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像的生与死(“轻与重”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像的生与死(“轻与重”文丛)

批量上传,套装书可能不全,下单前咨询在线客服!有特殊要求,下单前请咨询客服!

44.59 6.6折 68 全新

库存31件

江西南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雷吉斯·德布雷 著,黄迅余,黄建华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21292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05978

上书时间2024-11-02

思源汇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有一天,一位中国皇帝请宫中首席画师把宫殿墙上刚刚画成的瀑布抹去,因为水声让他夜不成寐。这则故事让我们着迷,我们还以为壁画是静寂无声的呢。它也多少让我们感到不安,因为它在逻辑上令我们无法接受。不过美妙的故事也唤醒了我们内心沉睡的一种猜疑,有如一段私情,忘却而已,并没有完全丢掉,仍在隐隐发难……然而,那是那么遥远,中国嘛,毕竟是西方的他者……那种夜不成眠是不属于我们这里的。
不过又是谁给我们提出如下建议的呢?“观看喷泉、河流和瀑布的图画,对发热病人大有裨益。若有人夜间难以入睡,请他观看泉水,便会觉得睡意袭人……”那是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建筑家阿尔伯蒂(Leon Battista Alberti)。他可是位此间的人士,属于确立人文主义理念的其中一人。这可就更令人犯难了。由此看来,15世纪时的理性人士还是那么相信图像,以至于能听到其声音。画中的水,让中国人坐立不安,却使托斯卡纳人感到舒心。在这两种情况下,确有某种存在透过图画的表象,让观者的身体感受到眼中水流的清冽。而这里说的泉水还不是圣水呢。且撇开各种礼拜场所、各种圣事的关联不谈,从观看的主体到对象,眼光起到了沟通实体的作用。图像成为切实有效的媒介。这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的眼睛究竟又产生了何种变化,致使我们不能再观泉水的图像而解渴、再观火焰而取暖了呢?
这些问题看上去无足轻重,其实并不尽然。是的,区区两则轶事,却搅动了我们由来已久的迷惘。幽灵、影子、重叠和替身,带来的不再是恐惧,而是萦绕不断、挥之不去的迷茫,似乎图像的不确定性一直动摇着我们坚定的信念。
固然,现在发烧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服用阿司匹林而不是去看海景图。现在的圣像不再流血也不再淌泪了。也许有的时候,我们还在私下里、在昏暗处低声向圣像喃喃诉说,那也只是一时忘乎所以罢了。我们再也不确信圣·热纳维耶芙(Sainte Geneviève)的雕像能保护巴黎城、孔克修道院的圣女像(la Majest de Conques)能治愈麻风和痔疮了。从前在乡下,家里有人过世,我们会把镜子遮上,生怕随逝者而去,现在也不这样做了。人们也不在仇人的照片上扎针来消磨时光了。除了对于那些相信神迹显灵的人士,现在图像产生的效应渐渐落入寻常状态,有的促进良好的风尚,有的带来坏的影响,就像色情制品和电视。可以说,图像的影响,从原来神学的范畴转到行政和民族学的领域,继而转到法律的范畴,即从超自然转到了公共空间管辖的范围。不过,难道图像的影响力从此就失去其神秘性了吗?看来不然。
我们的眼睛恐怕已经变得相当超脱,或者是见怪不怪,所以盯着细看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的裸像,也不会脸红。而从前的某位“穿裤子”教皇,是要求为裸体像画上裤子来遮丑的。伊朗的宗教领袖们也曾要求德黑兰美术馆把布歇(Boucher)的裸体像搬到库藏里去。此类要求,我们之中恐怕没有人再提了。我们随心所欲地挖苦这些落伍之举,甚至忘了直到昨天夜晚,我们曾有过一模一样的反应,甚至也忘了就在今天早晨,在巴黎,还有天主教徒用炸弹袭击一家电影院,为的是毁掉亵渎神明的银幕,让那些被基督的终诱惑而吸引的人瞎掉眼睛。我们也知道,一成不变地把视觉信念的种种偏差、回应、交汇,统统认定为狂热主义心理,是不能让我们找到理解的钥匙的。
无论抚慰心灵还是激发野性,引人入胜还是令人沉迷,无论是手工的还是机械的,固定的还是动态的,黑白的还是彩色的,无声的还是有声的,事实证明,几万年来,图像都在打动人心、促人行动。有些图像被称为“艺术品”,尽情展现自身、供人观赏,然而这种观赏也脱离不了叔本华所称的“意志的悲剧”,因为图像常常带来震撼的效果。不过,尽管图像控制着我们,不仅带来简单的观感,本质上还具备其他力量,但它们的能力,即威望或光环,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我们就是力图对这种能力进行探究,找到其变更和断层之处。在此,“艺术”史将退居二线,我们首要关注的,是使艺术成为可能的历史,即我们如何看待代表着其他事物的物品,我们眼光的由来变迁。这样的历史满带聒噪和狂热,时而出自白痴之口,但总是带着沉甸甸的意味。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事先预断的,因为图像对我们如何掌控,取决于我们集体的眼光将其置于何种引力场。随着表现技术的变迁,我们共同的潜意识,也在不断改变图像的投射位置。因此,本书专注于可见事物的不可见规则,这些规则很粗略地为每个时代勾勒了一种状态,即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探讨在不假思索的观者面前,世界是如何展示自身的。如果说我们不可能看到我们眼中的全貌,因为“送回光辉,也就将玄秘招回了幽深的一半”,至少我们想识别西方眼光中的几种先入为主之见,识别我们天真想法的有序衔接和断层,识别我们视觉信念的各种立场的反差和矛盾——按近的观点,我们可把中国的智者视为疯子,把阿尔伯蒂看成天真的傻瓜。也许我们还可以揣测一下,在当今所谓不惑的时代,我们在屏幕上投下的憨傻天真的眼光,过一两个世纪之后,也许会让人们发出难为情的笑声呢。
关于这番探究,工程浩大,实施起来,十分艰辛。我自然意识到,不同的时代、风格、国家,本应是多少可以仔细耕耘的领域,要兼而顾之,可谓不自量力。人们统一认定的类别为数不多,在其中收集无穷的表达形式,肯定会给艺术的行家们留下可攻的软肋。无论汇编的文献多么丰富,具体研究多么精细透彻,由于命题宏大,加之作者不才,都有可能令人沮丧地被批为随感式的论述。何况面对严谨的治学之路,如果我们想赋予其闲庭漫步的风格,甚至带点花哨华丽,就更难摆脱这种命运了。图像媒介学(mdiologie)处于几条大道的汇聚之处,完全体现着交汇处的模棱两可,它包括艺术史、技术史、宗教史,而我均无多少涉猎的资格。凡前所未遇的专题出现,注定都要面临这种境遇,因为现成的学科和旧有的类别对它形成障碍,使其无法运作,而它正是要对这些欠缺之处进行揭示的。有时,就在各种宏伟答案林立之处,只需稍稍偏移视角,便能让一个小小的新问题露出头角。上述几个假定尚不完整,倘若不能凭借过去的经验教训,证明其成立的话,起码能从中找到某些理由吧。



