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 35.15 4.6折 ¥ 76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王令樾/讲述 崔人元/整理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1154741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6元
货号29427088
上书时间2024-11-02
一、为什么读史书
在正式进入《史记》之前,我们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史书。也许你会觉得这是题外话,其实这是读《史记》之前应该有的一个认识,有此认识之后,你就不会在读《史记》的时候,只把它当作读古代的故事书。为什么呢?
《史记》中确实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但读《史记》不是为了看故事、听故事,而是要借着历史中的古人古事,看到为人处世的道理,给自己的人生找方法、方针和方向。这样,《史记》才能够真正地经世致用。不管是读《史记》,还是读其他历史书籍,都需要对自己的现实人生有某种启迪或借鉴,这才是读史书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谈到实用性,也许有人会说,当你读到史书中某一关键处时,就该问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古人,处在那样的环境,我会怎么做?”这样的说法也没有错,换言之,也就是在强调实用,古书的实用。我或许会改变一个字,我会说:“我‘该’怎么做?”
“会”和“该”,看起来只是一个字的区别,但是当我在问“我‘会’怎么做”的时候,我可以凭自己的理想、用我的想象,假设性地去想我会怎么怎么样做;可是当我问“我‘该’怎么做”的时候,也许是我已经知道我要怎么做了,我能够真实、真切地去做。或许用那个“要”字会更强烈一点儿:“我‘要’怎么做”,应该是借鉴古人古事,产生自我行为抉择的表现。
二、向古人学什么
因此,我们从所谓读古书要运用到自己的人生里,进一步谈谈读史书的实用性和读史书的目的。一般人所谓的以古鉴今是个笼统的说法,在此,我要更明确地说:读史书是为了学习与反省。学古人的长处,反省自己的短处;学古人的智慧,反省自己的不足。所以,我在读史书时,不会把重点放在批判古人上头。
大家读史书常有一个现象,就是直接简单地评断,断定这个人是好人、坏人、小人、奸雄等;或是这件事做得愚蠢、聪明……诸如此类,用简单的标签一贴论定,这样做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凭个人的一种好恶或见解,轻易下结论,未必周延;而这样的结论就算正确,又有何意义?前人已逝,事不可追,仅抒发一己之见而已。
重点应摆在所谓“借古人反省自己”,反省是对自己有用的一个部分。古人做错了,那个错已成为过去,成为历史,我却在古人的错误之中学会纠错,在古人的正确中悟得智慧。这部史书的人与事,对我而言就有了相当的作用,促使我在面对同样情况时,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如此,增长自己的见识,增强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很聪明地借助古人的所作所为,转换成一种客观的经验。应该说,这是读史书的意义。
三、六经皆史与六经之道
在帮助个人成长的实用功能之外,我们还要把眼光再放远些,以保证自己从史书中能有更完整的收获,那就是从中学习古代文化、制度、学术、发明等一切的文明发展历程。因为,这是后代文明的根源,也是每一时代的现实人生的反映。史书所记载的文明发展是一切学问的基础,故古人做学问史书,以见各代制度传承流变的利弊得失。
古人常说“六经皆史”,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此经籍内容是尧、舜、文、武、周公等圣王所奠定的制度、所阐述的意义道理。经孔子整理阐释,并发挥推衍其义而彰显中国学术的大道,后代由此建立六经大义,是中国学术的起源与根本。这六经虽阐述人生大义,但从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形式、功能来看,皆是当时的历史,故章学诚特别讲求经学促进文明发展的经世致用之功,不只是空言大道,流于微言大义的兴发,失去人事现象的考究。司马迁说《史记》的成书宗旨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一书说的就是天人相合的道理,古今变化的现象。《史记》不只是人事传记,更重要的是借助人事现象,揭示宇宙人生的大道。因此,古人做学问不能不读“史”,“史”正是借人事寄寓大道理,使学问不致空虚,这是史书整体上的重要性。
文明发展是一个点线面的前后连贯,有所谓的根源,才有所谓的流变,在这古今发展的流变中,看到兴衰消长的现象。兴衰、起伏之间,内含大道,而这也正是我们后人获取智慧的一个来源,所以史书不能不读。
四、读史三部分
总体来说,读史书先要透彻地了解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中的那群人,那群人的所作所为。这三个部分——时代、人、事交互错综,让人看尽人间沧桑。借助古人的人生,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理。就算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有限,可是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人生道理,来指引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面镜子,可以得到为人处世的法则。《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曰:“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所谓生活在自己的时代中,汲取古代人事的经验作为镜鉴,作为对照,当然不必然与古代完全相同。
因此,在此情况下,我们读史书,或者具体说到读《史记》,将把重点放在传递史事、分析原委、谈论其中的道理等几个方面。而后,不带有个人的好恶,还原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历史,从中透视所谓的人生百态。读史书,看上去是向外观察,其实更重要的是向内省思。所以,在以下的讲述中,必然对人事有所分析论述,但不会是高谈阔论地大肆批评,或为了与前人论述不同而搜奇志怪,提出一些奇特意见去论断古人。较多时候是凭借圣贤之言,或史家见解为立论依据。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书?
