受到轻视,导致《山海图》等中古“图书”亡佚,仅存纯文字的《山海经》。夏代《连山》、商代《归藏》等中古“图书”亡佚,周代《周易》虽未亡佚,却被“得意忘象”的文字义理学独霸阐释权,而其文字义理偏离了、违背了、遮蔽了上古图像、中古图像的天文历法初义和宗教神话初义。伏羲六十四卦、伏羲太极图、华夏万字符等上古图像的天文历法初义和“饕餮纹”天帝、天文神兽纹等中古图像的宗教神话初义,逐渐沉入了历史忘川,仅被后人视为装饰纹样。四千年华夏文字史之前的四千年华夏图像史,逐渐退回了浑沌状态。
“图法”二字提示我们,研究华夏图像系统,必须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图像志层面的初阶研究,二是图像学层面的高阶研究。
图像志层面的初阶研究,是形而下的微观研究。必须精确阐释上古陶器、上古玉器、中古铜器的每一种纹样,解密其记录功能、思想功能、精确的天文历法内涵和宗教神话内涵。
图像学层面的高阶研究,是形而上的宏观研究。必须提炼、概括、复原上古陶器纹样、上古玉器纹样、中古铜器纹样的图像法则和图像法式,解密纹样群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以及华夏天文历法和华夏宗教神话的演变发展。
解密图法是图像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只有解密了图法,才能真正建立图像学。解密图法的关键是解密图式的要素和构件。每一图式均有数量固定的要素和位置固定的构件,每一要素和构件均有精确的宗教神话内涵及其植根的天文历法内涵。每一图式的任何变体,仅仅改变要素和构件的装饰细节即视觉外观,但不改变要素总量和构件位置及其内涵。一旦改变了某一图式的要素总量和构件位置,也就变成了内涵不同的另一图式。
不同时代的同一图式,由于地域、材质、加工技术、美学风格等因素的不同,视觉外观差异很大,但是只要要素总量和构件位置相同,就是内涵相同的同一图式。
同一时代的不同图式,为了美学风格的和谐统一,经常采用相同的装饰趣味,形成相近的视觉外观,但是只要要素总量和构件位置不同,就是内涵不同的不同图式。
仅有形而下的微观研究,容易见木不见林。兼顾形而上的宏观研究,才能执一御万。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互支持、融会贯通的完整体系,才能全息解密上古至中古六千年华夏图像的精确内涵及其图法规律,华夏图像学才能成为与华夏文字学同等重要的真正学术。
2015 年出版的《伏羲之道》一书,2018 年出版的《玉器之道》一书,虽未提出陶器图法、玉器图法,但是已为提炼、概括、复原陶器图法、玉器图法奠定了坚实基础。《青铜之道》则正式提出了商周铜器图法,系统解密了商周铜器的“饕餮纹”图法,以及导致西周窃曲纹、春秋蟠螭纹、战国蟠虺纹替代商周“饕餮纹”的西周中期图法之变。
伏羲学三书《伏羲之道》《玉器之道》《青铜之道》,是尝试建立华夏图像学的拓荒之作,通过解密上古陶器图法、上古玉器图法、中古青铜图法,初步建立上古至中古的华夏图像史基本框架,进而证明华夏八千年文化史可以分为上古四千年的图像史和中古、近古四千年的文字史,而中古夏商周两千年则是图像、文字并行的“图-书”史,所以华夏图像史共计六千年。秦汉以降的近古两千年,文字中心主义不断加强,图像才逐渐淡出历史视野,逐渐沉入历史忘川。
解密上古至中古六千年的华夏图像史,有助于扩大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视野,有助于了解华夏图像是华夏文字的源头和前身,从而不再局限于仅仅寻找商代甲骨文之前的夏代文字、上古文字,也不再因为无法找到商代甲骨文之前的夏代文字、上古文字而错误认为夏代历史、上古历史无法实证。因为上古图像、夏代图像的实证力,并不亚于文字。
伏羲学三书是对上古至中古六千年华夏图像及其图法的系统研究。上古至中古六千年华夏图像及其图法,是上古至中古全球图像及其图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图像学的研究成果和全球图像学的研究成果,将会充分揭示人类文字史之前的人类图像史,使人类“史前史”走出浑沌状态。
文字史以前的人类早期历史,通常称为“史前史”。人类图像史建立以后,文字史以前的人类早期历史将不再属于人类史前史,而是属于人类图像史。
人类图像史可以揭示人类上古文化和人类中古文明的无数起源之谜,包括人类早期天文史之谜、人类早期宗教史之谜、人类早期神话史之谜、人类早期国家史之谜。单纯的文字史,无法揭示早期人类如何创建天文体系、宗教体系、神话体系、文化体系、文明体系,因为这一切全都属于人类文字史之前的人类图像史。因为人类文字史不足五千年,人类语言史则有至少五万年,甚至长达十万年。文字史以前的数万年,人类语言体系已经成熟,但是与之对应的人类文字体系尚未出现。所以早期人类语言体系所含的最高知识(主要是天文历法知识和宗教神话知识),无法记录于文字,只能记录于图像。
2020 年 11 月 18 日
用于国家祭祀的青铜器,主体纹样“饕餮”是食人恶兽吗?
