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大夏书系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30.89 6.2折 49.8 全新

库存5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竹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02010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8553014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的母语教育探索之路

在全国共用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背景下,一个新的课题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我们该如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虽然统编版教材是课程改革进一步探索和深化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价值引领性,但有两个问题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给出答案。个问题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材仅仅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只是按“教材”的思路教语文,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第二个问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创造性地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受教育的所有人都用一个大脑思考,而是要让每一个人成为好的、与众不同的自己,这样每个人才能活出自己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活力,才会有无限的前途。因此,教师在使用统编版教材时,应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大胆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出对学生母语学习有益的教室课程来。统编不是要“统”成一潭死水,而是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价值,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实际出发,让语文课堂流淌出“活水”“清水”“浩浩荡荡的水”。

在思考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我回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上的探索和实践,觉得自己所经历的三个成长阶段,正好可以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答案。

(1)基于一本语文书的教学探索。现在回想起来,参加工作的前十年,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没有意识到我是一名应该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的教育者,我只是每天按照教学参考书上的建议在课堂上做一下搬运工的事情而已。

觉醒来自偶然。那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在一个大礼堂里,被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的课震撼,如醍醐灌顶,如发现新世界 —— 语文教学原来不是自己以前看到的和自己一直实践的样子!语文书不是一本普通的书!一本薄薄的语文书里到底有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多个角度去寻求,然后将它们综合起来,才能窥见其本真的面貌。,一本薄薄的语文书承载了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一个学期语文教育的目标主要蕴含于一本语文书之中,蕴含于书中的一个个单元、一篇篇课文、一道道思考题里。教师只有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研读,厘清了每个学段、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才能懂得从语文书中去发现相应的目标和内容是怎样体现在单元、课文和习题当中的。若非如此,就不可能明白“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而不用“那个”例子,为什么“这个”例子用在此处而没有用在彼处。第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要用心去发现一本薄薄的语文书,何以与他们的成长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成为他们的需要,而非被强加的任务。教师要将单元主题、课文内容、任务目标等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言语思维发展需要等结合起来研究,找到它们的连接点,让语文书真正鲜活起来。第三,作为教师,如何解读语文书,如何解读一个个文本,如何设计学习内容和活动,才算是心中有标准,目中有学生,课中有“语文”,要做到了然于胸。下足了文本解读的功夫,才能明晰一篇篇课文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否则就会盲目地使用教材,徒然浪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与生命。

照搬名师大家的教学设计或课堂是没有用的,摹形容易得神难,这是我很快就悟出的道理。所以,我开始了文本解读的自我锤炼。首先,我从单篇的课文入手,进行文本解读的练习,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文本的特点,再从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角度联系课标提炼文本的本体性学习价值,然后思考它们与学生言语发展、心灵发展的需要有怎样的关系,后做出取舍,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这样一来,一篇篇课文的教和学再也不像以往一样千篇一律了,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和分享都是独一无二的,每节语文课都是新鲜的、值得师生共同期待的。有了单篇解读作为基础,我又尝试进行单元整体解读、同题材不同文本的对比解读等。这样,我对文本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了,课堂学习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了。在文本解读上有了几年的实践探索,我的文本解读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课堂也越来越吸引学生。《例谈专题单元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大地的话,妈妈的话》《文本解读如何给力课堂》等多篇文本解读的文章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2)语文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老师是不允许读课外书的 —— 那时候的农村,也没什么课外书可读。等到自己当了多年语文老师之后才发现,不读课外书,哪怕将一本本语文书都烂熟于心,学生除了会考试,对于自己所身处的世界,基本上还是“睁眼瞎”。没有课外阅读生活之语文,一定是视野狭隘、思维僵化、了无生趣的语文。甚至,因为阅读囿于一本语文书,孩子们极有可能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之人”。当学校有了互联网,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也订阅了更多刊物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囿于一本语文书的语文学习是可怕的。我开始了突破语文书的语文教学探索。

十几年前的农村学校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还是十分有限的,如果只是寄希望于去模仿已经走在前面的名师大家,新的探索和实践步伐不一定有迈开的机会 —— 当然,如果不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积极反思、实践和继续学习,缺乏成长的诉求,即使是学习越来越便捷的今天,很多教师也还是心甘情愿地做一只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 —— 也只能成为“井底之蛙”。意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一本语文书,首先是从2001年版的课程标准获得的启蒙,但将这一理解贯彻于行动之中,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起初,不过是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类的读物,高年级也就局限于“四大名著”的推荐而已,因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没有亲自读过更多能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