如果我是那个古人我该怎么做?
我们要向古人学什么?
什么是《史记》的“春秋精神”?
……
王令樾教授读史三部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中的那群人,那群人的所作所为。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书?
如果我是那个古人我该怎么做?
我们要向古人学什么?
什么是《史记》的“春秋精神”?
……
王令樾教授读史三部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中的那群人,那群人的所作所为。
王令樾,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自幼随母亲读唐宋诗词,偶窥笔记杂丛。于辅仁大学中文系任教之时,秉承庭训,知研习国学不可偏废,故跟随父亲王礼卿教授读《诗经》,以王教授所著《诗经四家诗恉会归》为学习之本;同时又研习与经学相配的纬学,并有所著述。子书《道德经》受教于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并获得毓老别有见地的道家思想。史书以《史记》见长。集部以家传《昭明文选》为首要;其次秉承父亲所教导的古文义法,以《历代文约选详评》为教本,研修并授受古文、骈文课程;又随父亲读《文心雕龙通解》,以求统贯中国文学批评之理论。此外,于中国古典小说多有涉猎,亦长期授课。可谓一生心在国学,以中国传统学术之永续流传为志业。
导 读 / 1
第 一 章
伟大的开篇——五帝本纪(上)/ 6
第 二 章
伟大的开篇——五帝本纪(下)/ 14
第 三 章
大丈夫当如是乎——高祖本纪(一)/ 24
第 四 章
大丈夫当如是乎——高祖本纪(二)/ 32
第 五 章
大丈夫当如是乎——高祖本纪(三)/ 45
第 六 章
大丈夫当如是乎——高祖本纪(四)/ 55
第 七 章
大丈夫当如是乎——高祖本纪(五)/ 74
第 八 章 伯夷列传(上)/ 90
第 九 章 伯夷列传(下)/ 101
第 十 章
两位名相的故事——管晏列传(上)/ 114
第十一章
两位名相的故事——管晏列传(下)/ 129
第十二章
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与吴越争霸(上)/ 145
第十三章
伍子胥列传——伍子胥与吴越争霸(下)/ 161
第十四章
孟尝君列传——公子养士 / 184
第十五章
魏公子列传——仁而下士 / 208
第十六章
张耳陈余列传——好友反目(上)/ 228
第十七章
张耳陈余列传——好友反目(下)/ 248
第十八章
廉颇蔺相如列传——智勇双杰 / 258
第十九章
滑稽列传——诙谐讽谏见真章 / 280
附录1 / 295
附录2 / 324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书?
如果我是那个古人我该怎么做?
我们要向古人学什么?
什么是《史记》的“春秋精神”?
