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65.99 6.9折 ¥ 95 全新
库存11件
作者[荷]皮姆·范·劳美尔(Pim,van,Lommel) 著 徐献军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80856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5元
货号29412968
上书时间2024-11-02
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NDE)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意识体验,而它包括一些特定的要素,例如前往天国或地狱、离体经验(out-of-body experience,OBE)、看到隧道或光、全景生命回顾、与逝者的会面等。因此,濒死体验也是一种具有相当神秘色彩的意识体验。在哲学史上,例濒死体验案例的记录者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十卷,苏格拉底讲述了勇士厄洛斯的故事。“这个勇士名叫厄洛斯,是阿尔米纽斯之子,出身潘菲里亚种族。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杀身死。死后第十天尸体被找到运回家去。第十二天举行葬礼。当他被放上火葬堆时竟复活了。复活后他讲述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所看到的情景。”在这个案例中,厄洛斯产生了离体经验,并有前往另一个世界的体验。现在我们无法知道在古希腊有多少这样的离体经验,但我们可以推测出的是,这种离体经验(尤其是其中自我可以在身体以外存在的体验),为古希腊人的灵魂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案例的存在,使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经验上相信:“灵魂是不死的,它能忍受一切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善。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像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
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以及不同的时代中,都有对濒死体验的记录。这也许是人类宗教观念(尤其是灵魂与天启观念)产生的重要源泉。进入20世纪以后,濒死体验逐渐从一个纯粹哲学与宗教的主题,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科学主题。由于现代心肺复苏技术与治疗方法的巨大进步,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可以在达到临床死亡条件之后被抢救回来。这使得研究者们可以对濒死体验进行科学的研究。根据美国、德国、英国与荷兰等国家的统计数据,濒死体验是在危及生命的临床条件下出现的、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悖论是,在医院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人们很少报告有濒死体验,或者说把实际数字进行压缩。因为濒死体验与自然科学式的医学是不相容的,或者说自然科学式的医学认为,在患者达到临床死亡的无意识期间,他们不可能有任何意识体验。
本书的作者皮姆·范·劳美尔(Pim van Lommel,1943-)是一位心脏病科医生,同时是一位医学博士。他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专业,并从1969年开始在心脏监护病房从事抢救工作。1977-2003年期间,他一直在荷兰阿纳姆的瑞杰斯泰特医院担任心脏病科医生。1969年,他在抢救中遇到了一名濒死体验患者。当患者向他讲述濒死体验时,他完全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他所接受的医学训练告诉他: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是不可能有意识体验的。”因此,他一直没有去对濒死体验进行调查。直到1986年,当他读到精神科医生雷契(George Ritehie)写的一本题为《从明日归来》(Return from Tomorrow)的有关濒死体验的书时,他才开始改变他的看法。雷契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他自己在1943年曾经发生过的一次濒死体验。因此在1986年,范·劳美尔开始系统地在门诊中询问所有经历过心肺复苏术的患者是否能够回忆起心脏骤停时段的任何事情。让他惊讶的是,仅在50多位心脏骤停幸存者中,就有12人有过濒死体验。范·劳美尔由此产生了对濒死体验的好奇心。
……
我们期待,这本译著的出版能够为中国的濒死体验研究以及意识哲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作为目前国际濒死体验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一,范·劳美尔的这本书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非定域意识理论)。
在翻译的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浙江大学哲学系李恒威教授的指导,在此深表感谢。例如,“nonlocality”一词笔者原译为“非局部性”,李恒威教授指出应译为“非定域性”;“near-death experiences”,笔者原译为“濒死经验”,李恒威教授指出应译为“濒死体验”。同时,笔者还得到了本书作者范·劳美尔医生的大力支持。在翻译过程中,笔者与范·劳美尔医生进行了大量的通信交流,对翻译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另外,也非常感谢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的鼎力支持。“濒死体验”在国内学界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商务印书馆秉持开放与包容的学术态度,有力地支持了对“濒死体验”这一新课题的探讨与研究。
鉴于译者水平有限,译文难免存在不妥当、不完善、不正确的地方,敬请广大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这本书不仅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死亡,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濒死体验”指人达到临床死亡状态下的意识体验,它包括一定的要素,例如听见美妙的音乐、看到隧道或光、飘出身体外面、生命回顾、与已逝亲属的会面等现象。《超越生命的意识》一书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及理论框架之上,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
在实验设计方面,劳美尔教授的团队用八年时间,对荷兰十家医院的数百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跟踪记录。以丰富的临床数据以及专业的医学背景为基础,劳美尔教授在本书中对以往有关濒死体验发生原因的试探性解释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濒死体验”并不是因为“脑缺氧”、“二氧化碳过量”、“癫痫”、“服用致幻剂”等生理原因,也不是因为“畏惧死亡”、“双重人格”、“幻想”等心理学原因。这一论证过程,可以说将“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在理论方面,劳美尔教授主要诉诸了意识哲学与量子物理学的论据,并以此提出了“无尽的意识”概念——无尽意识的本质,先于我们的出生与身体,并且将在死后独立于我们的身体,而在没有时空性的非定于空间中存在。据此看来,我们可以严肃地思考,死亡是否与出生一样,只是由一种意识状态进入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身体的功能等同于一个“交界面”。
[荷]皮姆·范·劳美尔(1943-)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专业。1977-2003年,他一直在位于荷兰阿纳姆的瑞杰斯泰特医院担任心脏病科医生。劳美尔医生是濒死体验研究领域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领军学者之一,他于2001年在《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有关濒死体验的论文是该领域中引用次数高的论文。他从对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出发,进而思考有关人类意识的哲学问题,这代表他是经验科学家中极其少有的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因此,尽管他本身来自医学领域,但他在医学临床经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意识哲学家。
译者简介:
徐献军,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哲学心理学、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等研究。著有《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范式转型中的作用》等,出版的译著有《自然自明性的失落》《人的自我理解》,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导言
一章 濒死体验及其对生命的影响
第二章 什么是濒死体验?
