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二堂写作课(平装版)
  • 七十二堂写作课(平装版)
  • 七十二堂写作课(平装版)
  • 七十二堂写作课(平装版)
  • 七十二堂写作课(平装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七十二堂写作课(平装版)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12.31 2.7折 45 全新

库存112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丏尊、叶圣陶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ISBN9787513160216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29265298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七十二堂写作课》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全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出任*副部长。代表作有《文心》《稻草人》《小白船》等。
夏丏尊(1886—1946):浙江绍兴上虞人。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开明书店创始人之一,1930年创办《中学生》杂志。一生致力于教育,矢志不渝。代表作有《爱的教育》(译)、《文心》《平屋杂文》等,其文章于平淡、质朴中蕴含浓郁的情致。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讲 文章面面观 / 001             第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 / 004
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 / 006     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 / 009
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 / 011             第六讲 应用文 / 014
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 / 016             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 / 018
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 / 020           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 / 022
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 / 024           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 / 026
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 / 028           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 030
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 / 032           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 / 034
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 / 036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 039
第十九讲 日记 / 041                 第二十讲 游记 / 043
第二十一讲 随笔 / 046           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048
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 / 050   第二十四讲 人称的立脚点 / 052
第二十五讲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 / 054 第二十六讲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 / 056
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 / 058       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 060
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 / 063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 065
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 / 068       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 / 071
第三十三讲 印象 / 074             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 / 076
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 / 079         第三十六讲 背景 / 082
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 / 084     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 086
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 / 089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 093
第四十一讲 暗示 / 097             第四十二讲 报告书 / 101
第四十三讲 说明书 / 103           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 / 105
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 / 108       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 / 110
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 / 112       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 / 115
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 / 117       第五十讲 事物的异同 / 119
第五十一讲 事物间的关系 / 121     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 / 123
第五十三讲 话义的诠释 / 125       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 / 127
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 / 129   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 / 132
第五十七讲 对话 / 135             第五十八讲 戏剧 / 138
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 / 141     第六十讲 抒情诗 / 144
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 / 147           第六十二讲 律诗 / 150
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 / 152     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 / 154
第六十五讲 宣言 / 156             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 / 158
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 / 160     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 / 162
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 / 164    
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 —— 演绎 / 166
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 归纳 / 169
第七十二讲 推理方式(三)—— 辩证 / 172


附录 
本书提到的选文选辑
寄小读者•通讯七 冰心 / 174       三弦 沈尹默 / 178
一个小农家的暮 刘半农 / 179       卢参 朱自清 / 180
五四事件 周予同 / 183             梧桐 李渔 / 186
朋友 巴金 / 187                   书叶机 龚自珍 / 190
养蚕 丰子恺 / 192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 叶圣陶 / 194
先妣事略 归有光 / 197             闲情记趣 沈复 / 199
画家 周作人 / 206                 新教师的堂课 [日本]田山花袋
夏丏尊译 / 208                     词四首 李煜 / 211
丛书集成凡例 / 212                 图画 蔡元培 / 213
关于《国文百八课》 夏丏尊  叶圣陶 / 215



内容摘要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七十二堂写作课》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全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主编推荐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出任*副部长。代表作有《文心》《稻草人》《小白船》等。
夏丏尊(1886—1946):浙江绍兴上虞人。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改革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开明书店创始人之一,1930年创办《中学生》杂志。一生致力于教育,矢志不渝。代表作有《爱的教育》(译)、《文心》《平屋杂文》等,其文章于平淡、质朴中蕴含浓郁的情致。



精彩内容


文章面面观
文章是记载世间事物、事理和抒述作者意思、情感的东西。每一篇文章有着内容与形式的两方面,某篇文章记载着什么事物、事理或抒述着什么意思、情感,那事物是什么样子,事理是否真确,意思是否正当,情感是否真挚,又,那些事物、事理或意思、情感对于世间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们有什么益处:诸如此类是内容上的探究。同是记载事物、事理或抒述意思、情感,在文章上有多少方式,怎样说起,怎样接说下去,什么地方说得简单,什么地方说得繁复,到末了又怎样收场,以及怎样用词,怎样造句,怎样分段落,怎样定题目、加标点:诸如此类是形式上的探究。
每读一篇文章该作内容的与形式的两种探究。文章的内容包括世间一切,它的来源是实际的生活经验,不但在文章上。至于文章的形式纯是语言、文字的普通法式,除日常的言语以外,便利的探究材料就是所读的文章。
中学里国文科的目的,说起来很多,可是重要的目的只有两个,就是阅读的学习和写作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彼此的关系很密切,都非从形式的探究着手不可。
从古到今,文章不知有多少,读也读不尽这许多。取少数的文章来精读,学得文章学上的一切,这才是经济的办法。你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除内容的领受以外,有许多形式上的项目应当留意;对于各个项目能够逐一留意到,结果就会得到文章学的各部门的知识。
一、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的体制)
二、文章里用着的词类,有否你所未见的或和你所知道的某词大同小异的?(语汇的搜集)
三、文章里词和词或句和句的结合方式有否特别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认,并且说出所以然的缘故?(文法)
四、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力?和别种说法又有什么不同?(修辞)
五、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
六、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的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起什么感觉?(风格)
七、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
别的项目当然还有,以上所举的是重要的几个,每个项目代表文章的探究的一个方面。能从多方面切实留意,才会得到文章上的真实知识,有益于阅读和写作。