……
王令樾教授读史三部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中的那群人,那群人的所作所为。
王令樾,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自幼随母亲读唐宋诗词,偶窥笔记杂丛。于辅仁大学中文系任教之时,秉承庭训,知研习国学不可偏废,故跟随父亲王礼卿教授读《诗经》,以王教授所著《诗经四家诗恉会归》为学习之本;同时又研习与经学相配的纬学,并有所著述。子书《道德经》受教于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并获得毓老别有见地的道家思想。史书以《史记》见长。集部以家传《昭明文选》为首要;其次秉承父亲所教导的古文义法,以《历代文约选详评》为教本,研修并授受古文、骈文课程;又随父亲读《文心雕龙通解》,以求统贯中国文学批评之理论。此外,于中国古典小说多有涉猎,亦长期授课。可谓一生心在国学,以中国传统学术之永续流传为志业。
导读
一、《史记》之《春秋》精神
鲁迅先生曾经赞美《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史记》不但在史学上有着很高的价值,在文学上也可以与屈原《离骚》中的那种情真义重的讽谏媲美。讽谏的“讽”是讽刺,“谏”是劝谏,也就是将劝谏的意思,寄托在文字之中委婉表达,不是正面的直述。《离骚》中有屈原对国君的忠心讽谏,《史记》里更承传了《春秋》的讽谏大义,这是他们的成就所在。
在史学上,《史记》建立了史书的体例(后面会谈到这个体例),同时使通史、传记的形式得以创建。重要的是,全书中所发挥的微言大义的启示,也就是对历史中人与事的一种独到见解,是继承孔子的“《春秋》精神”。所以,司马迁的见解是后世官修历史所不能比拟的,这就是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的缘故。此外,司马迁面对古今人事,感同身受,有深刻的同理心,所以他的笔端是饱含着深情,热情去记录这所有人、事、物的,所以,《史记》读来分外感人,其缘故正在于此。
司马迁在记述中有情有义,是否就少了客观的态度呢?不,班固《汉书·司马迁传》称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史记》记述的历史是真实而可信的,是翔实而不虚的,所以称为“实录”,实录就是历史的真实性记录。当然,班固在《司马迁传》里也批评《史记》,说:“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而退处士……”不过,后世历史学家对这样的批评都已经做出解说,其中不当之处,我们在后面也会有所说明。
由以上的简单介绍,可以知道《史记》的可贵,同时也了解了读《史记》的必要。
二、《史记》导读
《史记》是史书中首重之作,大众多不陌生,谈的人也很多,但是,各人解读当然不会全然相同,甚而时有出入,故需要先说明我个人读《史记》的视角,也就是我是如何看待《史记》。这将涵盖《史记》作者及全书相关问题,它不仅是背景知识,更将有助于阅读《史记》内文时,作为理解判断的依据。
《史记》有一百三十篇,短时间内不可能讲完全书。因此,我们在这里阅读《史记》,只能有目的地选些篇章来讲,不过在讲篇章之前,基于前面已说的理由,故必须对作者司马迁以及《史记》这部作品,做一个综合性、整体性、深入性的重点说明。以下是重点说明。
三、关于《史记》作者的四个项目
个项目,有关他的史官家世,即他的祖先当史官的背景。谈中国史书不能不知中国的史官制度,这是中国史书之不同于西洋史书的根本所在,当然,这个史官制度下的职责,也就是司马迁之所以坚定写成《史记》的原因。此外,继承祖先的事业,完成父亲的遗愿,也是他写《史记》的一个原动力。
第二个项目,详细解说司马迁继承孔子《春秋》的褒贬大义,也就是所谓的《春秋》精神,这是司马迁治史的一个志向,也是《史记》一书的价值。
第三个项目,司马迁的学问背景,这个部分关乎他对人事的看待准则。他的学养背景影响着对人与事的判断。
第四个项目,必须说明他所经历的“李陵事件”,这个事件关系着司马迁的一生,由于这个事件,他遭受宫刑,从而赋予司马迁新的生命意义,新的生死观和荣辱观,他对于人事的光荣与耻辱,有了全新的价值判断。
以上这四个项目是对司马迁的基本的认知。
四、关于《史记》成书的三个专案
个专案,《史记》成书经过。这是一个很基本的背景知识,所以我们只做简单的说明。
第二个专案,是《史记》的体例,体例也就是整本书的架构,而《史记》的体例出现之后,就成为后代所有史书的范例,“二十五史”的体例都不出其藩篱,只是做点儿小小更动,所以,这体例是必须要说的。详见后文。