导语摘要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之作,在书中,雷吉斯?德布雷次解释了他所创设的一门新学科:媒介学。该学科处于艺术史、技术史、宗教史等多学科的交汇之处。全书论述了西方人视角下图像从魔幻的到艺术的再到经济的演变过程,对技术革命与集体信仰对于图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分析。作者从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科技、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了详尽又深入的解读,许多观点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作者简介

  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家、思想家、媒介学家,著有《通用媒介学教程》(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2010年6月曾来中国讲学,主题为“知识分子与权力”,在中国的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

  译者简介:
       黄迅余,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曾长期任自由职业同传译员(汉语,法语,英语)。为国际组织(如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部门、事业机构、私营企业等众多客户提供过口译和笔译服务;还曾多次担任中法作家文学研讨会的口译和笔译。工作之余,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任教。与父亲黄建华合作翻译过《罗马爱经》、《蒙田散文》、《中国社会文化史》等重要著作。现为联合国专职译员。
  黄建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审、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棕榈叶二级勋章,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译著有《论实证精神》、《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夜之卡斯帕尔》、《蒙田随笔》(与梁宗岱合作)等。曾出版散文集《花都异彩》、《随谈录》,诗集《遗珠拾捡》、《黄建华短诗选》等。他还是辞书学者,专著《词典论》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



目录

译序 /1
鸣谢 /1
前言 /1

卷 图像的起源

章由死而生 /3
第二章象征的传承 /27
第三章信仰的真谛 /55
第四章迈向宗教唯物主义  /85

第二卷  艺术的神话

第五章 历史无休止的螺旋上升  /125
第六章“古代艺术”幽灵的解剖 /145
第七章 艺术的地理分布 /165
第八章 目光的三个时期 /181
第九章绝望的宗教 /211

第三卷  演出之后

第十章 一场大灾难的编年史 /235
第十一章 视频领域的吊诡 /267
第十二章  纯电视的辩证法 /295



内容摘要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讲述图像在西方的起源、演进和死亡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通过分析图像及其传播手段而建立的西方思想史。
  《图像的生与死》是一部跨学科研究之作,在书中,雷吉斯?德布雷次解释了他所创设的一门新学科:媒介学。该学科处于艺术史、技术史、宗教史等多学科的交汇之处。全书论述了西方人视角下图像从魔幻的到艺术的再到经济的演变过程,对技术革命与集体信仰对于图像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分析。作者从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科技、媒体等方面,对图像起到的作用和反作用进行了详尽又深入的解读,许多观点都闪烁着思想的光芒。



主编推荐

  雷吉斯·德布雷(Régis Debray),1940年出生于巴黎,法国作家、思想家、媒介学家,著有《通用媒介学教程》(Cours de médiologie générale)。2010年6月曾来中国讲学,主题为“知识分子与权力”,在中国的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

  译者简介:
       黄迅余,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会员,曾长期任自由职业同传译员(汉语,法语,英语)。为国际组织(如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政府部门、事业机构、私营企业等众多客户提供过口译和笔译服务;还曾多次担任中法作家文学研讨会的口译和笔译。工作之余,在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任教。与父亲黄建华合作翻译过《罗马爱经》、《蒙田散文》、《中国社会文化史》等重要著作。现为联合国专职译员。
  黄建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审、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棕榈叶二级勋章,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译著有《论实证精神》、《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夜之卡斯帕尔》、《蒙田随笔》(与梁宗岱合作)等。曾出版散文集《花都异彩》、《随谈录》,诗集《遗珠拾捡》、《黄建华短诗选》等。他还是辞书学者,专著《词典论》被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