我先自己补课。我一边学习有关课外阅读指导的文章,努力获得免费参加相关研讨活动的机会,一边大量阅读各类儿童书籍,用心选择认为合适的整本书。终于,我启动了班级共读活动,精心选择共读书籍,认真设计共读方案,细致组织班级共读。这一尝试很快收到了回报,以前不知课外阅读为何物的孩子们发现了阅读的巨大乐趣,不再满足于共读的节奏,纷纷走进了小镇的书店……从整本书阅读开始,我的语文课程悄然发生着变化,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让孩子们喜爱了。以故事分享为主要方式的听读课慢慢成熟起来,孩子们在听读课上学习故事构建的策略,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发展了批判性思维。不久,《小学教学》发表了我的篇听读课案例《听读: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有效渠道》,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继续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

突破语文书的探索并不仅仅局限于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容,有了整本书共读、听读课以及晨诵,还带来了我对一本语文书本身如何使用的重新思考和实践。首先,我尝试着对语文书中的文本进行大胆取舍和重组,教学时间重新进行规划,实现了每学期只用一半时间学习教材文本,且目标落实清晰而扎实。其次,我在教学策略上也进行了新的探索。例如,教学《小英雄雨来》和《夜莺之歌》,先开展文本之间的对比阅读,再与电影《伊万的童年》进行融合、对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思考战争。教学《春潮》和《三月桃花水》,在进行对比品读之后,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感受身边春水,写自己眼里春水的故事。对比阅读、融合(整合)阅读、文体阅读等策略给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挑战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热爱。而我自己体验到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成就感,更是无比宝贵的。

我常常感激那段不断进行实践性反思和反思性实践的教育探索,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那些或具体或抽象的“摆渡人” —— 例如名师、读物、身边的同事等,更离不开自己的执著、勇气和实践,甚至是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和否定。

(3)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探索的深入,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我对自己越来越喜爱的语文教学的认识亦是如此。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问题,却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并给出明确答案的重要问题,因为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学生心灵的发展,因为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真正理解到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用了20多年时间。任何语言都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唯有当一种语言是母语的时候,它才自自然然带有文化传承的基因,让一个人因为浸润其中而找到生命和文化的归属感。传统语境中的“语文教学”只有还原为母语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才是全面的、多元的、完整的,才不会导致“本体性知识技能”与精神、文化和思维的疏离。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对语文课程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探索。

母语教育必须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涵养的价值,这在理念层面早就有了定论,但在操作层面,理念如何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呢?通过大量阅读和学习,我从叶圣陶先生的著作中,发现了一条通向母语教育课程建构之路 —— “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

阅读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写作深刻了我的教育理解,仿佛水到渠成,我逐渐看见了真实的儿童,并坚定了探索和实践“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教育之信念。当然,我也十分清楚,没有前面多年读写实践的积累,没有自我的努力成长,即使有人明明白白将“为儿童全生活着想”这一母语教育理念和智慧呈现到我的面前,我也无法心动,更不可能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秉持理性的教育行动才能成就教育的真正诗意,母语课程构建的前提是理解儿童,理解儿童身处的生活世界,并尽可能地朝向儿童将来的生活世界。在教育因为社会的浮躁、人心的焦躁而找不到方向的当下,各种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探索风起云涌,新鲜、时尚的教育名词不断涌现,且被解释得诗意、明亮、高大上,而学生依然在各种教育现场中糊里糊涂地挣扎着、沉浮着、煎熬着。我相信多数探索和实践是真诚的,我也相信多数探索和实践是为了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当怀着一颗责任心去考察和追问时,总会发现,那些被报道的成果,或者探索和实践者自己撰写的文字,大多“看上去很美好”,实际上不一定经得住逻辑的、现实的考验。毕竟,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场域中每个人的成长发展到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每个人自己的体验才是真实、真切的;而教育的成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检验的,两三年,至多五年的教育实验,并不能证明某种教育理念、模式的科学性和成功指数。虽然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仅仅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比如脑神经科学为教育如何在个体生命中产生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平等对话等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思想,至今依然是富有生命力的。正是有了这样的思考和认识,我开始努力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朴素的教育生活中来,寻求自己可以皈依的教育理念和立场。

