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丁·路德·金自传
  • 马丁·路德·金自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丁·路德·金自传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5.76 4.4折 59 全新

库存3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克莱伯恩·卡森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79688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8535847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克莱伯恩•卡森博士于1985年受马丁•路德•金的家人之邀,主持 “马丁•路德•金博士文稿项目”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卡森博士用马丁·路德·金自己的语言,为他编纂成了这部历史性自传。马丁·路德·金是一名纯良友善、勤学好问的学生,从小就勇敢反抗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位勇于献身的年轻牧师,时时拷问着自己信仰的深度,探索着人类智慧的极限;是一位满怀爱意的丈夫兼父亲,努力寻求家庭生活与日益增加的公众事务之间的平衡;更是一位深思远虑、享有世界声誉的领袖人物,世界各地人民的平等愿景让他时刻激情昂扬。

 

这部自传娓娓道来,洞见肺腑,反映了马丁·路德·金这位非凡人物宽广的胸襟、深刻的思想,以及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更涉及了往日很少被论及的马丁·路德·金对当今世界上*杰出、*富有争议的一些人物,如圣雄甘地、约翰·F. 肯尼迪、理查德·尼克松和马尔科姆·X的看法,非常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克莱伯恩•卡森(Clayborne Carson)博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撰写与编辑过多部美国民权运动著作。1985年,卡森博士受马丁•路德•金的家人之邀,主持 “马丁•路德•金博士文稿项目”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徐菡,资深译者,自由撰稿人。现居英国,任职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文学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学硕士,迄今已翻译文学、文化及历史类著作6本。代表译作有《镜头里的兰开夏华人生活》、《莎翁遗稿之谜》、《美丽新世界》(待出版)等。



目录

第1章 早年时代


第2章 莫豪斯学院


第3章 克罗泽神学院


第4 章 波士顿大学


第5章 柯丽塔


第6章 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会


第7章 蒙哥马利运动开始


第8章 绝望者的暴力


第9章 种族隔离终遭废止


第10章 斗争的扩大


第11章 一个新国家的诞生


第12章 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13章 拜访非暴力运动圣地


第14章 静坐示威运动


第15章 亚特兰大被捕与总统政治


第16章 奥尔巴尼运动


第17章 伯明翰运动


第18章 伯明翰狱中书信


第19章 终获自由!


第20章 华盛顿游行


第21章 幻想破灭


第22章 圣奥古斯丁市


第23章 密西西比运动


第24章 诺贝尔和平奖


第25章 马尔科姆·X


第26章 塞尔玛


第27章 瓦茨地区


第28章 芝加哥运动


第29章 黑人权力


第30章 越南战争


第31章 贫民运动


第32章 未竟的理想



内容摘要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克莱伯恩•卡森博士于1985年受马丁•路德•金的家人之邀,主持 “马丁•路德•金博士文稿项目”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卡森博士用马丁·路德·金自己的语言,为他编纂成了这部历史性自传。马丁·路德·金是一名纯良友善、勤学好问的学生,从小就勇敢反抗种族隔离制度;是一位勇于献身的年轻牧师,时时拷问着自己信仰的深度,探索着人类智慧的极限;是一位满怀爱意的丈夫兼父亲,努力寻求家庭生活与日益增加的公众事务之间的平衡;更是一位深思远虑、享有世界声誉的领袖人物,世界各地人民的平等愿景让他时刻激情昂扬。


 


这部自传娓娓道来,洞见肺腑,反映了马丁·路德·金这位非凡人物宽广的胸襟、深刻的思想,以及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更涉及了往日很少被论及的马丁·路德·金对当今世界上*杰出、*富有争议的一些人物,如圣雄甘地、约翰·F. 肯尼迪、理查德·尼克松和马尔科姆·X的看法,非常值得一读。



主编推荐

克莱伯恩•卡森(Clayborne Carson)博士,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撰写与编辑过多部美国民权运动著作。1985年,卡森博士受马丁•路德•金的家人之邀,主持 “马丁•路德•金博士文稿项目”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徐菡,资深译者,自由撰稿人。现居英国,任职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文学硕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学硕士,迄今已翻译文学、文化及历史类著作6本。代表译作有《镜头里的兰开夏华人生活》、《莎翁遗稿之谜》、《美丽新世界》(待出版)等。



精彩内容

第32章 未竟的理想

我想,人生的痛苦之一莫过于不断努力而目标却永远无法实现。我们不得不一直如此追寻。因此,我们就像大卫王一样,发现自己要频频面对梦想无法实现的现实。

生活本身就承载着一系列破碎的梦想。圣雄甘地年复一年地为印度人民争取独立,鞠躬尽瘁。但是,他后遇刺身亡,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人间,因为他梦想统一的国家终究因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纷争,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