象征至尊天子的神龙,是形象杂凑的幻想动物吗?
神话第一经典《山海经》,是怪力乱神的荒唐碎片吗?
绝非如此!
本书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精选散于全球、全国博物馆的夏商周以至秦汉的海量青铜器纹样资料,用几何论证的逻辑,详细考证两千年青铜纹样所表达的内涵:华夏天文历法和华夏宗教神话,解密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系列谜案:青铜器第一纹样“饕餮纹”之谜,青铜器第二纹样中国龙之谜,《山海经》天神、地祇、祖神、万舞等图式之谜……
本书是张远山伏羲学三书的压轴之作,通过海量图证,为我们解开“饕餮”、神龙、《山海经》的玄机,为“饕餮”解密,为天帝正名,探寻华夏民族信仰的本源,为我们找回民族文化之根,重塑民族精神之魂。本书涉及对上古华夏至中古夏商周主要考古遗址和区域文化的解读,对于中国古史重建和华夏文明溯源工程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远山,1963年生于上海,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废寝忘食地阅读,日读18小时,以读哲学书为主,其他文理经典为辅。至1984年大学毕业,仍与公元前中外诸子纠缠不休。预计完成读书计划尚需十年,于是一边教书,一边按计划继续读书。从1980年到1994年,15年间日读不辍,不看电视、不读报纸、不闻文坛聒噪,唯以桥牌、围棋略作调剂。
1995年按计划离职开笔写作,1999年4月出版第一部先秦思想札记,至今已出版哲学、史学、文学著作21部,海内外版本37种。
研究华夏古道(前6200年—前2070年),创立伏羲学,解密伏羲太极图、伏羲六十四卦,贯通夏《连山》、商《归藏》、周《周易》,梳理炎黄史,破译陶器、玉器、青铜器纹样,代表作《伏羲之道:解密华夏文化总基因》、《玉器之道:解密中国文明源代码》、《青铜之道:解密华夏天帝饕餮纹》等;研究先秦道术(前2070年—前221年),创立新庄学、新老学,遍涉诸子百家,厘清战国讹史,代表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奥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精义》、《庄子复原本》、《相忘于江湖:庄子与战国时代》、《老庄之道》、《老子奥义》(即出)等。另有《战国纪年厘正》、《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系年》等十余部著作待出版。
作者带领我们拨开历史的烟尘,从藏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个美丽错误开始,通过一段将“饕餮纹”正名为“天帝纹”的知识探险历程,让我们看见一个纹样在不同时代的变形之旅,看见天道的甘霖普降于“绝地天通”之前的古远世代,人文之花初绽于孔子所梦见的西周,又穿越春秋战国那片因礼崩乐坏而遗失前朝文化的符号森林,直至陷入现代日益繁复、更其深化的误解迷雾之中,并从中解读到每一个时代的思想、政治、宗教、文化,由此回望我们中华民族那渺远的来时的心路。——设计师iggy
前 言 “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图像的终极密码
绪论一 “饕餮纹”天帝的两千年正名史
弁言 青铜纹样研究被错误命名引入歧途 001
一 华夏青铜器简史 002
二 青铜器纹样四大错误命名 013
三 “饕餮”神话演变与“饕餮纹”致误原因 022