第三个专案,必然要谈的是《史记》全书的宗旨,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也就是《史记》全书的要点,读《史记》的人,对这一点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深究,讲《史记》的人更不可能忽略这个部分。这一宗旨看起来只不过是三句话,但似乎并无完全一致的解读,得到一个正确的解说就变得相当重要。
综合以上,提示《史记》全书的价值,读《史记》需注意的重点,以及说明司马迁如何写《史记》。
五、《史记》的重点内容
《史记》的内文是本书的主体部分,除了表和书,每篇都以人事为主线记载,但若因此而侧重于个人传记式的解读,显然有所不足,因为如此会忽略其微言大义。若侧重微言大义而将人事简单叙述,微言大义将无从寄托,唯有二者兼顾方能得其全貌。例如《五帝本纪》,《史记》是通史,以《五帝本纪》为中国历史的开端,从民族的根源说起,是极有意义的,这就是《五帝本纪》的深微要义。但为了论述要义,就需详述黄帝以来的所有建树与事迹。
至于各篇里的人、事、物等内容,从故事性来说,当然是活活泼泼、热热闹闹,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如在眼前。从事情的过程上来说,则是充满人生的吉凶祸福、悲欢离合,而这一切不只是古代的、过去的故事,仔细探究你会发现,这是一代一代都在重演的人生现象。读《史记》之所以可以借古知今,正在于这所有情境的重演,情境的循环出现。更重要的是,司马迁对于人、事的历史分析、评判,提领我们深入了解所谓人、事之间的道理,而这个道理正是我们目前行为的准则。所以,读《史记》不是读古人的故事,而是能够运用在自己的人生里,能因为读《史记》而得到启发,而有所借鉴。
这就是我们讲评《史记》内文篇章的重点,希望大家能在深入浅出地读《史记》之余,引发深入的思考;在了解历史上发生的完整的事件之外,对道德精神的成长和进步有更大帮助。
章
伟大的开篇
——五帝本纪(上)
一、为什么从黄帝开始写起
现在,我们进入《史记》篇章的解读,首先谈《五帝本纪》。这是《史记》的篇,记载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五位皇帝。前文曾简单说明过司马迁这部通史为什么要从黄帝开始,现在要说明的是他为何要写《五帝本纪》。
就一部通史的完整性而言,应该从一个民族的开端写起,或者从开天辟地说起,世界上各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起源史都是“神话传说”,我们中国古籍《山海经》就有相关记述,也表达着历史的概念。这种原始历史是经过初民一代代口耳相传,而后才落实到文字,因此无法探寻其可靠性。中国可信的史书,古老的是《尚书》,《尚书》因为尧、舜的记录都有凭据,所以从此开始记载,也称之为信史的开端。黄帝的资料不见得全都可信,有很多是传说,文字上也不那么典雅,读书的通达之士或者缙绅一类,对这些说法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尚书》不从黄帝开始。
那司马迁记录历史起源,为什么要从资料不可完全相信的黄帝开始?司马迁说自己对待历史文献资料的原则,是“信则传信,疑则传疑”,可信的资料当然要流传下去,对有疑问的资料也不完全抛弃不用,将存疑的资料保留下来,未尝不是解读历史有用的参考资料。例如《尚书·序》说:“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其中一些雅正、较可靠的部分,可以作为中国历史开端的资料。
司马迁参考《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家语·帝系姓》,记述五帝的历史,还有《世本》记述帝王世系。司马迁取其可信、雅正的部分写了《五帝本纪》,并在《五帝本纪》的“太史公曰”里做了说明。但是他又为何不从更早的伏羲、神农说起?这是因为黄帝是初建国的共主,开创政治组织、人事制度,建立国家管理的基本系统。尧、舜以降,根据此基本系统有所因革损益,轩辕黄帝这个开创的功绩,不容抹灭。
黄帝族跟炎帝族统一合并之后,后世子孙就叫作炎黄子孙,这是华夏民族的开头,对于写作《史记》这样的通史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黄帝与炎帝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因为在姬水边长大,所以又姓“姬”。相传黄帝出生在夏历的三月初三或二月初二,笼统地说距今有五千多年,实际上可能是六千五百余年。
