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6.52 6.6折 ¥ 55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李宏图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82713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28986224
上书时间2024-11-02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48篇随笔性文章,涉及欧洲近代史、思想史的研究,学界同行著作的评论,对全球化时代历史进程的剖析,以及对历史教育的思考等。
作者游走于古今中外的人事间,穿行于中西不同的空间里,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园地中,不仅努力保持着思想与历史之间的平衡,历史与当下的互动,而且以“世界公民”的角度对如今“大转型”时代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析与反思,体现了其对时代与文明的关切之情。
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通识教育中心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欧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社会史,著有《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权力”走向“权利”》《密尔〈论自由〉精读》《语境•概念•修辞》等,主编“剑桥学派思想史译丛”“剑桥学派概念史译丛”和“欧洲思想史译丛”,发表文章170余篇。
史与思
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重构历史 3
论革命 8
英国革命:从个人专断到“有限政府”的建立 14
重新理解路易十六 26
“一场还未结束的大革命” 37
“人民”的革命 55
从“自然的自由”到“社会的自由” 61
关于错写“权力”与“权利”的思考 72
孤独的自由 75
身份的平等与权利体系的转换 81
建设民主社会的“文化”基础 85
“革命想象”与革命爆发 88
平等与奴役 92
历史的宿命:托克维尔之惑 100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 105
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 122
现代性的形成和扩展 136
《竞逐权力》与历史的悲剧 153
历史学家眼中的“美好城市” 159
什么造就了文明发展的走向? 166
读书明义
学术传承与学术流派 191
探寻西方国家的发达之路 195
一次创造现代政治合法性的“非法审判” 200
什么是现代国家? 207
超越左和右 212
野蛮的降临 215
在历史中找寻自由的定义 222
历史学者应该创造与介入公共生活 226
历史观念的重塑 230
追寻被遮蔽的传统 233
变革中的“世界”
我们能为这个“世界”提供知识产品吗? 239
在历史中反思资本主义 242
怎么办? 244
资本、高科技与不平等 248
从欧洲历史的视角看《资本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252
关于西方近代以来三次不平等历史历程的思考 256
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认同 266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位历史学者的思考 271
教育漫谈
思想史教授眼中的通识教育 285
知识的公平:关于自主招生的一点思考 295
被排挤在学术共同体之外的大学本科教育 299
课程设计与大学的使命 303
“新奇课”:大学不该刻意取悦学生 306
略谈上海考生的“文科转向” 311
法国历史测评与教学扫描:对中学历史教育的思考 314
谨防学业水平考试变成另类的高考 318
更新文科教育内容:兼谈关于文理分科的问题 322
“国考”应该考什么? 325
后 记 329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48篇随笔性文章,涉及欧洲近代史、思想史的研究,学界同行著作的评论,对全球化时代历史进程的剖析,以及对历史教育的思考等。
作者游走于古今中外的人事间,穿行于中西不同的空间里,耕耘在教书育人的园地中,不仅努力保持着思想与历史之间的平衡,历史与当下的互动,而且以“世界公民”的角度对如今“大转型”时代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解析与反思,体现了其对时代与文明的关切之情。
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通识教育中心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欧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与社会史,著有《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权力”走向“权利”》《密尔〈论自由〉精读》《语境•概念•修辞》等,主编“剑桥学派思想史译丛”“剑桥学派概念史译丛”和“欧洲思想史译丛”,发表文章170余篇。
作为一名历史学研究者,欧洲近代史和欧洲近代思想史是我的研究领域,承续我的导师王养冲先生、陈崇武教授与尤天然教授的学术研究传统,思考如何在中国推进欧洲思想史研究,因此,本书的部分集中体现了这一内容,从理论性的思考到短小的札记无一不是记录着作为拓荒者的艰辛和收获者的愉悦。古人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由此,阅读学界同行的著作也就成为学习和进步的知识源泉。当然阅读之余,思考其中的意蕴,将自己的读书体会记录成文也是自然而然要做的一项功课,这些书评即构成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今天,全球化正在加速度地行进,带来了很多新的现象,如何理解这一“变革中的世界”,也是作为一位“世界公民”应该进行的思考。这些思考构成了本书的第三部分。作为教师,置身于教育共同体之中,我不再仅仅将自己看作是这一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还将这一共同体视作一种“文本”来进行观察与研究,其与我进行的思想史研究的“文本”别无两样。一旦确立起这一视角与立场,自然也会对作为“文本”的“教育”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样,作为担任过多年上海高考历史命题组组长、主持上海历史高考命题的大学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逐渐知晓一些上海历史教育的现状,也期待做出些许改革,并在实践层面上来推进历史教育的提升,从而助推现代社会的成长。另外,作者也多次参与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担任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思考教育,可以说,本书第四部分关于教育的一些评论也就是基于这一实践性的维度来展开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