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22.17 6.3折 ¥ 35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著;钟书峰 译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1973087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27865494
上书时间2024-11-02
《天下·修行:生命的证悟》主要是印度文豪泰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集,实质上是泰戈尔向西方人介绍印度古文明与文化的文集,归根到底是泰戈尔在国内外讲学时阐述的以《奥义书》为主要来源的思想观点汇聚。泰戈尔在这本书中,以印度独特的宗教精神和思想观念为基石,展开他关于亲证人生的深刻思索。《天下·修行:生命的证悟》有八篇正文,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个体与宇宙关系、灵魂意识、恶、自我、爱、行动与亲证、美和无限的问题,系统的论述了泰戈尔的人生观、世界观、宗教观。泰戈尔用诗一般的语言来阐释一个个高深莫测的哲学话题,也是他本人对灵魂的体验及对生命的证悟,附录部分是泰戈尔生平年表。
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 ~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文明的危机》等。泰戈尔出生于印度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2年从英国赴美国,作关于人生哲学系列演讲,后收入《修行:生命的证悟》。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
译者简介
钟书峰,生于1969年5月,江西省龙南县人,法学博士,已翻译作品二百余万字,代表译著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泰戈尔《修行:生命的证悟》等经典作品以及美国《不动产》《美国财产法精解》等专业书籍,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
译者序
作者序
章 个体与宇宙关系
第二章 灵魂意识
第三章 恶的问题
第四章 自我问题
第五章 爱之悟
第六章 行动之悟
第七章 美之悟
第八章 无限之悟
泰戈尔生平年表
再版译后记
《天下·修行:生命的证悟》主要是印度文豪泰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集,实质上是泰戈尔向西方人介绍印度古文明与文化的文集,归根到底是泰戈尔在国内外讲学时阐述的以《奥义书》为主要来源的思想观点汇聚。泰戈尔在这本书中,以印度独特的宗教精神和思想观念为基石,展开他关于亲证人生的深刻思索。《天下·修行:生命的证悟》有八篇正文,正文部分分别探讨了个体与宇宙关系、灵魂意识、恶、自我、爱、行动与亲证、美和无限的问题,系统的论述了泰戈尔的人生观、世界观、宗教观。泰戈尔用诗一般的语言来阐释一个个高深莫测的哲学话题,也是他本人对灵魂的体验及对生命的证悟,附录部分是泰戈尔生平年表。
作者简介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 ~1941),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文明的危机》等。泰戈尔出生于印度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2年从英国赴美国,作关于人生哲学系列演讲,后收入《修行:生命的证悟》。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冰心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
译者简介
钟书峰,生于1969年5月,江西省龙南县人,法学博士,已翻译作品二百余万字,代表译著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泰戈尔《修行:生命的证悟》等经典作品以及美国《不动产》《美国财产法精解》等专业书籍,在法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若干。
译者序
每翻译一本书,几乎都有一种冲动与习惯,会写写翻译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不过,完成泰戈尔《修行:生命的证悟》后,我原本并没有撰写“译者前言”或者“译者后记”之类文章的打算,原因很简单:不是不想写,而是心中感想太多,竟不知从何写起;泰戈尔的人文关怀思想与精神很深邃很广博,我的理解很肤浅很幼稚,生怕误导读者诸君。谁知编辑老师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命我一定要按照惯例补上译者自序之类的文章,因此,只好勉为其难,说上几句无关痛痒之语,敬请诸位大家斧正。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主要是泰戈尔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集,实质上是泰戈尔向西方人介绍印度古文明与文化的文集,归根结底是泰戈尔在国内外讲学时阐述的以《奥义书》为主要来源的思想观点汇聚。
《奥义书》,是印度古老、经典的哲学著作,是用散文或者韵文阐发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它记载的是印度古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印度哲学的基础,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论述或者对话录。值得注意的是,它记录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诸家之说。据统计,在《奥义书》中提到的哲学家达百余名,其中有以邬达罗迦为代表的唯物论者,有以耶若婆佉为代表的唯心论者。《奥义书》种类繁多,据说多达两百多种,泰戈尔在本书中引用的主要有《蒙达迦奥义书》《伊莎奥义书》《白骡奥义书》《广林奥义书》《由谁奥义书》《尼理心诃奥义书》《羯塔奥义书》《迦塔奥义书》《泰迪黎耶奥义书》《泰蒂利耶奥义书》等。据说,权威的《奥义书》有十三种。它们是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经典源泉,也是古印度佛教思想的直接源泉,因此,可以说,婆罗门教、印度教与佛教,都是同源同宗。