黄帝轩辕氏与炎帝神农氏,同出于“少典氏”(也称“有熊氏”)这一族脉。这里说的炎帝神农氏,不是“三皇”里的神农氏,而是三皇那个神农氏的后代。炎、黄两个部落分别生活在姬水、姜水两河流域。这两条河流主要在现在的陕西省境内,姬水现在叫“漆水”或“漆水河”,姜水现在叫“清姜河”,都汇入渭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换言之,炎、黄两部落都兴起于渭河的上中游的“关中平原”一带,是非常肥沃富庶的地区。
炎帝神农比较强势,经常欺负其他部落,于是那些部落就归顺黄帝轩辕。黄帝勤加管理,政治清明,安顿百姓,而且能顺应四时五行,教导百姓播种收获粮食,让百姓安居乐业。黄帝又整顿军队,率领士卒,与炎帝有阪泉之战,一共打了三次,终将炎帝打败,统一了各部落。就此炎黄华夏民族所居的中原地区就成为文明程度的区域。
另有一个“九黎族”,也可以称为“九夷”,与炎黄华夏分属不同的氏族。九黎的首领叫蚩(chī)尤,不听从黄帝的命令,常起来作乱,他骁勇善战,武器也比较先进。九黎族的发源地是山东曲阜,后来经过不断拓展,拥有的地盘越来越大,技术知识进步也很快,懂得农耕,会饲养家畜,手工艺很好,能制作很多新式的武器。随着人口和实力的增加,蚩尤就往西扩张,觊觎关中这块富庶的地方,后终于往西进攻侵犯。黄帝征集四方各部落的军队,跟蚩尤在涿鹿之野激战了一场,史称“涿鹿之战”。涿鹿之野大约在现在的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交界处,主要在河北省境内。
三、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大决战——涿鹿之战
《史记》对这场战争的经过没有详细说明,如同《周易》屯卦六二爻辞,《列子·黄帝篇》,叙述黄帝建国及涿鹿之战,都不如不尽可信的传说资料详细。《山海经》里有神话式记载,传说蚩尤让天地间充满大雾,困住黄帝。黄帝用指南车辨别方位,带着军队冲出浓雾。也有人说,双方都让巫师作法,黄帝让应龙先在水流上游筑坝蓄水,再放开水坝让大水倾泻而下,淹没对方军队。蚩尤请风神、水神和雨神相助,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又把黄帝的军队给困住,于是黄帝请玄女阻止风雨,又率军队趁机快速进攻,打败了蚩尤。
且说黄帝打败蚩尤以后,真正统一了各个部落,成为一个民族的始祖,开创华夏文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这个称号指的是文化高雅的礼仪之邦,文明兴盛、服制华美的中原民族。日后,华夏成为汉族或中国的代称,其外围的四方之地就叫作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统称为“四夷”,这就是黄帝的治国功绩。
四、黄帝的政绩
《史记》里说:黄帝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敏锐,很幼小就会说话,是个特殊的孩子。黄帝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先农而后兵,首先重视的是百姓生活,教百姓耕种的技能,让他们懂得顺应自然节候来耕作,又教百姓织布,让他们能够有衣服穿。在安顿了百姓之后才进行征战的事,就是先安内而后攘外的作为,也是行仁政的表现。黄帝很懂军事,包括制作武器、规范训练、讲求兵法等,但他所进行的都是合乎正义的战争。黄帝设立官吏制度并加以监察,自己事事率先垂范、身先士卒。黄帝任命官吏,推算历数,建立历法,有助于百姓生活,也顺应天地的纲纪,明白死生的道理。黄帝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并将其中的知识运用到人事上,放到生活里,并讲解给百姓听,让百姓逐渐开化。除了安定百姓之外,黄帝还顺乎自然,使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万物各安其所,减少了灾害;山水土石、金玉矿物等,善加利用,不去破坏;还有指南车、文字等发明。总之,黄帝德性的发挥,使华夏文明开始有了决定性的发展,其文治武功光耀日月,为后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黄帝的德泽可谓广布后代。
黄帝的“黄”指相应于“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土德”,黄色似土地的颜色,古来称为正色;“帝&rdqu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