第三章 濒死体验带来的改变
第四章 儿童的濒死体验
第五章 阳光底下无新事
第六章 濒死体验研究
第七章 濒死体验的荷兰研究
第八章 心脏骤停时,脑中发生了什么?
第九章 对于脑功能,我们知道什么?
第十章 量子物理学与意识
第十一章 人脑与意识
第十二章 持续变化身体的延续性
第十三章 无尽的意识
第十四章 濒死体验研究的一些意义
第十五章 后记
附录 濒死体验在医疗中的实践意义
致谢
图片说明
词汇
参考文献
索引
这本书不仅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死亡,而且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
“濒死体验”指人达到临床死亡状态下的意识体验,它包括一定的要素,例如听见美妙的音乐、看到隧道或光、飘出身体外面、生命回顾、与已逝亲属的会面等现象。《超越生命的意识》一书建立完善的实验设计以及理论框架之上,不仅涵盖了濒死体验研究各个方面的实证研究,而且他提出了独特的意识哲学理论。
在实验设计方面,劳美尔教授的团队用八年时间,对荷兰十家医院的数百名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了跟踪记录。以丰富的临床数据以及专业的医学背景为基础,劳美尔教授在本书中对以往有关濒死体验发生原因的试探性解释逐一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濒死体验”并不是因为“脑缺氧”、“二氧化碳过量”、“癫痫”、“服用致幻剂”等生理原因,也不是因为“畏惧死亡”、“双重人格”、“幻想”等心理学原因。这一论证过程,可以说将“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向前又推进了一大步。在理论方面,劳美尔教授主要诉诸了意识哲学与量子物理学的论据,并以此提出了“无尽的意识”概念——无尽意识的本质,先于我们的出生与身体,并且将在死后独立于我们的身体,而在没有时空性的非定于空间中存在。据此看来,我们可以严肃地思考,死亡是否与出生一样,只是由一种意识状态进入到另一种意识状态,而身体的功能等同于一个“交界面”。
[荷]皮姆·范·劳美尔(1943-)毕业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专业。1977-2003年,他一直在位于荷兰阿纳姆的瑞杰斯泰特医院担任心脏病科医生。劳美尔医生是濒死体验研究领域中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领军学者之一,他于2001年在《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有关濒死体验的论文是该领域中引用次数高的论文。他从对濒死体验的科学研究出发,进而思考有关人类意识的哲学问题,这代表他是经验科学家中极其少有的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因此,尽管他本身来自医学领域,但他在医学临床经验基础上的哲学思考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意识哲学家。
译者简介:
徐献军,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哲学心理学、现象学精神病理学等研究。著有《具身认知论:现象学在认知科学范式转型中的作用》等,出版的译著有《自然自明性的失落》《人的自我理解》,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什么是“濒死体验”,它的发生条件是什么? 濒死体验(Near-Death Experience),指的是在个体的临床死亡期间,或者身体或情绪处于严重危机时发生的意识体验。尽管濒死体验会在很多不同的条件下出现,例如脑损伤、昏迷、脑出血、手术并发症导致的休克性无意识,近乎溺死状态等,但是濒死体验频繁地发生于脑功能严重受损及脑功能停止期间,一般伴随着心脏骤停。劳美尔医生的研究便主要是以“心脏骤停期间的濒死体验”为核心展开的。
濒死体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濒死体验包含12个固定的要素,每一位有过濒死体验的患者都会经历其中某几个要素。这12个要素分别是:
1. 对体验的不可言喻性,也就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体验;
2. 压倒一切的平和感、喜悦感与宁静感;
3. 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死亡;
4. 离体经验,也就是从外在于或者高于自己身体的位置看到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
5. 感觉身处黑暗空间,有时身在隧道中,有时身处于恐怖的环境中;
6. 觉得自己身处非现实环境中,周围有壮丽的景色,但并不像尘世;
7. 与已逝者(绝大多数是亲人)会面并交流;
8. 看到耀眼的光或感知到光的存在;
9. 迅速回顾自己的一生;
10.预览到未来或看到未来的闪影;
11. 感觉到边界,并且意识到如果一旦跨过边界,生命将会结束;
12. 回到身体的意识。
在濒死体验者中,只有1%-2%的人报告说,他们体验到的是“恐怖的环境”,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濒死体验是积极的、美好的。
这些现象听上去可能有些玄幻。人真的能够在临床死亡期间,有清醒的意识与记忆吗?它是幻觉吗?还是人在环境下的应激反应呢?
为了借助更可靠的数据去证实或者反驳有关濒死体验原因与内容的理论,1988年,劳美尔医生与两位专攻濒死体验的心理学家一起在荷兰开展了前瞻性研究。在此之前,大多数解释濒死体验的尝试都是以回溯性研究为基础的,也就是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回溯性研究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无法确定濒死体验发生时的医疗条件,因此不能客观证实有关濒死体验的起因或内容等问题。而前瞻性研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
……
★有证据支持了“濒死体验”的有效性,并且表明科学家们应该重新思考有关医学奥秘之一的理论——人类意识的本质。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一个由濒死体验研究领域中著名的专家之一提供的激动人心且信息丰富的全面概述。
——雷蒙德·穆迪 “濒死体验之父”、《死后的世界》作者
★这本富有启发性的著作会改变我们关于心灵以及我们该如何实践医学的观念。
——布鲁斯·格雷森,医学博士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与神经行为科学教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