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 大夏书系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2.23 5.9折 55 全新

库存2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松超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12866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5元

货号29211797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为什么要补上写作这门课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老一辈的“民师转正”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渐渐远去,现在的中小学教师估计没有能躲得过专业成长的“要求”的,没有能逃得脱“写教学反思”“写读后感”任务的。
写文章这件事,对中小学教师来说都知晓其重要性。用功利的视角看,善写论文、能出专著的老师,大多成了“名师”“教育专家”,常常飞来飞去做报告,高接远迎,名利双收。更多的老师苦于不会写,写不好,还没有人引领、指导,对少数能写的老师“羡慕嫉妒恨”。
其实,老师们不会写、写不好的原因也简单:
从小学起,就开始应试化、格式化作文,缺少正确而持续的写作指导,导致作文空洞无物,华丽辞藻、排比句、名人名言、鸡汤故事一大堆,唯独没有自己的思考和逻辑,对读书写作没兴趣,畏惧写作,讨厌写作。
成为老师了,教学任务重,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也特别多,每天少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读书、写作。
学校领导光检查教案、教学反思、读书笔记,却不指导老师怎么写,可能领导也没有能力指导。
“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写啥文章!”“我们学校有个家伙,文章写得不少,可成绩不行,学生家长都不想让孩子到他班里,这不是不务正业吗?”……这样的声音其实在老师中间并不鲜见。因为评职称的条件中曾有发表文章的要求,因而老师掏钱买版面发文章、有人、办个假教育期刊发“文章财”的事件也不断被曝光。
大概从2008年起,各个省市陆续在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中降低了对文章、论文的要求,这也算回应民意吧。这种变化受到绝大多数教师的欢迎,但也有专家认为,本来老师写作水平就低,这个变化会让老师更理直气壮地拒绝写文章。
在教师还不习惯于写作的状况下,更加疏远写作,疏远研究、反思,会进一步增加教育教学的“匠气”。实际上,高级教师职称对科研能力、论文仍有非常高的要求,没有日常写作的练习与积累,怎么可能获得科研能力、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呢?
为教师减负,是对的,但是把写作当作负担,不是明智之举。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考、研究和创新;而教师写作,特别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写作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思考、反思和研究。
有智慧的老师,不会漠视写作。
湖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蒋蓉在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委托课题论文《美国小学教师培养:现状、特点与启示》中详细介绍了美国小学教师的培养:
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通常由三部分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实习活动,学分大多在120~160学分之间。
通识教育课程通常涉及英语与数学史基础、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如威廉帕特森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共有130学分,通识必修课占40学分,其中艺术交流、大学写作、文学经验分享等表达类课程占9学分,哲学视角、历史视角、社会/行为科学、科学视角、定量思维等认识方法类课程占19学分,另外公共选修课有20学分。
专业教育核心课程涉及健康幸福、表达、认知方式、多元化与公平性、社区参与、全球化意识6个领域,此外还有写作、技术运用、学术研讨等领域的要求,共60学分。
从课程设置就可以看到差距。先不说别的,光是写作,我们就落后了。
那些中小学名师,无论是闫学、管建刚,还是华应龙、万玮、王木春、钟杰,等等,初也都是籍籍无名之辈,但他们有读书、写作的兴趣爱好,通过自己的努力,补上了写作这一课。他们在教育报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只是显性的成果。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与研究教育问题的习惯,让经验理性化,对教育的理解更为深刻、清晰,是更珍贵的收获,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具有了动力、能力和资源。
教育教学类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而且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文章就在备课的过程中,文章就在精彩的课堂上,文章就在听课的反思里,文章就在评课的交锋中,文章就在阅读的感悟里,文章就在对学生心灵的呵护中……
关注教师写作与教师成长,我联想到著名的古文《庖丁解牛》。庖丁是一个屠夫,却能够“悟道”,他对“道”的参悟是在工作实践中随着专业技能的提升而渐渐完成的。
这只是一个寓言,但故事诠释的“理”,在人类社会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道”:不管从事什么领域的工作(当然应符合正当、合法的原则),只要你热爱它,对工作的专业技术特别精熟,就可能参悟领域内的一些本质性东西,而且能将之迁移运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
教师这个职业也如是。写作,之所以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于它是一种高效的思考手段。写作,也可以看作教师之“术”中的一种。教师之“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层次,自己信仰的“师道”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出来。
近几年师德教育、师德建设在各个地方都备受重视,其基本路径是不断创新形式,树立教师典型,掀起学习热潮。不过,普通教师对这种师德教育似乎并不领情。
师德教育的逻辑需要改一改了。从道德的“根”上探讨,应是先知“道”,后有“德”。经过千百年的实践与沉淀,“师道”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而每个教师对“道”的领悟和践行,有了“自己信仰的师道”之“得”,才是“德”。
所以,在谈论师德之前,需要每个老师明晰师道是什么,自己要“走”什么“道”——这个自己建构的过程,写作可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以“术”启“道”,由“道”求“德”,进而让师德成为帮助教师在教育人生中自我实现的一种品质、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所理解的写作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一种意义。写作——专业成长——专业品质——道德而幸福的教育人生:这种认知构成我理解教师职业的一种思维逻辑。
教师写作,是让教育变得更美好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通往职业幸福之路。当然,这条路并不是好走的坦途大道,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与心血。教师写作,是一定会感到累、辛苦的,也一定会遭遇脑袋空空、写不下去的苦恼阶段,但要相信:坚持写下去,收获的将是长久的快乐与幸福,是精彩的教育人生。