四 夏商周“铸鼎象物”的官方命名:上帝鬼神 028
五 “饕餮纹”正名为“天帝纹”的艰难历程 032
结语 夏商周青铜器的主体纹样是“天帝纹” 041
绪论二 “饕餮纹”天帝的六千年演变史
弁言 陶玉铜天帝,六千年一贯 042
一 上古四千年:“饕餮纹”天帝的前世 042
二 夏商周两千年:“饕餮纹”天帝的今生 053
三 夏商周统治者分属黄帝族东西两支 067
结语 “饕餮纹”天帝是华夏天文历法宗教神话的终极图像 072
上编 “饕餮纹”图法解密:天帝乘龙巡天图
第一章 “饕餮纹”鼻部图法解密:鼻祖纹
弁言 华夏天文第一要素:北极帝星 076
一 北极天象成因和北极帝星来历 077
二 上古伏羲族的帝星纹、天帝纹 079
三 上古玉器族的帝星纹 080
四 夏商周继承上古帝星纹、天帝纹 084
五 商晚周早的“帝”形天帝纹:鼻祖纹 089
结语 菱形帝星纹和鼻祖纹天帝的宗教功能 099
附表 1-1 商周鼻祖纹图法表:三型六式 100
第二章 “饕餮纹”角部面部图法解密:两龙纹
弁言 华夏天文第二第三要素:北斗七星,苍龙七宿 101
一 中国龙是源于苍龙七宿的天文神兽 101
二 商周神龙纹的造型细节 109
三 商周“饕餮纹”的合成原理 120
四 商周“饕餮纹”的图式结构 125
五 不同角形“饕餮纹”见于一器的祭祀功能 139
六 “饕餮纹”研究的三大误区 141
结语 商周“饕餮纹”三大构件对应华夏天文三大要素 147
附表 2-1 商周“饕餮纹”图法表:三类六型十二式 148
第三章 《山海经》对“饕餮纹”的神话表述:
天帝珥两蛇乘两龙
弁言 《山海经》与“饕餮纹” 149
一 《山海经》的商周天神图式 150
二 《山海经》的商周地祇图式 154
三 《山海经》的商周祖神图式 156
四 《山海经》的万舞图式 159
五 商周“饕餮纹”是商周万舞的提炼浓缩 165
六 《山海经》的商周天神图式即商周“饕餮纹”图式 175
结语 《山海经》的天神图式即“饕餮纹”图式 185
附表 3-1 《山海经》天帝图、青铜器“饕餮纹”图法表 187
中编 “饕餮纹”衍生纹样:宗祖纹、肥遗纹、龙星纹
第四章 鼻祖纹衍生宗祖纹
弁言 “饕餮纹”衍生的第一纹样群 190
一 鼻祖纹衍生宗祖纹 190
二 宗祖纹衍生宗祖纹两龙 194
三 宗祖纹衍生宗祖列戟纹 198
四 宗祖纹衍生其他纹样 205
结语 鼻祖纹象征天帝,宗祖纹象征祖神 208
附表 4-1 宗祖纹及其衍生纹样图法表 209
第五章 两龙纹衍生肥遗纹
弁言 “饕餮纹”衍生的第二纹样群 210
一 旋转式肥遗龙:苍龙七宿的动态表达 210
二 展开式肥遗龙:阴阳合历的形象表达 218
结语 “饕餮纹”不是肥遗纹 226
附表 5-1 肥遗纹及其衍生纹样图法表 227
第六章 两龙纹衍生龙星纹
弁言 龙星纹是华夏第一星象纹 228
一 作为龙身主纹的龙星纹四大图式 228
二 见于“饕餮纹”的龙星纹四大图式 241
三 龙星纹四大图式的独立纹样 245
四 商代神话“参为夏星,辰为商星”辨析 259
结语 龙星纹是青铜纹样植根天文的核心密码 262
附表 6-1 龙星纹四大图式图法表 262
附表 6-2 龙星纹四大图式衍生纹样图法表 263
下编 青铜图法的商周之变:窃曲纹、蟠螭纹、蟠虺纹
第七章 西周窃曲纹,源于太极图
弁言 青铜图法的商周之变 266
一 商周夔龙纹,源于商周“饕餮纹” 267
二 西周窃曲纹,源于太极图 274
三 窃曲“饕餮纹”:鼻祖纹天帝 窃曲纹两龙 294
结语 西周窃曲纹是西周太极图的秘藏图式 300
附表 7-1 西周窃曲纹图法表 303
第八章 春秋蟠螭纹,微型窃曲纹
弁言 春秋蟠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