我没有考究,彼时泰戈尔演讲的西方听众及其后阅读此书的西方读者,是否与泰戈尔产生共鸣,但是,我敢断言,中国读者几乎都会与泰戈尔产生共鸣,主要原因有两个:
,中国佛教文化,直接来源于印度。从释迦牟尼佛祖到达摩祖师再到完全实现中国化的禅宗,佛学、佛经、佛事活动、佛家弟子,莫不以印度为师。可以这么说,发源于印度但在印度已经式微的佛教文化,却光大于中华大地以及深受其影响的周围各区域;也可以这么说,来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已经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泰戈尔这部聚焦于人生哲学的著作思想,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就文化角度而言,中国读者阅读本书,根本不存在文化障碍,根本不存在理解隔阂。
第二,泰戈尔的文风,尤其是泰戈尔的诗歌,推进了中国白话文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的发展。泰戈尔的诗歌或者散文诗引进中国之时,正是中国白话文以及现代诗歌、散文初步发展之际。“五四”运动后创作的现代新诗、散文,其中不少作者都不讳言,他们都从泰戈尔的诗歌或者散文诗中汲取了营养,都具有刻意模仿泰戈尔散文诗《飞鸟集》等诗歌的痕迹。
泰戈尔自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作品与思想逐渐引起中国知识界的注意。
早著书介绍泰戈尔作品及其思想的中国人,可能是国学大家、博古文学家、东方学派思想家钱智修。他于1913年在《东方杂志》第10卷第4号上发表《台峨尔氏之人生观》,其中的“台峨尔”即指泰戈尔。
早翻译泰戈尔诗歌的,似乎是引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他以五言古诗形式,从泰戈尔代表作《吉檀迦利》中选译了四首诗歌,即该诗集、二两首和第二十五、三十六两首,取名为《赞歌》,刊载于1915年出版的《新青年》前身《青年杂志》卷第二号。在篇末,陈独秀对泰戈尔作了简要介绍:“达噶尔印度当代之诗人。提倡东洋之精神文明者也。曾受Nobel Peace Prize,驰名欧洲。印度青年遵为先觉,其诗富于宗教哲学之理想。”
早较全面接触泰戈尔作品并受其较大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或许是郭沫若。1914年,他初到日本留学时,正值日本出现“泰戈尔热”,至1915年达至高潮。据他于1923年10月14日在《创造周报》第23号发表的《泰戈尔来华之我见》的文章称,当时他读到泰戈尔诗歌的感受是:“我真好像探得了我'生命的生命',探得了我'生命的泉水'一样……一种恬静的悲调荡漾在我的身之内外”。于是,他与“泰戈尔的诗结了不解之缘”“简直成了泰戈尔的崇拜者”。作为中国新诗人的郭沫若,他自称自己文学生涯的“阶段是泰戈尔式的”。
据冰心自述,她的作品,尤其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就深受泰戈尔文风的影响。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
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其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作者与读者。因此,就语言风格角度而言,中国读者阅读泰戈尔的这部作品,就如同阅读中国作者撰写的一样。
钟书峰
壬辰年秋分草于南粤海丰天星河畔
壬辰年重阳定于南粤鹏城尖岗山下
戊戌年端午改于南粤鹏城灵芝公园
作者序
或许不妨说说,本书所录文章,非哲理性说教,也非学究式考据。笔者成长于每日诵读礼拜《奥义书》经文之家,而且父亲乃笔者榜样:在漫漫人生中,父亲一直与神保持密切联系,但并未忽略应尽的尘世义务,也未丝毫减少对万事万物的浓郁兴趣。因此,也许这些文章,让西方读者有机会接触我们神圣经文所揭示的--而且是我们如今日常生活所展现的--印度古老精神。
评判人类一切伟大言论之依据,不是言辞,而是精神--是在历史长河中伴随生命成长而呈现的精神。例如,无论当代基督教与早期基督教,存在多大差异,甚至在重要方面存在多大差异,了解基督教的真谛,都是通过观察它在当代鲜活生命中的体现而得到的。
印度的伟大宗教经文,对西方学者似乎只具有考古与怀旧价值,对我们却具有重要的人生意义。我们不得不认为,制作成木乃伊标本并贴上标签陈列于柜的人类思想和愿望,披上博学外衣后,虽然得以永存,但却失去意义。
源于伟大心灵体验的鲜活文字含义,永远不可能通过什么逻辑解释体系阐述清楚,只能不断通过生活体验进行解释,而且每当有新发现,都会增加其神秘性。在我看来,《奥义书》与佛教经文,始终是精神财富,始终具有无限生机。那些经文,就如对其他人一样,对我具有独特意义,已经融入我的生活与讲学中。虽然它们有待人们证悟,但我的一家之言,想必也有价值。
或许还应说说:把这些文章汇编成册,乃为方便出版,而思想观点是从几篇孟加拉语讲稿中汲取的。那些讲稿,是我在孟加拉波浦尔学校授课时经常用到的。我在各种场合引用的上述讲稿英译文,是由我朋友巴布·沙迪什·钱德拉·罗伊和巴布·阿吉特·古玛尔·查克拉瓦蒂翻译的。本文集第六章,由我侄子巴布·苏列德拉·纳什·泰戈尔译自我讲授“卡玛瑜伽”的讲稿。
借此机会,感谢哈佛大学詹姆斯·H.伍兹教授,是其厚爱激励我完成编撰工作,鼓舞我在哈佛大学讲授其中大部分章节;感谢欧那斯特·莱斯先生热情相助,审校样书并提出诸多斧正意见。
后,说说“Sādhanā”(音译“萨达那”,意译“修行”)的读音:重音应落在个“ā”上,并发洪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