导语摘要

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考和研究;而教师写作,特别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写作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思考和研究。
这本书试图唤起校长和教师对教师写作更进一步的重视,推动教师个人的写作实践。作者从教师日常需要“写”的各个场景一一切入,尽力去纠正教师对于写的一些误解、理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并对写教案、写教学反思和听课笔记、写读后感、写教育随笔等,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作者简介

吴松超   《教育时报》编辑记者。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教师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多篇。职务作品曾获得全国教育报刊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等。参编“中原教育崛起丛书”“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丛书”等。



目录

章  写作启动专业成长
1. 写作到底对教师有何价值002
2. 教师怎么过“研究的生活”004
如果教师否认自己在备课时“偷懒”“不动脑筋”,而是潜心研究,就不要排斥把自己对教学目标的深入思考、精心设计的学习导引与充足的学习资源准备等形成文字,变成更高价值的教案。
 
第二章 写教案
3. 写一辈子教案,不成长?008
4. 备课新主张:写教材解读文章011
5. 怎么写好教材解读文章014
6. 写出高价值教案017
课堂教学是教师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只要教师善于观察之、思考之,勤于动笔,及时记录,坚持不懈,它带来的收获会超乎想象。
 
第三章  写教后记和观课记
7. 下节课我能教得更好022
8. 怎样写好教后记025
9. 观课记:梦想是需要启蒙的028
10. 如果我来教……032
“上学记”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限于自己遇到的老师、遇到的事情,自己学生时代的课程、课堂、课外活动等都可以写,由此引发对于改进教育教学的思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章  写“上学记”
11. 求学生活值得写036
12. 于永正成名师,不是偶然的039
13. 老师的手里不能只有一把铁锤042
14. 为师者需要哪些基本品质044
15. 教师的教学魅力来自哪里046
16. 教师的责任:给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050
写好教育生活没有秘诀,但有几个关键词——真实,坚持,不功利,有思想含量。
 
第五章  写教育生活
17. 一线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桥在哪儿054
18. 走出去,突破原有的生活世界058
19. 与学生“聊”起来,增添生活活力061
20. 加入学习团队和成长圈子063
21. 用笔发现教育生活的乐趣与光彩066
22. 如何写好“李镇西式”教育叙事068
23. 如何让教育叙事通往研究071
24. 写有主题的教育日记074
25. 主题教育日记的例证076
学校和教师因学生而存在,记录学生故事,把它作为记录教育生活的主题,对于教师成长,尤其是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特别有价值。
 
第六章  写学生故事
26. 为什么教师人人要写学生故事080
27. 写学生故事,写什么082
28. 写学生故事,在何处“用力”085
29. 写学生故事,揭示教育成功的秘密088
30. 写学生故事,探究教育真问题091
31. 写学生故事,直面假教育、坏教育094
32. 写学生故事,怎么写才“高效”098
33. 赵开中的学生成长研究101
教师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对书的解读、转述上。练就高超的“解”书和“说”书能力,离不开以读书开阔视野,离不开读书之后通过写作来锤炼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  写读后记
34. 先把书读好104
35. 教师不可不知的两个读书观点106
36. 独立解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109
37. 构建自己的好课堂112
38. 确立自己的教育信念114
39. 做足教学的“战略储备”118
40. 让自己有能力赢得学生122
41. 读书的“严肃”姿态126
42. 写“明明白白”的读后记130
43. 读后记特点归纳及写作建议133
44. 不读通透不成文章139
教师的“文学创作”更多的是教育带来生命感动之后的本能倾吐,是教育思考、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喷发,因而更珍贵、更打动人心。
 
第八章  创作教育类文学作品
45. 教育文学创作,教师可以走的路142
46. 创作童话故事,语文教师有优势144
47. 儿童(校园)文学创作的教育学意义148
48. 理科教师可以写科普文151
49. 一位物理老师创作的启示155
50. 教育“美文”的选题和技法157
写教育,首先促进教师自己思考,而声音传播出去则能促进更多教育人的思考。教育也会激发辩论,这又能够推动新观点、新思想的生成。教育的繁荣会带来教育思想的繁荣。
 
第九章  写教育
51. 教育是一项“高阶修炼”162
52. 建立自己的系统164
53. 先从教育内部“说事”166
54. 发掘与言说教育“真”问题169
55. 有条理,讲逻辑172
56. 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和积极情感175
增加投稿成功率,有一些方法,虽不是秘籍,但就像一层窗户纸……
 
第十章  给报刊投稿
57. 自媒体流行,还给报刊投稿吗180
58. 编辑想要什么样的文章184
59. 从阅读与熟悉报刊开始学习投稿187
60. 发表不是终目的190
61. 学习投稿方法和礼仪192
62. 如何提升文章的传播价值196
谈论专业成长,仅仅是说获得了什么奖项和荣誉、写了多少文章、上了什么层次的公开课吗?其实,更重要的是在这些看得见的成绩背后,自己的专业能力、教育价值观等有了什么样的提升、变化。
 
第十一章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核
63. 不虚也不功利的成长200
64. 成为有教育信念的教师204
65. 精熟专业技能207
66. 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什么210
67. 积极地走向“自我认同”214
68. 面向未来,不让自己像个机器217



内容摘要

教育教学需要教师一刻也不能停止思考和研究;而教师写作,特别是围绕教育教学工作的写作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思考和研究。
这本书试图唤起校长和教师对教师写作更进一步的重视,推动教师个人的写作实践。作者从教师日常需要“写”的各个场景一一切入,尽力去纠正教师对于写的一些误解、理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并对写教案、写教学反思和听课笔记、写读后感、写教育随笔等,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主编推荐

吴松超   《教育时报》编辑记者。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教师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多篇。职务作品曾获得全国教育报刊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河南省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等。参编“中原教育崛起丛书”“河南省中小学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丛书”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