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衡:觅渡觅渡(新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衡:觅渡觅渡(新版)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24.38 4.9折 49.8 全新

库存999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衡 华文天下出品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60720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7905655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本书收录了梁衡先生*代表性的散文、评论与写作体会。全书分为“伟人如山”“青史如镜”“山川如我”“人生之美”“域外之风”“为文之道”六个部分,几乎囊括了他*代表性的散文、杂文与研究。尤其是在保留老版精华的同时,收录了七年来他新发表的、在全国引起反响的多篇散文。本书既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大学生和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的指导读物。



作者简介

梁衡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五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六十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小学、中学、大学课本。



目录

大情大理


觅渡,觅渡,渡何处?    3


假如去骑马    9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  27


大无大有周恩来  31


百年革命 三封家书   48


红毛线,蓝毛线  54


二死其身的彭德怀    60


这思考的窑洞    68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74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    80


 


青史如镜


把栏杆拍遍  91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99


乱世中的美神    103


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119


读韩愈  128


读柳永  134


秋风桐槐说项羽  140


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  146


沈公榕,眺望大海一百五十年  158


 


山川如我


晋 祠   179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  183


武当山,人与神的杰作    189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194


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198


冬日香山    203


恒山悬空寺  206


苏州园林    210


壶口瀑布    213


夏 感   216


秋 思   218


清凉世界五台山  220


这后一片原始林    224


吴县四柏    231


九华山悟佛  234


长岛读海    240


江南的春天  245


春到黄河边  248


 


生命之美


何处是乡愁  253


南潭泉记    258


母亲石  260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    262


带伤的重阳木    266


心中的桃花源    273


跨越百年的美丽  292


万里长城一红柳  297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303


康定情歌后面的故事  310


铁锅槐 315


树殇、树香与树缘    319


死去活来七里槐 325


百年震柳    337


难忘沙枣    343


徽饶古道坚强树 347


一苗树  355



 


 


域外之风


特利尔的幽灵 361


在欧洲看教堂 369


印度的花与树 373从容的德国 376


佩莱斯王宫记 380


平壤的雪 385


死与生的吻别 387


挽留自然,为了我们的生存 391


 


艺术之道


我看舞蹈的美    397


美文是怎样写成的    400


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  429


书籍是知识的种子    433


我写《晋祠》    437


我写《觅渡》    442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449



内容摘要

梁衡先生是著名的散文家,有很多名篇入选了中学和大学的语文课本。本书收录了梁衡先生*代表性的散文、评论与写作体会。全书分为“伟人如山”“青史如镜”“山川如我”“人生之美”“域外之风”“为文之道”六个部分,几乎囊括了他*代表性的散文、杂文与研究。尤其是在保留老版精华的同时,收录了七年来他新发表的、在全国引起反响的多篇散文。本书既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阅读,也大学生和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水平的指导读物。



主编推荐

梁衡

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总顾问。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提名、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觅渡,觅渡,渡何处?》《大五大有周恩来》等。先后有《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六十多篇次的文章入选小学、中学、大学课本。



精彩内容
我的散文观

梁衡

人为什么要写文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答人为什么要读文章。说到底,写作与阅读是一种供求关系。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六种东西。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的人或者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空、不同心情下,阅读的内容也有不同,比如在书房里和在地铁里读的东西就不一样。连都说他喜欢豪放派,但读一段后,又想读婉约派,过一段,又反过来读豪放派。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会餐,综合充电。

阅读复杂,写作也就复杂。满足刺激有黄色、武打读物;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散文是一种形式短小,但又旨趣高雅的文种,它不是应用文,不以求实,而专攻虚境,主要满足人的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需求的。它可以叙述任何内容,但必须见美见理。文章为思想和美感而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散文如专求刺激当然不可取,求休闲、信息和知识也不是它的专长,虽然它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但这都不是目的。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许这两者兼有,也许各有侧重,或者独居其一。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虽已没有多少积极的思想,但美感犹存,选家就长选不衰。但是如果两者皆无,就不是文章,不是文学,只是一篇平实的应用文,或者弄噱头的巧文。

自从我悟得了这两条标准,我就这样去追求。照此目标选材、加工、打磨。我前期的散文主要写山水,侧重审美,挖掘山水之美;后期的散文侧重写理性,写政治历史、人生社会,重在挖掘人的思想和人格,都是循着这个认识。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在几十年的散文创作中,我一直这样追求着,实验着。现在怀着忐忑不安之情编出本自选集,就教于读者。是为序。

 

追求一个境界

季羡林

近几年,我在几篇谈散文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看法: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流派主张(或许是大声地主张),散文之妙就在一个“散”字上,信笔写来,松松散散,随随便便,用不着讲什么结构,什么布局,我姑且称此派为“松散派”。另一个是正相反,他们的写作讲究谋篇布局,炼字铸句,我借用杜甫的一句话:“意匠惨淡经营中”,称此派为“经营派”,都是杜撰的名词。我还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

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地追求。但是他追求什么呢?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名词。我曾想用“境地”,觉得不够;又曾想用“意境”,也觉得不够;也曾想用“意韵”“韵味”;等等,都觉得不够。想来想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的“境界”,自认得之矣。“境界说”是王国维论词的新发明,《人间词话》有很多地方讲到“境界”: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同“性灵”“神韵”等一些文艺理论名词一样,是有一定的模糊性的,颇难以严格界定其含义,但是统而观之,我们是能够理解的。这是一个富有启迪性、暗示性、涵盖性的名词,上举《人间词话》后几句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现在从梁衡散文中举出一个例子来。他的名作《觅渡,觅渡,渡何处?》是写瞿秋白的。瞿秋白这个人才华横溢,性格中和行动中有不少矛盾。梁衡想写这样一个人,构思了六年,三访瞿秋白纪念馆,迟迟不敢下笔。他忽然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运笔如风,写成了这篇名作。

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