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梦想建立一个国际联盟,但至死都没有看到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有一天,使徒保罗谈到想要去西班牙。保罗的梦想就是前往西班牙传布福音,但是,他终没有去成西班牙,而是死在了罗马的一间牢房里。这就是人生。
我们有多少前辈曾歌唱自由。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摆脱种族压迫的束缚,结束不公正的漫漫长夜。他们经常唱着:“没有人了解我的忧伤,只有耶稣基督知晓。”他们为着梦想而奋斗,希求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他们唱道:“苦难终将过去,我心充满愉悦,很快,很快,我就要卸下所有的重担。”他们这样歌唱,因为心中的这个梦想无比强大。然而,无数人在这个梦想未竟的时候就已离开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建造着圣殿。阻力总是存在,有时让人灰心丧气,有时又让人体验破灭。我们中的一些人正在努力建造一座和平的圣殿。我们反对战争,我们抗议游行,但是,这似乎是以头撞墙,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你要去建造一座和平的圣殿,但却形单影只,频频受挫,迷惘困惑。

嗯,这就是人生。而令人欣慰的是,我听到从时间长廊的另一头传来一个声音:“它也许今天无法实现,也许明天无法实现,但重要的是,它在你的心中。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你也许看不到梦想的实现,也许梦想根本就无法实现,但是,你有愿望将其变为现实,这就很好。它在你的心中,这就很好。

现在,我来谈谈另外一点。无论你何时想要建造一座圣殿,无论它会是什么样子,你都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存在着善恶之争。有关这种善恶之争,印度教将其称为幻想与现实之争,柏拉图哲学将其称为身体与灵魂之争,古老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把它称为光明善神与黑暗恶神之争,传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将其称为上帝和撒旦之争。无论你把它叫做什么,宇宙间总是存在着善恶之争。

现在,这种冲突不仅构建着宇宙的外部世界,而且营造着我们的生命。心理学家试图用自己的方法来解释,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经说过,这种斗争存在于他所谓的本我与超我之间。有些人觉得这是上帝与人类之间的斗争。这场战争上演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是一场内战。无论你是谁,无论你住在哪里,你的生命中都会发生这样一场战争。每每你欲向善,内心却总有一股力量拉扯着你,让你向恶。这种斗争会贯穿你的一生。每每你想去爱,内心的力量却阻止你,让你去恨。每每你想表现仁爱,与人为善,内心的力量却总是将你拉向嫉妒艳羡,让你恶意诽谤。你的内心就经历着这样一场斗争。按照心理学家或精神学家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罹患了精神分裂症。时不时地,我们都能感觉到自己心中住着一个海德先生和一个杰基尔医生 。后,我们只好与拉丁诗人奥维德(Ovid)一起呼喊:“我看见更美好的生命,我礼赞它,但我的所作所为全是邪恶。”或者,我们必须得认同柏拉图的观点:人性好比驾驭着两匹任性马儿的车夫,两匹马都朝着不同的方向奔跑。或者,我们不得不同意圣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所说:“主啊,请让我纯洁,但不是现在。”或者,我们就像使徒保罗所说的那样:“我该行善,但我没有;不该所恶,但我做了。”或者,我们该同意歌德(Goethe)的话:“我的内心既装得下绅士,也容得下流氓。”人性的核心就是一种抗争。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怀揣梦想,想要建设自己的圣殿,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一点。

在后的审判中,上帝并不是依据生活中的个别事件或某个错误来评判我们,他要看我们整个人生的取向。在后的审判中,上帝知道他的孩子心性脆弱,意志不够坚定。在后的审判中,上帝要的是一颗向善的心。

现在,我想问你们的问题是:你的心向善吗?如果不是,那么今天就改正吧,让上帝帮助你来修复它的偏颇,让别人谈到你时可以说:“他可能没有达到至善的高度,或许没有实现所有的梦想,但他尝试了。”试想一下,如果你得到了这样的评价:“他尽力去当一个好人。他努力当一个公正的人。他努力当一个诚实的人。他心地纯正。”这难道称不上快事一桩吗?我听到一个穿越时空的声音对我说:“我悦纳你。你接受了我的恩典,因为它在你心中。太好了,它在你心中。”

我虽然不了解你,但我可以为你做见证。你不必逢人就说马丁?路德?金是一个圣人,哦,不。我想告诉你,今天早上站在这里,我和上帝其他的孩



媒体评论

极力推荐……行文令人信服……卡森创造出一种雄辩而富有表现力的叙述技巧,以马丁•路德•金*人称的独特叙述角度,引起读者共鸣。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这是对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所进行的一次意味深长、富有见地的深入研究……卡森详细描述了金作为国家人物的成长过程……也对他的生平与成就进行了有价值的回顾。

——《密尔沃基前哨杂志》(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


非同凡响……金博士雄辩的声音在这本书中振聋发聩,读者能籍此窥见他的思想与心胸……阅读此书,至少可以让我们想起那个非常令人怀念的声音。

——《美国》(America)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