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37.64 7.2折 328 全新

库存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59613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8元

货号29161413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是“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成果资料。《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系统地梳理了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所获的各类文化遗存,主要分为遗址、墓群、窑址及其他相关文化遗存共四大类,不仅包括新发现的遗址、遗物,还包括之前的遗存再次复查所获得的成果。通过对蒸水流域文化遗存的调查研究,为人们了解蒸水流域各类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文化属性及保存状况等提供了翔实的考古材料,对研究蒸水流域早期文化以及建立蒸水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文化遗产保护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商品简介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是“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成果资料。《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系统地梳理了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所获的各类文化遗存,主要分为遗址、墓群、窑址及其他相关文化遗存共四大类,不仅包括新发现的遗址、遗物,还包括之前的遗存再次复查所获得的成果。通过对蒸水流域文化遗存的调查研究,为人们了解蒸水流域各类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文化属性及保存状况等提供了翔实的考古材料,对研究蒸水流域早期文化以及建立蒸水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文化遗产保护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目录
**章 绪言 001
**节 项目概况 002
一、项目缘起 002
二、队伍组建 002
三、工作范围 003
四、工作步骤 003
五、工作方法 005
第二节 编写体例及相关说明 006
一、编写体例 006
二、相关说明 006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007
**节 自然环境 008
一、地形与地貌 008
二、气候 010
第二节 历史沿革 010
一、历史概况 010
二、行政区划 011
第三章 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遗存介绍 013
**节 遗址 014
一、胜利遗址 014
二、贺家湾遗址 019
三、刘家排遗址 021
四、方家山遗址 022
五、糜家坪遗址 022
六、宝台山遗址 023
七、新屋遗址 024
八、檀桥遗址 026
九、渡滩遗址 029
一〇、育溪遗址 031
一一、寺干遗址 032
一二、梅白遗址 035
一三、水斗冲遗址 037
一四、枫树山Ⅰ号遗址 038
一五、枫树山Ⅱ号遗址 041
一六、金山岭遗址 043
一七、高寺坪遗址 044
一八、寺山遗址 046
一九、罗大屋遗址 046
二〇、箭塘遗址 049
二一、和平遗址 052
二二、毛家皂遗址 054
二三、释迦寺遗址 055
二四、挂灯排遗址 056
二五、八庙遗址 059
二六、斜陂堰水库Ⅰ号遗址 061
二七、斜陂堰水库Ⅱ号遗址 063
二八、斜陂堰水库Ⅲ号遗址 067
二九、斜陂堰水库Ⅳ号遗址 069
三〇、斜陂堰水库Ⅴ号遗址 076
三一、斜陂堰水库Ⅵ号遗址 079
三二、罗家洲遗址 082
三三、老秧田遗址 085
三四、井头遗址 086
三五、黄泥岭遗址 087
三六、福星遗址 089
三七、凤凰山遗址 092
三八、笋堂口遗址 094
三九、高城遗址 096
四〇、干泯遗址 104
四一、新平遗址 107
四二、承阳故城遗址 108
四三、钟武故城遗址 109
第二节 墓群 115
一、周家祠墓群 115
二、谭家屋墓群 115
三、檀山园墓群 117
四、塘坑山墓群 118
五、罗家台墓群 120
六、生木山古墓群 121
七、侯阳峰墓群 122
八、松菊堂墓群 123
九、虎形山墓群 124
一〇、将军湾墓群 124
一一、后龙山墓群 126
一二、孝师园墓群 127
一三、黄土台墓群 128
一四、对门园墓群 129
一五、荷塘山墓群 130
一六、杨桥塘墓群 131
一七、糜家坪墓群 132
一八、三泉塘墓群 133
一九、亚塘岭墓群 134
二〇、畔村墓群 135
二一、潭湾山墓群 136
二二、横塘屋后山墓群 136
二三、罗家排墓群 137
二四、茶元墓群 138
二五、东塘后山墓群 139
二六、园咀山墓群 140
二七、鼓峰岭墓群 140