在不断学习、探索的路上,我重新与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相遇,慢慢地被他提出的“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教育理念和实践智慧吸引。教育是为人的成长发展服务的,任何课程的建设和实施都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本。

在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上,“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理念让我对母语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不再从表面上追求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而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让母语学习与学生的“全生活”建立起真实、自然、紧密的联系。我主持编写母语教育读本(教材),力求使学生的母语学习符合三个课程逻辑:理念逻辑、内容和目标逻辑、儿童成长逻辑。有逻辑的语文课程建构和实施,才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丰富语言、发展思维和心灵。《历史的足迹》是一本以历史为主题的母语教育读本,在五年级编写、使用这一读本,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初步建立中国历史的全景视角,启蒙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在历史叙事中学习母语,从历史的维度促使学生的母语学习与“全生活”建立起了联系。其实,突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以联系的眼光看待母语学习,让母语学习真正回归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也正是叶圣陶先生当初的美好愿望,而我,不过是在用行动继承他的教育思想而已,而成果,是微不足道的。

教育是需要情怀的事业,更是科学而专业的工作和行动,要胜任它,就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在语文教育探索和实践的历程中,我深切地认识到,语文教师唯有大胆而智慧地构建“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才能真正担当起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



导语摘要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展示了特级教师李竹平为丰富儿童的母语学习生活、拓宽儿童的视野、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创造性地开发和实践母语课程的成果与做法。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辑说明了母语课程开发的缘起,第二辑阐述了母语课程构建的逻辑和路径,第三辑展示了母语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艺术,第四辑呈现了母语课程开发的成熟样本,第五辑分享了母语课程的课堂演绎艺术。本书对于一线小学语文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开发特色课程、成为素养导向的卓越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竹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多家刊物封面人物、签约作者和专栏作者。在近30种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300多篇。出版有《作文故事会——飞刀老师的16堂高分作文课》《春天是用来“挥霍”的》等作品。应邀赴各地进行课程培训、讲座、上课百余场。



目录

序 我的母语教育探索之路/ 001

辑 母语课程开发的缘起
 追问两个现实问题/ 003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009
 母语教育呼唤母语课程/ 012

第二辑 母语课程构建的逻辑和路径
 母语课程构建的三个逻辑/ 017
 母语课程构建的四个特征/ 021
 母语课程开发的四个路径/ 025
 母语课程与文体意识、文学教育/ 031
 多维拓展式母语课程构建思路/ 039

第三辑 母语课程的构建与实施艺术
 统编版教材单元重构举例/ 049
 用文本解读助力课程重构/ 058
 文本解读的四个关键词:欣赏•批判•联系•建构/ 063
 母语课程实践中的教师价值体现/ 070
 母语教育要发展“儿童的心灵”—— 以《乡下人家》的另一种教学思路为例/ 074
“湖光秋月两相和”—— 母语教育与电影课程的整合/ 080
 一篇经典,一段课程生活—— 经由《冬阳•童年•骆驼队》展开的母语课程生活/ 086
 课程逻辑下的《射雕英雄传》共读/ 093

第四辑 母语课程样本
主题课程“一鸟一春天”(三年级)/ 105
 主题读本《十岁的天空》(四年级)/ 111
 主题读本《一朵花的微笑》(四年级)/ 122
 主题读本《历史的足迹》(五年级)/ 132
 多维拓展式母语课程“一花一世界”(六年级)/ 138

第五辑 母语课程的课堂演绎艺术
 真诚之心,感性之笔—— “一花一世界”主题课程之聊聊林清玄的成长故事/ 153
 每个故事都是属于自己的—— “风筝的故事”主题课程教学实录与反思/ 163
 回归生活,体验语言文字之美—— 《桂林山水》教学实录与评析/ 177
 我用文字带你赏风景—— “跟着美景去旅行”主题课程之习作指导教学实录与评析/ 185
 让时间留在心中—— 《毛毛》共读交流课实录与评析/ 193
 你一定会喜欢这样讲故事—— 《你一定会喜欢上播种》听读教学实录/ 203
 被保鲜在一首诗里的韭菜—— 《唐朝的韭菜》教学实录与思考/ 213