第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
现在我国的文章有文言体和语体两种。小学里读的都是语体文,一到中学校,就要兼读文言体的文章了。
文章本是代替言语的东西,凡是文章,应该就是言语,不过不用声音说出来而用文字写出来罢了;言语以外决不会另有文章。所谓文言,其实就是古代的言语。
言语是会变迁的。古代的人依了当时的言语写成文章,留传下来,后代的人依样模仿,不管言语的变迁不变迁;于是言语自言语,文章自文章,明明是后代人,写文章的时候偏不依当时的言语,定要依古人的言语才算合式。因而就有了文言体。这情形各国从前也曾有过,不但我国如此。
我国现在行用语体文了,但年数还不长久,从前传下来的书籍都是用文言体写的,社会上有一部分的文章也还沿用着文言体。所以,我们自己尽可以不再写文言体的文章,但为了要阅读一般书籍和其他用文言体写的文章,仍非知道文言体不可。
文言体和语体的划分,越到近代越严密,这显然和科举的考试制度有关。古人所写的文章时时流露着当时言语的分子,近代的文章,只要是与科举考试无关的,也常常可以在文言里看出言语的成分来。文言体、语体混合的文章,自古就很多。
举一个例说,曲剧里的词曲大都是文言体,而说白却大都是语体,白话的“白”字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显然是文言体和语体混合的明证。此外如演义体的小说,如宋元以来的语录,如寻常家书等类的文章,里边都保存着许多言语的原样子。
这文言体和语体的混合,可以看作从文言体改革到语体的桥梁。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抒情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明显的;又一种是含蓄的。作者在记叙事物之后,情不自禁,附带写一些“快活极了”“好不悲伤啊”一类的话,教人一望而知作者在那里发抒他的感情,这是明显的方式。作者在记叙了事物之后,不再多说别的话,但读者只要能够吟味作者的记叙,也就会领悟作者所要发抒的感情,这是含蓄的方式。
我们试取归有光的文章作为例子。归有光作《先妣事略》,琐琐屑屑叙述了一些关于他的母亲的事情,末了说:“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这明明是感情激动时所说的话。不然,若就母亲生子的关系说,世界上哪一个人没有母亲?若就母亲死了以后的时期说,哪一个人死了母亲还会有母亲?“世乃有无母之人”岂不是一句毫无意义的话?唯其在感情激动的时候,才会有这种痴绝的想头;就把这痴绝的想头写出来,更号呼着天诉说自己的哀痛,才见得怀念母亲的感情尤其切挚。这是明显的抒情方式的例子。再看《项脊轩志》,归有光在跋尾里叙述了他的夫人和项脊轩的关系,末了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骤然看去,这一句只是记叙庭中的那棵枇杷树罢了,但是仔细吟味起来,这里头有人亡物在的感慨,有死者渺远的怅惘,意味很是深长。如果那棵枇杷树不是他夫人死的那一年所种下的,虽然“今已亭亭如盖”,也只是无用的材料,就不会被写入文章里了。这是含蓄的抒情方式的例 子。
以上所说两种方式并没有优劣的分别,采用哪一种,全凭作者的自由。不过,如果采用明显的方式而只写一两句感情激动的话,如作《先妣事略》只说:“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而前面并没有琐屑的叙述,那是没有用的,因为人家不能明白你为什么要说这种痴绝的话。如果采用含蓄的方式,而所取的材料与发抒的感情没有关系,如作《项脊轩志》的跋尾而说起庭中的几丛小草,那也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人家从这几丛小草上吟味不出什么来。所以,选取适宜的事物,好好地着笔记叙,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是必要的。
从情味说,两种方式却有点儿不同,明显方式比较强烈,好像一阵急风猛雨,逼得读者没有法子不立刻感受。含蓄的方式比较柔和,好像风中的柳丝或者月光下的池塘,读者要慢慢地凝想,才能辨出它的情味来。
还有一层,作者在一篇抒情文里头兼用着两种方式也是常见的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