二八、笔架山墓群 141
二九、五排墓群 142
三〇、鹅公岭墓群 144
三一、长岭墓群 146
三二、庵子岭墓群 147
三三、大鸡坪墓群 148
三四、高排墓群 149
三五、小鸡坪墓群 150
三六、寺湾山墓群 151
三七、周塘坪墓群 152
三八、黄泥岭墓群 153
三九、胡古山墓群 154
四〇、上华善墓群 156
四一、集岭县墓群 157
四二、阳山墓群 158
四三、仁山头墓群 159
四四、大山岭墓群 160
四五、道子坪墓群 162
四六、魏家冲墓群 163
四七、狮子坎墓群 163
四八、八个嘴墓群 165
四九、沙岭墓群 166
五〇、上肖冲墓群 168
五一、杨木皂墓群 169
五二、伞铺岭墓群 170
五三、海会庵墓群 171
五四、半排行山墓群 172
五五、罗滩山墓群 173
五六、打牛皂墓群 174
五七、红丫塘墓群 176
五八、陸塘墓群 177
五九、重阳铺墓群 178
六〇、月形山墓群 179
六一、石头山墓群 181
六二、泰山墓群 181
六三、皮皂山墓群 183
六四、吴家岭墓群 183
六五、瓦屋墓群 185
六六、大雁驼山墓群 186
六七、高屋场墓群 187
六八、宝庆坪墓群 188
六九、庵子坪墓群 189
七〇、八公堂墓群 191
七一、胡碧堂墓群 191
七二、柏树组墓群 193
七三、石壁山墓群 195
七四、斜陂堰水库Ⅰ号墓群 195
七五、斜陂堰水库Ⅱ号墓群 197
七六、早禾岭墓群 198
七七、马鞍墓群 200
七八、方屋墓群 201
七九、长皂山墓群 202
八〇、胡家院墓群 203
八一、茶树排墓群 204
八二、宁家冲墓群 206
八三、人山岭墓群 207
八四、松山牌墓群 208
八五、燕子村墓群 209
八六、六里排墓群 210
八七、达山岭墓群 211
八八、何家皂墓群 212
八九、长永村墓群 213
九〇、塘角墓群 215
九一、相家墓群 216
九二、郑家墓群 217
九三、黄土排墓群 218
九四、大木岭墓群 219
九五、长兴墓群 220
九六、蔡家墓群 221
九七、毛屋墓群 222
九八、伴塘岭墓群 223
九九、花园后岭墓群 224
一〇〇、何家墓群 226
一〇一、仇新屋墓群 227
一〇二、余官墓群 228
一〇三、海山岭墓群 229
一〇四、水龙排墓群 230
一〇五、上陂岭墓群 231
一〇六、守裕堂墓群 232
一〇七、贺大屋墓群 233
一〇八、大皂山墓群 234
一〇九、祖堂山墓群 235
一一〇、瓦屋后山墓群 236
一一一、土基墓群 237
一一二、庵子皂墓群 240
一一三、天主岭墓群 241
一一四、平常墓群 242
一一五、王腊后山墓群 243
一一六、烟竹塘墓群 244
一一七、邱祠墓群 245
一一八、白路塘后山墓群 246
一一九、老子岭墓群 246
一二〇、枫坳墓群 248
一二一、万家岭墓群 249
一二二、黄瓜皂墓群 250
一二三、呆鹰塘墓群 251
一二四、伏布塘山墓群 252
一二五、象形山墓群 255
一二六、厉老屋墓群 256
一二七、西公山墓群 258
一二八、周挂岭墓群 259
一二九、新平墓群 260
一三〇、新阳墓群 261
一三一、蛇形山墓群 261
一三二、王家岭墓群 263
第三节 窑址 264
一、邓家山窑址 264
二、徐家畔窑址 264
三、东塘窑址 267
四、斜陂堰水库窑址 268
五、李家垅窑址 272
六、斗米洲窑址 275
七、朱官岭窑址 277
八、下塘坪窑址 280
九、茶岭窑址 281
一〇、杨家排窑址 285
一一、窑街窑址 286
一二、陈公岭窑址 288
第四节 其他 289
一、烟竹岩 289
二、石煤后山钱币窑藏出土点 289
三、泉口铜甬钟出土点 289
四、禹王碑 292
第四章 结语 293
一、地理形势和交通环境对遗存分布的影响 294
二、遗存的类型分析与探讨 294
三、遗存的时代特征 295
四、积累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296
附录 299
附录一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古代文化遗存统计表 300
附录二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日记摘抄 325
后记 347



内容摘要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是“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成果资料。《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报告》系统地梳理了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所获的各类文化遗存,主要分为遗址、墓群、窑址及其他相关文化遗存共四大类,不仅包括新发现的遗址、遗物,还包括之前的遗存再次复查所获得的成果。通过对蒸水流域文化遗存的调查研究,为人们了解蒸水流域各类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文化属性及保存状况等提供了翔实的考古材料,对研究蒸水流域早期文化以及建立蒸水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谱系、文化遗产保护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编推荐

文化遗址,考古调查,调查报告,湖南



精彩内容