内容摘要

《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展示了特级教师李竹平为丰富儿童的母语学习生活、拓宽儿童的视野、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创造性地开发和实践母语课程的成果与做法。全书分为五个部分:*辑说明了母语课程开发的缘起,第二辑阐述了母语课程构建的逻辑和路径,第三辑展示了母语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艺术,第四辑呈现了母语课程开发的成熟样本,第五辑分享了母语课程的课堂演绎艺术。本书对于一线小学语文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开发特色课程、成为素养导向的卓越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李竹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教师,多家刊物封面人物、签约作者和专栏作者。在近30种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300多篇。出版有《作文故事会——飞刀老师的16堂高分作文课》《春天是用来“挥霍”的》等作品。应邀赴各地进行课程培训、讲座、上课百余场。



精彩内容

母语教育呼唤母语课程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我们所谈论的和所实践的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就是母语教育、母语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科课程的称谓,母语课程是对这一门学科课程的认识。

教育本质的追求是“创造”,是探索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因循守旧,也不是全盘否定推倒重来。所以,对语文教育有了母语教育的定位,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母语课程的探索。这种探索必然不是在现有的语文课程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将这一认识和理念贯彻落实到语文教育当中,在课程的建构上,有基于这一认识和理念的创造、创新,有面向未来的负责任的行动,同时也有对已有经验、成果的继承。

我们作为母亲的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吸收母体的营养发育生长,出生后吮着母乳在母亲的哺育、呵护下成长,母亲以及与母亲紧密相关的一切事和物曾经构成了我们成长的特有境遇和背景,给我们的一生打下了底色。我们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离开母亲有多远,都觉得母亲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们,母亲的爱一直温暖着我们,母亲化身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我们,支撑着我们。母亲,是我们生命成长的源泉,也是我们生命前行的背景,这源泉和背景从生命传承甚至精神成长的角度定义了我们到底是谁。那么,母语教育是否也应该唤醒如母亲之于孩子一样的特有境遇和背景呢?回答是肯定的。

强调母语教育,也就是要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化传承和精神涵养的价值,这在理念层面似乎早就有了定论,没有什么继续讨论的必要。但是,我们看看目前语文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现状,就会发现,从操作层面来看,理念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行动。当我们把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仅仅看成是诸多语种的学习之一,而非与我们的精神生命有“血缘”联系的“母语”的学习时,我们就已经背离了母语教育追求,语文学习也就只能重复着无聊的“梦呓”,让孩子们迷失在与精神生命成长无关的读写训练当中。

强调母语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一种生命关怀和精神传承的理念,还有与学生成长需求一致的课程生活方式。在操作层面上,就是让母语背后所包蕴的广阔的文化背景成为母语学习时的境遇之一,让母语学习以自然的状态与学生的“全生活”建立起联系,引领学生进入有联系的而非孤立状态的语文学习生活中。唯有如此,母语教育才能像母亲哺育孩子一样为学生的言语思维的发展、精神生命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
营养。

母语教育一定要为儿童的“全生活”着想,就如同一个母亲养育孩子,一定会为孩子的“全生活”着想一样。关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在近百年前就已经明确地指出来了。

1922年1月20日的《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叶圣陶先生的《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叶老的阅读教学思想,也集中体现了他对母语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科学主张。他在文章中指出:“教育所以可贵,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他们发生需求,努力学习。所以国文教授也须为学童设备一种境遇,引起他们的需求。我常有一种空想,以为学科的分开独立,不适宜于小学教育。因为分开独立,易于忘却何所需此科;全部所习,复难得有统贯的精神;徒使学童入于偏而不全、碎屑而遗大体之途。理想的办法,好不分学科,无所谓授课与下课的时间,唯令学童的全生活浸润在发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一切学科所以有学习的必要,就因为吾人处于必要那些学科的境遇里。担任国文教授的教师啊,你们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固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即为国文教授的奏功着想,也当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儿童既处于特设的境遇里,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发出。教师于这个当儿,从旁引导,或竟授与。这个在儿童何等地满足,安慰,当然倾心领受,愿意学习。单言国文教授,教师决不欲勉强教学童以国文,须待他们有记录、发表、诵读、参考的需要时,然后教他们以国文。果真如此,成功的把握已有十之六七。”

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以及他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希冀,正好为我们指明了母语课程建构的方向。母语课程的建构,一是要“为儿童全生活着想”,教师要有儿童立场,课程要服务于儿童成长的需要;二是要立足于相互联系的“全生活”,为儿童“特设一种相当的境遇” —— 这与现今提倡的学科融合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三是“全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