**章绪言
  **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缘起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处长江以南,地理坐标为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东以幕阜、武功诸山与江西交界,西以云贵高原东缘连贵州,西北以武陵山脉毗重庆,南枕南岭与广东、广西相邻,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境内水网密布,自然资源丰富,各类文化遗存分布密集,为研究我国文明起源的进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物质资料。但由于区域内地理环境复杂,山地水网分布密集,对以往文物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上一些地区文物部门力量薄弱,导致文物工作的总体进程缓慢。2017年12月,受国家文物局支持的江西“抚河流域先秦遗址2014—2017考古调查项目”圆满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果,直接催生了同纬度地区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工作的开展。
  蒸水是湘江的支流,位于我国湖南省境内,发源于邵东县东南境,流经邵东、衡阳、衡南三县与衡阳市蒸湘、石鼓两区。该流域以往考古调查工作开展较少,流域内各时期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情况不甚明晰,部分遗存在历年文物普查工作中有所提及,大部分遗存的分布及保存现状不清。基于上述考虑,2018年初,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目的是初步了解流域内各类古代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文化属性及保存状况等,为*终建立蒸水流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序列提供翔实的考古材料,并对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队伍组建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给予学术指导,项目所在市县文物部门予以协助。队伍组建详情如下。
  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总负责:郭伟民
  项目负责:高成林
  业务人员:何赞、奚培坤
  2. 西安弘道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人:李桃元
  业务人员:孙龙华、田浩、左威、田波、董虎震、张弥、申文、任小兵、杨橙、史智伟、封世雄、杨培艺、许婕、于幸利、丰书强、王宝云、贺梦梦、李宝兴、吴磊、杜峰、陈兴付、王万峰、刘威、吴美蓉、万玉磊及参与调查、勘探、测绘、信息录入等工作的相关人员。
  3.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负责人:豆海锋
  业务人员:习通源及研究生、本科生若干名
  4. 衡阳市文物处:王希
  5. 邵阳市文物处:周东锋
  6. 衡阳县文物局:刘海军及相关乡镇文化站长曾小倦、刘建军等
  7. 邵东县文物局:刘焕军
  三、工作范围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前期确定的范围为蒸水流域的衡阳县全境及邵东县东南境,后根据实际情况渐次扩展至蒸水干流流经的衡南县、蒸湘区、石鼓区以及衡阳县境蒸水的所有支流、湘江干流西岸等地。调查对象主要为该区域各类古代文化遗存,重点是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遗存,调查面积约850平方千米(其中衡阳县约700、邵东县约100、衡南县约20、蒸湘区约15、石鼓区约15平方千米)(图一)。
  四、工作步骤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可分为四个步骤。
  1. 资料和前期准备阶段
  2018年初至10月,主要进行调查前的资料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该区域既往考古工作资料的收集、相关区域1︰10000和1︰50000地形图、老照片和航片的购买、项目合作单位和人员的协调与联系等。
  2. 田野考古调查
  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阶段为衡阳县境内考古调查;第二阶段为邵东县、衡南县、蒸湘区、石鼓区相关区域的考古调查。
  图一 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涉及县区位置图
  3. 田野考古勘探
  **阶段:普探,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完成除重点遗址、城址以外各遗址的初步勘探;第二阶段:重点勘探,2019年3月,完成两座城址及部分重点遗址的详探,绘制遗址平面图。
  4.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
  **阶段:2019年2月至3月,对采集标本进行清洗、分类、拍照、制作拓片等;第二阶段:2019年3月至4月,绘制标本线图,完成文字描述、统计、文化性质分析、年代判断等工作。
  五、工作方法
  “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采用考古调查、勘探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9)中的要求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在调查与勘探过程中,充分利用调查区域1︰10000和1︰50000的地形图、奥维地图等,将传统调查方法、现代科技手段贯穿于整个考古调查工作当中,提高田野考古调查工作的水平。
  此次考古调查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利用现有的调查成果,对已有记载的各类古代文化遗存进行复查,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和保存状况,完成翔实的调查记录并实施考古勘探工作;第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蒸水流域可能存在的古代文化遗存地点(如河流交汇处、疑似台地、推测适合古人生活的地点等)进行分析研判,并实地进行踏查和钻探工作,根据当地地貌特征尽**可能寻找新的遗存点;第三,对复查、调查新发现的遗存进行GPS定位,明确其地理方位、规模、时代及保存现状等。
  工作安排对重点文化遗存除进行实地调查外,还需补充勘探资料信息,对墓群仅实施现场调查、标本采集,不作勘探。要求详细记录不同类型文化遗存的各种信息,每处遗存皆须填写《考古调查登记表》,全面记录有关遗存的详细信息,包括所处环境、地理坐标、地貌特征、文化属性、堆积状况、采集遗物、遗存面积、保存状况等,要求所有记录电子化并相应建立调查信息数据库,将相关文字、绘图、照片、影像记录资料等建立电子档案,可准确、便捷地查阅各类遗存的全部调查信息资料。
  在田野调查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考古调查报告的编写。首先,将调查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清洗、绘图、测量及描述,以便通过对比获得相应文化遗存的年代信息。通过田野考古调查与资料的整理,初步了解蒸水流域各遗存的空间关系和分布特征,形成该区域系统的阶段性考古调查成果,为该区域各时期文化遗存的规划与保护提供翔实的**手资料。基础调查报告的编写出版将有助于区域内文化序列的建立,有助于对区域内文化演进、聚落形态研究及社会结构变化的深入研究。
  第二节 编写体例及相关说明
  一、编写体例
  本书系“湖南省蒸水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终成果。以蒸水流域考古调查所获为主要内容,涉及的遗存不仅包括新发现的遗存,亦包括对以往发现遗存的再次复查成果。
  本报告编写借鉴了以往考古调查报告编写体例,重点是对调查所获基础材料的翔实报道。报告分为四个章节:**章是绪言,主要是对项目开展情况的介绍和总结,并对报告的编写体例及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是蒸水流域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第三章系统地介绍了调查所获各类文化遗存,并将调查所获的遗存分为遗址、墓群、窑址及其他共四大类,并对每一类文化遗存的调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四章为结语,是对本次考古调查工作进行的总结,对蒸水流域文化遗存分布的概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每一阶段文化分布特征在地域上的差异性和各类遗址的分布规律。报告*后附有本次调查的统计表及日记摘抄等内容。
  二、相关说明
  1. 遗存名称编号说明
  本报告对遗存进行介绍时,首先对遗存名称进行了编号。编号原则是以调查年份、遗存所在县(区)名**个拼音的大写字母,与遗存名称前两个字拼音的大写字母缩写组合而成,如“衡阳县罗大屋遗址”编号为“2018HLD”,“2018”为调查年份,“H”代表衡阳县,“LD”代表罗大屋遗址。由于区域内部分遗存名称**个字拼音首字母的大写相同,本报告的编号采用了遗存名称前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大写格式。此外,在部分遗存名称不清楚的情况下,本报告以遗存所在的区域为遗存命名,属于同一区域的多处遗存,一般在区域名后增加“Ⅰ”“Ⅱ”“Ⅲ”等罗马字母加以区分,如斜陂堰遗址分别编号为“2018HXPⅠ”和“2018HXPⅡ”。
  2. 图版说明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报告将遗存远景、重要遗迹、采集遗物、线图、拓片和照片等图版均直接插入正文。
  3. 附录说明
  本报告附录除了对调查的各类遗存进行统计外,另附有考古调查队员的日记摘抄,并插入了相关的工作照片,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调查过程中的工作场景,展示报告正文中未提及的当地独有的风土人情及考古调查生活的点点滴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